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式軸計量動態電子軌道衡的製作方法
2023-10-21 04:56:42 2
專利名稱:地上式軸計量動態電子軌道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衡器,具體地說是一種動態電子軌道衡。
目前從所用軌道衡的現狀來看,基本上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機械式軌道衡,它採用傳統的槓桿原理稱重,雖穩定性較好,但只能用於靜態稱重,被稱量列車需解列上秤,因而工作效率低,不適應日益發展的生產需要已被淘汰。另一種為動態電子軌道衡,由秤體部分、計算機接口裝置及用於數據處理的計算機構成,主要是採用轉向架計量方式,秤體部分為框架結構採用壓柱式傳感器,其缺點是秤體部分的框架龐大,系統造價高,基坑的施工周期長,對道床的施工技術要求高,維修極為不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不需基坑,使用、維修方便,造價低,稱體部分結構簡單的地上式動態電子軌道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由秤體部分、接口裝置及計算機構成,其特徵是秤體部分的軌道形空腔式秤面(6),其兩端通過穿心螺杆(4)連接有四隻剪切梁式傳感器(5),秤面(6)的兩端梯形頭與過軌器(11)凹端為有縫隙對接;與秤面(6)兩端底部相接的底板(9),通過螺栓連接到基礎板(7)上,基礎板(7)用螺栓與混凝土基座(8)固接;兩條秤面(6)的內側,通過兩拉板(10)拉接到設置傳感器(5)的兩端部;四隻傳感器(5)的信號輸出端,並串聯連接後送接口裝置(1)。接口裝置(1)的輸出埠至計算機,經數據處理後由顯示器(2)和印表機(3)給出稱重結果。
本實用新型的秤體部分設計成軌道形空腔秤面,傳感器又具有較高的測量精度和抗側向力性能,構成了地上式軸計量動態電子軌道衡秤體。它不需要挖基坑,從而縮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基礎投資,使用和維修方便,其結構簡單,易於安裝。由於傳感器安裝在空腔秤面的兩端,最大限度地減少承重輪到傳感器之間的力傳遞環節,有效地提高了測量精度和穩定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秤體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秤體部分中傳感器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A-A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秤體部分中傳感器的電阻應變計連接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動態測量程序框圖。
本實用新型中所說的秤面(6)兩端梯形頭與過軌器(11)凹槽間的接縫為2-3mm。秤面(6)兩端空腔內,橫向放置剪切梁式傳感器(5)的梁臂伸出端上部凹孔(14)處,裝有與秤面(6)內上頂接觸的承壓柱(13),與秤面(6)承力相接。剪切梁式傳感器(5)的應變梁(17)與基座(18)設計為一體化,形成U形。秤面(6)兩端與傳感器(5)通過穿心螺杆(4)相連接,傳感器(5)上部兩側對稱的凹腔(21)內粘貼有雙斜式電阻應變計(15),用端蓋(23)密封,電阻應變計的阻值為350歐姆,從兩側粘貼到凹腔(21)內的兩電阻應變計相隔距離(22)為6mm,應變計輸出導線通過導線孔(20)至接線座(19)的屏蔽電纜,電阻應變計的輸出信號(SC)送計算機接口進行放大並轉換成數位訊號,送計算機。用於數據處理的計算機為外購產品,動態測量程序框圖由圖6給出。
使用時,載貨列車以規定的速度(5-7km/H),從任何一方向經過軌器駛向秤面,當車輪到達秤面一端時,輪重量通過秤面傳遞給傳感器,傳感器輸出正比於車輪重量的微弱電信號,四隻傳感器輸出端接成並串連方式(見圖5),送給計算機接口裝置,經計算機在動態測量程序的控制下檢測並列印和顯示出稱重結果。
在列車尚未上秤之間,系統處於循環採集、識別、等待狀態。當採集到的數據,確認車輪上秤時,系統便在軟體控制下,對單軸進行多點定時採集,將載貨車廂四軸累加後輸出顯示。
圖2中的12為保護罩,16為穿心螺杆孔。
權利要求1.地上式軸計量動態電子軌道衡,由秤體部分、接口裝置和計算機構成,其特徵是秤體部分的軌道形空腔式秤面(6),其兩端通過穿心螺杆(4)連接有四隻剪切梁式傳感器(5),秤面(6)的兩端梯形頭與過軌器(11)凹端為有縫隙對接;與秤面(6)兩端底部相接的底板(9),通過螺栓連接到基礎板(7)上,基礎板(7)用螺栓與混凝土基座(8)固接;兩條秤面(6)的內側,通過兩拉板(10)拉接到設置傳感器(5)的兩端部;四隻傳感器(5)的信號輸出端,並串聯連接後送計算機接口裝置(1)。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衡,其特徵是秤面(6)兩端梯形頭與過軌器(11)凹槽間的接縫為2-3mm。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衡,其特徵是秤面(6)兩端空腔內,橫向放置剪切梁式傳感器(5)的梁臂伸出端上部凹孔(14)處,裝有與秤面(6)內上頂接觸的承壓柱(13)。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衡,其特徵是剪切梁式傳感器(5)的應變梁(17)與基座(18)設計為一體化,形成U形。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衡,其特徵是傳感器(5)上部兩側對稱的凹腔(21)內粘貼有雙斜式電阻應變計(15),用端蓋(23)密封,電阻應變片的阻值為350歐姆,從兩側粘貼到凹腔(21)內的兩電阻應變片相隔距離(22)為6mm。
專利摘要公開的是一種動態電子軌道衡,由秤體部分、接口及計算機構成。秤體部分的軌道形空腔式秤面,兩端通過穿心螺杆連接有剪切梁式傳感器,秤面的兩端梯形頭與過軌器凹端為有縫隙對接;兩條秤面的內側,通過兩拉板拉接設置傳感器的兩端部;四隻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並串聯後送計算機接口。其秤體部分由框架結構改為軌道形空腔秤面,傳感器又具有較高的測量精度和抗側向力性能,它構成了地上式軸計量動態電子軌道衡秤體。
文檔編號G01G19/06GK2113476SQ9221018
公開日1992年8月19日 申請日期1992年1月29日 優先權日1992年1月29日
發明者李福茂, 劉德謙 申請人:遼寧省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