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換插頭電源適配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21:26:32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源適配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可換插頭電源適配器。
背景技術:
目前,可攜式小型電源適配器已廣泛地應用於人們的生活中,有的用於提供工作電源,有的作為充電器件。雖然這些電源適配器可以給人們帶來許多方便,但是由於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插座孔形狀和結構有所不同,因此在不同地區使用此類電器時仍存在許多不便,現有的電源適配器的插頭是固定連接在外殼上,這種設置結構使得一個電源適配器只能插接於一種類型的插座,只能滿足特定區域的安全規定,在不同的國家需要使用不同的電源適配器,給長期出差國外的用戶帶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缺點和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可換插頭電源適配器,通過更換不同類型的插頭,使得上述可換插頭電源適配器的插頭可以插接於不同類型的插座上,避免了插頭與插座不相匹配的情況出現,且密封性能優異,防水防塵效果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可換插頭電源適配器,包括上蓋和下蓋,所述上蓋和所述下蓋互相蓋合形成容置腔,所述上蓋的頂面設有環形密封凸臺,所述環形密封凸臺的頂面設有若干間隔設置的密封凸緣,所述密封凸緣的縱截面呈三角形,所述下蓋的頂面設有環形密封凹槽,所述上蓋頂面的寬度方向開設有卡線槽,所述密封凸緣卡入所述環形密封凹槽內,所述下蓋的底面向內凹陷形成插頭收容腔,所述插頭收容腔的兩側內壁設有滑槽,所述插頭收容腔的內側設有彈性按壓部,所述彈性按壓部的表面設有定位凸臺,所述插頭收容腔的表面開設有插頭導接孔。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彈性按壓部包括水平彈性連接部和按壓凸臺,所述按壓凸臺設於所述水平彈性連接部的自由端,所述定位凸臺設於所述水平彈性連接部的頂面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定位凸臺的縱截面呈扇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按壓凸臺呈「L」型,所述水平彈性連接部由外到內寬度由小變大,再由大變小,又從小變大。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卡線槽呈「U」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下蓋內側壁設有若干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的頂面為「L」型定位槽。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滑槽的內側端部位於所述插頭導接孔的內側,且位於所述彈性按壓部固定端的外側。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按壓凸臺的頂面設有拇指槽。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上蓋的表面設有「C」型凹槽。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下蓋的底面還設有銘牌框。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可換插頭電源適配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下蓋的底面向內凹陷形成插頭收容腔,所述插頭收容腔的兩側內壁設有滑槽,所述插頭收容腔的內側設有彈性按壓部,所述彈性按壓部的表面設有定位凸臺,所述插頭收容腔的表面開設有插頭導接孔,插頭沿著滑槽滑入插頭收容腔內,插頭的底面設有與定位凸臺配合的定位凹槽,當插頭卡在定位凸臺上時完成安裝,退出時,向下按壓彈性按壓部,定位凸臺與插頭解除定位,插頭沿著滑槽滑出插頭收容腔內;
2、密封凸緣卡入環形密封凹槽內,密封凸緣的縱截面呈三角形,上蓋與下蓋蓋合時,越擠壓下蓋,密封凸緣與環形密封凹槽就貼合越緊密,密封效果越好,防水防塵效果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可換插頭電源適配器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上蓋的仰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上蓋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下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於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並不限於本文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理解的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於」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並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請參閱圖1-4,可換插頭電源適配器,包括上蓋1和下蓋2,所述上蓋1和所述下蓋2互相蓋合形成容置腔,所述上蓋1的頂面設有環形密封凸臺11,所述環形密封凸臺11的頂面設有若干間隔設置的密封凸緣111,所述密封凸緣111的縱截面呈三角形,所述下蓋2的頂面設有環形密封凹槽21,所述上蓋1頂面的寬度方向開設有卡線槽12,所述密封凸緣111卡入所述環形密封凹槽內21,所述下蓋2的底面向內凹陷形成插頭收容腔22,所述插頭收容腔22的兩側內壁設有滑槽221,所述插頭收容腔22的內側設有彈性按壓部222,所述彈性按壓部222的表面設有定位凸臺2221,所述插頭收容腔22的表面開設有插頭導接孔223。
如此,下蓋2的底面向內凹陷形成插頭收容腔22,所述插頭收容腔22的兩側內壁設有滑槽221,所述插頭收容腔22的內側設有彈性按壓部222,所述彈性按壓部222的表面設有定位凸臺2221,所述插頭收容腔22的表面開設有插頭導接孔223,插頭沿著滑槽221滑入插頭收容腔22內,插頭的底面設有與定位凸臺2221配合的定位凹槽,當插頭卡在定位凸臺2221上時完成安裝,退出時,向下按壓彈性按壓部222,定位凸臺2221與插頭解除定位,插頭沿著滑槽221滑出插頭收容腔22內,更換插頭和安裝插頭的非常簡便,而且結構簡單,穩定性高,使用壽命長;另外,密封凸緣111卡入環形密封凹槽21內,密封凸緣111的縱截面呈三角形,上蓋1與下蓋3蓋合時,越擠壓下蓋2,密封凸緣111與環形密封凹槽21就貼合越緊密,密封效果越好,防水防塵效果佳。
請參閱圖1,所述彈性按壓部222包括水平彈性連接部2222和按壓凸臺2223,所述按壓凸臺2223設於所述水平彈性連接部2222的自由端,所述定位凸臺2221設於所述水平彈性連接部2222的頂面上,擠壓按壓凸臺2223,其上的定位凸臺2221便向下運動,使插頭脫離定位,鬆開,又自動復位。
請參閱圖1,所述定位凸臺2221的縱截面呈扇形,定位時便於滑動進入,退出時,便於導向退出。
請參閱圖1,所述按壓凸臺2223呈「L」型,所述水平彈性連接部2222由外到內寬度由小變大,再由大變小,又從小變大。
請參閱圖2,所述卡線槽12呈「U」型。接線座置於卡線槽12內,便於固定電源線。
請參閱圖4,所述下蓋2內側壁設有若干定位支架23,所述定位支架23的頂面為「L」型定位槽。定位支架23用於固定內部的線路板和內部元器件,提高穩定性。
請參閱圖1,所述滑槽221的內側端部位於所述插頭導接孔223的內側,且位於所述彈性按壓部222固定端的外側。
請參閱圖1,所述按壓凸臺2223的頂面設有拇指槽,拇指槽與手指的形狀匹配,便於按壓。
請參閱圖3,所述上蓋1的表面設有「C」型凹槽13,外形更加美觀,提高產品附加值。
請參閱圖1,所述下蓋2的底面還設有銘牌框24,銘牌框內記錄了產品的功率、電壓以及生產信息,便於分類。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