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彈性繃帶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22:35:52 2
專利名稱:複合彈性繃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繃帶,特別涉及一種由複合結構形成的彈性繃帶,該複合彈性繃帶主要應用於醫療、運動、保健等領域。
背景技術:
繃帶作為一種醫療、保健用品,廣泛應於醫院、運動、保健等各種場合。目前使用的繃帶大都是醫用紗布,但因其沒有彈性、薄而無力,包紮作用差,使其應用泛圍及療效受到限制。近年來,彈性繃帶的出現,使繃帶的用途及療效大為改觀。早期的彈性繃帶由櫓皮筋製成,由於其明顯的缺點而很快被淘汰。在這基礎上,人們做了進一步改進,研製出了新的彈性繃帶,如專利公報中公告的專利號為87202041的《彈性繃帶》,它是一種用棉線作緯線,棉線與氨綸線和棉紗的組合線作經線或者氨綸線和棉紗的組合線作經線編織而成的彈性繃帶。氨綸屬於化纖材料,不宜直接與人體皮膚長時間接觸,故現有技術中,人們先將氨綸用棉線或棉紗製成包芯線再使用,這樣在製造上增加了工序,使製造工藝複雜化,同時也增加了成本。為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出了一種既能保證高彈性、透氣性和舒適性,又製作簡單的彈性繃帶,以克服上述不足。
發明內容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複合彈性繃帶自上而下由上層基材、彈性層和下層基材三層複合構成;彈性層是由彈性的氨綸絲或高彈絲沿繃帶橫向水平間隔2-3mm均勻布置形成。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有關內容和變化解釋如下1、上述方案中,為了製成各種粘性或自粘性的彈性繃帶,可以在三層複合基材的表面塗上膠粘層。膠粘層可以採用天然膠、合成膠、熱熔膠之類的粘合劑,並以塗層形式塗在上下表面。
2、上述方案中,所述的「三層複合構成」是指在上、下層基材中間放入彈性的氨綸絲或高彈絲經複合機輥筒上膠壓緊、烘乾製成。
3、上述方案中,在複合過程中各彈性的氨綸絲或高彈絲是經彈性張力器均勻纏繞於盤頭上,水平間隔2-3mm,使各彈性絲的縱向拉力基本一致。
4、上述方案中,所述的「上、下層基材」可以是棉紗和無紡布、棉紗和棉紗或無紡布和無紡布三種組合。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由於運用了三層複合結構,製作更簡單;彈性絲採用氨綸絲或高彈絲又保證了繃帶的高彈性;特別是棉紗與無紡布複合的彈性基材,還克服了無紡布彈性繃帶撕斷不齊的缺點。本實用新型具有彈性高、透氣性好、使用舒適等優點,適合作為各種運動、保健、護理的彈性繃帶和自粘性彈性繃帶。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平面結構局部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截面放大示意圖;以上附圖中1、上層基材;2、彈性層;3、下層基材;4、彈性絲。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參見附圖1和附圖2所示,一種複合彈性繃帶,自上而下由上層基材1、彈性層2和下層基材3三層複合構成。彈性層2由彈性絲4(氨綸絲或高彈絲)沿繃帶橫向間隔2-3mm均勻布置形成。上層基材1和下層基材2均採用棉紗,製作時,各彈性絲4(氨綸絲或高彈絲)經彈性張力器均勻纏繞在盤頭上,使各彈性絲4的縱向拉力基本一致,再和棉紗、棉紗經複合機輥筒上膠壓緊、烘乾製成。
為了製成自粘性彈性繃帶,可以將以上的繃帶作為基材,在其表面塗上天然膠,以此製成自粘性彈性繃帶。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複合彈性繃帶,其特徵在於自上而下由上層基材[1]、彈性層[2]和下層基材[3]三層複合構成;彈性層[2]由彈性絲[4]沿繃帶橫向均勻間隔布置形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彈性繃帶,其特徵在於所述三層複合基材的表面塗上膠粘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彈性繃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彈性絲[4]橫向水平間隔2~3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彈性繃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彈性絲[4]是氨綸絲或高彈絲。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彈性繃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層基材[1]是棉紗或無紡布。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彈性繃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下層基材[3]是無紡布或棉紗。
專利摘要一種複合彈性繃帶,其特徵在於自上而下由上層基材[1]、彈性層[2]和下層基材[3]三層複合構成;彈性層[2]由彈性絲[4]沿繃帶橫向均勻布置形成。如果在以上複合彈性繃帶表面塗上天然膠或合成膠等粘合層,可以進一步製成自粘性彈性繃帶。本實用新型具有彈性高、透氣性好、使用舒適等優點,適合作為各種運動、保健、護理的彈性繃帶和自粘性彈性繃帶。
文檔編號A61F13/00GK2664629SQ20032011985
公開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03年11月20日
發明者鍾明南 申請人:鍾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