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之江新語》讀後感
2023-10-19 11:01:27 1
「之江新語」,原本是《浙江日報》在1版開闢的一個特色專欄,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的習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語」專欄發表了短論232篇。2007年5月,浙江日報社按照發表的時間順序進行編選,並於是2014年8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以《之江新語》書名出版發行。
習近平《之江新語》讀後感(1)
在學校黨支部的倡導下,我們研讀了習近平同志的短論集著《之江新語》。該書收錄了習近平同志於2003至2007年擔任浙江省省委領導期間發表的評論文章。我認真閱讀學習了《調研工作務求「深、實、細、準、效」》、《處理好三對時間關係》、《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等文章。文章的中心思想充分體現了他對各項工作的長期深入思考和勤學善思,堅持寫作的良好習慣,這些文章也給我以深刻的啟迪,特別是對改進自身工作作風和教師師德修養方面有較多指導:1)保持先進性就是走在前列,以實際行動樹立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做好模範帶頭作用,做到平常時間能看得出來,關鍵時刻能衝得出來,危難時刻能豁得出來;2)學習典型,向別人學習的多寡、深淺、得失,取決於個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角度,學精神、學品質、學方法;3)聯繫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實際,提高思想理想水平,提升為人境界,拓寬工作思路,更好地做好管理和服務工作
《論群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收入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關於唯物史觀和群眾路線的論述。通過對《論群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的學習,我也充分認識到,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做好本職,服務群眾。書中指出,群眾工作就是民情工作,基層工作就是民生工作,而服務群眾,要弄清楚群眾要我們做什麼,能為群眾做什麼,認識清楚,堅持群眾路線,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願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才能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作為一名教師黨員,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在學習工作中,認真的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親近學生愛護學生,理論聯繫實際,服務群眾。
習近平《之江新語》讀後感(2)
昨日讀習總書記在浙江主政時寫下的《之江新語》深感文筆流暢,字裡行間透著平實而無半點陳詞濫調。他所顯露出的才華是在幾十年的基層打磨和學習升華與實踐中逐漸形成,是一位即親民又具務實、開朗並彰顯個人魅力的領導者。
如他用短小精悍的文筆寫下的「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多讀書,修政德」、「從『兩隻鳥』看結構調整」、「從『兩座山』看生態環境」、「從『兩種人』看『三農』問題」以及「做人與做官」和「生活情趣非小事」等文稿,字字句句折射出習總書記為國擔憂、為民著想的濃濃情懷,讓我了解到一個曾經下過鄉種過地的知識青年通過自身努力成長為駕馭過地方並統攬全局的領導風範。
習總書記在一篇短文中寫到「不要引導領導幹部當『滿票幹部」一文。全文所寫文字不過400來字,但句句鏗鏘有力,字字落地有聲。一改過去很多大腕幹部愛寫冗長的套話、廢話,讓人讀後倍感親切。習總書記寫到「正確對待民主測評,強調群眾公認當然很重要,如果大多數群眾反對,一般來說這個幹部是有問題的。但講群眾公認絕不是單純以票取人。敢負責,幹工作的幹部往往會丟點票。不能形成『唯票』的導向,不要引導幹部當所謂『滿票幹部』,否則就會引導幹部當『老好人』、不敢得罪人,甚至拉票、賄選。」
「從『兩座山』看生態環境」一文講的是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辯證關係,以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和經濟與社會的和諧。文中闡明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的認識過程。最終選擇保護綠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斷的帶來金山銀山,我們種的常青樹就是搖錢樹。把「兩座山」的道理體現到城鄉和區域的協調發展中,體現於不同地方發展導向的不同、生產力布局的不同、政績考核的不同、財政政策的不同。
由此可見上述「四個不同」闡述了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對各級領導幹部的評判有了定性和定量的考核標準。閱讀習總書記《之江新語》讓人耳目一新,略感新意,令人鼓舞。
習近平《之江新語》讀後感(3)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本人單位號召廣大幹部職工認真學習,培養讀書的好習慣。《之江新語》是其中的一本。這本書,我並不陌生,此前讀過一些篇目,還摘抄了筆記。這次重讀有三個感想。
一、這是一本真正的好書
《之江新語》是習近平總書記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在《浙江日報》頭版發表的特色短評。自2003年2月25日開始,持續到2007年3月25日,平均每周1篇,累計232篇,令人敬佩。
一是文風好。《之江新語》最大特點是在300至500字內講明一個道理,要言不煩,意盡言止。文章旗幟鮮明、有的放矢、直截了當。比如,《調查研究務求「深、實、細、準、效」》,針對當時浙江省上下正在興起的調查研究之風,提出調查研究的目標要求,很有指導性。又如,《做人做事要力求浮躁》則告誡幹部需要志存高遠,力戒浮躁,同時深刻指出浮躁是一種不良作風。「正確對待名利地位,正確看待進退留轉」,即便當下,仍有警示意義。領導幹部作文、說話,都要讓群眾願意看、看得懂,願意聽、聽得進。《之江新語》用人民的語言,很接地氣。群眾的思想最鮮活,群眾的語言最生動。寫文章要體現群眾意願,表達群眾心聲。書中既有古人的「堤潰蟻穴,氣洩針芒」,又有群眾語言「巴豆雖小壞腸胃,酒杯不深淹死人」,來揭示由量變到質變的深刻哲理,生動形象。又比如,「打鐵還需自身硬」、「眾人拾柴火焰高」等。還有一篇《文風體現作風》,也很能代表習近平同志說話行文的追求。古人說,「大道至簡」。《之江新語》每篇短文沒有空話套話官話,實話實說,語言生動活潑、樸實無華,讓人能夠一口氣讀完,文章中一些思想和提法,值得咀嚼和回味。《之江新語》語言精練、雋永也是一大特色。語言雋永表現在恰當地引經據典,適時地運用群眾語言。在《之江新語》中,習近平同志經常融會名言典故,意到筆到,恰到好處。諸如強調為政者需要學與思,引用《論語》「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比如《生活情趣非小事》運用了兩則小典故,典故一正一反,說明領導幹部「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的重要性。
二是有真知灼見。讀《之江新語》,最大感受是一個「新」字。有新的思想。232篇文章的內容大體分三類:一是緊密結合浙江實際談如何貫徹科學發展觀;二是談領導幹部的的工作作風和思想方法,突出強調了群眾路線,克服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三是談幹部的黨性修養特別是正確對待權力和利益,堅持黨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有新的語言。語言問題實際是文風問題,說到底也是黨風問題。毛澤東當年尖銳批評過黨八股的空洞無物的長篇大論是「懶婆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在《之江新語》中,習近平先生以樸實、簡練、鮮明、生動的文字,表達深刻的道理。只有具備相當理論水平和文字功底,經過深思熟慮、反覆提煉,才能寫出這樣短小精幹的好文章。有新的獨到見解。《之江新語》絕大多數文章,是作者工作實踐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相結合,得出的精思獨見,對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可操作性。不是空喊口號,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跟風寫給上面看的。而是充滿高見、善見、遠見。
三是體現了政治家一心為民的遠大抱負。從文章中可以看出,習近平同志追求的不是當個大官,而是一直有為民造福的遠大理想,一直胸懷天下、心憂百姓,敢於擔當,善於負責,深得民心。他的文章不僅多,而且成體系,思想性、邏輯性、廣泛性很強,包含了一個地方大員治理的成熟思想。誰也不知道,習近平同志多年後會擔任國家的最高首腦,他自己也可能不知道。但機會總是垂青有正確準備的人。從目前來看,習近平擔任總書記以後,治國理政的理念符合國情,採取強力反腐和深化改革兩大舉措,取得了初步成效,贏得了絕大多數人民群眾的擁護。
二、這是一本幹部應該精讀的好書
一是習近平同志對管理幹部高度重視。在《之江新語》中涉及幹部教育問題的有36篇。比如,《敢於負責,善於負責》談的是領導幹部的責任問題。在辯證看待敢於與善於之後,作者意猶未盡,又有新的思考,《堅持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的一致性》將負責的認識進一步地深化。一篇《要拎著「烏紗帽」為民幹事》文章,其觀點「要拎著烏紗帽幹事,不要捂著烏紗帽做官。」針對性強,一語中的,振聾發聵。每個領導幹部都要從他的文章中,領悟到教育管理幹部的方法和藝術。
二是習近平同志是廣大幹部的好「師傅」。當幹部也要好的師傅帶領,習近平同志就是中國幹部的好師傅、好榜樣。他夙夜在公,足見勤勉。他一身正氣,無論在哪個崗位上都能駕馭全局,幹出優異的業績。他嚴於律己、廉潔從政,也從嚴治吏。他勤於學習、善於學習,他說:「要修煉道德操守,提升從政道德境界,最好的途徑就是加強學習,讀書修德,並知行合一,付諸實踐」。他善於總結,「文合為時而著」,在工作中觀察,在觀察中思考,用思考推動工作。他還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學養,注重借鑑吸收古代聖賢在修身處事、治國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經驗。他是幹部的好榜樣,也是當代中國的好領袖。他的書和文章真的值得一讀啊!
三是對當下管用。十八大報告和習近平當選總書記之後一系列講話中的新觀點、新論述、新理念,在《之江新語》中或多或少能夠找到一些雛形和影子。如「團結就是大局,團結就是力量」之於《打好「團結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之於《文化是靈魂》等。學習《之江新語》感到特別親切,有助於了解新一屆中央領導的治國理政方略,加深領會黨的十八大精神。文章還有著敏銳的現實觀察和獨立的思考與判斷,具有很強的輿論導向性、前瞻性和政治引領力。值得我們幹部細細品讀、精讀。
三、這是一本對各行各業的管理者都有啟發的好書
一是領導高於管理。領導是從管理中分化出來的。純粹從學術上來說,領導是管理的一種,但是領導要高於管理。因為領導注重本質的把握,注重宏觀的掌控,領導行為可變因素較大,更注重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整體能力。領導的藝術性更強。習近平同志具有高超的領導藝術。他的評論文章不是居高臨下的說教,而是與讀者平等的交流、晤談、引導,很生動,很容易接受。
二是只有為人民大眾謀利益,才能取得成功。不管是當企業家,當學者,還是從事其他的社會管理工作,都要以人民大眾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否則,將一事無成。當幹部講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人民滿不滿意、高不高興、答不答應為標準。做生意,搞企業,生產產品也必須到市場上經受大多數人的檢驗,能夠較好的滿足消費者各種實際利益需求的東西,才有生命力,才有市場。從某一種意義上來說,絕大部分事情都需要從根本上符合社會大眾的利益。《之江新語》2007年出版,2014年初火爆,表面看是因為作者的緣故,本質上,它代表了民眾對新一屆領導班子在新的一年裡的厚望,代表了民眾對清明法治健康和諧社會的渴望。它的火爆,是社會各界認識到它的價值。我相信,還會有更多的人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