中秋節的由來幾十字(我們的節日)
2023-10-24 14:58:56 4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王智,1967 年生,西安市非遺產保護中心專職副主任,陝西省民協副主席、西安市政協委員、西安理工大學兼職教授等。
作為非遺工作者,長期致力於陝西地區非遺搶救挖掘及絲路沿線非遺研究,本著和生命賽跑、和時間賽跑、和城市化進程賽跑的精神,15 年來走訪 3000 多個村落,調研 5000 多藝人匠人,被人民日報等媒體讚譽為「非遺搜尋引擎」,「非遺百科全書」。
中秋起源
大家好,我是非遺工作者王智。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中秋節。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農業大國,春天祭土地神叫春社,秋天祭土地神叫秋社。中秋節就和秋社有關係。中秋節還和24節氣中的秋分有關係。今年9月17日就是古人推算的秋社的日子,9月21日就是中秋節,9月23日就是秋分,這個三個日子是很接近的。人們認為中秋節這一天的月亮最大、最圓、最美,寓意花好月圓,人壽年豐,幸福團圓。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是一個專為家庭設置的節日。據說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帝王祭祀月亮的習俗,一直可以追溯到周代,《禮記》中就出現仲秋這個詞彙了。北京月壇就是明清時期祭祀月亮的地方。
帝王祭月,文人賞月,民間拜月,陝西人把月亮叫月亮爺,把太陽叫日頭爺,這個爺指的就是神仙。所以民間把拜月還與求子、求團圓、祈求愛情等結合起來了。
關於中秋節正式形成的問題,陝西著名民俗專家韓養民老先生有一本書叫《長安節日文化之都》,認為這個節日起源及興盛都在我們唐長安地區。第一,唐《律典》中規定,唐代的中秋節已經放三天假。唐代詩歌描述月亮的非常多,據說李白1000多首詩歌裡頭就有300多處描述月亮。很多唐代的詩人杜甫、白居易、皮日休、劉禹錫、觀修等詩歌裡直接寫的就是八月十五中秋節。第三個唐代已經有了月餅,據說唐僖宗就愛吃月餅,還用紅綾子包裹起來賞賜新科進士。還有說月餅和胡餅有關係,唐太宗、唐明皇、唐高宗都曾經把胡餅當成月餅賞賜給將士,甚至說月餅還是楊貴妃起的名字。
說到這個中秋節起源,歷史上著名的唐明皇,他的生日是農曆8月5號,唐代把這一天還定為千秋節、天長節。過千秋節的時候會在興慶宮勤政樓前大擺宴宴,還有各種百戲、雜技給皇上祝壽。歷史上記載有100匹會跳舞的舞馬,可以隨著音樂的節奏去跳舞,祝壽達到高潮的時候,就會有一匹頭馬跑出來跪在地下,嘴裡叼個銀杯,杯裡盛著美酒給皇上祝壽。這就是著名的歷史典故--舞馬銜杯。
後來唐明皇當了太上皇,他的兒子唐肅宗繼位。唐肅宗的生日是農曆的九月初三,兩個人的生日相差不到一個月。於是唐代就把兩位皇帝的生日折中一下一次性隆重紀念,這就是農曆的八月十五。後來逐漸從宮廷傳到民間,演變成民間的節日,這也就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的另外一個重要的來源。
編輯:楊婧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