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型顆粒阻火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21 05:03:19 1
1.本發明涉及阻火阻爆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複合型顆粒阻火器。
背景技術:
2.隨著我國環保標準的日益提高,各化工企業開始大面積實施油品儲存系統vocs收集與治理。採用的方法是通過氣相連通管線將罐區多個儲罐甚至全廠儲罐連接成一個整體,集中收集vocs後進行處理。儲罐氣相連通後,單罐發生火災後火焰會通過氣組連通管線傳播,存在發生群罐火災的重大風險。因此,對於複雜管道之間阻燃阻爆技術的要求提高,目前儲罐氣相連通管道採用的防護手段主要是安裝阻火器,其中最為常用的是波紋板式阻火器,由於阻火器通常安裝在罐頂、靠近燃燒設備等位置,波紋板阻火器拆卸安裝不便,此外,現有的波紋板阻火器還具有易堵塞、難清洗的問題,影響工藝運行。
技術實現要素:
3.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一種不易堵塞、易於拆裝、易清洗且具有較好阻燃阻爆效果的複合型顆粒阻火器。
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複合型顆粒阻火器,該複合型顆粒阻火器包括第一殼體、第二殼體以及位於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之間的阻火段,所述阻火段具有分別朝向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的兩個阻火段開口並且內部形成有阻火腔,所述阻火腔中填充有阻火顆粒,沿從一個所述阻火段開口到另一個所述阻火段開口的方向,所述阻火腔包括至少兩個分區,第一個所述分區中所填充的所述阻火顆粒的粒徑大於第二個所述分區中所填充的所述阻火顆粒的粒徑。
5.優選地,沿從一個所述阻火段開口到另一個所述阻火段開口的方向,所述阻火腔包括至少三個分區;沿從所述阻火段開口到中央的方向,位於外側的所述分區中所填充的所述阻火顆粒的粒徑大於位於內側的所述分區所填充的所述阻火顆粒的粒徑。
6.優選地,所述阻火腔包括三個分區;位於兩側的所述分區中所填充的所述阻火顆粒的粒徑相等。
7.優選地,所述阻火段為兩端打開的直筒狀,各個所述分區之間的分界面垂直於所述阻火段的延伸方向,在各個所述分界面處設置有沿所述分界面延伸的分隔絲網。
8.優選地,所述阻火顆粒為以下物質中的一種或者多種的組合:金屬、金屬有機骨架材料、分子篩材料、天然沸石和陶瓷。
9.優選地,所述阻火段具有分別設置於所述兩個阻火段開口處的兩個阻擋部,以在所述兩個阻擋部之間限定出所述阻火腔,所述阻擋部上形成有多個開口。
10.優選地,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在朝向彼此的一側分別形成有內側開口,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各自還形成有從所述內側開口的邊緣向外延伸出的內側連接法蘭;所述複合型顆粒阻火器還包括連接部,所述連接部的兩端分別連接於所述第一殼體的內側連接法蘭和所述第二殼體的內側連接法蘭,以使得所述阻火段夾設於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
體之間。
11.優選地,在所述第一殼體的內側連接法蘭和所述第二殼體的內側連接法蘭上彼此對應地分別形成有第一連接通孔,所述連接部包括第一連杆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連杆在一端形成有第一螺紋段、另一端形成有另一第一螺紋段或第一螺帽,所述第一螺母能夠配合安裝在所述第一螺紋段上,所述第一連杆穿過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上的所述第一連接通孔,並且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一螺帽的最大外徑均大於對應側的所述第一連接通孔的最大內徑。
12.優選地,沿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內側連接法蘭的周向設置有多個所述連接部。
13.優選地,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各自在所述內側開口一側具有擴張段,所述擴張段形成為沿朝向所述內側開口方向具有逐漸增大的橫截面積。
14.優選地,所述擴張段形成為兩端打開的截頭圓錐筒體,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還各自包括與所述擴張段連接的圓筒段,所述圓筒段從所述擴張段的背離所述內側開口的一側邊緣沿所述截頭圓錐筒體的旋轉軸方向朝向背離所述內側開口方向延伸出。
15.優選地,所述內側連接法蘭垂直於所述截頭圓錐筒體的旋轉軸,所述阻火段為圓筒狀。
16.優選地,所述擴張段8的所述內側開口一端的面積與背離所述內側開口一端的面積的比值為1.5-4
17.優選地,所述阻火段在兩端側壁上沿所述阻火段開口周向形成有凹槽,所述阻擋部安裝於所述凹槽內。
18.優選地,位於所述阻火段兩端的所述阻擋部上彼此對應地分別形成有第二連接通孔,所述阻火段還包括第二連杆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二連杆在一端形成有第二螺紋段、另一端形成有另一第二螺紋段或第二螺帽,所述第二螺母能夠配合安裝在所述第二螺紋段上,所述第二連杆穿過所述阻火段兩端的所述阻擋部上的所述第二連接通孔,並且所述第二螺母和所述第二螺帽的最大外徑均大於對應側的所述第二連接通孔的最大內徑。
19.優選地,所述阻火部包括剛性的擋板。
20.優選地,所述阻火部還包括位於所述擋板內側的絲網。
21.優選地,所述擋板具有周向框架和套設於所述周向框架內的至少一個內框架,所述擋板還包括連接所述內框架和所述周向框架的徑向連杆,沿所述擋板的周向間隔設置有多根所述徑向連杆;或者,所述擋板形成為柵格狀。
22.優選地,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具有彼此對稱的結構。
23.優選地,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各自在背離彼此的一側形成有安裝法蘭。
24.優選地,第一個所述分區16中所填充的所述阻火顆粒的粒徑為3-5mm,第二個所述分區16中所填充的所述阻火顆粒的粒徑為1-2.5mm。
25.根據本發明的複合型顆粒阻火器,結構簡單,阻火段中使用顆粒狀的阻火材料,顆粒狀的阻火材料相對表面積大,換熱面積達,更易於熱傳導,阻火性能好,並且顆粒狀的阻火材料使得阻火段本身具有不易堵塞、易清潔的優點;並且,本發明的阻火腔中具有多個分區,以使得從一個所述阻火段開口到另一個所述阻火段開口的方向,火焰依次經過這多個分區,具體先經過第一個分區然後再經過第二個分區,在第一個分區中,阻燃顆粒的粒徑較
大,可使壓力波與火焰解耦,將爆轟轉變為爆燃,這種較大粒徑的阻燃顆粒填充成的分區(床層)耐爆炸衝擊,這種床層的抗變形能力更強,再後續的第二個分區中,阻燃顆粒的粒徑較小,具有較高的熱導率,能夠更迅速地將火焰溫度降低,實現火焰的淬熄,這種複合設置具有多個分區的阻火段具有更好的阻火阻爆效果。
附圖說明
26.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27.圖1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的複合型顆粒阻火器的結構示意圖;
28.圖2示出了圖1的複合型顆粒阻火器中阻火段的阻火段本體沿延伸方向(軸向)的剖視圖;
29.圖3示出了圖1的複合型顆粒阻火器中可供選擇的一種阻火段沿延伸方向的剖視圖;
30.圖4示出了圖1的複合型顆粒阻火器中可供選擇的另一種阻火段沿延伸方向的剖視圖;
31.圖5為能夠用於圖3和圖4中的阻火段的絲網的結構示意圖;
32.圖6a至圖6d為能夠用於圖3和圖4中的阻火段的擋板的結構示意圖。
33.附圖標記說明
34.1第一殼體;2第二殼體;3內側連接法蘭;4阻火段;5阻火腔;6第一連杆;7第一螺母;8擴張段;9圓筒段;10凹槽;11第二連杆;12第二螺母;13擋板;14絲網;15安裝法蘭;16分區;17分隔絲網
具體實施方式
35.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發明中的實施方式及實施方式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36.在本發明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背離」、「朝向」、「周向」、「軸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也與實際使用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相對應;「內、外」是指相對於各部件本身的輪廓的內、外,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37.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方式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38.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複合型顆粒阻火器,該複合型顆粒阻火器包括第一殼體1、第二殼體2以及位於所述第一殼體1和所述第二殼體2之間的阻火段4,所述阻火段4具有分別朝向所述第一殼體1和所述第二殼體2的兩個阻火段開口並且內部形成有阻火腔5,所述阻火腔5中填充有阻火顆粒,沿從一個所述阻火段開口到另一個所述阻火段開口的方向,所述阻火腔5包括至少兩個分區16,第一個所述分區16中所填充的所述阻火顆粒的粒徑大於第二個所述分區16中所填充的所述阻火顆粒的粒徑。
39.在本發明的複合型顆粒阻火器中,當複合型顆粒阻火器的一側發生火災或爆炸時,火焰先經過第一殼體1或者第二殼體2,然後當火焰再流經阻火段4時,從一個阻火段開口到另一個阻火段開口,火焰與組火腔5中的阻火顆粒進行熱交換,溫度降低,同時燃燒反
應產生的自由基在顆粒物表面淬滅,使得燃燒反應自由基濃度降低,當溫度及自由基濃度低到無法維持燃燒反應時,燃燒終止,從而有效防止火焰或爆炸傳播到另一側,引發更大的事故。
40.根據本發明的複合型顆粒阻火器,結構簡單,阻火段4中使用顆粒狀的阻火材料,顆粒狀的阻火材料相對表面積大,換熱面積達,更易於熱傳導,阻火性能好,並且顆粒狀的阻火材料使得阻火段4本身具有不易堵塞、易清潔的優點;並且,本發明的阻火腔5中具有多個分區16,以使得從一個所述阻火段開口到另一個所述阻火段開口的方向,火焰依次經過這多個分區16,具體先經過第一個分區16然後再經過第二個分區16,在第一個分區16中,阻燃顆粒的粒徑較大,可使壓力波與火焰解耦,將爆轟轉變為爆燃,這種較大粒徑的阻燃顆粒填充成的分區16(床層)耐爆炸衝擊,這種床層的抗變形能力更強,再後續的第二個分區16中,阻燃顆粒的粒徑較小,具有較高的熱導率,能夠更迅速地將火焰溫度降低,實現火焰的淬熄,這種複合設置具有多個分區16的阻火段4具有更好的阻火阻爆效果。
41.例如,參見圖3,所述阻火腔5包括兩個分區16,靠近人口側的第一個分區16中的阻火顆粒的粒徑大於靠近出口側的第二個分區的阻火顆粒的粒徑。
42.進一步地,為了獲得較好的阻火效果,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個所述分區16中所填充的所述阻火顆粒的粒徑為3-5mm,第二個所述分區16中所填充的所述阻火顆粒的粒徑為1-2.5mm。
43.優選地,沿從一個所述阻火段開口到另一個所述阻火段開口的方向,所述阻火腔5包括至少三個分區16;沿從所述阻火段開口到中央的方向,位於外側的所述分區16中所填充的所述阻火顆粒的粒徑大於位於內側的所述分區16所填充的所述阻火顆粒的粒徑。由此,使得無論火焰是從第一殼體1進入還是從第二殼體2進入,在阻火段4中均能夠獲得較好的阻火阻爆效果;此時,複合型顆粒阻火器作為一個雙向複合型顆粒阻火器使用,對安裝方向無要求。
44.參見圖4,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阻火腔5包括三個分區16;位於兩側的所述分區16中所填充的所述阻火顆粒的粒徑相等並均大於位於中央的所述分區16所填充的所述阻火顆粒的粒徑。此時,阻火腔5為完全對稱的結構。例如,位於兩側的所述分區16中所填充的所述阻火顆粒的粒徑可以為3-5mm,位於中央的所述分區16所填充的所述阻火顆粒的粒徑可以為1-2.5mm。
45.進一步地,所述阻火段4為兩端打開的直筒狀,各個所述分區16之間的分界面垂直於所述阻火段4的延伸方向,在各個所述分界面處設置有沿所述分界面延伸的分隔絲網17,以將各個分區16中的組或顆粒分隔開來,從而形成多個阻火床層。所述分隔絲網17可以為耐高溫的金屬絲網。
46.對於阻火顆粒的選擇,所述阻火顆粒為以下物質中的一種或者多種的組合:金屬、金屬有機骨架材料、分子篩材料、天然沸石和陶瓷。
47.各個分區16中阻火顆粒的材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阻火腔5包括三個分區16,位於兩側的所述分區16中所填充的阻火顆粒為粒徑為5mm的氧化鋁陶瓷顆粒,位於中央的所述分區16所填充的阻火顆粒為粒徑為2mm的不鏽鋼球。
48.進一步地,所述複合型顆粒阻火器中,所述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在朝向彼此的一側分別形成有內側開口,所述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各自還形成有從所述內側開口的邊
緣向外延伸出的內側連接法蘭3;所述複合型顆粒阻火器還包括連接部,所述阻火段4具有分別設置於所述兩個阻火段開口處的兩個阻擋部以在所述兩個阻擋部之間限定出阻火腔5,所述阻擋部上形成有多個開口,所述連接部的兩端分別連接於所述第一殼體1的內側連接法蘭3和所述第二殼體2的內側連接法蘭3,以使得所述阻火段4夾設於所述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之間。
49.所述阻火段4是夾在兩側的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之間,阻火段4本身與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沒有直接連接關係,而是通過連接部將第一殼體1的內側連接法蘭3和第二殼體2的內側連接法蘭連接在一起,從而將阻火段4限制在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之間,因此,當阻火段4需要清洗、維修或者更換時,將連接部斷開即可使阻火段4拆除,連接部位於從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的內側開口邊緣向外延伸出的內側連接法蘭上,拆裝相對更容易,從而提高了複合型顆粒阻火器拆裝的便利性,並且各段可單獨加工的多段式結構也降低了複合型顆粒阻火器的加工難度和成本。
50.可選擇地,在所述第一殼體1的內側連接法蘭3和所述第二殼體2的內側連接法蘭3上彼此對應地分別形成有第一連接通孔,所述連接部包括第一連杆6和第一螺母7,所述第一連杆6在一端形成有第一螺紋段、另一端形成有另一第一螺紋段或第一螺帽,所述第一螺母7能夠配合安裝在所述第一螺紋段上,所述第一連杆6穿過所述第一殼體1和所述第二殼體2上的所述第一連接通孔,並且所述第一螺母7和所述第一螺帽的最大外徑均大於對應側的所述第一連接通孔的最大內徑。
51.上面的方案中通過第一螺母7和第一連杆6等構成連接部,使得阻火部4的拆裝變得更便捷。在上面的方案中,包含了兩種實施方式,第一種是,將第一連杆6的兩端均設置第一螺紋段,並都可以配合安裝第一螺母7,第一連杆6穿過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上的第一連接通孔後,通過旋緊兩端第一螺紋段上的第一螺母7,由兩個第一螺母7限制而使得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彼此連接,拆卸時,可以旋開任意一側的第一螺母7後,將第一連杆6取下;第二種是,將第一連杆6的一端設置第一螺紋段、另一端設置螺帽,第一連杆6穿過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上的第一連接通孔後,通過旋緊第一螺紋段上的第一螺母7,由第一螺母7和螺帽限制而使得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彼此連接,拆卸時,可以旋開第一螺母7後,將第一連杆6取下,這種實施方式中,因為固定螺帽的存在,會使得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彼此連接的操作便利性和穩定性優化。
52.並且,對於如圖1中所示的連接部,沿所述阻火部4的周向需要最少設置兩套,以穩定地將阻火部4夾在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之間。
53.另外,具體地,所述阻火段4可以為直筒狀,所述第一連杆6沿所述阻火段4的延伸方向延伸,例如,阻火段4可以為圓筒狀,第一連杆6沿阻火段4的軸向延伸,由此有利於進一步提高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的連接穩定性。
54.優選地,沿所述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的內側連接法蘭3的周向設置有多個所述連接部,以進一步提高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的連接穩定性,例如沿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的內側連接法蘭3的周向設置有多個多組包括第一連杆6和第一螺母7的連接部,並且所述多個連接部可以沿所述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的內側連接法蘭3的周向等間隔設置。
55.進一步地,參見圖1,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殼體1和所述第二殼體2各自在所述內側開口一側具有擴張段8,所述擴張段8形成為沿朝向所述內側開口方向具有逐漸增大的
橫截面積,由此,使得當複合型顆粒阻火器的一側發生火災或爆炸時,火焰先經過第一殼體1或者第二殼體2的擴張段8後,因擴張段8朝向阻火段4方向橫截面積逐漸增大,火焰的流通面積逐漸增大,火焰的前進速率及壓力逐漸降低,有利於提高阻火和阻爆效果。
56.進一步具體地,參見圖1,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擴張段8形成為兩端打開的截頭圓錐筒體,所述第一殼體1和所述第二殼體2還各自包括與所述擴張段8連接的圓筒段9,所述圓筒段9從所述擴張段8的背離所述內側開口的一側邊緣沿所述截頭圓錐筒體的旋轉軸方向朝向背離所述內側開口方向延伸出,相應地,所述阻火段4為圓筒狀。
57.其中,所述擴張段8的內側開口一端的面積與背離內側開口一端的面積的比值優選控制為1.5-4,由此可以獲得較好降低火焰前進速率及壓力的效果,同時不會造成擴張段8加工難度和成本過大以及複合型顆粒阻火器結構穩定性變差。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擴張段8的內側開口一端的面積與背離內側開口一端的面積的比值優選控制為2-2.8。
58.並且,優選地,所述第一殼體1和所述第二殼體2具有彼此對稱的結構。例如,參見圖1,所述第一殼體1和所述第二殼體2的形狀和尺寸均完全對稱,圓筒狀的阻火段4的外徑於擴張段8的內側開口處的外徑大致相等,並且第一殼體1、第二殼體2和阻火段4同軸設置。進一步地,內側連接法蘭3垂直於所述截頭圓錐筒體的旋轉軸,有利於提高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的連接穩定性。
59.其中,阻火段4與內側連接法蘭3之間可以設置有墊片;所述第一殼體1和所述第二殼體2各自在背離彼此的一側還可以形成有安裝法蘭15,以用於與將所述複合型顆粒阻火器安裝到相應的管道或者裝置上。
60.參見圖2,優選地,所述阻火段4在兩端側壁上沿所述阻火段開口周向形成有凹槽10,所述阻擋部安裝於所述凹槽10內。
61.其中,阻擋部可以是過盈配合於所述凹槽10中,以使得阻擋部可以不通過其它連接件就可以與阻火段本體連接。
62.可以選擇地,位於所述阻火段4兩端的所述阻擋部上彼此對應地分別形成有第二連接通孔,所述阻火段4還包括第二連杆11和第二螺母12,所述第二連杆11在一端形成有第二螺紋段、另一端形成有另一第二螺紋段或第二螺帽,所述第二螺母12能夠配合安裝在所述第二螺紋段上,所述第二連杆11穿過所述阻火段4兩端的所述阻擋部上的所述第二連接通孔,並且所述第二螺母12和所述第二螺帽的最大外徑均大於對應側的所述第二連接通孔的最大內徑。
63.上面的方案中通過第二連杆11和第二螺母12等,使得阻擋部的拆裝變得更便捷。在上面的方案中,包含了兩種實施方式,第一種是,將第二連杆16的兩端均設置第二螺紋段,並都可以配合安裝第二螺母12,第二連杆11穿過兩個阻擋部上的第二連接通孔後,通過旋緊兩端第二螺紋段上的第二螺母12,由兩個第二螺母12限制而使得兩端的阻擋部和中間的阻火段本體彼此連接,拆卸時,可以旋開任意一側的第二螺母12後,將第二連杆11取下;第二種是,將第二連杆11的一端設置第二螺紋段、另一端設置螺帽,第二連杆11穿過兩個阻擋部上的第二連接通孔後,通過旋緊第二螺紋段上的第二螺母12,由第二螺母12和螺帽限制而使得兩端的阻擋部和中間的阻火段本體彼此連接,拆卸時,可以旋開第二螺母12後,將第二連杆11取下,這種實施方式中,因為固定螺帽的存在,會使得兩個阻擋部和中間的阻火段本體彼此連接的操作便利性和穩定性優化。
64.優選地,在所述阻火段4的兩端,所述阻擋部的邊緣抵靠於對應側的所述內側連接法蘭3。結合上面描述的,所述阻火段4在兩端側壁上沿所述阻火段開口周向形成有凹槽10,所述阻擋部安裝於所述凹槽10內的結構特徵,可以理解,當阻火段4夾在第一殼體1和而第二殼體2之間時,阻擋部還受到對應側的內側連接法蘭3的限位作用,阻擋部的結構穩定性更好,抗爆破影響能力增強,不易變形。
65.為了提高阻擋部的抗爆破變形能力,優選地,阻火部包括剛性的擋板13,進一步地,所述阻火部還可以包括位於所述擋板13內側的絲網14,絲網14可以是耐高溫的網狀金屬絲網,以用於將阻火顆粒限制再阻火腔5中,而擋板13則可以作為剛性支撐結構,使得阻擋部的結構穩定性更好,抗爆破影響能力增強,不易變形。
66.其中,所述絲網14的網眼尺寸根據阻火腔5中的阻火顆粒的粒徑而定。
67.可以理解的是,當設置有絲網14時,擋板13上的開口的大小可以為任意尺寸的,例如,參見圖6a至圖6c中,分別示出了可供選擇的三種擋板13,這三種擋板13均可以與圖5中的絲網14組合在一起,這些絲網14和擋板13均是針對於圓筒狀的阻火段本體設置的,圓筒狀的阻火段本體具有圓形的端部,因此擋板13和絲網14相應地具有圓形外輪廓,當阻火段本體的輪廓變化,則擋板13和絲網14的外輪廓形狀也將相應變化。擋板13具有周向框架和套設於所述周向框架內的至少一個內框架(對應於圓筒狀的阻火段4,圖中為環狀框架),所述擋板13還包括連接所述內框架和所述周向框架的徑向連杆,沿所述擋板13的周向間隔設置有多根所述徑向連杆,圖示情況下,徑向連杆呈輻射狀的從擋板13的中央延伸至邊緣,對於絲網14與擋板13的接合,本實施方式中,擋板13和絲網14中央均設置有連接通孔,以供第二連杆11穿過從而將擋板13與絲網14連接在一起,當然絲網14還可以同時或者單獨採用其它連接方式與擋板13連接。當然,可以理解的是,擋板13還可以設置為其它任意適合的形式,例如,參見圖6d,所述擋板13形成為柵格狀,當該柵格狀的擋板13上的柵格之間的間隙足夠小至小於阻火顆粒的粒徑時,也可以省略絲網14而單獨僅設置擋板13。
68.在本發明的複合型顆粒阻火器中,當複合型顆粒阻火器的一側發生火災或爆炸時,火焰先經過第一殼體1或者第二殼體2,特別時當存在擴張段8時,因擴張段8朝向阻火段4方向橫截面積逐漸增大,火焰的流通面積逐漸增大,火焰的前進速率及壓力逐漸降低;然後當火焰再流經阻火段4時,火焰與組火腔5中的阻火顆粒進行熱交換,溫度降低,同時燃燒反應產生的自由基在顆粒物表面淬滅,使得燃燒反應自由基濃度降低,當溫度及自由基濃度低到無法維持燃燒反應時,燃燒終止,從而有效防止火焰或爆炸傳播到另一側,引發更大的事故。
69.對於阻火顆粒的選擇,除上面描述的材質外,阻火顆粒的外形包括但不限於球形、橢球形等以使得阻火顆粒之間可以形成細小的流通通道的形狀,從而氣體可沿這些流通通道流通。通常而言,要求阻火顆粒之間能夠形成的所述流通通道需要滿足防爆等級的要求,例如當防爆等級為iia級時,要求所述流通通道不大於0.85;例如當防爆等級為iib3級時,要求所述流通通道不大於0.6;例如當防爆等級為iib3級時,要求所述流通通道不大於0.4。進一步具體地,例如,可以設置阻火顆粒為球狀金屬顆粒,粒徑為2mm,則填滿組火腔5中的球狀金屬顆粒之間可以形成0.73mm的流通通道,以符合防爆等級為iia的工況。正常工況下,氣體沿一側殼體的外側開口流入,經擴張段8流入阻火段4,然後氣體可沿阻火顆粒之間形成的所述流通通道流通,再流經另一側殼體的收縮段8後從另一側殼體的外側開口流出。
70.下面通過實施例來進一步描述本發明,僅用於更好地闡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
71.實施例1
72.一種複合型顆粒阻火器,該複合型顆粒阻火器包括第一殼體、第二殼體以及位於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之間的阻火段,所述阻火段具有分別朝向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的兩個阻火段開口並且內部形成有阻火腔,所述阻火腔中填充有阻火顆粒,沿從一個所述阻火段開口到另一個所述阻火段開口的方向,所述阻火腔包括三個分區,位於兩側的所述分區中所填充的阻火顆粒為粒徑為5mm的氧化鋁陶瓷顆粒,位於中央的所述分區所填充的阻火顆粒為粒徑為2mm的不鏽鋼球,所述擴張段的內側開口一端的內徑面積與背離內側開口一端的內徑面積的比值為2。
73.實施例2
74.一種複合型顆粒阻火器,該複合型顆粒阻火器包括第一殼體、第二殼體以及位於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之間的阻火段,所述阻火段具有分別朝向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的兩個阻火段開口並且內部形成有阻火腔,所述阻火腔中填充有阻火顆粒,沿從一個所述阻火段開口到另一個所述阻火段開口的方向,所述阻火腔包括三個分區,位於兩側的所述分區中所填充的阻火顆粒為粒徑為4mm的天然沸石,位於中央的所述分區所填充的阻火顆粒為粒徑為2.2mm的分子篩材料,所述擴張段的內側開口一端的內徑面積與背離內側開口一端的內徑面積的比值為2.5。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在朝向彼此的一側分別形成有內側開口,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各自還形成有從所述內側開口的邊緣向外延伸出的內側連接法蘭;在所述第一殼體的內側連接法蘭和所述第二殼體的內側連接法蘭上彼此對應地分別形成有第一連接通孔,所述連接部包括第一連杆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連杆在一端形成有第一螺紋段、另一端形成有另一第一螺紋段或第一螺帽,所述第一螺母能夠配合安裝在所述第一螺紋段上,所述第一連杆穿過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上的所述第一連接通孔,並且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一螺帽的最大外徑均大於對應側的所述第一連接通孔的最大內徑;在所述阻火段的兩端,所述阻擋部的邊緣抵靠於對應側的所述內側連接法蘭,阻火部包括剛性的擋板和位於所述擋板內側的絲網,所述擋板為圖6a至圖6c中任意一者,所述絲網如圖5中所示。
75.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在本發明的技術構思範圍內,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包括各個具體技術特徵以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複,本發明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但這些簡單變型和組合同樣應當視為本發明所公開的內容,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