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開關壓管閥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19:00:12 3
專利名稱:快速開關壓管閥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壓管閥,特別是快速開關壓管閥。
油灌或油池供油,在沒有自動控制的情況下,常需快速關閥,以免受灌容器裝滿時關不及而溢出。以往通常使用球閥,但球閥很易出現滲漏,如介質是汽油,滲漏很容易引起火災;球閥閥體和介質常接觸,如用作輸送有腐蝕性的介質,則需要用能防腐的貴金屬製造,成本高;如用於多種不同介質,由於球閥存在易滲漏的問題,介質容易填入所有間隙,不易清洗;球閥也不易上鎖管理。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球閥易滲漏、接觸介質、不易清洗和不易上鎖管理等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採用本人已申請專利的「壓管閥」(後獲申請號86210756),以球面體壓膠管達到閉閥的原理,並採用壓管閥的特製膠管作閥體通道襯裡;還採用本人與此閥同日申請專利的「壓管水嘴」(後獲申請號87203700)輸入端的組合接頭、輸出端的活動嘴結構配套;用帶柄的偏心輪控制球面壓杆對膠管進行壓緊或放鬆(閉閥或啟閥);偏心輪上和柄部尾段設有上鎖的孔。
膠管能把整個介質革離閥體,閥體除免受介質腐蝕和汙染介質外,啟閉構件還可帶油潤滑工作,減少阻力、減少磨損和防鏽;關閥時是球面壓杆在通道內把膠管斷面壓成凹字形,膠管是柔性的,必須比壓和必須密封力小而密封可靠,同時還免掉密封面的精加工,也免掉球閥的球體要用不鏽鋼製造;由於作襯裡的膠管兩端的凸緣受到相鄰件的壓緊,密封可靠,介質不可能滲入膠管內腔以外的間隙,而膠管內腔又是直管狀的,通過性好,所以清洗很方便;偏心輪上鑽有鎖孔,閥門方便上鎖,不需附加任何裝置。只有防備惡性盜竊時在管道上加焊兩小片耳板,鎖住偏心輪柄尾段的孔。
發明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實施例及其附圖結出。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剖面圖;圖2是本發明圖1的A-A剖面圖。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依據本發明提出的結構細節及工作情況。
閥體〔1〕像T字形三通管狀,橫向通道用「壓管閥」的特製膠管作襯裡〔11〕,輸入端採用「壓管水嘴」的組合接頭,即接頭螺母〔12〕有凸緣伸入閥體拉緊螺母〔10〕的短管中,然後把管口壓小,扣住〔12〕的凸緣,使〔10〕和〔12〕只能相互轉動而不能拉開。輸入端採用「壓管水嘴」的活動嘴〔13〕及活動嘴拉緊螺母〔14〕。其特徵是閥體〔1〕的豎向管開有夾槽,槽中裝有帶柄的偏心輪〔4〕,偏心輪兩側各有一塊摩擦片〔5〕,兩摩擦片的外向各有壓縮彈簧〔6〕一個,彈簧一端撐住閥體豎向管的管壁,一端壓住摩擦片,摩擦片又壓住偏心輪,使偏心輪轉動時產生一定的摩阻力,在一定的轉角內隨處能停止(有自鎖作用)。球面壓杆〔2〕內腔裝有壓縮彈簧〔9〕及滑輪座〔3〕;〔3〕的夾槽又裝有滑輪〔7〕及滑輪軸〔8〕,〔8〕的長度伸出球面壓杆〔2〕上段的外徑兩側各有2~3毫米,閥體豎向管內腔相應對向開溝槽兩道,讓滑輪軸〔8〕插進槽中,使件〔2〕和件〔3〕只能上下定向串動而不能轉動。球面壓杆〔2〕的滑輪軸孔是長形的,使滑輪座〔3〕能在球面壓杆〔2〕的內腔中壓縮3~5毫米,以獲得在閉閥時對膠管的彈性壓力。
偏心輪上鑽有鎖孔a及b(圖1),a孔可以鎖關也可以鎖開,鎖開時,就按圖1的偏心輪位置(開閥位置)在a孔上鎖;鎖關則把a孔轉過閥體豎向管夾槽的另一側再上鎖(即先把閥門關閉如圖1三點畫線)。如要防止惡性盜竊,則在靠接頭螺母〔12〕的輸入管道上加焊兩片耳板如圖1C,兩耳板之間留夾槽,閥門關閉後偏心輪柄部尾段下到耳板夾槽裡,b孔對正耳板C的圓孔即可上鎖。
權利要求
1.一種快速開關壓管閥,包括一個丁字形閥體[1],閥體[1]的橫向管內裝有膠管[11],膠管[11]的兩端通過螺母[10]和[14]壓住膠管[11]的凸緣固定在閥體[1]上,其特徵在於豎向管的夾槽中裝有帶柄的偏心輪[4],偏心輪兩側裝有摩擦片,在摩擦片[5]的臺階孔中臺階孔與豎向管壁之間裝有壓縮彈簧[6],豎向管內偏心輪與膠管[11]之間裝有球面壓杆[2],球面壓杆內腔上部裝有滑輪座[3],滑輪[7]通過滑輪軸[8]裝在滑輪座[3]上,球面壓杆內腔底部與滑輪座底之間裝有壓縮彈簧[9],球面壓杆[2]上段制有通過滑輪軸[8]的長孔,偏心輪上開有一個用於鎖住閥門的小孔a,偏心輪的柄部尾端還開有長鎖孔b。
2.根據權利要求
所述快速開關壓管閥,其特徵在於滑輪軸〔8〕伸出壓杆〔2〕上段外徑兩側2~3毫米,閥體〔1〕豎向管內壁開有兩道用於裝置滑輪軸〔8〕的溝槽。
專利摘要
快速開關壓管閥是壓管閥系的一種。公知油罐車常用球閥作輸出開關。雖然使用不到半年就滲漏,但取其可以迅速開關,也只好逼著用。快速開關壓管閥具有壓管閥的性能和優點,密封可靠,耐久,閥體部件不接觸介質,通過性好,具有節流閥、皮帶水嘴、熱水嘴的功能,開關可快可慢,開度可無級調節,且方便下鎖,下鎖不需再增加任何裝置。
文檔編號F16K7/00GK87203701SQ87203701
公開日1988年1月20日 申請日期1987年3月10日
發明者李濟群 申請人:李濟群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