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驅井地面分注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19 23:36:22 3
專利名稱:蒸汽驅井地面分注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蒸汽驅井地面分注系統,屬於分注系統【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所述油管的上端通過一級小四通與一級注汽管相連通,油管的下端與轉換接頭的一端相連接,二級注汽工作筒設置在一級注汽工作筒內,注汽內管設置在二級注汽工作筒內,注汽內管的下端連接有內密封器插管,注汽內管的下部和二級注汽工作筒的下部之間固定有二級插入式密封工作筒。本實用新型通過採用連續油管為注汽內管,將井下作業平均時間縮短到原有時間的二分之一。對打孔管重新設計有效改善了上層注汽效果。採用噴嘴蒸汽流量計代替常規孔板流量計,徹底改善了孔板流量計由於高溫及巨大的衝擊下發生形變,嚴重影響計量精度的問題。
【專利說明】蒸汽驅井地面分注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蒸汽驅井地面分注系統,屬於分注系統【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蒸汽驅井存在分層注汽時上層注汽效果差,井下作業時間長、難度大以及蒸汽計量精度不高,調控不準等三大難題。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即現有蒸汽驅井存在分層注汽時上層注汽效果差,井下作業時間長、難度大以及蒸汽計量精度不高,調控不準等三大難題。進而提供一種蒸汽驅井地面分注系統。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一種蒸汽驅井地面分注系統,包括:一級小四通、二級小四通、迷宮調節閥、噴嘴流量計、三級小四通、油管、轉換接頭、汽驅伸縮管、注汽內管、隔熱管、油管錨、封隔器一、一級注汽工作筒、插入式密封工作筒一、封隔器二、插入式密封工作筒二、二級注汽工作筒、封隔器三、插入式密封工作筒三、二級插入式密封工作筒、內密封器插管、一級注汽管、二級注汽管和三級注汽管,所述油管的上端通過一級小四通與一級注汽管相連通,一級注汽管上串接有迷宮調節閥和噴嘴流量計,油管的下端與轉換接頭的一端相連接,轉換接頭的另一端與汽驅伸縮管的一端相連接,汽驅伸縮管的另一端與隔熱管相連接,隔熱管的下端與一級注汽工作筒的上端相連接,隔熱管下端的一級注汽工作筒和井壁之間固定有油管錨,一級注汽工作筒和井壁之間自上而下一次固定有封隔器一、封隔器二和封隔器三;所述二級注汽工作筒設置在一級注汽工作筒內,二級注汽工作筒的上端通過二級小四通與二級注汽管相連通,二級注汽管上串接有迷宮調節閥和噴嘴流量計,封隔器二上部的二級注汽工作筒和一級注汽工作筒之間固定有插入式密封工作筒一,封隔器二下部的二級注汽工作筒和一級注汽工作筒之間固定有插入式密封工作筒二,封隔器三下部的二級注汽工作筒和一級注汽工作筒之間固定有插入式密封工作筒三;所述注汽內管設置在二級注汽工作筒內,注汽內管的上端通過三級小四通與三級注汽管相連通,三級注汽管上串接有迷宮調節閥和噴嘴流量計,注汽內管的下端連接有內密封器插管,注汽內管的下部和二級注汽工作筒的下部之間固定有二級插入式密封工作筒。
[0006]本實用新型通過採用連續油管為注汽內管,將井下作業平均時間縮短到原有時間的二分之一。對打孔管重新設計有效改善了上層注汽效果。採用噴嘴蒸汽流量計代替常規孔板流量計,徹底改善了孔板流量計由於高溫及巨大的衝擊下發生形變,嚴重影響計量精度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蒸汽驅井地面分注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2為噴嘴蒸汽流量計4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中的附圖標記5是耐熱壓力表,23是人工井底,4-8是壓力變送器連接位置,4-9是溫度變送器連接位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不限於下述實施例。
[0011]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所涉及的一種蒸汽驅井地面分注系統,包括:一級小四通32、二級小四通2、迷宮調節閥3、噴嘴流量計4、三級小四通6、油管7、轉換接頭8、汽驅伸縮管9、注汽內管10、隔熱管11、油管錨12、封隔器一 13、一級注汽工作筒14、插入式密封工作筒一 15、封隔器二 16、插入式密封工作筒二 17、二級注汽工作筒18、封隔器三19、插入式密封工作筒三20、二級插入式密封工作筒21、內密封器插管22、一級注汽管24、二級注汽管25和三級注汽管26,所述油管7的上端通過一級小四通32與一級注汽管24相連通,一級注汽管24上串接有迷宮調節閥3和噴嘴流量計4,油管7的下端與轉換接頭8的一端相連接,轉換接頭8的另一端與汽驅伸縮管9的一端相連接,汽驅伸縮管9的另一端與隔熱管11相連接,隔熱管11的下端與一級注汽工作筒14的上端相連接,隔熱管11下端的一級注汽工作筒14和井壁之間固定有油管錨12,一級注汽工作筒14和井壁之間自上而下一次固定有封隔器一 13、封隔器二 16和封隔器三19 ;所述二級注汽工作筒18設置在一級注汽工作筒14內,二級注汽工作筒18的上端通過二級小四通2與二級注汽管25相連通,二級注汽管25上串接有迷宮調節閥3和噴嘴流量計4,封隔器二 16上部的二級注汽工作筒18和一級注汽工作筒14之間固定有插入式密封工作筒一 15,封隔器二 16下部的二級注汽工作筒18和一級注汽工作筒14之間固定有插入式密封工作筒二 17,封隔器三19下部的二級注汽工作筒18和一級注汽工作筒14之間固定有插入式密封工作筒三20 ;所述注汽內管10設置在二級注汽工作筒18內,注汽內管10的上端通過三級小四通6與三級注汽管26相連通,三級注汽管26上串接有迷宮調節閥3和噴嘴流量計4,注汽內管10的下端連接有內密封器插管22,注汽內管10的下部和二級注汽工作筒18的下部之間固定有二級插入式密封工作筒21。
[0012]所述一級注汽工作筒14、二級注汽工作筒18和注汽內管10之間為同心圓設置。
[0013]所述噴嘴流量計4包括兩個冷凝器4-1、正壓取壓管4-2、負壓取壓管4_3、兩個焊三閥組4-4、前環室4-5、後環室4-6和焊接噴嘴4-7,所述兩個冷凝器4_1並排設置,每個冷凝器4-1的下面設有一個焊三閥組4-4,正壓取壓管4-2的上端與一個冷凝器4-1相連通,正壓取壓管4-2的下端與前環室4-5相連通,負壓取壓管4-3的上端與另一個冷凝器4-1相連通,負壓取壓管4-3的下端與後環室4-6相連通,焊接噴嘴4-7固定在前環室4-5和後環室4-6之間。
[0014]本實施例採用同心管分層注汽技術實現汽驅井三級分層注汽,分注管柱採用同心三級管-三級分注管柱結構。
[0015]同心管井口結構:在保留原有KR14-337熱採井口結構基礎上,配置一級、二級和三級小四通,一級小四通帶一級注汽管管掛,二級小四通帶二級注汽管管掛,三級小四通帶三級注汽管管掛。地面計量及調控裝置連接於小四通。
[0016]井口結構:將現有的井口單管流程改造為三管管注汽井口流程。
[001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這些【具體實施方式】都是基於本實用新型整體構思下的不同實現方式,而且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蒸汽驅井地面分注系統,包括:一級小四通、二級小四通、迷宮調節閥、噴嘴流量計、三級小四通、油管、轉換接頭、汽驅伸縮管、注汽內管、隔熱管、油管錨、封隔器一、一級注汽工作筒、插入式密封工作筒一、封隔器二、插入式密封工作筒二、二級注汽工作筒、封隔器三、插入式密封工作筒三、二級插入式密封工作筒、內密封器插管、一級注汽管、二級注汽管和三級注汽管,其特徵在於,所述油管的上端通過一級小四通與一級注汽管相連通,一級注汽管上串接有迷宮調節閥和噴嘴流量計,油管的下端與轉換接頭的一端相連接,轉換接頭的另一端與汽驅伸縮管的一端相連接,汽驅伸縮管的另一端與隔熱管相連接,隔熱管的下端與一級注汽工作筒的上端相連接,隔熱管下端的一級注汽工作筒和井壁之間固定有油管錨,一級注汽工作筒和井壁之間自上而下一次固定有封隔器一、封隔器二和封隔器三;所述二級注汽工作筒設置在一級注汽工作筒內,二級注汽工作筒的上端通過二級小四通與二級注汽管相連通,二級注汽管上串接有迷宮調節閥和噴嘴流量計,封隔器二上部的二級注汽工作筒和一級注汽工作筒之間固定有插入式密封工作筒一,封隔器二下部的二級注汽工作筒和一級注汽工作筒之間固定有插入式密封工作筒二,封隔器三下部的二級注汽工作筒和一級注汽工作筒之間固定有插入式密封工作筒三;所述注汽內管設置在二級注汽工作筒內,注汽內管的上端通過三級小四通與三級注汽管相連通,三級注汽管上串接有迷宮調節閥和噴嘴流量計,注汽內管的下端連接有內密封器插管,注汽內管的下部和二級注汽工作筒的下部之間固定有二級插入式密封工作筒。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驅井地面分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一級注汽工作筒、二級注汽工作筒和注汽內管之間為同心圓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驅井地面分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噴嘴流量計包括兩個冷凝器、正壓取壓管、負壓取壓管、兩個焊三閥組、前環室、後環室和焊接噴嘴,所述兩個冷凝器並排設置,每個冷凝器的下面設有一個焊三閥組,正壓取壓管的上端與一個冷凝器相連通,正壓取壓管的下端與前環室相連通,負壓取壓管的上端與另一個冷凝器相連通,負壓取壓管的下端與後環室相連通,焊接噴嘴固定在前環室和後環室之間。
【文檔編號】E21B43-24GK204283389SQ201420749495
【發明者】楊洪, 陳超, 王爭光, 劉強, 王瑞, 黃堅毅, 黃國毅, 郭欣, 王春 [申請人]克拉瑪依禾鑫石油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