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生產聚氨酯組合料的高密封性反應釜的製作方法
2023-10-24 00:15:27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設備,尤其是一種用於生產聚氨酯組合料的高密封性反應釜。
背景技術:
聚氨酯生產過程中需要持續攪拌,在攪拌過程中,如果反應容器密封程度不足,會造成原材料揮發,影響產品性能。現有的反應容器僅設置單個密封圈密封,其中密封圈與金屬材質的容器之間的密封效果在多次使用後會變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生產聚氨酯組合料的高密封性反應釜,旨在解決現有反應容器密封效果差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於生產聚氨酯組合料的高密封性反應釜,包括互相匹配的釜身和上蓋,所述釜身和上蓋之間設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與所述釜身固定連接的第一圈體和與所述上蓋固定連接的第二圈體,所述第一圈體和第二圈體由同種材料製成,所述第一圈體上設有第一容納槽,所述第二圈體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容納槽的形狀和尺寸相匹配的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內設有一密封的空腔;所述釜身和上蓋中的一個上設有卡扣,另一個上設有與所述卡扣相匹配的卡件,所述釜身與所述上蓋相連時,所述卡扣與所述卡件卡緊使得所述空腔被壓縮。
優選的,所述釜身上設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納槽內的壓杆,所述壓杆在所述第一圈體和第二圈體相連時與所述第二連接部相抵接。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利用同種材料的密封圈之間的密封,提升了密封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用於生產聚氨酯組合料的高密封性反應釜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的放大剖視圖。
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需要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後……)僅用於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
另外,在本實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徵。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連接」、「固定」等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係,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另外,本實用新型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於生產聚氨酯組合料的高密封性反應釜。
如圖1和圖2所示,在一實施例中,包括互相匹配的釜身10和上蓋20,所述釜身10和上蓋20之間設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與所述釜身10固定連接的第一圈體11和與所述上蓋20固定連接的第二圈體21,所述第一圈體11和第二圈體21由同種材料製成,所述第一圈體11上設有第一容納槽12,所述第二圈體21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容納槽12的形狀和尺寸相匹配的第一連接部22,所述第一連接部22內設有一密封的空腔23;所述釜身10和上蓋20中的一個上設有卡扣,另一個上設有與所述卡扣相匹配的卡件,所述釜身10與所述上蓋20相連時,所述卡扣與所述卡件卡緊使得所述空腔23被壓縮。
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第一圈體11和釜身10、第二圈體21和上蓋20之間在生成過程中直接固定連接,可以有效保證其連接的密封性。由於同種材料之間的摩擦係數相對較高,所以在使用過程中,利用相同材料製成的第一圈體11和第二圈體21之間的結合實現密封連接,有效的提升了密封效果。同時,在第一圈體11和第二圈體21互相對合後,卡扣和卡件互相卡緊,使得所述第一圈體11和第二圈體21互相壓縮,使得所述空腔23被壓縮,並使所述第一連接部22發生形變,使所述第一圈體11和第二圈體21充分接觸。
優選的,所述釜身10上設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納槽12內的壓杆13,所述壓杆13在所述第一圈體11和第二圈體21相連時與所述第二連接部相抵接。本實施例中,進一步設置了壓杆13,利用壓杆13壓迫所述空腔23發生形變,以填補接觸效果不足的位置,可以使所述第一圈體11和第二圈體21接觸的更充分,提升了密封效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在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下,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