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站可攜式氣動短路接地裝置製造方法
2023-10-23 17:13:47 3
變電站可攜式氣動短路接地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變電站可攜式氣動短路接地裝置,涉及變電站短路接地裝置,包括氣動桅杆(1)、閘刀工作缸(2)和動觸頭(3),所述氣動桅杆(1)設置為由多級氣缸連接組合而成,最低一級氣缸底部設置進出氣閥門(11),所述閘刀工作缸(2)固定於氣動桅杆(1)的頂部,所述閘刀工作缸(2)內部設置有閘刀傳動杆(4)和與其相連接的活塞(21),所述閘刀工作缸(2)底部設置進出氣軟管(22),所述動觸頭(3)為一對,分別設置於動觸頭夾緊裝置(5)兩個夾緊臂(51)的頂部。本實用新型拓展了攜帶型短路接地線的高度範圍,對安裝高度較高的超高壓、特高壓戶外敞開式電氣設備進行可靠接地,結構簡單,攜帶方便,操作安全。
【專利說明】變電站可攜式氣動短路接地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變電站短路接地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變電站可攜式氣動短路接地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接地線是電力系統中為了在已停電的設備和線路上意外地出現電壓時保證工作人員安全的重要工具,其作用是在高壓設備進行停電檢修或進行其他工作時,防止設備突然來電和鄰近高壓帶電設備產生感應電壓對人體的危害,同時洩放斷電設備的剩餘電荷。安裝和拆除臨時接地線是電力系統中一項重要的檢修操作。目前變電站中的變電設備檢修工作中通常採用攜帶式短路接地線,主要採用絕緣操作棒將短路接地線掛在檢修設備或者導線上。然而,在變電站檢修現場,有些設備的接地點過高,工作人員僅靠人工掛設接地線非常困難;因此這種人工掛設方式對於絕緣距離較小,設備離地面距離短的IOkV至IlOkV設備比較適用,但是對於電壓等級達到500kV的敞開式超高壓設備及以上的IOOOkV特高壓設備,由於設備絕緣距離較大,因此設備安裝高度也比較高,採用絕緣杆人工掛接地線的方式往往難以實現。
[0003]應用於500kV設備及輸電線路的常規接地操作棒絕緣部分與握手部分的總長度僅為5500mm。而以無錫AREAL公司生產的STB-550型接地閘刀為例,該閘刀靜觸頭離地面距離已達到9180mm,因此在實際的工作現場,即使採用最長的接地操作棒,工作人員也必須在3?4米左右的高度才能手工進行掛接地線,由於500kV接地線有較大自重,同時接地棒長度過長,在這種情況下,工作人員靠手動操作時及易存在高空跌落風險和感應電觸電的風險。
【發明內容】
[0004]為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變電站可攜式氣動短路接地裝置,拓展了攜帶型短路接地線的高度範圍,對安裝高度較高的超高壓、特高壓戶外敞開式電氣設備進行可靠接地,結構簡單,攜帶方便,操作安全。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變電站可攜式氣動短路接地裝置,包括氣動桅杆、閘刀工作缸和動觸頭,所述氣動桅杆設置為由多級氣缸連接組合而成,最低一級氣缸底部設置進出氣閥門,所述閘刀工作缸固定於氣動桅杆的頂部,所述閘刀工作缸內部設置有閘刀傳動杆和與其相連接的活塞,所述閘刀工作缸底部設置進出氣軟管,所述動觸頭為一對,分別設置於動觸頭夾緊裝置兩個夾緊臂的頂部,所述動觸頭夾緊裝置的兩個夾緊臂之間通過復位彈簧連接,所述動觸頭夾緊裝置的底部與閘刀傳動杆連接,所述氣動桅杆缸體內頂部設置有向下貫穿的螺旋式接地線。
[0007]所述動觸頭與動觸頭夾緊裝置的兩個夾緊臂之間為可拆卸連接。
[0008]所述氣動梳杆的最聞起升聞度大於10米。[0009]所述氣動桅杆和閘刀工作缸的氣動動力源可米用打氣筒或氣泵。
[0010]所述氣動桅杆底部設置有高度可調的三腳架。
[0011]所述氣動桅杆上設置有用於與其側面物體固定的固定裝置。
[0012]本實用新型採用由多級氣缸組成的氣動桅杆作為接地線的升降裝置,不需要人工進行掛接,桅杆最大伸展長度超過10米,遠遠超過國標中要求的500kV攜帶型短路接地裝置5.5米的極限距離;接地線採用內置式,美觀、整潔、便於安裝;接地裝置閘刀動觸頭操作部分為氣動式結構,採用與氣動桅杆相對獨立的閘刀工作缸,通過對氣缸注入空氣,推動活塞運動,使得閘刀動觸頭完成合閘操作;閘刀主觸頭可拆卸,並可更換多種型號閘刀主觸頭,適用於導線、均壓環、扁鐵、母線排等多種形式的設備接地點;氣動桅杆的伸縮過程和閘刀動觸頭的合閘過程可通過各自的注放氣閥分別進行控制,在現場使用時具有較好的靈活性;現場工作人員均只需在地面對該裝置進行操作,因此沒有任何高空墜落以及安全距離不夠導致人身觸電的危險。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0015]如圖1所示,該變電站可攜式氣動短路接地裝置,包括氣動桅杆1、閘刀工作缸2和動觸頭3。
[0016]所述氣動桅杆I設置為由多級氣缸連接組合而成,最低一級氣缸底部設置進出氣閥門11,工作時與氣源連接,所述氣動桅杆I的最高起升高度大於10米,以滿足設計高度較聞的超聞壓、特聞壓戶外敞開式電氣設備進行安全接地。本實施例中,氣動桅杆I設置為兩級氣缸組合而成。所述氣動桅杆I缸體內頂部設置向下貫穿的螺旋式接地線7。
[0017]所述閘刀工作缸2固定於氣動桅杆I的頂部,所述閘刀工作缸2內部設置有閘刀傳動杆4和與其相連接的活塞21,所述閘刀工作缸2底部設置進出氣軟管22,工作時與氣源連接。所述動觸頭3設置為一對開拆卸式金屬夾具,分別設置於動觸頭夾緊裝置5兩個夾緊臂51的頂部,所述動觸頭夾緊裝置5的兩個夾緊臂51之間通過復位彈簧6連接,所述動觸頭夾緊裝置5的底部與閘刀傳動杆4連接。
[0018]所述動觸頭3與動觸頭夾緊裝置5的兩個夾緊臂51之間為可拆卸連接,所述的動觸頭3採用常規的動觸頭形式,設置為一對可拆卸式金屬夾具,其相對的內側面可以是圓弧形的,適用於夾圓柱形靜觸頭,如均壓環、導線等,也可以是斜面的,用於夾扁形靜觸頭,如扁鐵、母線排等。
[0019]所述氣動桅杆I和閘刀工作缸2的氣動動力源可根據實際需要採用打氣筒或氣泵,操作人員在地面進行人工控制氣動桅杆I和動觸頭的分合閘操作。
[0020]所述氣動桅杆I底部設置有高度可調的三腳架,當需要時,可將三腳架固定在地上,然後將氣動桅杆I固定在三腳架上,通過調節三腳架的高度來調節接地裝置的高度。
[0021]所述氣動桅杆I上設置有用於與其側面物體固定的固定裝置,方便安全。
[0022]本實用新型的合閘過程如下:[0023]氣動桅杆I的初始為收縮狀態,閘刀口為打開狀態。首先對氣動桅杆I的進出氣閥門11進行充氣,充氣方式可採用打氣筒,也可採用氣泵注入空氣,氣動桅杆I因為膨脹將逐漸升展,最終達到設計高度,此時,停止對氣動桅杆I的充氣操作,轉而通過進出氣軟管22對閘刀工作缸2進行充氣,該進出氣軟管22引到地面,以方便地面工作人員對閘刀工作缸2進行充氣操作,隨著閘刀工作缸2內被不斷注入空氣,活塞21將向上運動,並推動動觸頭夾緊裝置5動作,使兩個動觸頭3完成對靜觸頭的合閘操作。
[0024]本實用新型的分閘過程如下:
[0025]首先通過閘刀工作缸2的進出氣軟管22進行放氣操作,此時,閘刀工作缸2內氣體壓力迅速降低,動觸頭3在自重及復位彈簧6的作用下,完成分閘操作,此時,可對氣動桅杆I進行放氣操作,氣動桅杆I將逐漸收縮恢復為接地裝置的初始狀態。
[0026]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移動方便,可實現兩人搬運,兩人操作,分合閘的操作只需在地面上操作氣源對氣動桅杆及閘刀動觸頭進行控制,無需人工掛設,接地高度擴展到10米以上,對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無威脅,安全可靠。
[0027]當然,上述說明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並不僅限於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範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變電站可攜式氣動短路接地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氣動桅杆(I)、閘刀工作缸(2)和動觸頭(3),所述氣動桅杆(I)設置為由多級氣缸連接組合而成,最低一級氣缸底部設置進出氣閥門(11),所述閘刀工作缸(2)固定於氣動桅杆(I)的頂部,所述閘刀工作缸(2 )內部設置有閘刀傳動杆(4 )和與其相連接的活塞(21),所述閘刀工作缸(2 )底部設置進出氣軟管(22),所述動觸頭(3)為一對,分別設置於動觸頭夾緊裝置(5)兩個夾緊臂(51)的頂部,所述動觸頭夾緊裝置(5)的兩個夾緊臂(51)之間通過復位彈簧(6)連接,所述動觸頭夾緊裝置(5)的底部與閘刀傳動杆(4)連接,所述氣動桅杆(I)缸體內頂部設置有向下貫穿的螺旋式接地線(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電站可攜式氣動短路接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動觸頭(3)與動觸頭夾緊裝置(5)的兩個夾緊臂(51)之間為可拆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電站可攜式氣動短路接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氣動桅杆(I)的最聞起升聞度大於10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電站可攜式氣動短路接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氣動桅杆(I)和閘刀工作缸(2)的氣動動力源可採用打氣筒或氣泵。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電站可攜式氣動短路接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氣動桅杆(I)底部設置有高度可調的三腳架。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電站可攜式氣動短路接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氣動桅杆(I)上設置有用於與其側面物體固定的固定裝置。
【文檔編號】H02B5/01GK203536826SQ201320747402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5日
【發明者】吳勝, 廖軍, 蒲道傑, 景瑤, 吳冬暉 申請人:吳勝, 廖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