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頻多模隱蔽天線的製作方法
2023-10-27 12:31:32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頻多模隱蔽天線,其屬於通信系統中的LTE基站天線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通信的發展,運營商為了提高網絡服務的質量,提出了全覆蓋、無縫覆蓋的概念,不斷加大網絡建設的投入,大量增加基站和天線的數量,同時也面臨不少問題:
1、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市區中各種基站林立,特別是密集城區,顯得雜亂無章,嚴重影響和破壞了周邊環境的統一和諧性,而且許多城市目前都提出了建設「生態城市」的目標,各地對城市環境景觀的要求越來越高,使得增加傳統基站變得困難。
2、儘管無線網絡建設工程中電磁輻射設計能滿足國家標準規定的公眾輻射要求,但裸露在外的天線依然會給越來越注重「綠色環保」的居民帶來一種不安全感,導致人們對無線電波產生牴觸甚至抗爭,從而增加了在居民小區中進行網絡建設的難度。
3、隨著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普及,現網中2G、3G、4G的天線設備獨立共存,佔用了大量的站點資源和空間,使得增加新設備和網絡優化變得困難。
正是基於以上幾方面的問題,我們設計開發了一種多頻多模隱蔽天線,採用共天饋技術把GSM、DCS、TDD制式的2G、3G、4G天線集成在一起,減少空間佔用,採用射燈形式的外觀減少人們的抵抗心裡,同時與周邊環境和諧統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頻多模隱蔽天線,其能夠同時滿足GSM、DCS、TDD制式的2G、3G、4G頻段的天線需求。
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頻多模隱蔽天線,包括左反射板和右反射板,所述左反射板設置有DCS天線陣列和GSM天線陣列,所述右反射板設置有TD-LTE天線陣列;所述DCS天線陣列由DCS天線陣列單元沿著左反射板長度方向排成一列,所述GSM天線陣列由GSM天線陣列單元沿著左反射板長度方向排成一列,所述TDD-LTE天線陣列由TDD-LTE天線陣列單元沿著右反射板長度方向排成4×4交錯式矩陣。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DCS天線陣列單元的數量為三個,所述GSM天線陣列單元的數量為兩個,且GSM天線陣列單元與DCS天線陣列單元呈嵌套式排列。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左反射板和右反射板外設置有外罩。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多頻多模隱蔽天線通過一副天線就能同時滿足GSM、DCS、TDD制式的2G、3G、4G的天線需求;
(2)本實用新型多頻多模隱蔽天線的左反射板和右反射板是各自獨立的,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分開獨立裝配,裝配調試完成後再進行聯合組裝,整個安裝過程簡單方便,可操作性強,一致性好;
(3)本實用新型多頻多模隱蔽天線能夠有效的降低建設基站的難度和成本,同時對周邊的環境會達到一種隱蔽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多頻多模隱蔽天線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多頻多模隱蔽天線的端面布局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TDD-LTE天線陣列分布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GSM天線和DCS天線陣列分布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GSM天線和DCS天線陣列合路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多頻多模隱蔽天線的立體示意圖。
其中:1-TDD-LTE天線陣列;2-DCS天線陣列;3-GSM天線陣列;4-右反射板;5-左反射板;6-天線外罩;7-TDD-LTE天線接口;8-DCS+GSM天線接口;9-GSM+DCS合路器。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多頻多模隱蔽天線包括左反射板5、右反射板4、設置於左反射板5上的DCS天線陣列2和GSM天線陣列3、設置於右反射板4上的TD-LTE天線陣列1。其中TDD-LTE天線陣列1由TDD-LTE天線陣列單元組成,且TDD-LTE天線陣列單元沿著右反射板4長度方向排成4×4交錯式矩陣,減小了陣列間的互耦,保證了電氣指標的優越性。DCS天線陣列2由DCS天線陣列單元組成,且DCS天線陣列單元沿著左反射板5長度方向排成一列。GSM天線陣列3由GSM天線陣列單元組成,且GSM天線陣列單元沿著左反射板5長度方向排成一列。GSM天線陣列單元的數量為兩個,DCS天線陣列單元的數量為三個,且GSM天線陣列單元與DCS天線陣列單元呈嵌套式排列,提高反射板利用率,大幅度減小天線尺寸。
TDD-LTE天線陣列1由4列TDD-LTE天線單元組成,每列形成2個埠,4列就構成8個埠,外加1個校準口共9個埠,採用集束接頭輸出形成TDD-LTE天線陣列埠7。DCS天線陣列單元和GSM天線陣列單元通過合路器9輸出天線埠8。
本實用新型多頻多模隱蔽天線通過一副天線就能同時滿足GSM、DCS、TDD制式的2G、3G、4G天線需求;且本實用新型採用具體隱蔽性能的射燈外觀造型,能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和降低人們的牴觸心理,同時也能更好地進入居民小區進行網絡覆蓋和優化;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採用分體設計,天線的左反射板和右反射板是各自獨立的,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分開獨立裝配,裝配調試完成後再進行聯合組裝,整個安裝過程簡單方便,可操作性強,一致性好。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