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鎖控裝置及使用該鎖控裝置的存儲櫃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03:14:55 1

本公開涉及一種鎖控裝置及使用該鎖控裝置的存儲櫃。
背景技術:
目前,使用快遞配送櫃集中派送貨物日益廣泛,使用時,將其預先設置於收取貨物的地點,快遞人員將快遞等貨件存儲於快遞配送櫃的柜子中,取件用戶開啟相應的柜子,將貨件取出,完成貨件收取。現有技術的快遞配送櫃多為智能配送櫃,其一般包括安裝有主控制器的主櫃和設置有多個柜子的至少一組副櫃,副櫃的各個柜子分別安裝有櫃門和用於鎖緊櫃門的鎖控裝置,各柜子的鎖控裝置分別包括卡扣和電子鎖主體,卡扣安裝於櫃門,電子鎖主體安裝於柜子內,並通過鎖控制板連接至主櫃的主控制器。由於目前的電子鎖主體固定方式為將其與櫃體側壁通過螺絲固定,操作人員需要從櫃體設置櫃門的開口處伸手進去到達側壁進行固定,這種方式不符合人的習慣操作方式,因此,現有技術的固定方式使電子鎖主體的安裝與維護都較為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鑑於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種鎖控裝置及使用該鎖控裝置的存儲櫃,解決上述的安裝與維護困難的問題,使鎖控裝置的安裝和維護更加簡單方便。
一方面,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鎖控裝置,包括:鎖控主體和鎖合部分,所述鎖控主體設置在第一待固定部分上,所述鎖合部分設置在與所述第一待固定部分鎖合的第二待固定部分上;
所述鎖控主體包括鎖合單元和固定單元;
其中,所述鎖合單元與所述鎖合部分位置對應,並與所述鎖合部分配合用以鎖緊第一待固定部分和第二待固定部分;
所述第一待固定部分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一端為敞口,所述容置腔包括安裝區域,用於設置所述鎖控主體,所述鎖控主體從所述敞口直接進入所述安裝區域,所述鎖控主體具有安裝面,所述鎖控主體進入所述安裝區域後所述安裝面朝向所述敞口方向,所述固定單元設置在所述安裝面上,所述固定單元與所述第一待固定部分固定連接。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採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優選地,所述鎖控主體從所述敞口沿直線方向進入所述安裝區域。
優選地,所述鎖控主體還包括移動導向單元,所述移動導向單元能夠沿設置在所述安裝區域內的軌道移動帶動所述鎖控主體進入所述安裝區域。
優選地,所述鎖控主體為箱式結構,所述鎖控主體包括箱體,所述安裝面為所述箱體的表面,所述箱體還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一面為與所述安裝面相交的面,所述移動導向單元為所述箱體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沿所述安裝區域內的軌道滑移。
優選地,所述鎖控主體還包括自鎖單元,所述鎖控主體移動到位後,所述自鎖單元與所述第一待固定部分的相應固定部分相互配合鎖定,將所述鎖控主體與所述第一待固定部分固定在一起。
優選地,所述自鎖單元為卡合結構或扣合結構。
優選地,還包括控制部分,所述控制部分與所述鎖控主體電連接。
優選地,所述控制部分包括電路板,所述電路板設置在所述容置腔的內壁;
所述鎖控主體的電連接頭一端與所述鎖合單元連接,並且所述電連接頭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鎖控主體之外,所述鎖控主體移動進入安裝區域後,所述電連接頭伸出的另一端與所述電路板接觸連接。
優選地,所述鎖控主體還包括應急開關單元,所述應急開關單元為機械結構,所述應急開關單元包括機械開關和開鎖機構,所述機械開關控制所述開鎖機構在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之間切換;
當所述開鎖機構在第一狀態時,所述開鎖機構與所述鎖合單元分開;當所述開鎖機構在第二狀態時,所述開鎖機構與所述鎖合單元連接,並且所述開鎖機構使所述鎖合單元脫離所述鎖合部分。
優選地,所述鎖控主體還包括照明單元,所述照明單元設置在所述箱體的壁上。
優選地,所述鎖控主體為模塊化結構。
另一方面,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存儲櫃,包括櫃體及上述的鎖控裝置。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通過設置在第一待固定部分的的鎖控主體的鎖合單元與設置在第二待固定部分的鎖合部分相互配合以鎖緊所述第一待固定部分和所述第二待固定部分。由於所述第一待固定部分具有容置腔,所述鎖控主體從所述容置腔的敞口沿直線方向進入所述安裝區域,因此安裝人員可以站在所述敞口的一端將所述鎖控主體從所述敞口直接推入所述安裝區域,操作方式簡單方便。同時,由於所述鎖控主體進入所述安裝區域後其安裝面朝向所述敞口方向,並且所述固定單元固定設置在所述安裝面上,所述固定單元與所述第一待固定部分固定連接,因此這種固定方式使安裝人員可以很方便地從敞口處直接正面進行安裝固定操作,無須像現有技術中那樣側面安裝固定,因此更符合一般的操作習慣。由此可見,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整個安裝固定過程都十分簡單方便。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鎖控裝置的安裝與維護都比較困難的問題,因而使鎖控裝置安裝和維護更加容易操作。
另外,根據本申請的某些實施例,通過在所述鎖控主體上設置移動導向單元,使所述移動導向單元通過與安裝區域內的軌道配合併沿所述軌道移動進入安裝區域,從而使得安裝所述鎖控主體時不用特意對準,只需要稍用力推動,就可以使其沿預設的方向移動,非常方便實用。同時,根據本申請的某些實施例,由於所述鎖控主體還包括自鎖單元,當所述鎖控主體移動到位後,所述自鎖單元與所述第一待固定部分的相應固定部分相互配合,將所述鎖控主體與所述第一待固定部分固定在一起,可以起到防止他人惡意拆卸的作用。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所作的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申請的其它特徵、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是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提出的一種鎖控裝置的一個視圖;
圖2是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提出的一種鎖控裝置的另一個視圖;
圖3是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提出的一種鎖控裝置的另一個視圖;
圖4是本申請的另一個實施例提出的一種存儲櫃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申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於解釋相關發明,而非對該發明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於描述,附圖中僅示出了與發明相關的部分。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申請。
請參考圖1、圖2和圖3,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提出的一種鎖控裝置,其包括鎖控主體100和鎖合部分200。具體應用時,所述鎖控主體100可以設置在第一待固定部分300上,所述鎖合部分200可以設置在與所述第一待固定部分300鎖合的第二待固定部分400上。例如,所述第一待固定部分300可以為存儲櫃或其它柜子的櫃體,所述第二待固定部分400可以為櫃體的櫃門。所述鎖控主體包括鎖合單元110和固定單元120。
其中,所述鎖合單元110與所述鎖合部分200位置對應,並與所述鎖合部分200配合用以鎖緊第一待固定部分300和第二待固定部分400,具體的,可以是鎖緊所述櫃體與櫃門。
所述第一待固定部分300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一端具有敞口320,方便放置所需容置物品,所述容置腔還包括安裝區域,用於設置所述鎖控主體100,所述鎖控主體100可以從所述敞口320直接進入所述安裝區域,所述敞口320處用於設置所述第二待固定部分400,以使所述第二待固定部分400封堵所述敞口320。例如,當應用於存儲櫃或其它柜子時,相當於櫃門封堵櫃體的敞口,然後所述鎖控主體100鎖定櫃體與櫃門。優選的,所述鎖控主體100從所述敞口320沿直線方向進入所述安裝區域更為方便些,且更容易安裝固定。例如,圖2所示的第一待固定部分300為存儲櫃或其它柜子的櫃體,所述櫃體用薄板330在櫃體的一側隔出一個安裝區域。所述薄板330的一側安裝所述鎖控主體100,所述薄板330的另一側為櫃體的存儲區域。所述安裝區域和所述存儲區域共用一個櫃門。圖1和圖3分別是去掉薄板330後的視圖。如圖2所示,所述鎖控主體100具有安裝面101,所述鎖控主體100進入所述安裝區域後所述安裝面101朝向所述敞口320的方向,即朝向所述櫃門所在的方向。所述固定單元120固定設置在所述安裝面101上,所述固定單元120與所述第一待固定部分300(櫃體)固定連接,從而將所述鎖控主體100與所述第一待固定部分300(櫃體)固定連接。具體的,如圖2所示,所述櫃體(第一待固定部分300)設有與所述固定單元120固定連接的固定面340,所述固定單元120為薄板狀,所述固定面340和所述固定單元120通過緊固件固定連接。圖1中,上半部分是所述鎖控主體100未進入安裝區域前的平面結構示意圖;下半部分是所述鎖控主體100進入安裝區域後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上半部分的三維爆炸分解圖;圖3是圖1的下半部分的三維示意圖。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通過設置在第一待固定部分上的鎖控主體的鎖合單元與設置在與第一待固定部分鎖定的第二待固定部分上的鎖合部分相互配合以鎖緊所述第一待固定部分和所述第二待固定部分。由於所述鎖控主體可以從所述容置腔的敞口直接進入所述安裝區域,因此安裝人員可以站在櫃體的前端(第一待固定部分的敞口端)將所述鎖控主體從所述敞口直接推入所述安裝區域,操作方式簡單方便。同時,由於所述鎖控主體進入所述安裝區域後其安裝面朝向所述敞口方向,並且所述固定單元固定設置在所述安裝面上,所述固定單元與所述第一待固定部分固定連接,因此這種固定方式使安裝人員可以很方便地從櫃體的前端(第一待固定部分的敞口端)直接正面進行安裝固定操作,無須像現有技術中那樣側面安裝固定,因此更符合一般的操作習慣。由此可見,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整個安裝固定過程都十分簡單方便。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鎖控裝置的安裝與維護都比較困難的問題,因而使鎖控裝置安裝和維護更加容易操作。
優選地,如圖1、圖2、圖3所示,所述鎖控主體100還可以包括移動導向單元130,所述移動導向單元130能夠沿設置在所述安裝區域內的軌道310移動並帶動所述鎖控主體100進入所述安裝區域。從而使得安裝所述鎖控主體100時不用特意對準,只需要稍用力推動,就可以使其沿預設的方向移動,非常方便實用。
優選地,如圖2所示,所述鎖控主體100可以為箱式結構,即所述鎖控主體100可以包括箱體140,所述箱體140可以是全封閉的,也可以不封閉,僅由幾個必要的箱壁組成。所述安裝面101可以為所述箱體140的一個表面,所述箱體140還可以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一面為與所述安裝面101相交的面(也可以是延長相交,如圖2所示為垂直延長相交),所述移動導向單元130可以為所述箱體的第一面,即由所述第一面沿設置在所述安裝區域內的軌道310滑移。具體的,所述第一面可以為圖1~圖3所示的箱體140的底面,具體應用時,可以將所述底面的一端首先放至所述軌道310上,所述軌道310沿垂直於敞口320的方向設置,這樣可以使所述鎖控主體100沿軌道310由容置腔的敞口外向裡推送即可,即由櫃體外向內推送。由於有所述移動導向單元130和所述軌道310的導向作用,操作人員不用費力就可以很容易地將鎖控主體100裝入安裝區域,操作起來既簡單又方便。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當所述固定單元120為薄板狀時,所述固定單元120可以與所述安裝面101為一體結構。即可以使所述安裝面101延伸至與所述第一待固定部分的固定面340相連接的位置,然後通過緊固件固定連接,使整體結構更加簡單和美觀。
優選地,如圖1~圖3所示,所述鎖控主體100還可以包括自鎖單元150。具體工作過程是,所述鎖控主體100進入安裝區域並移動到位後,所述自鎖單元150與所述第一待固定部分300(如櫃體)的相應固定部分350相互配合鎖定,從而可以將所述鎖控主體100與所述第一待固定部分300(如櫃體)固定在一起,起到防止他人惡意拆盜的作用。所述自鎖單元150可以為卡合結構或扣合結構。需要說明的是,所述自鎖單元150與所述第一待固定部分300(如櫃體)的相應固定部分350可以通過手動或自動方式配合鎖定。
這裡以存儲櫃為例,首先介紹一種手動自鎖方式來說明自鎖單元150的具體應用。具體是,如圖1和圖3所示,當所述鎖控主體100在安裝區域內移動到位後,此時所述存儲櫃的櫃體的相應固定部分350和所述自鎖單元150位置相互對應,通過手動拉動設置在所述櫃體上的與所述固定部分350相連接的聯動機構(圖中未示出),使所述固定部分卡入所述自鎖單元150的凹槽內,即可實現自鎖。當需要解除自鎖時,只需要再手動反向拉動所述聯動機構即可。所述聯動機構可以設置在所述櫃體的頂部,並且封閉起來,只留一個檢查口,通過檢查口可以打開操作所述聯動機構。檢查口一般用鎖頭鎖住,只能由專門的工作人員打開。因此可以使鎖控裝置更加安全可靠,進一步防止被盜拆。
當然,上述存儲櫃也可以採用自動方式實現自鎖。例如,當所述自鎖單元150是卡合結構時,所述自鎖單元150可以是設置在所述箱體140的頂面上的一個凸起結構,所述櫃體的頂端設有與所述凸起結構匹配的凹槽或孔,所述凸起結構可以包括彈簧,當所述鎖控主體100向裡移動時,所述凸起結構到達所述凹槽或孔的位置時,在彈簧力的作用下,所述凸起結構被頂入所述凹槽或孔中卡合,從而可以將所述鎖控主體100自動固定在所述櫃體上,實現自鎖功能,自鎖方式簡單可靠。上述的凸起結構和凹槽或孔可以互換位置,即所述凸起結構可以設置在箱體140上,所述凹槽或孔可以設置在鎖控主體100上。但其工作原理仍然相同。
以上僅僅是舉例,實際應用時並不局限以上這兩種自鎖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靈活設計應用。
優選地,鎖控裝置還可以包括控制部分,所述控制部分與所述鎖控主體100電連接。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控制部分可以包括電路板510,所述電路板510設置在所述容置腔的內壁。所述鎖控主體100的電連接頭160的一端與所述鎖合單元110連接,並且所述電連接頭160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鎖控主體100之外,例如,所述電連接頭160可以為頂針結構,即所述電連接頭160為伸出的形如針狀的若干凸出體。這樣所述鎖控主體100移動進入安裝區域後,所述電連接頭160伸出的另一端與所述電路板510接觸連接,實現對所述鎖合單元110的控制,使其與所述鎖合部分200鎖緊或者鬆開,實現櫃門的鎖緊或打開。具體的,如圖1、圖2、圖3所示,所述鎖控主體100沿著從櫃門到櫃體的方向從所述敞口移動進入所述安裝區域,所述電路板510可以設置在所述櫃體的與所述櫃門相對的第一內壁上(即所述櫃體的背板內壁),所述電連接頭160處於與所述安裝面101相對的另一端,所述電連接頭160與電路板510相對應,當所述鎖控主體移動到位時,所述點連接頭160與所述電路板510接觸,電路接通,其連接方式簡單方便,並且因為沒有其它走線,從而使櫃體內整齊美觀,因而容易檢修維護。
優選地,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鎖控主體100還可以包括應急開關單元170,所述應急開關單元170為機械式結構,所述應急開關單元170包括機械開關和開鎖機構,所述機械開關控制所述開鎖機構在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之間切換。當所述開鎖機構在第一狀態時,所述開鎖機構與所述鎖合單元110分開,此時,所述開鎖機構不會影響所述鎖合單元與所述鎖合部分之間的鎖合;當所述開鎖機構在第二狀態時,所述開鎖機構與所述鎖合單元連接,並且所述開鎖機構使所述鎖合單元脫離所述鎖合部分,即使用機械方式打開鎖。所述鎖控裝置可以為電磁控制的電磁鎖。當遇到特殊情況如電磁控制失效時,通過應急開關單元170仍然能夠打開鎖,從而使鎖控裝置工作可靠。
優選地,如圖1、圖2、圖3所示,所述鎖控主體100還可以包括照明單元180,所述照明單元180設置在所述箱體140的箱壁上。在光線較暗的情況下,用以對櫃體的內部進行照明,方便用戶和操作人員使用。具體的,所述照明單元180可以使用發光二極體,即led。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所述鎖控主體100包括箱體140時,所述鎖合單元110、所述固定單元120、所述移動導向單元130、所述自鎖單元150、所述應急開關單元170以及所述照明單元180可以分別設置在所述箱體140的內壁或外壁。
優選地,所述鎖控主體100可以為模塊化結構。例如,將不同的單元製作成功能模塊,也可以將兩個以上的單元組合起來製成一個功能模塊,再將各個功能模塊組裝在一起,實現模塊化結構。其中,各個功能模塊之間可以使用航空插頭連接,實現快速連接,從而提高組裝和維護的工作效率。
如圖4所示,本申請的另一個實施例提出的一種存儲櫃,包括櫃體20及上述的鎖控裝置10。所述鎖控裝置10用於將所述櫃體20的櫃門30鎖緊。圖2是圖4的b放大圖。
其中,所述鎖控裝置包括:鎖控主體和鎖合部分,所述鎖控主體設置在櫃體中,所述鎖合部分設置在櫃體的櫃門上;
所述鎖控主體包括鎖合單元和固定單元;
其中,所述鎖合單元與所述鎖合部分位置對應,並與所述鎖合部分配合用以鎖緊櫃門;
所述鎖控主體從所述櫃體的敞口沿直線方向進入所述安裝區域,所述鎖控主體具有安裝面,所述鎖控主體進入所述安裝區域後所述安裝面朝向所述敞口方向,所述固定單元固定設置在所述安裝面上,所述固定單元與所述櫃體固定連接。
所述鎖控裝置的具體實施方式詳見上一個實施例中的具體實施方式,這裡不作贅述。可以理解的是,本實施例中的櫃體相當於上一個實施例中的第一待固定部分,本實施例中的櫃門相當於上一個實施例中的第二待固定部分。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通過設置在櫃體中的鎖控主體的鎖合單元與設置在櫃體的櫃門上的鎖合部分相互配合以鎖緊櫃門。由於所述鎖控主體從所述櫃體的敞口沿直線方向進入所述安裝區域,因此安裝人員可以站在櫃體的前端將所述鎖控主體從所述敞口直接推入所述安裝區域,操作方式簡單方便。同時,由於所述鎖控主體進入所述安裝區域後其安裝面朝向所述敞口方向,並且所述固定單元固定設置在所述安裝面上,所述固定單元與所述櫃體固定連接,因此這種固定方式使安裝人員可以很方便地從櫃體的前端進行安裝固定操作,無須像現有技術中那樣側面安裝固定,因此更符合一般的操作習慣。由此可見,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整個安裝固定過程都十分簡單方便。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鎖控裝置的安裝與維護都比較困難的問題,因而使鎖控裝置安裝和維護更加容易操作。
以上描述僅為本申請的較佳實施例以及對所運用技術原理的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申請中所涉及的發明範圍,並不限於上述技術特徵的特定組合而成的技術方案,同時也應涵蓋在不脫離所述發明構思的情況下,由上述技術特徵或其等同特徵進行任意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術方案。例如上述特徵與本申請中公開的(但不限於)具有類似功能的技術特徵進行互相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