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寶堃的相聲(1951年4月23日常氏相聲傳人相聲大師常寶堃在朝鮮犧牲)
2023-10-22 04:40:23 2
常氏相聲創始人是常連安先生,後承續其子常寶堃、常寶霖、常寶霆、常寶華、常寶慶、常寶豐,第三代則有常貴田、常貴生、常貴德,如今第四代的常亮、常遠、楊凱等亦開始嶄露頭角。可以說,如果評選一個家庭中相聲演員最多者,常氏當仁不讓,獨佔鰲頭。
常寶華、常寶霖、常連安、常寶堃、常寶霆
常寶堃,男,滿族,藝名"小蘑菇",出生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師從相聲名家張壽臣,「小蘑菇」有兩層含義,一是因蘑菇是張家口一寶,味道鮮美,暗喻他嘴上的活兒好;二是因父親長得可愛,四五歲時跟著爺爺撂地兒,零打錢,磨磨咕咕會要錢。由他的小蘑菇開始,他的三個弟弟就順下來成了二蘑菇(常寶霖),三蘑菇(常寶霆)和四蘑菇(常寶華),常寶慶和常寶豐沒有蘑菇排名。
常寶堃
常寶堃的走紅程度,是小孩紅,十來歲和父親常連安搭檔就開始走紅了,現在還留有當年他和父親說相聲的唱盤。要知道當年不是什麼相聲演員都能有人給你錄唱盤的,流傳於世的唱盤無不都是大腕和走紅一時的藝人。馬三立到二十多歲得到一次替班上電臺的機會還非常興奮呢,常寶堃小小年紀就能上電臺和錄唱盤,正說明他的走紅程度。
1931年,常寶堃拜張壽臣為師學習相聲,15歲與趙佩茹搭檔,在北平(今北京市)、天津一帶演出,珠聯璧合如虎添翼,兩人很快躋身天津五檔相聲之一,而且此後十來年在天津不論誰走紅都會被報界拿來和蘑菇對比,他成了相聲行的標杆和相比對象,當時的天津城是無人不知小蘑菇。抗日戰爭期間,組織"兄弟劇團",並擔任團長,因演出諷刺日偽反動統治的相聲《牙膏袋》、《買橋票》等遭到逮捕、毒打。
張壽臣
相聲外,常寶堃至少有三個方面也頗受好評,第一個對同行慷慨,一些相聲藝人的回憶中可以看到他當年對同行非常照顧,誰家有困難他都能解囊相助。第二個尊師,對於師父張壽臣和師叔於俊波等人非常尊敬,他曾協助常連安解救過被關押的張壽臣,也曾在師娘去世之後緊急趕來為師娘辦後事。第三個善待徒弟,對蘇文茂他廢除了生死契約,包吃包住還不用蘇文茂給師父家打雜,並且允許蘇文茂用自己的名字演出等。
1951年抗美援朝,常寶堃聽說北京的侯寶林、關學增等藝人要去朝鮮慰問,激起了他的愛國熱情。他專程到北京跟常連安商量。常連安一看就猜出了他的心思,問,想赴朝,是嗎?常寶堃憋了半天說,是!常連安說,去吧,我支持你!於是,常寶堃主動要求參加赴朝慰問團。當時黃敬市長說,這事我們作不了主,得向中央請示。中央聽到後,非常歡迎,批准天津單獨成立一個中隊。當時叫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曲藝服務大隊,常寶堃既是服務大隊的副大隊長,又是天津中隊的隊長。
常寶堃、趙佩茹
在朝鮮前線,他們的演出深受戰士們的歡迎。同年4月23日,慰問演出圓滿結束,第二天他們就要啟程回國了。常寶堃和趙佩茹正在研究相聲段子《揣骨相》,敵人的飛機來了,向下俯衝瘋狂掃射,父親和程樹棠中彈犧牲,趙佩茹等三人負傷。
1951年4月24日,文藝界舉行聲勢浩大的悼念活動。相聲大師張壽臣在追悼會作悼念常寶堃的祭文,表現對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擁護。(祭文發表在一九五一年《天津日報》上)。天津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家光榮稱號,並追認為革命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