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執手鎖的製作方法
2023-10-21 06:00:42 2
專利名稱:一種執手鎖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執手鎖。
背景技術:
執手鎖常用於家具門或房門上,現有執手鎖的結構是包括鎖體、執手及 連接杆,在鎖體上設有鎖體孔,在執手上設有執手孔,連接杆的鎖體端、執手 端分別插入鎖體孔、執手孔內而將執手連接在鎖體上,當鈕動執手時,帶動連 接杆旋轉而將家具門或房門打開,但現有的執手鎖的連接結構中,執手需通過 連接杆而連接在鎖體上,若鎖體孔、執手孔過小,則安裝、拆卸時不方便,若 鎖體孔、執手孔過大,則連接杆與鎖體孔、執手孔之間存在間隙,在打開家具 門或房門時,存在執手虛位(即執手轉動一定距離而鎖體並無任何變化),該矛 盾一直無法克服,甚至己有人通過鉚接方式進行連接固定,以減少執手虛位, 但該結構影響到生產加工效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執手鎖,該執手鎖有效的克服了執手虛位, 且不影響執手鎖的安裝及拆卸。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執手鎖,包括鎖體、執手及連接杆,在鎖體上設有鎖體孔,在執手上設 有執手孔,連接杆的鎖體端、執手端分別插入鎖體孔、執手孔內,其特徵在於, 在連接杆的鎖體端或執手端至少其中之一設有至少兩個膨脹片,在連接杆上設 有可使膨脹片張開的撐開機構,該撐開機構至少位於各膨脹片之間。
本實用新型中,在安裝時,將連接杆的鎖體端裝入鎖體孔內,再將執手連接 在連接杆上,此時,連接杆的執手端與執手孔配合,撐開機構將膨脹片撐開, 而使連接杆與鎖體孔、執手孔緊密連接,相對於現有技術而言,減少了連接杆 鎖體孔、執手孔之間的間隙,有效的避免執手虛位,且不會影響到執手鎖的安 裝及拆卸。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結構是
所述撐開機構為拉杆,在所述連接杆內沿軸向方向設有拉杆孔,拉杆孔內設 有內螺紋,拉杆的前端設有連接螺紋,連接螺紋與內螺紋相配合,拉杆的後端 向後其直徑逐漸增大,拉杆的後端位於所述至少兩個膨脹片之間。拉杆的連接 螺紋與連接杆的內螺紋連接而將拉杆向前端拉曳,連接杆後端將膨脹片撐開。 採用該結構時,所述連接杆的鎖體端、執手端可各設有至少兩個膨脹片,與此 相對應,所述拉杆為兩個,該兩個拉杆的前端相對,即連接杆的兩端均可靠的 固定連接。
或者,所述撐開機構為拉杆及螺母,螺母設於所述連接杆上、所述膨脹片的 相反端,連接杆內設有拉杆孔,拉杆的前端設有連接螺紋,拉杆穿過拉杆孔, 其前端的連接螺紋與螺母連接,拉杆的後端向後其直徑逐漸增大,拉杆的後端
位於所述至少兩個膨脹片之間。
所述連接杆的鎖體端或執手端的所述膨脹片為四個,沿所述連接杆端部周向 均布。在連接杆的端部設有四個膨脹片,使連接杆與鎖體孔或執手孔內壁之間 的配合更緊密。
至少在所述連接杆的鎖體端及執手端處,其橫截面呈多邊形,所述鎖體孔及 執手孔也呈多邊形並分別與所述連接杆的鎖體端、執手端形狀相對應。即連接 杆與鎖體孔、執手孔相連接處的截面為三角形、矩形等形狀。
所述拉杆的後端向後其直徑逐漸增大而使拉杆後端的軸向斷面為錐形,在所 述連接杆與所述拉杆後端對應位置處,所述拉杆孔的軸向斷面也呈錐形。拉杆 後端的錐形與拉杆孔的錐形配合,在膨脹片張開的過程中,拉杆與拉杆孔平滑 過渡。
所述膨脹片設於所述連接杆的鎖體端,在所述連接杆的執手端設有凸出於所 述連接杆外表面的彈性件。膨脹片使連接杆與鎖體孔之間的連接更可靠、彈性 件使也減少了連接杆與執手孔之間的間隙,彈性件的設置結構可以是
所述彈性件為固設於所述連接杆外表面的彈片,或者在所述連接杆上設有 與軸向垂直的滾珠孔,滾珠置於滾珠孔內,並在滾珠孔內、滾珠的下方設有彈 簧,所述彈性件為滾珠及彈簧。彈片或滾珠向外抵壓在執手孔的內壁上,以減 少連接杆與執手孔之間的間隙。
圖l是本實用新型拆分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執手的結構圖; 圖3是實施例一中,連接杆的結構圖(內裝有拉杆); 圖4是圖3的拆解圖5是圖3中,膨脹片張開前的剖視圖; 圖6是圖3中,膨脹片張開後的的剖視圖; 圖7是實施例二中,拉杆的安裝示意圖; 圖8是實施例三中,拉杆的安裝示意圖; 圖9是實施例四中,拉杆的安裝示意圖; 圖10是實施例五中,拉杆的安裝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鎖體,2、執手,3、連接杆,4、鎖體孔,5、執手孔,6、膨脹片,7、 拉杆孔,8、拉杆,9、連接螺紋,10、彈片,11、滾珠,12、螺母,13、扳手, 14、鋼絲。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如圖1至圖6所示, 一種執手鎖,包括鎖體l、執手2及連接杆3,在鎖體 1上設有鎖體孔4,在執手2上設有執手孔5,連接杆3的鎖體端、執手端分別 插入鎖體孔4、執手孔5內,在連接杆3的鎖體端設有四個膨脹片6,在連接杆 3上設有撐開機構,該撐開機構至少位於各膨脹片之間。
其中,所述撐開機構為拉杆8及螺母12,螺母12設於連接杆3上、膨脹片 6的相反端,連接杆3內設有拉杆孔7,拉杆7的前端設有連接螺紋9,拉杆8 穿過拉杆孔7,其前端的連接螺紋9與螺母12連接,拉杆8的後端向後其直徑 逐漸增大,拉杆8的後端位於各膨脹片6之間;四個膨脹片6設於連接杆3的 鎖體端,且四個膨脹片6沿連接杆3端部周向均布;在連接杆3的執手端設有 凸出於連接杆3外表面的彈性件(本實施例中,彈性件為固設於連接杆3外表 面的彈片10),連接杆3的橫截面呈矩形,鎖體孔、執手孔的橫截面也呈矩形並 分別與連接杆3的鎖體端、執手端形狀相對應;拉杆8的後端向後其直徑逐漸 增大而使拉杆8後端的軸向斷面為錐形,在連接杆3與拉杆8後端對應位置處, 拉杆孔7的軸向斷面也呈錐形;在膨脹片6相反端設有與拉杆8相配合的螺母 12,拉杆8穿過拉杆孔7後與螺母12連接。
本實施例中,連接杆3的鎖體端、執手端分別裝入鎖體孔4、執手孔5內, 擰緊螺母12而拉曳拉杆8,拉杆8的後端將連接杆3端部的四個膨脹片6撐開, 使連接杆3端部的尺寸增大並與鎖體孔4緊密接合,減少連接杆3與鎖體1之 間的間隙,連接杆3上的彈片10也減少了連接杆3與執手孔5之間的間隙,本 實用新型有效的消除執手虛位。
實施例二
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於,該實施例中,所述撐開 機構為拉杆8,在連接杆3內沿軸向方向設有拉杆孔7,拉杆孔7內設有內螺紋
(圖中未示出),拉杆8的前端設有連接螺紋9,連接螺紋9與內螺紋相配合。 其原理與實施例一相同,通過扳手13插入拉杆孔7內並使拉杆8旋轉,即可對 執手鎖進行裝配或拆卸。 實施例三
如圖8所示,本實施例中與實施例二的不同之處在於,其中的彈片用彈性鋼 絲14替代,鋼絲14彎折成"M"狀,其中部插入拉杆孔7內,兩側分別位於連接 杆3的兩個外表面,本實施例中的鋼絲14作用與實施例二中的彈片作用相同, 且加工工藝相對簡單,製造成本低。
實施例四
如圖9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二的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中,在連接杆 3上設有與軸向垂直的滾珠孔(圖中未示出),滾珠ll置於滾珠孔內,並在滾珠 孔內、滾珠ll的下方設有彈簧(圖中未示出),所述彈性件為滾珠11及彈簧, 本實施例所述彈簧、滾珠11與前述實施例中的彈片10的作用一樣。
實施例五
如圖10所示,本實施例中,連接杆3的鎖體端、執手端均各設有四個膨脹 片6,與此相對應,拉杆8為兩個,該兩個拉杆8的前端相對。本實施例中連接 杆兩端均設有膨脹片6,其兩端的固定連接更可靠。
權利要求1.一種執手鎖,包括鎖體、執手及連接杆,在鎖體上設有鎖體孔,在執手上設有執手孔,連接杆的鎖體端、執手端分別插入鎖體孔、執手孔內,其特徵在於,在連接杆的鎖體端或執手端至少其中之一設有至少兩個膨脹片,在連接杆上設有撐開機構,該撐開機構至少位於各膨脹片之間。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執手鎖,其特徵在於,所述撐開機構為拉杆,在所述 連接杆內沿軸向方向設有拉杆孔,拉杆孔內設有內螺紋,拉杆的前端設有連 接螺紋,連接螺紋與內螺紋相配合,拉杆的後端向後其直徑逐漸增大,拉杆 的後端位於所述至少兩個膨脹片之間。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執手鎖,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杆的鎖體端、執手端 均各設有至少兩個膨脹片,與此相對應,所述拉杆為兩個,該兩個拉杆的前 端相對。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執手鎖,其特徵在於,所述撐開機構為拉杆及螺母, 螺母設於所述連接杆上、所述膨脹片的相反端,連接杆內設有拉杆孔,拉杆 的前端設有連接螺紋,拉杆穿過拉杆孔,其前端的連接螺紋與螺母連接,拉 杆的後端向後其直徑逐漸增大,拉杆的後端位於所述至少兩個膨脹片之間。
5、 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執手鎖,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杆的鎖 體端或執手端的所述膨脹片為四個,沿所述連接杆端部周向均布。
6、 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執手鎖,其特徵在於,至少在所述連接 杆的鎖體端及執手端處,其橫截面呈多邊形,所述鎖體孔及執手孔也呈多邊 形並分別與所述連接杆的鎖體端、執手端形狀相對應。
7、 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執手鎖,其特徵在於,所述拉杆的後端 向後其直徑逐漸增大而使拉杆後端的軸向斷面為錐形,在所述連接杆與所述 拉杆後端對應位置處,所述拉杆孔的軸向斷面也呈錐形。
8、 如權利要求1或2或4所述執手鎖,其特徵在於,所述膨脹片設於所述 連接杆的鎖體端,在所述執手端設有凸出於所述連接杆外表面的彈性件。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執手鎖,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件為固設於所述連接 杆外表面的彈片。
10、 如權利要求8所述執手鎖,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連接杆上設有與軸向垂 直的滾珠孔,滾珠置於滾珠孔內,並在滾珠孔內、滾珠的下方設有彈簧,所 述彈性件為滾珠及彈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執手鎖,包括鎖體、執手及連接杆,在鎖體上設有鎖體孔,在執手上設有執手孔,連接杆的鎖體端、執手端分別插入鎖體孔、執手孔內,在連接杆的鎖體端或執手端至少其中之一設有至少兩個膨脹片,在連接杆上設有撐開機構,該撐開機構至少位於各膨脹片之間。本實用新型有效的消除了執手鎖的執手虛位,且對執手鎖的安裝及拆卸影響較小。
文檔編號E05B3/00GK201195984SQ200820093839
公開日2009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30日
發明者張彤傑, 鈞 肖 申請人:固力保安製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