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食源性乳酸菌及其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10-27 13:46:42 5
專利名稱:一種食源性乳酸菌及其應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微生物領域,具體地說,是關於一種食源性乳酸菌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 LAB)是指一類能夠通過同型發酵或異型發酵而產生乳酸的細菌,一般呈革蘭氏陽性,厭氧,無芽孢,耐酸。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系統分類中的一科或一屬,目前已發現的這一類菌在細菌分類學上至少包括8個屬,如乳酸桿菌屬、 雙歧桿菌屬、鏈球菌屬、明串珠球菌屬、腸球菌屬、乳球菌屬、肉食桿菌屬、奇異菌屬、片球菌屬、氣球菌屬、漫遊球菌屬、李斯特氏菌屬、芽孢乳桿菌屬、芽孢桿菌屬中的少數種、環絲茵屬、丹毒絲菌屬、孿生菌屬和糖球菌屬等。絕大多數為厭氧或兼性厭氧的化能異養菌,生長繁殖於厭氧或微耗氧、礦物質和有機營養物豐富的酸性環境中。在動物的消化道中含量較高,大約佔正常菌群10%,是人和動物正常微生物群的組成部分,通常作為安全的益生菌劑添加到食物及動物飼料中,且乳酸菌的生態與正常微生物群的生態密切相關。近年來乳酸菌的特殊生理活性和營養功能,正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乳酸菌能賦予食品柔和的酸味和香氣,改善食品的品質和營養,具有抗菌、降低膽固醇、維持微生態環境、抗腫瘤、抗變異原和增強免疫力等重要生物學功能,在食品中被廣泛應用。乳酸菌發酵的食品被公認為是功能性食品。乳酸菌被認為是最適合的食品天然防腐劑,其表現出來的抗菌活性也可防止微生物汙染,其可產生一些天然的抗菌劑,包括有機酸(乳酸、乙酸、甲酸、苯乳酸、己酸)、二氧化碳、過氧化氫、雙乙醯、乙醇和細菌素等。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發明人在對臭豆腐滷液中的微生物多樣性的研究過程中,分離得到了一種食源性乳酸菌,經鑑定為一種新的乳酸菌。因此,本發明的首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的食源性乳酸菌。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在於提供所述食源性乳酸菌的應用。本發明的食源性乳酸菌的16S rRNA序列如SEQ NO 1所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所述乳酸菌的保藏號為CCTCC NO :M2011381o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所述乳酸菌可用於食品防腐。本發明不僅提供了一種新的食源性乳酸菌,而且該乳酸菌具有抑菌作用,因此可添加到食品中用作食品防腐劑。
圖1為本發明獲得的食源性乳酸菌的透射電鏡圖。圖2為本發明獲得的食源性乳酸菌與其他乳酸菌基於16S rRNA的進化樹。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理解,以下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非用於限定本發明的範圍。本發明所用的菌種為乳酸菌Lactobacillus radiumii S1L19,在2011年9月29 日保藏於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為中國武漢武漢大學,保藏號為CCTCC NO =M 2011381。以下實施例中所使用的MRS培養基的配方為胰酪腖1%,牛肉膏粉0.5%,酵母粉
0.4%,葡萄糖2%,乙酸鈉0. 5 %,檸檬酸三胺0.2%,吐溫800. 1 %,磷酸氫二鉀0.2%,硫酸鎂 0.02%,硫酸錳 0.005,pH 6.0。實施例1、食源性乳酸菌的分離和鑑定1.1、生長條件本申請的發明人在研究臭豆腐滷液微生物多樣性時,分離得到一株食源性菌株, 對其生長條件進行測定,結果顯示其在de Man-Rogosa-Sharpe (MRS)培養基上生長良好,生長溫度範圍為15 45°C,最適生長溫度為30°C,生長pH範圍為4. 0 8. 5。1.2、菌株形態觀察1. 1中獲得的菌株的形態,在30°C的條件下,於MRS培養基上培養4 後對該菌株進行透射電鏡觀察(放大倍數為10000),結果如圖1所示,細胞大小為(1.2
1.3) X (0. 6 0. 8) μ m,生長方式為單個、成對或者成串生長。1.3、碳源利用使用API 50CHL系統(BioM6rieuX,法國)對1. 1中獲得的菌株的碳源利用情況進行測定,具體操作方法按照使用說明書。結果顯示該菌株能夠利用如下碳源L_阿拉伯糖,D-核糖,D-半乳糖,D-葡萄糖, D-果糖,D-麥芽糖,D-密二糖,D-蔗糖,D-松三糖,D-棉子糖,D-松二糖,甲基-α -D-吡喃葡萄糖苷,D-甘露糖(微弱利用),D-乳糖(微弱利用),葡萄糖酸(微弱利用)。該菌株不能利用如下碳源甘油,赤藻糖醇,D-阿拉伯糖,L-木糖,D-側金盞花醇,甲基-β-D-吡喃木糖苷,L-山梨糖,L-鼠李糖,衛茅醇,肌醇,D-甘露醇,D-山梨醇,甲基-β -D-吡喃甘露糖醇,N-乙醯葡糖胺,熊果苷,水楊苷,D-纖維二糖,D-海藻糖,菊粉,糖原,木糖醇,苦杏仁苷,β -龍膽二糖,D-來蘇糖,D-塔格糖,D-巖藻糖,L-巖藻糖,D-阿拉伯糖醇,L-阿拉伯糖醇,5-酮基葡萄糖酸鉀和2-酮基葡萄糖酸鉀。1. 4、16S rRNA 測序將1. 1中獲得的菌株進行16S rRNA測序,將其序列與相關種屬的16SrRNA進行比對,採用鄰位相連法(neighbor-joining)繪製進化樹,結果如圖2所示。其中,本發明的菌株與其他乳酸菌的16S rRNA的同源性分別為L. senioris JCM 17472(96. 5%
L. diolivorans JCM 12183(96. 5 % ), L. parafarraginis JCM 14109(96. 4 % )、 L. hilgardii ATCC 8290(96. 3% ) ,L. rapi DSM 19907(96. 3% ) 因此,本發明獲得的菌株與其他乳酸菌有很高的親緣性,但與已知乳酸菌都不相同。1. 5、產物鑑定以葡萄糖為底物,使用D-/L-乳酸測定試劑盒(R-BiopharmAG,德國)測定1. 1中獲得的菌株的降解產物,具體操作方法按照使用說明書。結果顯示,其產物中包含D型和L 型乳酸。
綜上所述,可鑑定本發明獲得的菌株為一株新的乳酸菌,將其命名為 Lactobacillus radiumii S1L19,保藏於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保藏號為CCTCC NO =M 2011381。實施例2、食源性乳酸菌的生物活性2. 1、發酵挑取食源性乳酸菌Lactobacillus radiumii CCTCC NO :M 2011381 單菌落,接種至3ml de Man-Rogosa-Sharpe (MRS)培養基,在30°C,200rpm的條件下,搖床培養22小時。將發酵液於4°C,12000rpm離心10分鐘,取上清液,用無菌0. 22 μ m濾器過濾除菌,放置於-20°C冰箱中待用。2. 2、生物活性測定本發明的食源性乳酸菌Lactobacillusradiumii CCTCC NO :M 2011381 的生物活性測定採用雙層瓊脂擴散法,具體測定方法如下取甘油管保藏的指示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革蘭氏陽性菌)和埃希氏大腸桿菌(革蘭氏陰性菌)各50 μ 1,接種至:3ml Luria-Bertani (LB)培養基,在37°C,200rpm的條件下, 搖床培養16小時。將無菌藍色槍頭倒置,然後均勻地放置在凝固的1.5%的瓊脂上。取 20ml融化並冷卻至約55°C的LB培養基,加入50 μ 1過夜培養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或埃希氏大腸桿菌的菌液,混勻後加到放置有槍頭的1. 5%的瓊脂上,待其冷卻,拔出槍頭。在每個孔中加入200μ1 3. 1 中獲得的食源性乳酸菌Lactobacillus radiumii CCTCC NO :M 2011381 發酵液,於37°C培養10小時後觀察結果。結果顯示,本發明的食源性乳酸菌Lactobacillusradiumii CCTCC NO :M2011381 的發酵液能夠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埃希氏大腸桿菌的生長,對兩種指示菌都能產生 2.0 2. 5釐米的抑菌圈。本發明的食源性乳酸菌Lactobacillusradiumii CCTCC NO :M 2011381 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都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而且該乳酸菌分離自食品,因此可添加到食品中用作食品防腐劑,這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
權利要求
1.一種食源性乳酸菌,其特徵在於,所述乳酸菌的16S rRNA序列如SEQ N0:1所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乳酸菌,其特徵在於,所述乳酸菌的保藏號為CCTCCNO =M 2011381。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乳酸菌的應用,其特徵在於,用於食品防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的食源性乳酸菌菌株Lactobacillus radiumii CCTCC NOM2011381,該乳酸菌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都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可添加到食品中用作食品防腐劑。
文檔編號C12R1/225GK102559561SQ201210044449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4日
發明者孫貴朋, 謝靜莉, 雷曉, 魏東芝 申請人:華東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