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貼保護膜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22 08:13:18 2

本實用新型涉及貼膜機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自動貼保護膜機。
背景技術:
自動貼膜機可電子產品、汽車部件、光伏矽晶片,執行「清潔」及「透明護膜」,其兩組滾輪可同步運轉,完成雙面清潔及各種貼膜,並能控制張力使貼膜機底片保持平坦。在貼表面四周膜的時候,由於產品四周的長度不一樣,需要不同長度的膜貼附在產品的四周,而膜一般都貼在貼膜紙上,使用時需要將膜與貼膜紙分離,同時需要校正位置,並將產品運輸到標準作業位置處進行貼膜,貼膜後需要將四周貼過的膜滾平,此時就需要一種品貼膜機,而現有技術中一般都是人工貼膜,其工作效率低,貼膜位置不準確,勞動強度大,產品質量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動貼保護膜機。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自動貼保護膜機,包括機架以及設置在機架上的自動貼膜機構,所述貼膜機構包括
一取料六軸機械手,該取料六軸機械手將放置在注塑機成型品放置平臺上的加工工件輸送至上料中轉旋轉平臺,在上料中轉旋轉平臺上設置有上料中轉定位機械手,該上料中轉定位機械手將輸送至上料中轉旋轉平臺上的加工工件輸送至產品組裝旋轉盤上;
第一貼膜機構與第二貼膜機構,分別設置在產品組裝旋轉盤的上端;
第一保護膜與產品壓合機構與第二保護膜與產品壓合機構,分別設置在產品組裝旋轉盤的上端,且第一保護膜與產品壓合機構設置在第一貼膜機構與第二貼膜機構之間,所述第二保護膜與產品壓合機構設置在第二貼膜機構的後端;
一卸料機構,該卸料機構設置在第二保護膜與產品壓合機構的後端。
如上所述的自動貼保護膜機,所述卸料機構包括成品下料機構和不良產品排除機構,所述成品下料機構處設置有成品下料輸送機構,所述不良產品排除機構處設置有排除輸送機構。
如上所述的自動貼保護膜機,所述第一貼膜機構處設置有第一貼膜快換接頭裝置。
如上所述的自動貼保護膜機,所述第二貼膜機構處設置有第二貼膜快換接頭裝置。
如上所述的自動貼保護膜機,所述上料中轉旋轉平臺上設置有上料中轉旋轉盤定位機構。
如上所述的自動貼保護膜機,所述產品組裝旋轉盤上設置有產品組裝旋轉盤定位機構。
如上所述的自動貼保護膜機,所述上料中轉旋轉平臺與產品組裝旋轉盤的底部分別設置有伺服電機,該伺服電機與整機調速裝置連接。
如上所述的自動貼保護膜機,所述成品下料機構和不良產品排除機構處分別設置有吹氣機構,該吹氣機構處設置有空氣調壓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自動化設備生產效率快,2.5秒可以貼好一個產品的保護膜,每小時可以產出為1440件。
2、實際自動化程度高,只需要作業員協助更換保護膜,同等設備一名作業員可以同時負責3臺機以上生產,大大降低作業員的勞動程度,一臺機器可以省5名以上作業員;自動化生產可以達到統一,穩定,精度更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貼膜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其中,各個部件的名稱及標註如下:
1-注塑機成型品放置平臺,2-取料六軸機械手,3-上料中轉旋轉平臺,31-上料中轉旋轉盤定位機構,4-產品檢測與壓水口裝置,5-第一貼膜機構,51-第一貼膜快換接頭裝置,52-上料中轉定位機械手,6-第一保護膜與產品壓合機構,61-第二保護膜與產品壓合機構,7-整機調速裝置,8-第二貼膜機構,81-第二貼膜快換接頭裝置,9-產品組裝旋轉盤,92-產品組裝旋轉盤定位機構,10-成品下料輸送機構,11-成品下料機構,12-不良產品排除機構,121-排除輸送機構,100-機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在此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但並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參照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貼保護膜機,包括機架100以及設置在機架100上的自動貼膜機構, 所述貼膜機構包括
一取料六軸機械手2,該取料六軸機械手2將放置在注塑機成型品放置平臺1上的加工工件輸送至上料中轉旋轉平臺3,加工工件在注塑機成型品放置平臺1上勻質排列,保證取料六軸機械手2工作的順利進行,在上料中轉旋轉平臺3上設置有上料中轉定位機械手52,該上料中轉定位機械手52將輸送至上料中轉旋轉平臺3上的加工工件輸送至產品組裝旋轉盤9上;產品組裝旋轉盤9與上料中轉旋轉平臺3的底部分別設置有伺服電機,該伺服電機與整機調速裝置7連接。調速裝置7將產品組裝旋轉盤9設定為5秒轉動一圈,上料中轉旋轉平臺3依據產品組裝旋轉盤9的轉數而調整,保證加工工件順利的輸送至產品組裝旋轉盤9,為了保證上料中轉旋轉平臺3的轉動與產品組裝旋轉盤9的轉動形成匹配,在上料中轉旋轉平臺3上設置有上料中轉旋轉盤定位機構31。
第一貼膜機構5與第二貼膜機構8,分別設置在產品組裝旋轉盤9的上端;
第一保護膜與產品壓合機構6與第二保護膜與產品壓合機構61,分別設置在產品組裝旋轉盤9的上端,且第一保護膜與產品壓合機構6設置在第一貼膜機構5與第二貼膜機構8之間,所述第二保護膜與產品壓合機構61設置在第二貼膜機構8的後端;待加工工件放置在產品組裝旋轉盤9上後,第一貼膜機構5與第二貼膜機構8分別開始工作,兩者之間間隔1秒鐘,第一貼膜機構5在完成貼膜後由第一保護膜與產品壓合機構6進行壓合,第二第二貼膜機構8完成貼膜後由第二保護膜與產品壓合機構61壓合,保證保護膜在產品上的平整。
壓合完畢後的產品由卸料機構輸送,該卸料機構設置在第二保護膜與產品壓合機構61的後端。其中,所述卸料機構包括成品下料機構11和不良產品排除機構12,所述成品下料機構11處設置有成品下料輸送機構10,所述不良產品排除機構12處設置有排除輸送機構121。為了保證產品可以自動輸送至成品下料輸送機構10處或者排除輸送機構121處,在成品下料機構11和不良產品排除機構12處分別設置有吹氣機構,該吹氣機構處設置有空氣調壓閥13。
在加工工件由上料中轉旋轉平臺3輸送至產品組裝旋轉盤9時,由產品檢測與壓水口裝置4對加工工件進行檢測和清理,保證加工工件的乾淨與整潔。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貼膜機構5處設置有第一貼膜快換接頭裝置51,所述第二貼膜機構8處設置有第二貼膜快換接頭裝置81。使得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該設備可以兼容相同款式類的產品貼膜,只需更換機構模組,更換時間大概10分鐘以內。換保護膜時間為2分鐘以內。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同時,對於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方式以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