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22 12:28:42 1
專利名稱: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能夠對脊柱微創椎間盤摘除術 中的纖維環創口實現縫合的一次性縫合器。
背景技術:
目前,醫生在使用縫針進行創口縫合時,基本上都是採用持針器將細小的縫針夾 住,在對創口進行縫合,這種方式在窄小、凹穴等操作範圍受限的部位很難進行。舉例而言, 用於治療腰椎鍵盤突出症的最常見治療方案為在椎間盤鏡下進行椎間盤摘除手術,其核心 步驟包括切開外周呈同心圓排列的纖維環,摘除椎間盤中央的髓核;由於纖維環的位置很 深,該手術需要在一個細小套管內(套管常用規格為直徑1.8cm,長12cm)進行;顯然,醫生 根本無法在如此狹小的套管內持針對纖維環加以縫合;由於無法對切開的纖維環進行縫合,即使醫生儘量將髓核摘除乾淨,但仍然會導 致部分患者在術後其髓核組織由創口突出而復發腰椎間盤突出症,在臨床上復發率達到 25%左右。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旨在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一次性纖維環縫合 器,能夠對脊柱微創椎間盤摘除術中的纖維環創口實現縫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包括一 具有握持手柄的外殼以及從所述外殼穿出的第一空心穿刺針和第二空心穿刺針,所述第一 空心穿刺針和第二空心穿刺針並列設置,且所述外殼在所述第一空心穿刺針和第二空心穿 刺針的穿出位置之間開設有第一開槽;所述第一空心穿刺針和第二空心穿刺針的外壁在前 端開設有相向的開孔,在開孔以下至穿出位置開設有相向的第二開槽;所述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還包括一穿刺推桿及一穿刺拉杆,所述穿刺推桿設置 於第一空心穿刺針中,所述穿刺拉杆設置於第二空心穿刺針中;一導線體送出部及一導線 體接收部,所述導線體送出部設置於第一空心穿刺針中並固定在所述穿刺推桿的頂部,所 述導線體接收部設置於第二空心穿刺針中並固定在所述穿刺拉杆的頂部;一導線體,其容 置於所述第一空心穿刺針中,受導線體送出部推頂從所述相向的開孔進入所述導線體接收 部並卡合;所述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還包括一穿刺針間距調節旋鈕,其旋杆穿過外殼抵頂 於所述第一空心穿刺針外壁,通過旋緊或旋鬆所述穿刺針間距調節旋鈕使所述第一空心穿 刺針沿所述第一開槽滑動,靠合或遠離所述第二空心穿刺針;所述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還包括一制動組件,其包括一扳手及套合於所述扳手 位於外殼內一端的一撥叉,所述撥叉前端的初始位置分別抵頂所述穿刺推桿和穿刺拉杆的 底部,扣動所述扳手能夠帶動所述撥叉推頂所述穿刺推桿和穿刺拉杆向針尖方向移動;一 收線旋鈕,所述收線旋鈕通過連接線與所述穿刺拉杆連接,通過旋緊所述收線旋鈕,拉動所述穿刺拉杆向所述收線旋鈕方向移動;一撥叉彈性體,其兩端分別固結在所述撥叉和外殼 內壁上,在所述扳手復位帶動所述撥叉脫離第一空心穿刺針和第二空心穿刺針外壁的情況 下,所述撥叉彈性體帶動所述撥叉偏離所述穿刺拉杆在所述收線旋鈕作用下的移動軌道;所述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還包括一縫合線,所述縫合線一端固接於所述導線體 上,另一端固接於外殼內壁,所述縫合線中部預結有一套接在所述穿刺拉杆上的活結,固接 於所述導線體的縫合線端能夠隨著穿刺拉杆的移動穿過所述活結;且,所述活結在所述導 線體帶動的縫合線端穿過後由所述第一開槽脫出,所述活結與刺入位置之間的縫合線分別 由所述第二開槽脫出,完成打結。較佳的,所述第一空心穿刺針和所述第二空心穿刺針的尖端呈弧形,以便於穿刺。較佳的,所述第一空心穿刺針和所述第二空心穿刺針的外壁在前端指定位置處設 有刻度和/或安全栓,以便於把握刺入深度。較佳的,所述導線體送出部為一頂塊,向第二空心穿刺針方向推頂所述導線體;所 述導線體接收部具一凹槽,所述凹槽可卡合所述推頂過來的導線體。較佳的,所述導線體為帶有尾翼的紡錘形導線體,所述導線體接收部的凹槽為具 有卡合部的紡錘形容置空間。較佳的,所述導線體送出部和所述導線體接收部分別通過彈性件固定在所述穿刺 推桿和所述穿刺拉杆的頂部。較佳的,所述第一空心穿刺針在外殼以內的部分包覆有定位套,所述定外套表面 延伸有至少一個定位部,所述外殼內壁開設有定位槽;所述定位部卡合在所述定位槽中水 平移動,使所述第一空心穿刺針靠合或遠離所述第二空心穿刺針。較佳的,所述穿刺推桿底部加寬;以及,所述第一空心穿刺針外壁為所述穿刺推桿 的加寬底部設置有垂直方向的移動空間,以使在第一空心穿刺針靠合或遠離第二空心穿刺 針的不同狀態下,所述撥叉前端均能抵頂所述穿刺推桿底部。較佳的,所述扳手位於外殼外的一端通過復位彈性件連接到所述外殼上,以實現 扳手的自動復位。較佳的,所述縫合線為採用生物纖維材料製成的縫合線,實現創口康復後無殘留。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以一對穿刺針取代傳統的縫合針,採 用預裝縫合線並預打活結的方式,通過導線體帶動縫合線通過預打活結完成打結過程,具 有以下有益效果1、能夠在套筒內完成打結,適用於脊柱微創椎間盤摘除手術中纖維環的縫合;2、操作簡單安全。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優選實施例的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徵 和優點將更加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整體剖視結構圖;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俯向透視圖;圖3為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中,外殼的一實施例示意圖;圖4為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中,空心穿刺針及外殼的A-A'剖視結構5[0027]圖5A、圖5B為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中,空心穿刺針一實施例在不同工作狀態下的 B-B'剖視結構圖;圖6為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中,間距調節穿刺針旋鈕部分的B-B'剖視結構圖;圖7A、圖7B為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中,制動組件的扳手及撥叉一實施例在不同工 作狀態下的B-B'剖視結構圖;圖8A、圖8B為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中,制動組件的撥叉和撥叉彈性體一實施例在 不同工作狀態下的C-C'剖視結構圖;圖9A、圖9B為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中,制動組件的收線旋鈕在不同工作狀態下的 B-B'剖視結構圖;圖10為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中,導線體穿過預設活結的線結示意圖;圖11為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配合推結器鎖緊線結的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應當注意,這裡描述的實施例只用於 舉例說明,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構思在於預裝縫合線並預設活結,利用導線體在纖維環下的空 腔內引入縫合線完成打結,來解決現有技術無法對纖維環創口實現縫合的問題。下面將結 合附圖1 附圖11,詳細介紹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為了便於說明,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所提供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的一較佳實施 例加以描述,但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下述說明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其中,圖1 及圖2示出了本實施例所提供的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的整體剖視圖及透視圖,為了便於理 解,通過其他附圖提供了相應的局部示意圖及使用狀態圖。具體的,該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包括一具有握持手柄的外殼100,該外殼100可 由塑料等材料製成,同時,為了便於握持,手柄部位可按手指形狀製作出相應的凹凸形狀, 如圖3所示。該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還包括第一空心穿刺針200和第二空心穿刺針300,該第 一空心穿刺針200和第二空心穿刺針300並列設置,從所述外殼100穿出;具體的,請結合圖4及圖5A、圖5B所示,第一空心穿刺針200的外壁201在前端即 針尖附近開設有開孔204,第二空心穿刺針300的外壁301在前端即針尖附近開設有開孔 304,該開孔204和304相向設置;第一空心穿刺針200的外壁201和第二空心穿刺針300 的外壁301分別在開孔204和304以下至外殼穿出位置開設有相向的第二開槽203和303 ; 以及,所述外殼100在所述第一空心穿刺針200和第二空心穿刺針300的穿出位置之間開 設有第一開槽101 ;在實際使用中,使用者首先手握縫合器手柄,將第一空心穿刺針200和第二空心 穿刺針300自創口兩側刺入皮膚內,其中,為了便於穿刺,第一空心穿刺針200和所述第二 空心穿刺針300的尖端可以呈弧形,以及,為了便於控制刺入深度以及保持兩根穿刺針刺 入深度相等,第一空心穿刺針200的外壁201和第二空心穿刺針300的外壁301在前端指定 位置處可以設有刻度(圖中未示),和/或,可以設有安全栓205和305 ;以設有安全栓205 和305為例,可以在刺入時保證刺入纖維環的深度不超過安全栓205和305的高度。[0041]繼續。該第一空心穿刺針200內部包括一穿刺推桿202,固定在穿刺推桿202頂 部的導線體送出部206 ;有必要指出,圖4中為了便於顯示第一開槽101,將穿刺推桿202橫 斷面表示為空心體,但在實際應用中,實心的穿刺推桿202更加容易被推頂;當然,也可以 採用底部和頂部封閉的空心穿刺推桿202,不影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該第二空心穿刺針300內部包括一穿刺拉杆302,固定在穿刺拉杆302頂部的導 線體接收部306 ;同樣,圖4中為了便於顯示第一開槽101,將穿刺拉杆302橫斷面表示為空 心體,但在實際應用中,實心的穿刺拉杆302更加容易被推頂;當然,也可以採用底部和頂 部封閉的空心穿刺拉杆302,不影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以及,一導線體600,其初始狀態容置於第一空心穿刺針200中,受導線體送出部 206推頂從開孔204經由開孔304,進入導線體接收部306並卡合;顯然,當該導線體攜帶有 縫合線時,就能夠實現縫合線在兩根空心穿刺針之間的傳遞;作為一具體實施例,該導線體送出部206可以為一頂塊,能夠向第二空心穿刺針 300方向推頂導線體600 ;所述導線體接收部306具一凹槽,所述凹槽能夠卡合所述推頂過 來的導線體600 ;較佳的,為了便於卡合,所述導線體600可以為帶有尾翼601的紡錘形導線體,導 線體接收部306的凹槽為具有卡合部308的紡錘形容置空間;請參考圖5A,其示出了第一空心穿刺針200和第二空心穿刺針300穿刺時的狀態, 此時該導線體600容置於第一空心穿刺針200中;請再參考圖5B,其示出了利用導線體600在第一空心穿刺針200和第二空心穿刺 針300之間進行傳線的狀態,可以看出,通過穿刺推桿202推頂導線體送出部206,通過穿 刺拉杆302推頂導線體接收部306,使導線體送出部206和導線體接收部306分別向開孔 204和304方向運動,導線體600在此作用下,實現從第一空心穿刺針200到第二空心穿刺 針300的轉移;其中,為了實現對導線體600因應穿刺針形狀的弧線狀推頂,導線體送出部206和 導線體接收部306可以分別通過彈性件(如彈簧)207和307固定在穿刺推桿202和所述 穿刺拉杆302的頂部。由於將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的兩根刺針刺入創口兩側的纖維環後,為了保證導線 體600的傳遞,需要對第一空心穿刺針200和第二空心穿刺針300進行位置調節,使其彼此 靠近;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還包括一穿刺針間距調節旋鈕400, 其旋杆穿過外殼100抵頂於第一空心穿刺針200的外壁201,通過旋緊或旋鬆穿刺針間距調 節旋鈕400使第一空心穿刺針200沿第一開槽101滑動,靠合或遠離第二空心穿刺針300, 其局部結構圖請參考圖6;可以看出,使用者將空心穿刺針200和300刺入纖維環創口兩側後,由於外殼100 開設有第一開槽101,且纖維環本身具有彈性,因此通過旋緊穿刺針間距調節旋鈕400,第 一空心穿刺針200能夠向第二空心穿刺針300滑動靠合;為了保證滑動過程的穩定性,作為較佳實施例,第一空心穿刺針200在外殼以內 的部分包覆有定位套208,該定外套表面延伸有至少一個定位部2081 (圖6中示出了兩個 定位部2081);相應的,外殼100內壁開設有對應定位部2081形狀的定位槽102,使定位部 2081能夠卡合在定位槽102中水平移動,使第一空心穿刺針200平穩靠合或遠離第二空心穿刺針300。以及,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制動穿刺推桿202和穿刺拉杆302的制動組件,包括一扳手 501 ;一撥叉502,該撥叉502的一端通過撥叉傳動軸5021套合於扳手501位於外殼100 內的一端,撥叉502的另一端(前端)分為兩股,其初始位置分別抵頂穿刺推桿202和穿刺 拉杆302的底部,且分別受到第一空心穿刺針200的外壁201和第二空心穿刺針300的外 壁301的卡合限定;扣動扳手501能夠帶動撥叉502推頂穿刺推桿202和穿刺拉杆302向 針尖方向移動;作為較佳實施例,由於第一空心穿刺針200需要向第二空心穿刺針300靠合,具有 一定的水平位移,因此為了保證撥叉502的前端始終抵頂穿刺推桿202底部,該穿刺推桿 202其底部加寬為一加寬部2021 ;以及,所述第一空心穿刺針200的外壁201為所述穿刺推 杆202的加寬底部設置有垂直方向的移動空間209。具體的,圖7A示出了穿刺時扳手501及撥叉502的狀態,此時扳手501位置靠上;扳動扳手501,扳手501沿扳手旋轉軸5011向下轉動,帶動撥叉502推頂穿刺推桿 202和穿刺拉杆302,如圖7B所示,從而實現導線體600的轉移;將扳手501向初始位置回拉,穿刺推桿202和穿刺拉杆302向下復位,且穿刺拉杆 302將帶動卡合住的導線體600進入第二空心穿刺針300內;較佳的,所述扳手501位於外殼100外的一端可以通過復位彈性件(如彈簧,圖中 未示)連接到外殼100上,從而實現扳手501的自動復位,便於操作。制動組件還包括一收線旋鈕503,收線旋鈕503通過連接線504與穿刺拉杆302 連接,通過旋緊所述收線旋鈕503,拉動所述穿刺拉杆302向所述收線旋鈕503方向移動,從 而帶動導線體600向收線旋鈕503方向移動;其中,為了避免抵頂於穿刺拉杆302的撥叉妨礙穿刺拉杆302的移動,制動組件還 包括一撥叉彈性體5023 (如彈簧),該撥叉彈性體5023的一端固結在所述撥叉的撥叉拉孔 5022上,該撥叉彈性體5023的另一端固結在外殼100的內壁上,在所述扳手501復位帶動 所述撥叉502向下脫離第一空心穿刺針200和第二空心穿刺針300的外壁201和301的情 況下,所述撥叉彈性體5023帶動所述撥叉502偏離所述穿刺拉杆302在所述收線旋鈕503 作用下的移動軌道;圖8A示出了撥叉502前端限定於第一空心穿刺針200和第二空心穿刺針300的 外壁201和301的情況下,撥叉彈性體5023的狀態;圖8B示出了撥叉彈性體5023帶動撥 叉502脫離穿刺拉杆302的移動軌道的情況。在上述已介紹結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導線體600的移動;為了實現 打結,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還包括一縫合線700,所述縫合線700 —端固接於所述導線體 600上,另一端固接於外殼100的內壁,所述縫合線700中部預結有一套接在所述穿刺拉杆 302上的活結701,固接於所述導線體600的縫合線端能夠隨著穿刺拉杆302的移動穿過 所述活結701 ;且,所述活結701在所述導線體600帶動的縫合線端穿過後由所述第一開槽 101脫出,所述活結701與刺入位置之間的縫合線700分別由所述第二開槽203和303脫 出,完成打結;其中,為了保證導線體600能夠穿過活結701,可以預留縫合線700的長度長於從外殼100內壁的固結端經第一空心穿刺針200針尖及第二空心穿刺針300針尖到收線旋鈕 503的距離的2倍,在初始狀態下,該縫合線700可彎折容置於第一空心穿刺針200的外壁 201與穿刺推桿202之間;較佳的,為了避免創口康復後縫合線的殘留,該縫合線700為採用可吸收的生物 纖維材料製成的縫合線;如圖9A所示,顯示了穿刺時縫合線700和收線旋鈕503的狀態,其中,在穿刺拉杆 302的下部結有活結701 ;旋緊收線旋鈕503,在連接線504的拉動下,穿刺拉杆302帶動導線體600 —起向 收線旋鈕503方向移動,同時,活結701由遠及近的在第二空心穿刺針300內移向外殼100 和穿刺針的連接處;當導線體600穿過活結701時,穿刺拉杆302運動到線結701之下,即線結701從 穿刺拉杆302脫離,即可實現打結,如圖10所示;從創口拔出縫合器的穿刺針,繼續旋緊收線旋鈕503,由於外殼100在所述第一空 心穿刺針200和第二空心穿刺針300的穿出位置之間開設有第一開槽101,因此線結第一 開槽101脫出外殼100 ;同時,由於第一空心穿刺針200和第二空心穿刺針300在開孔204、 304以下至穿出位置分別開設有第二開槽203和303,因此線結701兩端的縫合線能夠分別 自第二開槽203和303脫出鎖緊,如圖9B所示;剪斷線結外的縫合線,即可完成一次縫合過 程;較佳的,為了確保線結貼合創口,需配合使用推結器推緊線結,如圖11所示。從上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實施例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以穿刺針代替縫合針, 預裝縫合線,通過導引器在能夠容置穿刺針的狹小空間內自動完成打結,操作簡單,從而實 現脊柱微創椎間盤摘除術中對纖維環創口的縫合。雖然已參照幾個典型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但應當理解,所用的術語是說明 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術語。由於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多種形式具體實施而不脫離實用新 型的精神或實質,所以應當理解,上述實施例不限於任何前述的細節,而應在隨附權利要求 所限定的精神和範圍內廣泛地解釋,因此落入權利要求或其等效範圍內的全部變化和改型 都應為隨附權利要求所涵蓋。
權利要求一種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具有握持手柄的外殼以及從所述外殼穿出的第一空心穿刺針和第二空心穿刺針,所述第一空心穿刺針和第二空心穿刺針並列設置,且所述外殼在所述第一空心穿刺針和第二空心穿刺針的穿出位置之間開設有第一開槽;所述第一空心穿刺針和第二空心穿刺針的外壁在前端開設有相向的開孔,在開孔以下至穿出位置開設有相向的第二開槽;所述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還包括一穿刺推桿及一穿刺拉杆,所述穿刺推桿設置於第一空心穿刺針中,所述穿刺拉杆設置於第二空心穿刺針中;一導線體送出部及一導線體接收部,所述導線體送出部設置於第一空心穿刺針中並固定在所述穿刺推桿的頂部,所述導線體接收部設置於第二空心穿刺針中並固定在所述穿刺拉杆的頂部;一導線體,其容置於所述第一空心穿刺針中,受導線體送出部推頂從所述相向的開孔進入所述導線體接收部並卡合;一穿刺針間距調節旋鈕,其旋杆穿過外殼抵頂於所述第一空心穿刺針外壁,通過旋緊或旋鬆所述穿刺針間距調節旋鈕使所述第一空心穿刺針沿所述第一開槽滑動,靠合或遠離所述第二空心穿刺針;一制動組件,包括一扳手及套合於所述扳手位於外殼內一端的一撥叉,所述撥叉前端的初始位置分別抵頂所述穿刺推桿和穿刺拉杆的底部,扣動所述扳手能夠帶動所述撥叉推頂所述穿刺推桿和穿刺拉杆向針尖方向移動;一收線旋鈕,所述收線旋鈕通過連接線與所述穿刺拉杆連接,通過旋緊所述收線旋鈕,拉動所述穿刺拉杆向所述收線旋鈕方向移動;一撥叉彈性體,其兩端分別固結在所述撥叉和外殼內壁上,在所述扳手復位帶動所述撥叉脫離第一空心穿刺針和第二空心穿刺針外壁的情況下,所述撥叉彈性體帶動所述撥叉偏離所述穿刺拉杆在所述收線旋鈕作用下的移動軌道;一縫合線,所述縫合線一端固接於所述導線體上,另一端固接於外殼內壁,所述縫合線中部預結有一套接在所述穿刺拉杆上的活結,固接於所述導線體的縫合線端能夠隨著穿刺拉杆的移動穿過所述活結;且,所述活結在所述導線體帶動的縫合線端穿過後由所述第一開槽脫出,所述活結與刺入位置之間的縫合線分別由所述第二開槽脫出,完成打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空心穿刺針和 所述第二空心穿刺針的尖端呈弧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空心穿刺針 和所述第二空心穿刺針的外壁在前端指定位置處設有刻度和/或安全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線體送出部為一 頂塊,向第二空心穿刺針方向推頂所述導線體;所述導線體接收部具一凹槽,所述凹槽能夠 卡合所述推頂過來的導線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線體為帶有尾翼 的紡錘形導線體,所述導線體接收部的凹槽為具有卡合部的紡錘形容置空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線體送出 部和所述導線體接收部分別通過彈性件固定在所述穿刺推桿和所述穿刺拉杆的頂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空心穿刺針在 外殼以內的部分包覆有定位套,所述定外套表面延伸有至少一個定位部,所述外殼內壁開 設有定位槽;所述定位部卡合在所述定位槽中水平移動,使所述第一空心穿刺針靠合或遠 離所述第二空心穿刺針。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穿刺推桿底部加寬; 以及,所述第一空心穿刺針外壁為所述穿刺推桿的加寬底部設置有垂直方向的移動空間。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扳手位於外殼外的 一端通過復位彈性件連接到所述外殼上。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縫合線為採用生物 纖維材料製成的縫合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一次性纖維環縫合器,包括一具有握持手柄的外殼以及從所述外殼穿出的第一空心穿刺針和第二空心穿刺針,還包括一穿刺推桿及一穿刺拉杆、一導線體送出部及一導線體接收部、一導線體、一穿刺針間距調節旋鈕、包括一扳手及固定於所述扳手位於外殼內一端的一撥叉、一收線旋鈕、一撥叉彈性體的一制動組件、一縫合線;所述縫合線一端固接於所述導線體上,另一端固接於外殼內壁,所述縫合線中部預結有一套接在所述穿刺拉杆上的活結,固接於所述導線體的縫合線端能夠隨著穿刺拉杆的移動穿過所述活結。本實用新型能夠在套筒內完成打結,專門用於脊柱微創椎間盤摘除術中纖維環的縫合,且操作簡單安全。
文檔編號A61B17/04GK201578299SQ200920299198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4日
發明者汪代文, 陳錦棋 申請人:汪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