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式氣體絕緣負荷開關殼體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02:23:39 1
單元式氣體絕緣負荷開關殼體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單元式氣體絕緣負荷開關殼體。開關殼體包括相互固定的上殼和下殼,上殼設有用於包裹進線端子的進線筒柱,每一進線筒柱的兩側均設有豎直的上絕緣擋板;下殼設有用於包裹出線端子的出線筒柱,出線筒柱與進線筒柱一一對應,出線筒柱之間設有豎直的下絕緣擋板。本實用新型每一進線筒柱的兩側均設有上絕緣擋板,出線筒柱之間設有下絕緣擋板,保證了進線端子之間、進線端子與櫃體之間以及出線端子之間均會有一個擋板,擋板增加了爬電距離,同時也杜絕了電弧的產生,提高了氣體絕緣開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專利說明】單元式氣體絕緣負荷開關殼體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氣體絕緣開關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單元式氣體絕緣負荷開關殼體。
【背景技術】
[0002]氣體絕緣開關設備具有佔地面積小、可靠性高、維護量少以及使用壽命長等優點,目前已經在國內外輸配電系統中廣泛應用。一般氣體絕緣開關設備都具有三相的進線端子和出線端子,而進線端子之間、進線端子與櫃體之間以及出線端子之間在開關開合時候均需要杜絕出現電弧,但一般的氣體絕緣開關設備僅會在進線端子之間設置小塊的擋板,有些甚至沒有設置擋板,未能為氣體絕緣開關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其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不聞。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單元式氣體絕緣負荷開關殼體,以提高氣體絕緣開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單元式氣體絕緣負荷開關殼體,包括相互固定的上殼和下殼,上殼設有用於包裹進線端子的進線筒柱,每一進線筒柱的兩側均設有豎直的上絕緣擋板;下殼設有用於包裹出線端子的出線筒柱,出線筒柱與進線筒柱一一對應,出線筒柱之間設有豎直的下絕緣擋板。
[0006]進一步地,進線筒柱和出線筒柱的外壁均設有用於增大爬電距離的傘裙。
[0007]進一步地,上殼設有圍繞上殼外壁設置的用於增大爬電距離的水平裙邊。
[0008]進一步地,進線筒柱之間以及出線筒柱之間均設有加強筋。
[0009]進一步地,下殼內設有用於放置防潮劑的固定槽。
[0010]進一步地,上殼內設有內隔板,內隔板設在進線筒柱位置的兩側。
[0011]進一步地,下絕緣擋板的一部分置於下殼外部,另一部分置於下殼內部。
[0012]進一步地,下殼的端頭設有觸頭觀察窗和充氣止封閥孔,下殼的側壁設有防爆閥。
[0013]進一步地,下殼與上殼之間設有密封圈,下殼與上殼的貼合面設有用於放置密封圈的凹槽。
[0014]進一步地,上殼和下殼均為環氧樹脂殼體。
[0015]進一步地,下殼內對應出線筒柱的位置設有接地靜觸頭固定座。
[0016]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實用新型每一進線筒柱的兩側均設有上絕緣擋板,出線筒柱之間設有下絕緣擋板,保證了進線端子之間、進線端子與櫃體之間以及出線端子之間均會有一個擋板,擋板增加了爬電距離,同時也杜絕了電弧的產生,提高了氣體絕緣開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負荷開關殼體的俯視圖;
[0019]圖2為圖1中A-A截面的剖視圖;
[0020]圖3為圖2中區域C的放大圖;
[0021]圖4為圖1中方向B的視圖;
[0022]圖5為負荷開關殼體的仰視圖;
[0023]圖6為負荷開關殼體的上殼立體圖;
[0024]圖7為負荷開關殼體的下殼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了更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介紹和說明。
[002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如圖1至圖7所示。
[0027]如圖2所示,單元式氣體絕緣負荷開關殼體包括相互固定的上殼20和下殼30。上殼20和下殼30均為環氧樹脂殼體。上殼20與下殼30是分別一體成型的。下殼30與上殼20之間設有密封圈,下殼30與上殼20的貼合面設有用於放置密封圈的凹槽37(如圖3)。密封圈可以增大殼體內的爬電距離。
[0028]如圖1、圖2和圖6所示,上殼20設有用於包裹進線端子91的進線筒柱21,每一進線筒柱21的兩側均設有豎直的上絕緣擋板22,這樣就使得進線筒柱21之間必然會設置有上絕緣擋板22,而且進線筒柱21與櫃體之間也會有上絕緣擋板22。進線筒柱21外壁設有用於增大爬電距離的傘裙211。傘裙211有四層。傘裙211還起到了加大散熱力度的作用,因此其他實施例中傘裙表面可以做成波浪形或者鋸齒形以增大散熱面積,進一步提高散熱效果。進線筒柱21之間還設有加強筋23。加強筋23除了可以加強上殼20強度剛度以外,還可以增大爬電距離。
[0029]如圖1、圖2和圖6所不,上殼20設有圍繞上殼20外壁設置的用於增大爬電距離的水平裙邊24。水平裙邊24有三層。上殼20內設有內隔板25,內隔板25設在進線筒柱21位置的兩側。內隔板25可以增大殼體內部的爬電距離。
[0030]如圖2、圖4、圖5和圖7所示,下殼30設有用於包裹出線端子92的出線筒柱31,出線筒柱31與進線筒柱21 —一對應,出線筒柱31之間設有豎直的下絕緣擋板32。下絕緣擋板32的一部分置於下殼30外部,另一部分置於下殼30內部。出線筒柱31之間還設有加強筋33。加強筋33除了可以加強下殼30強度剛度以外,還可以增大爬電距離。兩邊的出線筒柱31的外側也設有加強筋33。
[0031]如圖2、圖4、圖5和圖7所示,出線筒柱31的外壁設有用於增大爬電距離的傘裙311。傘裙311有四層。傘裙311還起到了加大散熱力度的作用,因此其他實施例中傘裙表面可以做成波浪形或者鋸齒形以增大散熱面積,進一步提高散熱效果。
[0032]如圖2所示,下殼30內設有用於放置防潮劑的固定槽35,下殼30的側壁設有防爆閥36,下殼30內對應出線筒柱31的位置設有接地靜觸頭固定座34。如圖4所示,下殼30的端頭設有觸頭觀察窗38和充氣止封閥孔39。
[0033]以上陳述僅以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以便於讀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僅限於此,任何依本實用新型所做的技術延伸或再創造,均受本實用新型的保護。
【權利要求】
1.單元式氣體絕緣負荷開關殼體,包括相互固定的上殼和下殼,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殼設有用於包裹進線端子的進線筒柱,每一進線筒柱的兩側均設有豎直的上絕緣擋板;所述下殼設有用於包裹出線端子的出線筒柱,所述出線筒柱與進線筒柱一一對應,出線筒柱之間設有豎直的下絕緣擋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元式氣體絕緣負荷開關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進線筒柱和出線筒柱的外壁均設有用於增大爬電距離的傘裙。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元式氣體絕緣負荷開關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殼設有圍繞上殼外壁設置的用於增大爬電距離的水平裙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元式氣體絕緣負荷開關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進線筒柱之間以及出線筒柱之間均設有加強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元式氣體絕緣負荷開關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下殼內設有用於放置防潮劑的固定槽。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元式氣體絕緣負荷開關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殼內設有內隔板,內隔板設在進線筒柱位置的兩側。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元式氣體絕緣負荷開關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下絕緣擋板的一部分置於下殼外部,另一部分置於下殼內部。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元式氣體絕緣負荷開關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下殼的端頭設有觸頭觀察窗和充氣止封閥孔,下殼的側壁設有防爆閥。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元式氣體絕緣負荷開關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下殼與上殼之間設有密封圈,下殼與上殼之間的貼合面設有用於放置密封圈的凹槽。
10.如權利要求1至9任一項所述的單元式氣體絕緣負荷開關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殼和下殼均為環氧樹脂殼體。
【文檔編號】H01H33/53GK204144137SQ201420561929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6日
【發明者】郭予龍, 高向華, 杜立春 申請人:亞洲電力設備(深圳)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