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滲水取水裝置製造方法
2023-10-27 20:22:27 1
一種滲水取水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滲水取水裝置,在取水壩的設計上採用淹沒式結構,在使用時利用上遊來的大水對滲水層進行衝洗達到自然恢復滲水功能,從原理上防止滲水層的堵塞。包括取水壩、滲水層、滲水管、滲水層、取水管、水泵以及高位水塔,滲水管設置在滲水層下端,滲水管端部連接滲水層,取水管連通滲水層和高位水塔,水泵設置在取水管中部,旁通管連通水泵兩端的取水管;旁通管上設置有旁通閥,當水泵將滲水層中的水抽入到高位水塔時,旁通閥門處於關閉狀態,當閥門處於開啟狀態時,高位水塔的水通過旁通管進入滲水層;高位水塔位置高於滲水層位置,且高於滲水層最高點。
【專利說明】一種滲水取水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用於供水的裝置,尤其是一種具有自動修復取水功能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現有技術中,公知的技術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利用河床底部或湖泊底部形成集水,經過層層沙石過濾進入滲水管及滲水池內,用水泵通過輸送管道向高位水塔及用水單位供水。因滲水層處於河床底部,水的流速慢,泥沙容易沉積,隨著長時間的使用,滲水層表面形成一些汙垢,滲水性變差,滲水量減少,甚至堵塞,造成供水不足。而且反衝後汙垢還無法帶走,在次進行抽水,周圍的汙垢重新堵塞滲水層,根本無法徹底解決。此時就需要進行人工清理,非常麻煩而且在很多情況下根本無法清理,使得水源遭到破壞,這是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滲水取水裝置,利用該裝置,可以從原理上防止滲水層的堵塞,隨時快速進行疏通清理,清理效果好且節省人力和使用成本。
[0004]本方案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的:一種滲水取水裝置,包括取水壩、滲水池、滲水管、滲水層、取水管、水泵以及高位水塔,其中滲水池設置在取水壩內部,滲水層用於過濾清潔從其中濾過的水,滲水管設置在滲水層下端,滲水管的端部連接滲水池用於將從滲水層濾過的水排入到滲水池中,取水管的兩端連接滲水池和高位水塔,水泵設置在取水管的中部用於將滲水池中的水送入到高位水塔中。
[0005]作為本方案的優選:水泵兩端的取水管上設置有一根旁通管,旁通管連通水泵兩端的取水管;旁通管上設置有旁通閥。
[0006]作為本方案的優選:水泵出水端與旁通管之間的取水管上設置有回水管,回水管連通取水管和滲水管;回水管上設置有回水閥;旁通管與滲水池之間的取水管上設置有第一開關閥;水泵的出水端與回水管之間的取水管上設置有第二開關閥;回水管與旁通管之間的取水管上設置有第三開關閥。
[0007]作為本方案的優選:滲水池數量為多個,且每個滲水池均與取水管連通;水泵與高位水塔間的取水管上設置有回水管;回水管連通取水管和滲水管;水泵與滲水池之間的取水管上設置有取水閥;回水管與高位水塔之間的取水管上設置有控制閥。
[0008]作為本方案的優選:高位水塔的位置高於滲水池的位置,且高於滲水層的最高點。
[0009]作為本方案的優選:滲水層的上表面位置與取水壩頂端平行。
[0010]作為本方案的優選:滲水池底部為V型結構,滲水池底端設置有抽汙管。
[0011]作為本方案的優選:壩體的上遊端高於下遊端,頂面帶有坡度,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適當縮窄壩的寬度,延長滲水層長度,增加水的流速,達到更好的衝洗效果。
[0012]從上述技術特徵可以看出,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通過修建河床堤壩,將取水壩和滲水層設置在同一平面上,由於取水壩和滲水層將河床高度提高,流過滲水層和取水壩的水流水深較淺,流速較快,再加上滲水層靠近堤壩,使滲水層上的汙垢的能夠被大水流有效地衝刷帶走。
[0013]滲水層上表面與取水壩頂端齊平,還可以有效防止泥沙沉集、加厚滲水層,不容易造成滲水層破壞。
[0014]通過高位水池內的水進行反衝,將滲水層表面汙垢漂浮,用河內的自然大水將漂浮物衝走,效果更好。
[0015]滲水池的底部採用V型結構,使滲水池中沉澱的淤泥沙都集中在V型底部,同時又在滲水池的底部設置有抽汙管,能夠將滲水池池底的淤泥通過抽水馬桶原理排出,保證了水質的純淨。
[0016]通過高位水塔和旁通管的設置,在平時使用的時候,只需要利用水泵將水泵入到高位水塔,然後通過高位水塔將水分入到各個用水單位,在滲水管或是滲水層遭到堵塞的情況下,只需要打開旁通管上的旁通閥,利用高位水塔與滲水池或是滲水層的水位差,水將從高位水塔倒流進入滲水池以及滲水層,其水壓將滲水層中的堵塞物沿其滲水通道反向排出,堵塞物被滲水層上方的流水衝走,即可起到快速清理的效果,操作過程簡單方便,節省大量人力和操作成本。
[0017]由此可見,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其實施的有益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I為本發明高位水塔一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滲水池取水一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單滲水池加有回水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多滲水池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I為滲水池,2為滲水管,3為滲水層,4為取水管,5為水泵,6為高位水塔,7為旁通管,8為旁通閥,9為回水管,10為回水閥,11為第一開關閥,12為第二開關閥,13為第三開關閥,14為取水閥,15為控制閥,16為取水壩,17為抽汙管,18為河床,19為水位線,20為第二取水閥,21為第一回流閥,22為第二回流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並結合其附圖,對本方案進行闡述。
[0021]通過附圖I和2可以看出,本發明在取水壩的設計上採用淹沒式結構,滲水層與壩體上方填平,洪水期不會造成滲水層及壩體受損。本方案在使用過程中,水通過沙石結構層滲入到滲水管中,沿滲水管儲存在滲水池中,在用水時,通過水泵將水泵入到位置較高的高位水塔中,各用水單位可以從高位水塔取水,利用高位水塔的水壓節省能源成本,此時旁通閥處於關閉狀態;在使用時利用上遊來的大水對取水層進行衝洗,特別是夏季的洪水(利用大浪淘沙原理)達到自然恢復滲水功能,水池採用V型底結構,用管道連接,利用抽水原理將水池內的泥垢自動排除。
[0022]在檢測到滲水異常時,可以考慮沙石結構層中滲水通道是否有堵塞的情況,此時,可以打開旁通管上的旁通閥,通過旁通管連通水泵兩端的取水管,此時高位水塔的水與滲水層具有一定落差,水從高位水塔進入滲水層直接衝洗到沙石結構層中,將沙石結構層中堵塞的物質沿其反方向衝出沙石結構層,並通過沙石結構層上方的水流帶走,達到清理滲水層中的堵塞物。
[0023]通過附圖3可以看出,在需要清理堵塞的滲水通道時,可以打開第三開關閥和回水閥並關閉其他閥門,利用高位水塔中自身的水壓,將水流通過回水管壓入滲水管清理堵塞物;如果堵塞物過多則可以打開旁通閥,回水閥和第二開關閥,關閉其餘的閥門,打開水泵加壓,便可順利清除堵塞物。
[0024]通過附圖4可以看出,在多級滲水池的情況下,當某級滲水管路需要清理時,可以關閉控制閥和需要清理的滲水池與取水管連接的取水閥,打開其餘滲水池的取水閥,同時打開水泵,便可將其他滲水池的水通過水泵和回水管流入滲水管中重開堵塞物。
[0025]如圖4所示,當需要清理下方滲水層時,打開取水閥和第二回流閥,關閉第二取水閥和第一回流閥,便可以利用上方滲水層對下方滲水層進行反衝清淤;當需要對上方滲水層清洗時,則打開第二取水閥和第一回流閥,關閉取水閥和第二回流閥,便可以對上方滲水層進行反衝清洗。
[0026]本發明在取水壩的設計上採用淹沒式結構,滲水層與壩體上方填平,洪水期不會造成滲水層及壩體受損。本方案在使用過程中,水通過沙石結構層滲入到滲水管中,沿滲水管儲存在滲水池中,在用水時,通過水泵將水泵入到位置較高的高位水塔中,各用水單位可以從高位水塔取水,利用高位水塔的水壓節省能源成本,此時旁通閥處於關閉狀態;在使用時利用上遊來的大水對滲水層進行衝洗,特別是夏季的洪水(利用大浪淘沙原理)達到自然恢復滲水功能,水池採用V型底結構,用管道連接,利用抽水原理將水池內的泥垢自動排除。
[0027]在滲水層遭到堵塞和水池裡有汙垢的情況下,每年都可以起到自行快速清理的效果,操作過程簡單方便,節省大量人力和操作成本。
[0028]本發明適用於所有取水場所(包括河塘、湖泊。只是以水渠的方式取水)。
[0029]本發明並不局限於前述的【具體實施方式】。本發明擴展到任何在本說明書中披露的新特徵或任何新的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過程的步驟或任何新的組合。
【權利要求】
1.一種滲水取水裝置,其特徵是:包括取水壩、滲水池、滲水管、滲水層、取水管、水泵、高位水塔和取水壩,其中滲水池設置在取水壩內部,滲水層用於過濾清潔從其中濾過的水,滲水管設置在滲水層下端,滲水管的端部連接滲水池用於將從滲水層濾過的水排入到滲水池中,取水管的兩端連接滲水池和高位水塔,水泵設置在取水管的中部用於將滲水池中的水送入到高位水塔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滲水取水裝置,其特徵是:所述水泵兩端的取水管上設置有一根旁通管,旁通管連通水泵兩端的取水管;所述旁通管上設置有旁通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滲水取水裝置,其特徵是:所述水泵出水端與旁通管之間的取水管上設置有回水管,回水管連通取水管和滲水管;所述回水管上設置有回水閥;所述旁通管與滲水池之間的取水管上設置有第一開關閥;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與回水管之間的取水管上設置有第二開關閥;所述回水管與旁通管之間的取水管上設置有第三開關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滲水取水裝置,其特徵是:滲水池數量為多個,且每個滲水池均與取水管連通;所述水泵與高位水塔間的取水管上設置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連通取水管和滲水管;所述水泵與滲水池之間的取水管上設置有取水閥;所述回水管與高位水塔之間的取水管上設置有控制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滲水取水裝置,其特徵是:所述高位水塔的位置高於滲水池的位置,且高於滲水層的最高點。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滲水取水裝置,其特徵是:所述滲水層的上表面與取水壩頂面平行。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滲水取水裝置,其特徵是:所述滲水池底部為V型結構,滲水池底端設置有抽汙管。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滲水取水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壩體的上遊端高於下遊端,壩體頂面帶有坡度。
【文檔編號】E03B5/00GK104328820SQ201410667742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1日
【發明者】陳延軍, 徐立軍, 李世波, 蔣弛 申請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