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梯的製作方法
2023-10-24 01:20:32 2
專利名稱:活塞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一種載人上下樓道的機械,它能適應螺旋轉折的樓道條件,以機械力自動載人升降,將上下樓的臺階路變為走平路。尤其是那些已建成的沒有電梯間只有行人樓道的樓房,採用本發明可以消除人們上下樓走坡路的辛苦。
背景技術:
目前,7層以上的高樓一般可以安裝電梯載人上下樓,但電梯只適應沿直線上下運行因此需要一個專用的電梯間,而且其購置和運行費用均較高,這些條件一般的居民樓房難以具備,所以7層以下的居民樓中一般還沒有供人輕鬆上下樓的代步工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對於只有行人樓道的樓房,為消除人們上下樓走坡路的辛苦,就利用行人樓道這個現有空間安裝活塞梯載人上下樓。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的技術方案是以水泵提供壓力水,並使水到達最高層(設為第7層樓)時仍保持有3kg/cm2的壓強,用此壓力水賦予活塞100kg以上的頂升力,推動一個直徑80mm的活塞上升同時載人上升。壓力水用注水管送到各樓層用水地點,跟踩腳板側邊的水開關相連。
上樓的人踩上踩腳板,水開關就自動打開向活塞下頭的缸套注水,水頂起活塞上升,同時帶動聯結在活塞上的踩腳板上升,人站在踩腳板上隨之上升,直到與上面一級臺階面平齊時停止,人即可離開踩腳板向前平步行走。當人離開該踩腳板後,踩腳板側邊的水開關因彈簧的頂升作用立即自動復位,此時開關接通排水管,憑著活塞和踩腳板等構件的自重,將缸套中的水壓出到排水管,踩腳板下落到原高度待用。
人下樓時,液壓機構的作用程序同上樓相反。當人踩到下樓踩腳板時,踩腳板側邊的水開關接通排水管,人體重力壓出活塞下頭缸套中的水,活塞下降到與下一級臺階面(或樓道平臺)平齊的高度,此時人離開踩腳板走平路即可逐級下樓。當人離開該下樓踩腳板後,踩腳板側邊的水開關因彈簧頂升復位,接通注水管,壓力水注入缸套頂升活塞帶著踩腳板回到上一級臺階面平齊處。這樣就實現了人員上樓走平路,下樓也走平路。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能適應螺旋轉折的樓道條件,以機械動力載人升降,將上下樓的臺階路變為走平路,可以消除人們上下樓走坡路的辛苦,尤其是能解決老年人登樓不便的困難。此外,活塞梯機械簡單造價低,運行費用低,適於一般居民樓廣泛使用。
圖1是活塞梯系統示意圖。圖中1.活塞,2.缸套,3.踩腳板,4.水開關,5.排水支管,6.注水支管,7.注水主管,8.排水主管,9.水泵,10.逆止閥,11.儲能箱,12.回水池。
圖2是活塞圖。圖中1.活塞,2.缸套,21.注、排水管口。
圖3是踩腳板圖。圖中3.踩腳板,4.水開關,22.曲柄。
圖4是踩腳板及水開關大樣圖。圖中3-1.踩板(最高位置),3-2.踩板(最低位置),23.託板,24.彈簧,25.限位檔,4.水開關,26.手柄,27.注水口,28.排水口,29.注水排水共用管口。
圖5是儲能箱圖。圖中11.儲能箱,14.加壓活塞,10.逆止閥,16.出水管口,17.啟動水泵行程開關,18.停止水泵行程開關,19.物料箱。
圖6是水泵電機自動開停電路圖。圖中17.啟動水泵行程開關,18.停止水泵行程開關,30.接觸器,31.自保接點。
圖7是大臺階平道圖。圖中32.大臺階平道,33.樓道平臺。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一是用水(或其它適用液體物質)作為動力傳遞介質,現結合附圖將其實施方式說明如下活塞梯由活塞(1)、踩腳板(3)、水泵(9)、儲能箱(11)、注水主管(7)和排水主管(8)、大臺階平道(32)、回水池(12)等構成一個系統(詳見附圖1活塞梯系統示意圖和附圖7大臺階平道圖)。
活塞(1)在每個升降人地點設二根,一根作上樓用,一根作下樓用。將活塞缸套(2)用膨脹螺絲豎直固定在牆壁上。其活塞直徑為80mm,升降行程800mm。缸套的下端開一管口(21),以軟管聯接踩腳板上的水開關,向缸套注水時活塞上升,缸套排水時活塞下降。活塞行程的最大上限和下限位置的限定以在缸套內部設檔圈來實現。活塞在其行程範圍內若需調節上限定位,則根據需要在缸套外部和踩腳板曲柄上分別設檔,以適應不同臺階高度的需要(詳見附圖2活塞圖)。
踩腳板(3)作水平布置,縱向長250mm,橫向寬300mm。一套踩腳板由上、下兩層構成,上層是踩板(3-1,3-2),下層是託板(23)。託板以曲柄(22)跟活塞的上部作固定聯結。託板上面設4隻彈簧(24),彈簧頂上放置踩板。託板側邊安裝水開關(4),開關的轉動手柄(26)端頭動連結於踩板一側的上方。以上樓踩腳板為例,當人踩上踩板後,壓下踩板即轉動水開關手柄使開關接通注水口(27),注水支管立即向活塞下面的缸套注水,壓力水逐漸頂起活塞上升,帶動踩腳板上的人升到上一級臺階。人走出踩腳板後,4隻彈簧頂起踩板往上復位,隨之帶動開關手柄轉動水開關,使之接通排水口(28),此時由於活塞和踩腳板等的重力作用,缸套中的水被排出,踩腳板下降到原位。水開關向活塞缸套注水或排水都通過注水排水共用管口(29)實現。下樓踩腳板與上樓踩腳板相似,只是注水、排水支管聯接水開關的接法相反(詳見附圖3踩腳板圖和附圖4踩腳板及水開關大樣圖)。
水泵(9)選用IS50-32-200型,配電機5.5kwh。它能提供水量12.5m3/h,水壓5kg/cm2。水泵擺放於樓道地面一層。水泵輸出的壓力水通過儲能箱(11),經注水主管(7)送到各樓層活塞用水地點。當壓力水到達較高的7層樓時,仍保持有3kg/cm2的壓強,能夠滿足推動活塞提升人的動力要求。
儲能箱(11)是一個全封閉的水箱。水箱容積按大約能夠容納水泵1分鐘的注水量設計為0.18m3(長0.6m,寬0.6m,高0.5m)。在水箱頂面開孔設置二個加壓活塞(14),加壓活塞φ80mm,可沿在箱體中固定的活塞套上下運動,其最大行程設為400mm。在二活塞頂上設置物料箱(19),內裝500kg重物(如沙石之類),其作用是保持水箱中的水隨時都有5kg/cm2的壓強。另外,該活塞還兼有操作水泵行程開關的作用,即當注水管路系統中用水時,活塞下沉壓出水箱裡的水經出水管口(16)流向注水主管,在活塞下降接近400mm時壓下啟動水泵行程開關17——接觸器30接通水泵電機(9)的電源啟動水泵向儲能箱注水,自保觸點(31)的作用是當啟動水泵行程開關17斷開後保持供電線路仍然通電;當水箱裡的水重新注滿時,活塞也被頂升到行程上限400mm處,此時壓下停止水泵行程開關18——切斷水泵電源停止運行,如此實現水泵根據活塞梯使用與否自動開停(詳見附圖5儲能箱圖和附圖6水泵電機自動開停電路圖)。
在儲能箱與水泵聯接的進水管路上要安裝逆止閥(10),以阻止儲能箱中的水在停泵時發生倒流。
注水主管(7)和排水主管(8),以φ50mm的硬質管為宜,沿樓道欄杆轉折而上鋪設。其中注水主管(7)要求承壓能力在5kg/cm2以上。在各個用水地點設三通接注水支管(6)和排水支管(5)跟水開關(4)聯通,向各個活塞缸套注水或排水。主幹管和支管共設二趟,一趟用於輸壓力水,另一趟用於回水供水泵復用(詳見附圖1活塞梯系統示意圖)。
大臺階平道(32)是變樓道小臺階坡道為較長距離平道的設施。根據樓道通常是10級小臺階(步長約為260mm)為一個直線斜段的情況,將其分為二小段,變成二小段大臺階平道。每小段大臺階平道的長度為1.04m(等於原樓道的4級小臺階步長),寬0.7m。大臺階平道可用金屬或木質材料製作,也可在原樓道小臺階上面砌磚牆鋪預製板構成(詳見附圖7大臺階平道圖)。該大臺階平道靠樓道牆壁一邊放置。樓道中單邊樓梯的寬度一般是1.1m,除放置0.7m寬的大臺階平道外,尚有0.4m寬的原樓梯小臺階供人特殊需要時行走使用。
回水池(12),容積設為0.3m3(長0.7m,寬0.7m,高0.6m)。靠水泵附近設置,用於接受排水管回下來的水,供水泵循環使用。
實施例二是用空氣作為動力傳遞介質,其實施方式是整個活塞梯系統的構成跟實施例一相似,不同之處一是將提供動力的機器改用空氣壓縮機,其機型可選用ZV-0.1/7型空氣壓縮機,配電機1.1KW,能提供氣量0.1m3/min,氣壓1Mpa;二是取消回水池及排水管等,使活塞梯系統更加簡單。
權利要求
1.活塞梯,由活塞、踩腳板、水泵、儲能箱、注水管和排水管、大臺階平道、回水池等構成一個系統,其特徵是由動力機器提供動力,以流體介質將動力傳遞給活塞,活塞隨人到位自動伸縮隨之帶動踩腳板載人升降一段高度,通過一系列活塞梯依次升降實現載人上、下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梯,其特徵是將整個轉折路線的樓道以直線段為單元分成小段,對各斜坡直線小段分別設置活塞載人升降機構,各小段的升降機構能相互獨立運行,如此構成能適應樓道轉折路線的機械運送人形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梯,其特徵是水開關與踩腳板組裝一體且與踩板聯動,人踩上踩板即實現活塞自動伸縮載人升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梯,其特徵是升降人的機械動力以流體介質傳遞,其流體介質可以是液體(如水或油),也可以是氣體(如空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梯,其特徵是動力系統中設置含加壓活柱的儲能箱,在加壓活柱上方置重物保持箱內流體介質處于衡壓狀態,從而保持載人升降機構在未運行動力機器(如水泵等)的時候都隨時具有升降動力。
全文摘要
活塞梯,是一種載人上下樓道的機械,它能適應螺旋轉折的樓道條件,以機械力自動載人升降。以水泵向活塞梯提供壓力水,用注水管將壓力水送到各樓層設置活塞地點,注水管通過踩腳板側邊的水開關聯接到活塞下頭的缸套。上樓的人踩上踩腳板,水開關就自動打開向缸套注水,水頂起活塞上升,同時帶動聯結在活塞上的踩腳板載人隨之上升,直到與上面一級臺階面平齊時停止,人離開踩腳板走平路即可逐級上樓;人下樓時,踩到下樓踩腳板時,踩腳板側邊的水開關接通排水管,人體重力壓出活塞下頭缸套中的水,活塞下降到與下一級臺階面平齊的高度,此時人離開踩腳板走平路即可逐級下樓。這樣就將上下樓的臺階路變為走平路,可消除人們上下樓走坡路的辛苦。
文檔編號B66C9/08GK1654303SQ20041000560
公開日2005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04年2月14日 優先權日2004年2月14日
發明者歐陽相連 申請人:歐陽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