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心似玉十一娘最後嫁給誰了(錦心似玉一家族)
2023-10-27 15:42:19 2
原創不易,若是喜歡,請給七七點個關注,愛你呦
千年之前,詩人劉希夷曾曰: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惜顏色,坐簡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從古至今,似乎女子之喜樂都與「姻緣」二字息息相關。若是嫁得如意郎君,便會萬事順遂,生活平穩;若是所嫁非良人,可能等待她的便是狂風暴雨,晝夜不寧,可能有人會問:
「是什麼決定婚姻的結局??」
熱播劇《錦心似玉》給出了答案:
原生家庭也許會影響一個人的婚姻觀,但起關鍵決定性作用的原因並非如此簡單。
俗話說,一樣米養百種人,羅家有四位美人初長成,她們或是端莊典雅,或是豔絕四方,或是溫婉動人;亦或聰明伶俐,她們就像是百花園中盛開的鮮花,各有各的美麗,可是她們的悲歡卻是不相通的。
回首她們的迥異人生,我們不難看出:
先要婚姻幸福,你得懂得四條婚姻殘酷真相。
失去了安全感,我的心無處安放在《紅樓夢》中,賈寶玉曾評價女兒:
「女孩兒未出嫁,是顆無價之寶珠;出了嫁,不止怎麼就變出許多不好的毛病來,雖然是顆珠子,卻沒有光彩寶色,是顆死珠了,再老了,更變得不是珠子,竟是魚眼珠了。」
想當初,元娘也並非生來便是心中充滿算計的深宅怨婦,她也曾天真爛漫,也曾是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可惜的是,婚姻磨掉她的熱情,讓她不得不成長。
還記得那年,二八年華的元娘穿著滿繡的嫁衣帶著十裡紅妝嫁進了徐家,徐令宜像所有初出茅廬的男孩掀開了新娘的蓋頭,他愛慕妻子的風姿年華,元娘崇拜他的少年英姿,他們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真真稱得上「天仙配。」
可是不知從何時而起,元娘關上了心門,開始用「術」對待丈夫,用「計」去擺布人生,而徐令宜也開始抱怨元娘的轉變,他們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有人說是文姨娘的出現,打破了原本的平靜,也有人說是喬蓮房的虎視眈眈,狠狠地在元娘與徐令宜的關係上劃上一道不可磨滅的傷痕,可論到底,還是徐令宜與元娘自身出現了問題。
在元娘的彌留之際,為了心愛的諄哥,她算計喬蓮房成為了侯府的妾,徐令宜呵斥妻子消磨了夫妻情誼,元娘卻哭訴道:
「情分,你對我從來只有夫妻的分,何曾有過情。」
在和徐令宜的婚姻中,元娘患得患失,她不願將明天託付給本應相濡以沫的丈夫,她不相信丈夫能夠保護她。明明元娘貌美如花,她有嫡子,有嫁妝與娘家,為何還活得如此「卑微謹慎」?
原因很簡單,無論是元娘,還是徐令宜,在日常相處過程中,他們都覺得受到了伴侶的不公平對待,並且要求對方為自己承擔的痛苦付出代價。
比如元娘,因為徐令宜三番兩次納妾,威脅了她的家庭地位,所以她選擇主動出擊,甚至不惜傷害夫妻感情;而徐令宜一直在要求元娘成為正妻典範,稍有錯誤便多加指責,可是他卻忘了自己也沒有做到滿分丈夫。
他們走進了一個沒有盡頭的圓圈中,無限循環,卻不知錯在何處。
有心理學家曾提出,婚姻中善是默許不完美伴侶的存在,不去指出或者懲罰他們的缺點。愛,也許會讓我們失去一部分自我,但是當我們願意付出這個代價,,我們就能收穫一段更美好的關係。
可惜的是,等到徐令宜明白這點,元娘卻成為了記憶中的蝴蝶,隨風而去了。
偷來的幸福,總會還回去二娘,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羅府講求「嫡庶有別」,元娘的一隻簪子便能讓十一娘挨打,所以為了能夠好好生活,二娘從小便學會了察言觀色,喜歡對人阿諛奉承。
二娘想要改變自己的處境,她想要出人頭地,但是現實卻給她重重的一擊,她無法像男子一樣靠讀書改變命運,對於她來說,唯一的捷徑便是:嫁人。
為了早日完成夢想,二娘真的很努力:
在家學裡,她勤奮刻苦,發誓做出口成章的大家閨秀;她給自己做人生規劃,代替元娘成為徐令宜的正房太太;她想盡辦法躲避王煜,甚至不惜以十一娘的名聲作為誘餌。
但,事與願違,二娘的故事還是讓人唏噓。
雖然她成為了王家的少奶奶,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可她卻陷入了另一個厄運中:
王煜是典型的紈絝子弟,吃喝玩樂無所不精,家中凡有點姿色的丫鬟都難逃他的魔爪。王煜對待妻子並沒有尊敬之意,稍有不滿便大打出手,二娘在家中沒有任何地位。
歐家詭計多端,挑撥王煜與侯府的關係,心思單純的王煜成為「急先鋒」,二娘作為賢內助,不但不規勸丈夫,反而添油加醋,最終導致王煜早逝。
失去了丈夫,二娘並沒有反思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她將一切都怪罪到了十一娘的頭上,她是一隻渾身是刺的刺蝟,容不得人靠近,卻傷害了那些想要幫助她的人。
其實,二娘是四姐妹中最真實的,她就像我們萬千普通女性,沒有優渥的家世、沒有傾城傾城的美貌,只是想要讓自己活得好點。
可她們弄混了一個道理:
婚姻並不能成為通往成功之路的跳板,即便是你將自己包裝了「名媛」,可是你沒有底氣去生活,每一步都寸步難行。
如果你想要得到尊重,首先你得學會靠自己站起來。
我的寵愛,卻成為了你生命中的「毒」其實嫁給愛情的五娘,才是前景堪憂。
和羅家其他女婿不同,五姐夫錢明沒有徐令宜的能力,也沒有王煜的家世,他不過是一介白衣書生,沒有毫無根基可言。
故事剛開始,有不少觀眾曾直呼:
「雖然日子有些清貧,可是五娘太幸運了,她找到那個滿眼是她的男孩。」
如果《錦心似玉》是童話故事,那五娘和錢明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偏偏《錦心似玉》是部婚姻成長錄,五娘的結局便值得所有人深思;
婚後錢明依然在書院讀書,靠著五娘薄弱的嫁妝過日子,連續多次落榜的他從未想過要養家活口,只是希望靠「人脈」來走小路,到頭來卻是書也沒讀成,人也沒交下,只留個好高騖遠的毛病。
羅五娘看似掌握著婚姻的話語權,實則錢明才是不折不扣的「鳳凰男」,如果有一天五娘無法滿足他的願望,可能他便會立馬翻臉。
在這場婚姻中,錢明被羅五娘慣壞了:
因為衣食無憂,所以錢明不思進取;因為娘家實力雄厚,所以錢明借力打力。
他愛五娘,但他的愛有條件的。也許你會問:
難道家境富裕的女生就不能嫁給不如她的男生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女強男弱的愛情有著美麗的火花,但有一條準則要記得:
夫妻之間要相互扶持,「吸血鬼式」婚姻只會消耗彼此的能量,總有一天會無力前行。
不完美的人生,難得糊塗比起劇版女主光環的十一娘,我更想和大家聊聊原著中「難得糊塗」的十一娘。
當大家用現代的眼光去看待書中的十一娘,似乎覺得她沒有劇中的勇敢,亦沒有劇中的獨立,可是當我們細品十一娘逆襲的人生時,卻發現她有著一套屬於自己為人處事的方式:
無論是對待丈夫,還是妾室,十一娘從不強求他們能夠做到十全十美。在十一娘看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才能獲得內心的滿足。
所以十一娘能夠看到許令宜對她的好,能夠明白文姨娘的慈母之心,能夠珍惜對待諄哥與誡哥,她能夠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每一絲美好,在十一娘心中有一個萬花筒,處處繁花似錦,色彩斑斕。
有時候,人的痛苦便是源自想要的太多,得到的去太少。如果十一娘對許令宜的過往斤斤計較,如果她不能放下對繼子繼女的成見,那誰又會對她報以真心呢?
要知道感情中從沒有完美主義,微有瑕疵才是現實,接受80分的愛遠遠比尋找100分的愛人更容易獲得幸福。
就像楊絳先生曾寫道:
「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於成名成家,暮年自安於自欺欺人,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人生不過短短數十年,又何必將光陰浪費在眼淚與不忿中?
若婚姻不管怎麼選擇都是錯,那長久婚姻便是將錯就錯。
錯與莫、難與瞞,終究不過是你人生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