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燈的自動亮度控制電路的製作方法
2023-10-19 22:11:22 1
Led燈的自動亮度控制電路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LED燈的自動亮度控制電路,包括第一電阻至第十四電阻、第一電容至第六電容、第一三極體至第四三極體、光敏電阻、電位器、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時基晶片、二極體、發光二極體和雙向晶閘管。本發明LED燈的自動亮度控制電路,由光敏電阻與電位器、第七電阻、第九電阻組成環境光照檢測電路,在光照強度發生改變的時候,放大器輸出變化的電流到時基晶片,時基晶片輸出信號控制雙向晶閘管的門極的導通角,控制了發光二級管兩端的電壓,從而達到自動控制燈光亮度的功能。
【專利說明】LED燈的自動亮度控制電路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亮度控制電路,尤其涉及一種LED燈的自動亮度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0002]現今社會,不可再生資源越來越少,可再生資源的利用率遠遠的不能供給當今社會對於能源的需求,因此節能成為社會所努力的目標,現在大多數LED燈都採用的是恆定亮度,不能根據環境的亮度自動調節其亮度,造成能源的浪費。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就在於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LED燈的自動亮度控制電路。
[0004]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0005]一種LED燈的自動亮度控制電路,包括第一電阻至第十四電阻、第一電容至第六電容、第一三極體至第四三極體、光敏電阻、電位器、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時基晶片、二極體、發光二極體和雙向晶閘管,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一端分別與所述發光二極體的正極和市電正極連接,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三極體的基極和所述第二三極體的發射極連接,所述第一三極體的集電極分別與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三極體的發射極和所述第四三極體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二三極體的集電極分別與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三極體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一三極體的發射極分別與所述第二三極體的基極、所述第三三極體的集電極、所述第四三極體的發射極、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所述光敏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九電阻的第一端連接後並接地,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一端連接並接正極電壓,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一端、所述電位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八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四三極體的集電極、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同相輸入端連接,所述電位器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電位器的滑動端、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光敏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八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九電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放大器的正相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反相輸入端和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輸出端和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反相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輸出端與所述時基晶片的清零端連接,所述時基晶片的接地端分別與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二電阻的第一端連接後並接地,所述第五電容的第二端與所述時基晶片的電壓控制端連接,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時基晶片的低觸發端、所述時基晶片的高觸發端、所述第十三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二極體的負極連接,所述二極體的正極分別與所述第十三電阻的第二端、所述時基晶片的放電端和所述第十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十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時基晶片的電源端連接並接正電壓,所述第十二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十一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雙向晶閘管的門極連接,所述第十一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時基晶片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雙向晶閘管的第一陽極分別與所述發光二極體的負極和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十四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十四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雙向晶閘管的第二陽極和市電負極連接。
[000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
[0007]本發明LED燈的自動亮度控制電路,由光敏電阻與電位器、第七電阻、第九電阻組成環境光照檢測電路,在光照強度發生改變的時候,放大器輸出變化的電流到時基晶片,時基晶片輸出信號控制雙向晶閘管的門極的導通角,控制發光二級管兩端的電壓,從而達到自動控制燈光亮度的功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發明LED燈的自動亮度控制電路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0]如圖1所示,本發明LED燈的自動亮度控制電路,包括第一電阻Rl至第十四電阻R14、第一電容Cl至第六電容C6、第一三極體VTl至第四三極體VT4、光敏電阻RW、電位器RP、第一放大器IC1、第二放大器IC2、時基晶片IC3、二極體D、發光二極體LED和雙向晶閘管SCR,第一電阻Rl的第一端分別與發光二極體LED的正極和市電正極連接,第一電阻Rl的第二端與第二電阻R2的第一端連接,第二電阻R2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一三極體VTl的基極和第二三極體VT2的發射極連接,第一三極體VTl的集電極分別與第六電阻R6的第一端、第三電阻R3的第一端、第三三極體VT3的發射極和第四三極體VT4的基極連接,第二三極體VT2的集電極分別與第六電阻R6的第二端和第三三極體VT3的基極連接,第一三極體VTl的發射極分別與第二三極體VT2的基極、第三三極體VT3的集電極、第四三極體VT4的發射極、第二電容C2的第一端、光敏電阻RW的第一端和第九電阻R9的第一端連接後並接地,第三電阻R3的第二端與第四電阻R4的第一端連接並接正極電壓,第四電阻R4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一電容Cl的第一端、第五電阻R5的第一端、電位器RP的第一端和第八電阻R8的第一端連接,第一電容Cl的第二端接地,第五電阻R5的第二端分別與第四三極體VT4的集電極、第二電容C2的第一端和第二放大器IC2的同相輸入端連接,電位器RP的第二端分別與電位器RP的滑動端、第七電阻R7的第一端和光敏電阻RW的第二端連接,第八電阻R8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九電阻R9的第二端和第一放大器ICl的正相輸入端連接,第七電阻R7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一放大器ICl的反相輸入端和第三電容C3的第一端連接,第三電容C3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一放大器ICl的輸出端和第二放大器IC2的反相輸入端連接,第二放大器IC2的輸出端與時基晶片IC3的清零端連接,時基晶片IC3的接地端分別與第四電容C4的第一端、第五電容C5的第一端和第十二電阻R12的第一端連接後並接地,第五電容C5的第二端與時基晶片IC3的電壓控制端連接,第四電容C4的第二端分別與時基晶片IC3的低觸發端、時基晶片IC3的高觸發端、第十三電阻R13的第一端和二極體D的負極連接,二極體D的正極分別與第十三電阻R13的第二端、時基晶片IC3的放電端和第十電阻RlO的第一端連接,第十電阻RlO的第二端與時基晶片IC3的電源端連接並接正電壓,第十二電阻R12的第二端分別與第十一電阻Rll的第一端和雙向晶閘管SCR的門極連接,第十一電阻Rll的第二端與時基晶片IC3的輸出端連接,雙向晶閘管SCR的第一陽極分別與發光二極體LED的負極和第六電容C6的第一端連接,第六電容C6的第二端與第十四電阻R14的第一端連接,第十四電阻R14的第二端分別與雙向晶閘管SCR的第二陽極和市電負極連接。
[0011]本發明LED燈的自動亮度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如下所示:
[0012]本自動亮度控制電路,由多個三極體組成市電過零檢測電路,由光敏電阻RW與電位器RP、第七電阻R7、第九電阻R9組成環境光照檢測電路,在光照強度發生改變的時候,放大器輸出變化的電流到時基晶片IC3,時基晶片IC3輸出信號控制雙向晶閘管SCR的門極的導通角,控制了發光二級管兩端的電壓,從而達到自動控制燈光亮度的功能。
【權利要求】
1.一種LED燈的自動亮度控制電路,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電阻至第十四電阻、第一電容至第六電容、第一三極體至第四三極體、光敏電阻、電位器、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時基晶片、二極體、發光二極體和雙向晶閘管,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一端分別與所述發光二極體的正極和市電正極連接,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三極體的基極和所述第二三極體的發射極連接,所述第一三極體的集電極分別與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三極體的發射極和所述第四三極體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二三極體的集電極分別與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三極體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一三極體的發射極分別與所述第二三極體的基極、所述第三三極體的集電極、所述第四三極體的發射極、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所述光敏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九電阻的第一端連接後並接地,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一端連接並接正極電壓,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一端、所述電位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八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四三極體的集電極、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同相輸入端連接,所述電位器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電位器的滑動端、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光敏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八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九電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放大器的正相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反相輸入端和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輸出端和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反相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輸出端與所述時基晶片的清零端連接,所述時基晶片的接地端分別與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二電阻的第一端連接後並接地,所述第五電容的第二端與所述時基晶片的電壓控制端連接,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時基晶片的低觸發端、所述時基晶片的高觸發端、所述第十三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二極體的負極連接,所述二極體的正極分別與所述第十三電阻的第二端、所述時基晶片的放電端和所述第十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十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時基晶片的電源端連接並接正電壓,所述第十二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十一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雙向晶閘管的門極連接,所述第十一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時基晶片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雙向晶閘管的第一陽極分別與所述發光二極體的負極和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十四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十四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雙向晶閘管的第二陽極和市電負極連接。
【文檔編號】H05B37/02GK104470036SQ201310423055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6日
【發明者】靖新宇 申請人:成都昊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