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繼電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19 12:50:02 2
專利名稱:電磁繼電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磁繼電器。
背景技術:
現代電子技術集成化的發展,更加要求電子元器件的小型化,由此繼電器產品小型 化、低成本是其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為此需要對現有繼電器的結構進行合理、巧妙的 設計。
現有的繼電器產品一般包括基座、電磁系統、接觸系統及電磁系統與接觸系統間的 推動卡,推動卡與電磁系統、接觸系統的連接採用動簧片上開孔,推動卡插入動簧片 的孔中,動簧片孔使用翻邊等方法來解決推動卡的安裝和機構動作問題,這種結構零件 加工複雜、生產成本高,還存在繼電器接觸電阻不穩定等隱患。另外電磁系統的銜鐵與 鐵芯間多採用壓簧連接,壓簧零件形狀複雜、成本高,這種方法生產工藝也複雜,存在 壓簧壓力不穩定、易卡死等隱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而提供電磁繼電器,其 簡化動簧片結構,使其生產簡單、成本低,又改進推動卡和動簧片間的連接結構,使推 動卡在往復移動中不易脫落,消除繼電器接觸電阻不穩定等隱患。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電磁繼電器,包括外殼、電磁系統、接觸系統及電磁系統與接觸系統間的推動卡, 推動卡一端連接電磁系統的銜鐵,另一端連接接觸系統的動簧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 銜鐵上端卡在推動卡內,下端活動卡接在電磁系統的線圈架上,所述的動簧片上部呈 "F"形,推動卡的橫邊卡在動簧片"F"形的二邊之間。
所述的銜鐵下側單側開"匸"缺口,線圈架上相應的開"門"形孔配合,"匸"缺 口的二橫邊卡在線圈架的"門"形孔的橫邊中並對銜鐵的轉動進行限位。所述外殼的內側面鐵芯對應處設置一個限定鐵芯上下移動的凸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
1、 採用"F"形動簧片,避免了動簧片需設孔翻邊等複雜工藝,因此整個電磁繼電 器的裝配簡易、生產效率高,便於自動化大批量生產,而且還避免了接觸電阻不穩的缺 陷。
2、 改進了銜鐵結構,取消了壓簧件,消除了壓簧零件形狀複雜、壓簧壓力不穩定、 易卡死等隱患,也簡化了銜鐵裝配工序。
圖l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去外殼後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去外殼後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去外殼後的另一方向的立體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銜鐵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圖,圖中示出了外殼與銜鐵的配合關係。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l所示,電磁繼電器的左側為電磁系統,電磁系統包括線圈架l、鐵芯2、銜鐵3, 銜鐵3下端限定在線圈架1上,上端則卡在推動卡4一端內,電磁繼電器右側為接觸系統, 由動簧組件5和靜簧組件6組成,動簧組件5的上端卡合推動卡4的另一端,由此線圈架l 與鐵芯2形成的電磁系統通過激磁和退磁來轉動銜鐵3上端卡合的推動卡4,往復移動推 動卡4帶動接觸系統的動簧組件5而接通或斷開動簧組件5與靜簧組件6的觸點。
上述動簧片5成"F"形狀,"F"形的下邊有左右二片52、 53,與居中的F形上片51 呈三角,這樣能很好的固定推動卡4邊。
上述動簧片"F"形與推動卡4的邊41成半包圍限位,這樣在整個電磁繼電器機構的 往復動作過程中其防脫落及防振動的能力大大提高。
如圖2、圖3、圖4上述銜鐵3的下端一側開"匸"缺口31,與線圈架l上相應的"門" 形缺口ll配合,並對銜鐵3的轉動進行限位,鐵芯2與銜鐵3配合,利用線圈架l上面"門" 形缺口11對銜鐵的限位及線圈通電後對鐵芯2形成磁力吸附銜鐵,來保證其動作的穩定性,此結構相對以往的結構而言,節省了形狀複雜的壓簧零件及其裝配工藝帶來的質量 隱患,節約了零件製造成本及簡化了裝配工藝。
如圖5示,外殼7在內側帶一對準鐵芯2的凸臺71,凸臺71對鐵芯2進行限位,保證整 個電磁繼電器的結構和動作的穩定。
權利要求1、電磁繼電器,包括外殼、電磁系統、接觸系統及電磁系統與接觸系統間的推動卡,推動卡一端連接電磁系統的銜鐵,另一端連接接觸系統的動簧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銜鐵上端卡在推動卡內,下端活動卡接在電磁系統的線圈架上,所述的動簧片上部呈「F」形,推動卡的橫邊卡在動簧片「F」形的二邊之間。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磁繼電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F"形的下邊分成左右 二邊,與居中的F形上片呈三角形。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磁繼電器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銜鐵下側單側開"匸"缺口,線圈架上相應的開"門"形孔配合,"匸"缺口的二橫邊卡在線圈架的"門"形 孔的橫邊中並對銜鐵的轉動進行限位。
4、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磁繼電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殼的內側面鐵芯對應處設置一個限定鐵芯上下移動的凸臺。
5、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磁繼電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殼的內側面鐵芯對應處設置一個限定鐵芯上下移動的凸臺。
專利摘要電磁繼電器,包括外殼、電磁系統、接觸系統及電磁系統與接觸系統間的推動卡,推動卡一端連接電磁系統的銜鐵,另一端連接接觸系統的動簧片,所述的銜鐵上端卡在推動卡內,下端活動卡接在電磁系統的線圈架上,所述的動簧片上部呈「F」形,推動卡的橫邊卡在動簧片「F」形的二邊之間。優點有1.採用「F」形動簧片,避免了動簧片需設孔翻邊等複雜工藝,因此整個電磁繼電器的裝配簡易、生產效率高,便於自動化大批量生產,而且還避免了接觸電阻不穩的缺陷。2.改進了銜鐵結構,取消了壓簧件,消除了壓簧零件形狀複雜、壓簧壓力不穩定、易卡死等隱患,也簡化了銜鐵裝配工序。
文檔編號H01H50/00GK201262924SQ20082016535
公開日2009年6月24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26日
發明者忻武斌, 力 王, 王兆春 申請人:王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