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的坐墊的製作方法
2023-10-24 03:26:22 2
專利名稱:改進的坐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坐墊,特別涉及一種符合不同體型的人體躺靠的改進的坐墊。
通常人體坐於座椅上,總是會躺靠於背墊上,以較舒服的坐姿坐下,但座椅的背墊高度總是與人體背部形成高、低落差,使人體背部無法得到比較舒適的躺靠,尤其是頸部與頭部的位置,不能剛好與背墊對位,所以有大多數的坐墊的背墊高度,都只與人體坐下時的肩膀高度相近,而頸部與頭部都無法得到躺靠,無法達到最舒適的坐姿;又當人體坐在坐墊上時,腰部的位置恰為中空狀態,使腰部得不到倚靠,相當容易產生腰酸的現象,有些人會在腰部位置放置小靠墊,以使腰部得到適當的倚靠,但小靠墊容易滑落,必須時常調整,人體離開坐墊再坐回坐墊時,也經常坐到小靠墊,因此,坐墊仍存在有諸多不便之處,極待改善。
本創作者因鑑於坐墊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繁的用具,然在坐墊的設計上,存在有許多的不便與缺點,應予以改善;本創作者積其多年從事該類產品設計、製造、銷售等豐碩經驗,投注心力予以研究、改進、創設,並經多次重複實驗、檢測、試用後,終於成功地研發出本實用新型。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改進的坐墊,主要包括有底墊及背墊,其特徵是該底墊一側邊連設有一傳動機構,該背墊底端與傳動機構一同連設於底墊一側,其上方樞設一能在背墊上方升、降及偏轉角度的枕墊,該傳動機構樞接於底墊及背墊連接處,設置一控制其動作以帶動背墊做角度傾斜調整的控制器;該背墊中設有一充氣式腰墊,該充氣式腰墊連設一能注入氣量於充氣式腰墊中的充氣構件;該坐墊上的傳動機構是採用使背墊可以調整俯仰角度的齒輪機構或棘輪機構;該背墊的上方設置的枕墊是嵌插於背墊的容置槽中,該容置槽內設有限位杆,相對於限位杆的枕墊下方的支撐板中,設有多個略呈彎弧形的調整孔,其中間位置具有升降槽連貫各個調整孔,該調整孔上分別設有多個卡制槽;該枕墊的升降槽連貫其中的一調整孔,該限位杆嵌卡於能調整枕墊傾斜角度的該調整孔的卡制槽中定位。
本實用新型的坐墊的底墊具有前高后低的適當斜度,於底墊的較低側邊連設有背墊,並在背墊與底墊間以傳動機構連接,該傳動機構動作時,能帶動背墊做不同角度的調整,背墊是呈兩側往中間凹弧的形狀,上端設有可升降式枕墊,枕墊並可做前后角度的調整,以符合不同體型的人體躺靠;同時坐墊的背墊中,設有充氣式腰墊,可依不同要求進行充氣,使腰墊因充氣量多寡,而使背墊凸起的程度不同,供不同體型的人體靠臥,從而解決了使其符合不同體型的人體躺靠,具操作方便、調整快速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是以符合人體工學的方式,製作可調整角度、高度的坐墊,使人體能夠舒適的躺靠於坐墊、背墊,且在背墊中適當位置設有充氣式腰墊,能依不同體型需求調整腰墊充氣的大小,是具多種角度調整,以符合人體坐、躺的坐墊,坐墊的底墊具適當斜度,而背墊設有適當的弧度,使人體坐靠於坐墊上,具有最舒適的倚靠、仰躺,且背墊可做適當角度的調整,以符合不同體型、身高人體坐躺時,得到最佳的倚靠位置,該腰部的可充氣式腰墊,讓腰部得到最恰當的抵靠,為極實用的坐墊結構,而具實用性。
底墊20是供人體坐下之用,具前高后低的適當斜度,後方連設有傳動機構40。
背墊30具兩側高起、中間凹陷的弧度,底端與傳動機構40一同連設於底墊20的一側,其上方樞設有枕墊31,使枕墊31可在背墊30上方升、降或偏轉適當角度。
傳動機構40是樞接於底墊20及背墊30連接處,以控制器21控制其動作,以帶動背墊30做適當角度的傾斜調整。
充氣式腰墊50是設於背墊30中,可由充氣構件51充注入不同量的氣體,在背墊30上形成不同大小的凸起。
由上述構件組成的坐墊10,當人體坐於坐墊10上,可將枕墊31由背墊30上拉起(如圖2所示),並偏轉適當角度,以供人體頭部躺靠於枕墊31上,再以控制器21調整背墊30傾斜至適當角度(如圖3所示);由充氣構件51對充氣式腰墊50進行充氣(如圖4、圖5所示),直至充氣腰墊50充注入適當氣體,並在背墊30上凸起適當高度,讓人體躺靠於背墊30上,腰部則受充氣式腰墊50的支撐,形成人體背部完全受到支撐的最佳狀態。
再請參閱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坐墊10上的傳動機構40,可採用齒輪機構42傳導動力,使背墊30可以調整至適當的角度,讓人體可以舒適的躺靠;而該傳動機構40亦可採用棘輪機構43傳導動力(如圖7所示),以使背墊30俯仰於最適合的角度位置,供人體躺靠。
請參閱圖8、9所示,坐墊10的背墊30於上方所設置的枕墊31,是嵌插於背墊30上的容置槽32(如圖2所示)中,在容置槽32內設有限位杆33,相對於限位杆33於枕墊31下方的支撐板34中,設有多個調整孔35,各調整孔35略呈彎弧形,約中間位置具有升降槽36連貫各個調整孔35,而調整孔35上則分別設有多個卡制槽37;將枕墊31的升降槽36位移至限位杆33處,即可將枕墊35做高低位置的調整,當枕墊35調整好高低位置後,再將調整孔35在限位杆33處前後移動,待枕墊31調整好適當的傾斜角度,再將卡制槽37嵌卡於限位杆33上,使枕墊31在容置槽32中能調整適當的高度及傾斜角度,讓人體的頸部、頭部得到適當的躺靠支撐;因該枕墊31隻供頭部躺靠,並無承受較重的壓力或扭力,所以限位杆33即可支撐枕墊31的重力。
另請參閱
圖10所示,本實用新型背墊30中的充氣式腰墊50,可在其上方連設有調整杆52,該調整杆52一端由背墊30側邊的滑移槽53伸出,當調整杆52在滑移槽53中上、下調整位移,於調整至適度後,將調整杆52卡入定位孔54中,使調整杆52受到卡制定位,即可由調整杆52帶動充氣式腰墊50在背墊30內部做上升、下降的調移,使充氣式腰墊50能配合不同體型的人體,調整於各體型人體腰部供頂靠;亦可在充氣式腰墊50上方設置油壓缸或氣壓缸56(如
圖11所示),由升降控制器55控制油壓缸或氣壓缸56的動作,使該油壓缸或氣壓缸56拉動充氣式腰墊50在背墊30中做升、降的調整;或者在背墊30中裝設有馬達57(如
圖12所示),以馬達57連動拉引繩58,讓拉引繩58在上、下升降時,帶動充氣式腰墊50在背墊30內部位移、升降,亦可產生同樣功效。
以上所述,僅為配合圖式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之一,並非以此局限本實用新型,舉凡與本實用新型的構造、裝置或使用方式雷同者,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由傳動機構調整坐墊的背墊的傾斜角度,使人體能輕鬆的躺靠於背墊上,且背墊上方的枕墊亦可做高、低位置的調整,傾斜角度的偏移,讓人體的頸、頭部均得到支撐;而背墊中設有充氣式腰墊,可由充氣構件充注入適當的氣量,讓充氣式腰墊在背墊中凸起適當的高度,以供人體腰部支撐,使坐墊具多種角度調整,方便人體坐在坐墊上得到最佳角度的躺靠,是極實用的創設,完全符合實用新型專利的申請要件,故依法提出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坐墊,主要包括有底墊及背墊,其特徵是該底墊一側邊連設有一傳動機構,該背墊底端與傳動機構一同連設於底墊一側,其上方樞設一能在背墊上方升、降及偏轉角度的枕墊,該傳動機構樞接於底墊及背墊連接處,設置一控制其動作以帶動背墊做角度傾斜調整的控制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坐墊,其特徵是該背墊中設有一充氣式腰墊,該充氣式腰墊連設一能注入氣量於充氣式腰墊中的充氣構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坐墊,其特徵是該坐墊上的傳動機構是採用使背墊可以調整俯仰角度的齒輪機構或棘輪機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坐墊,其特徵是該背墊的上方設置的枕墊是嵌插於背墊的容置槽中,該容置槽內設有限位杆,相對於限位杆的枕墊下方的支撐板中,設有多個略呈彎弧形的調整孔,其中間位置具有升降槽連貫各個調整孔,該調整孔上分別設有多個卡制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進的坐墊,其特徵是該限位杆嵌卡於能調整枕墊傾斜角度的該調整孔的卡制槽中定位。
專利摘要一種改進的坐墊,主要包括有底墊及背墊,其特徵是該底墊一側邊連設有一傳動機構,該背墊底端與傳動機構一同連設於底墊一側,其上方樞設一能在背墊上方升、降及偏轉角度的枕墊,該傳動機構樞接於底墊及背墊連接處,設置一控制其動作以帶動背墊做角度傾斜調整的控制器;該傳動機構動作時,能帶動背墊做不同角度的調整,背墊是呈兩側往中間凹弧的形狀,上端設有可升降式枕墊,枕墊並可做前后角度的調整,以符合不同體型的人體躺靠;在背墊中並設有充氣式腰墊,能借充氣構件充注入適量空氣,使充氣式腰墊在背墊凸起適當高度,以支撐人體的腰部,而具實用性。
文檔編號A47C7/40GK2552413SQ0220145
公開日2003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02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02年1月15日
發明者譚芙芩 申請人:譚芙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