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稻田埂的製作方法
2023-10-21 19:04:07 2
專利名稱:人造稻田埂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人造稻田埂。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均採用泥土壘埂造田,這種原始的壘埂造田既費時、費力,又佔用了大量土地,浪費土地資源,田埂土壤結塊,影響土壤改良,田埂上雜草叢生,影響水稻的質量和產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緊湊、設計合理,安裝方便、快捷,節約了大量耕地和勞動力的人造稻田埂。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在垂直擋水板上間隔設有中間部位開有插槽的踏臺,擋水板兩端部位分別安裝有對稱的錐狀控水臺,其兩端頭分別設有對稱的凹槽其內安裝有插板。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結構緊湊、設計合理,使用方便快捷,易加工、重量輕,成本低廉;2、採用本實用新型省時省力,節約了大量耕地,擴大了水稻播種面積,同時防止田埂上的雜草叢生,影響了水稻的質量及產量;3、有效防止老鼠嗑洞,防止了稻田中水的流失。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兩個錐狀控水臺連接示意圖;圖4是控水臺下端設置防沉板示意圖;圖5是踏臺下端設置防沉板示意圖;圖6是踏臺的A-A剖視圖;圖7是控水臺B-B剖視圖;
圖8是擋水板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由圖1-圖8可知,本實用新型是在垂直擋水板1上間隔設有中間部位開有插槽3的踏臺2,擋水板1兩端部位分別安裝有對稱的錐狀控水臺4,其兩端頭分別設有對稱的凹槽5其內安裝有插板6。
踏臺2兩側分別開有長條狀通孔7。
踏臺2下端部位設有凹槽8,其內分別與防沉板9上設置的通孔10相對接。
控水臺4下端設有凹槽11,其內分別與防沉板9上設置的通孔12相對接。
本實用新型首先將人造擋水板橫向或縱向按照稻田距離的大小擺放,擋水板底部插入土壤4-5公分,並壓實放穩,間隔插入下端帶有防沉板的踏臺,擋水板兩端頭設有控水臺,踏臺和控水臺下端分別設有防沉板,農民作業時可在踏臺上面行走,有效的防止踏臺下沉或傾斜,兩側設置的控水臺可以根據稻田作業的需要進行連接防止稻田內的水流失。
權利要求1.一種人造稻田埂,包括擋水板、踏臺,其特徵在於在垂直擋水板(1)上間隔設有中間部位開有插槽(3)的踏臺(2),擋水板(1)兩端部位分別安裝有對稱的錐狀控水臺(4),其兩端頭分別設有對稱的凹槽(5)其內安裝有插板(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稻田埂,其特徵在於踏臺(2)兩側分別開有長條狀通孔(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稻田埂,其特徵在於踏臺(2)下端部位設有凹槽(8),其內分別與防沉板(9)上設置的通孔(10)相對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稻田埂,其特徵在於控水臺(4)下端設有凹槽(11),其內分別與防沉板(9)上設置的通孔(12)相對接。
專利摘要一種人造稻田埂。在垂直擋水板上間隔設有中間部位開有插槽的踏臺,擋水板兩端部位分別安裝有對稱的錐狀控水臺,其兩端頭分別設有對稱的凹槽其內安裝有插板。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設計合理,使用方便快捷,易加工、重量輕,成本低廉,採用本實用新型省時省力,節約了大量耕地,擴大了水稻播種面積,同時防止田埂上的雜草叢生,影響了水稻的質量及產量,有效防止老鼠嗑洞,防止了稻田中水的流失。
文檔編號A01B79/00GK2826941SQ2005200218
公開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26日
發明者房琪運 申請人:房琪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