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改進的自動鉛筆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12:20:49 4
專利名稱:結構改進的自動鉛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系一種活動鉛筆。
背景技術:
傳統的自動鉛筆,系由筆筒部、按壓部、筆心傳送部、筆擦部所組成,當使用者手指於按壓部施壓時,筆筒部外緣面往內作一徑向位移,透過一斜面的接觸而對筆心傳送部加壓,藉以將筆筒部的筆心輸出;但此種自動鉛筆存在結構與傳動複雜,且筆心設計不易輸出等缺點。
有鑑於此,本申請人遂研發一種可據以改善上述缺點的自動鉛筆結構,其系由筆筒部、筆錐部、以及筆擦部所組成,藉由該結構的特殊設計,使自動鉛筆可在不將筆錐部取出筆筒部的條件下,直接裝入筆心,以達到人性化的輸出筆心設計,更可提供大型筆擦及內縮送出筆心的最佳複合功能;然而該結構卻因筆筒部為一體成型的直狀管體,導致其筆心裝入時,需預先拆卸筆擦部之後,才有辦法將筆心裝入,且筆心裝入後,又必須再將筆擦部裝回,而造成組裝筆心上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改進的自動鉛筆,其主要由頂底端皆呈中空狀的筆筒部、插置於筆筒部前端的筆錐部、以及位於筆筒部後端的筆擦部組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筆筒部於上段筆套內部預先裝有頂推塊,而插置於筆筒部前端的筆錐部被作回扣移動時,可使筆心由夾片內側向出口端送出;該筆筒部系由雙段筆套旋接構成,可省卻卸下筆擦部才可裝置筆心的麻煩過程,以方便筆心置入;且筆筒部的上段筆套上另套接一止轉套部,該止轉套部於頂內環面設有一環狀卡槽,以使筆擦部可限位於止轉套部上方旋動,藉此,以利於筆筒部、止轉套部以及筆擦部分別套用不同的色彩,以達到美觀多色樣的變化效果;配合的筆擦部可分別呈軟質的封閉筒狀或硬質的直筒爪狀與錐型爪狀,另外,該封閉筒狀與直筒爪狀筆擦部可提供使用者向內捏合,來間接捏住長型筆擦旋轉,而錐型爪狀則直接貼合於長型筆擦外側,並可與長型筆擦同步旋動,使長型筆擦帶動頂推塊於上段筆套內上下移動,以一併帶動長型筆擦凸伸或縮入筆擦部頂端。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1.由於筆筒部1系由雙段筆套構成,當使用者欲加入筆心P時,僅需將筆筒部1的上、下段筆套11、12旋開,筆心可直接由筆心輸送裝置5頂端的入料口54置入內部,以省卻裝置筆心時,需預先將筆擦部3卸下的麻煩過程。
2.由於筆筒部1於上段筆套11上另套接一止轉套部4,且止轉套部4於頂內環面設有一環狀卡槽42,以使筆擦部3可限位於止轉套部4上方旋動,藉此,以利於筆筒部1、止轉套部4以及筆擦部3分別套用不同顏色或材質,以達到美觀多色樣變化的效果。
3.由於筆擦部3隨使用者的捏陷而夾住筆擦部3旋轉時,該筆擦部3得以間接夾合於長型筆擦31外緣(或直接貼合於長型筆擦31外緣),並於旋轉長型筆擦31時,一併使頂推塊113上下移動,以同步帶動長型筆擦31凸伸或縮入筆擦部3內側。
圖1系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圖1A系筆擦部的第二種實施例圖。
圖1B系筆擦部的第三種實施例圖。
圖2系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組合圖。
圖3系本實用新型的平面剖示圖。
圖4A系本實用新型未輸出筆心的狀態圖。
圖4B系本實用新型輸出筆心的狀態圖。
圖5A系本實用新型未輸出筆擦的狀態圖。
圖5B系本實用新型輸出筆擦的狀態圖。
圖6系筆擦部的第四種實施例圖。
圖6A系筆擦部的第五種實施例圖。
圖6B系筆擦部的第六種實施例圖。
附圖標記1-筆筒部11-上段筆套111-凸塊112-限位環113-頂推塊 114-旋卡肋115-螺紋段 116-環狀卡槽12-下段筆套 122-擋止環2-筆錐部21-推動面22-出口 23-頂抵緣24-螺紋段
3-筆擦部3A~3E-筆擦部31-長型筆擦 32-緩衝間隙33、33A-卡塊4-止轉套部41-凹槽 42-環狀卡槽5-筆心輸送裝置 51-彈力件52-束緊環 53-筆心夾片54-入料口 55-定位環P-筆心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圖3所示,可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態,本實用新型主要系由頂底端皆呈中空狀的筆筒部1、插置於筆筒部1前端的筆錐部2、以及位於筆筒部1後端的筆擦部3所組成,其中該筆筒部1系由上、下段筆套11、12相互鎖接而成,以方便筆心安裝,另外,上段筆套11上方另套接一止轉套部4,其系在止轉套部4及上段筆套11相對合部位分別設有凹槽41與凸塊111,藉以將兩者卡掣定位;此處,止轉套部4於頂內環面設有一環狀卡槽42,以供筆擦部3的卡塊33對合卡制定位,並可於止轉套部4上方任意旋動。藉此,該筆筒部1、止轉套部4以及筆擦部3可分別套用不同色彩,以達到美觀多色樣變化的效果;該下段筆套12則於內環適當部位具有擋止環122,而其底端系供筆錐部2插入。
筆筒部1於上段筆套11的底內環面凸伸一限位環112,該限位環112上端預先裝有一頂推塊113,該頂推塊113與筆擦部3的長型筆擦31底端緊密套接,且頂推塊113外環設有螺旋狀旋卡肋114,而旋卡肋114與筆筒部1內環的螺紋段115系呈相互卡接的狀態,用以提供筆筒部1與筆擦部3互轉時,上段筆套11的內螺紋段115可帶動頂推塊113於內部上下移動,以一併帶動長型筆擦31凸伸出筆擦部3上方。
該筆錐部2於錐型部位設有止滑推動面21,且其端頭部位設有筆心出口22,而筆錐部2靠出口22部位的內環面凹設一頂抵緣23,該頂抵緣23上方具有螺紋段24,以供一筆心輸送裝置5鎖設定位;該筆心輸送裝置5頂端具有供筆心P裝入的入料口54,且環面設一定位環55,該定位環55恰好卡掣於筆筒部1下段筆套12的擋止環122上;而筆心輸送裝置5內部設有彈力件51,且其前端具有一束緊環52,該束緊環52內部包覆有筆心夾片53,而筆錐部2作回扣移動時,其內環的頂抵緣23向上頂抵筆心輸送裝置5的束緊環52以壓縮彈力件51,使筆心P可由夾片53內側向出口22端送出。
該筆擦部3可分成兩種結構形態,第一種系如圖1及圖6所示的封閉筒狀(如3或3C),此狀態的筆擦部3系呈質軟且可調整至適當柔軟度,另外,筆擦部3內緣面與長型筆擦31外緣呈輕觸或保留些許間隙,以供使用者拇指與食指捏陷而間接夾合於長型筆擦31外緣;另一種筆擦部則如同圖1A、圖1B及圖6A、圖6B所示的爪狀筆擦部(如3A、3B、3D、3E),該爪狀部位可為直筒爪狀筆擦部(3B、3E)或由下往上漸縮的錐型爪狀筆擦部(3A、3D),而筆擦部的爪與爪間具有緩衝間隙32,使其就算非為質軟的材質亦具備有向內夾合的彈性;其中,該直筒爪狀筆擦部(3B、3E)內緣面與長型筆擦31外緣系呈輕觸或保留些許間隙,以供使用者拇指與食指捏陷而間接捏住長型筆擦31旋轉,以使長型筆擦31凸伸或縮入筆擦部3頂端;而該錐型爪狀筆擦部(3A、3D)內緣面則直接貼合於長型筆擦31外側,並可與長型筆擦31同步旋動,以帶動長型筆擦31凸伸或縮入筆擦部3頂端。
另外,筆擦部3於底外環面凸設有卡塊33,該卡塊33可分別設為較長或較短狀態,且卡塊33恰好卡掣於止轉套部4的環狀卡槽42內,使筆擦部3可被限位於止轉套部4上方旋動。
其動作方式請參閱圖4、圖5所示,當使用者以食指與中指夾住自動鉛筆的筆錐部2回扣推移時,筆錐部2內環的頂抵緣23頂進筆心輸送裝置5的束緊環52,並向上以一併壓縮彈力件51,此時,束緊環52與夾片53脫離,使夾片53的束縛消失而往外撐張,以使筆心P可由夾片53內側向出口22端送出,而當使用者的食指與中指放開後,束緊環52被彈力件51的回覆力回推,而再度夾住筆心P,使筆心P可突出於出口22端一小段(如圖4A、圖4B所示)。
而該筆擦部3則因底外環的卡塊33卡掣於止轉套部4的環狀卡槽42內,且長型筆擦31底端與頂推塊113緊密套接,而頂推塊113環面藉由旋卡肋114與筆筒部1內環的螺紋段115呈相互卡接的狀態,藉此,當使用者的食指與拇指捏陷住筆擦部旋轉時,該筆擦部3得以被捏陷而間接夾合於長型筆擦31外緣(或直接貼合於長型筆擦31外緣),並在旋轉長型筆擦31時,一併帶動頂推塊113上下移動,以同步帶動長型筆擦31凸伸或縮入筆擦部3內側(如圖5A、圖5B所示)。
請配合參閱圖6所示,系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例圖,其系筆筒部與筆擦部直接卡接,其主要繫於筆筒部1的上段筆套11頂端設有一環狀卡槽116,該環狀卡槽116與螺紋段呈交錯狀態,並配合筆擦部3於底外環面凸設有卡塊33A,且該卡塊33A的長度較長,以防止卡塊陷入環狀卡槽與螺紋段的交錯部位,且該卡塊33A卡掣於筆筒部1的環狀卡槽116上,使筆擦部3可被限位於筆筒部1上方旋動;藉此,以同步帶動長型筆擦31凸伸或縮入筆擦部3內側。
權利要求1.一種結構改進的自動鉛筆,主要由兩端皆呈中空狀的筆筒部(1)、插置於筆筒部前端的筆錐部(2)、以及位於筆筒部後端且內置有長型筆擦的筆擦部(3)所組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筆筒部(1)由上、下段筆套(11)、(12)構成,上段筆套(11)上方套接一止轉套部(4),在止轉套部(4)及上段筆套(11)相對合部位分別設有凹槽(41)與凸塊(111),以將兩者卡掣定位;止轉套部(4)於頂內環面設有一環狀卡槽(42),筆擦部(3)被限位於止轉套部(4)上方旋動,筆筒部(1)、止轉套部(4)以及筆擦部(3)可分別套用不同色彩;所述筆筒部(1)於上段筆套(11)的底內環面凸伸一限位環(112),所述限位環(112)上端預先裝有一頂推塊(113),該頂推塊(113)與筆擦部(3)的長型筆擦(31)底端緊密套接,所述頂推塊(113)外環設有螺旋狀旋卡肋(114),所述螺旋狀旋卡肋(114)與筆筒部(1)內環的螺紋段(115)呈卡接狀態;所述筆錐部(2)前端設有筆心出口(22),筆錐部(2)靠出口(22)部位的內環面凹設一頂抵緣(23),該頂抵緣(23)上方具有一供一筆心輸送裝置(5)鎖設定位的螺紋段;所述筆心輸送裝置(5)頂端具有供筆心P裝入的入料口(54),內環面設一定位環(55),所述定位環(55)卡掣於筆筒部(1)下段筆套(12)的擋止環(122)上;筆心輸送裝置(5)內部設有彈力件(51),其前端具有一束緊環(52),該束緊環(52)內部包覆有筆心夾片(53);所述筆擦部(3)直接或間接夾合於長型筆擦(31)外緣,用以帶動長型筆擦(31)與筆擦部(3)同步旋轉,長型筆擦(31)伸縮於筆擦部(3)上方;筆擦部(3)於底外環面凸設有卡塊(33),卡塊(33)卡掣於止轉套部(4)的環狀卡槽(42)內,筆擦部(3)被限位於筆筒部(1)上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結構改進的自動鉛筆,其特徵在於所述筆錐部(2)的錐型部位設有止滑推動面(21)。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結構改進的自動鉛筆,其特徵在於所述筆筒部(1)的上、下段筆套(11)、(12)相互鎖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結構改進的自動鉛筆,其特徵在於所述筆擦部(3)的底外環面的卡塊(33)分別為較長或較短狀以使筆擦部(3)被限位於止轉套部(4)上方移動。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結構改進的自動鉛筆,其特徵在於所述筆擦部(3)為封閉筒狀,呈質軟並可調整至適當柔軟度,該筆擦部(3)內緣面與長型筆擦(31)外緣呈輕觸或保留些許間隙,以供使用者拇指與食指捏陷而間接夾合於長型筆擦外緣。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結構改進的自動鉛筆,其特徵在於所述筆擦部(3)為直筒爪狀筆擦部,或為由下往上漸縮的錐型爪狀筆擦部,該筆擦部的爪與爪間具有緩衝間隙(32)。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結構改進的自動鉛筆,其特徵在於所述直筒爪狀筆擦部內緣面與長型筆擦(31)外緣輕觸或保留些許間隙,以供使用者拇指與食指捏陷而間接捏住長型筆擦旋轉,以使長型筆擦凸伸或縮入筆擦部頂端。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結構改進的自動鉛筆,其特徵在於所述錐型爪狀筆擦部內緣面直接貼合於長型筆擦(31)外側並可與長型筆擦(31)同步旋動,以帶動長型筆擦凸伸或縮入筆擦部頂端。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結構改進的自動鉛筆,其特徵在於所述筆筒部(1)與筆擦部直接卡接,在所述筆筒部(1)的上段筆套(11)頂端設有一環狀卡槽(116),該環狀卡槽(116)與螺紋段(115)呈交錯狀態,所述筆擦部(3)於底外環面凸設有卡塊(33A),且該卡塊(33A)的長度較長,以防止卡塊陷入環狀卡槽(116)與螺紋段(115)的交錯部位,該卡塊卡掣於筆筒部(1)的環狀卡槽(116)上,使筆擦部(3)被限位於筆筒部(1)上方旋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系一種結構改進的自動鉛筆,由筆筒部1、筆錐部2和筆擦部3組成。該筆筒部於上段筆套內部預先裝有頂推塊113,而插置於筆筒部前端的筆錐部被作回扣移動時,可使筆心由出口端送出;該筆筒部由雙段筆套11、12旋接構成,且筆筒部的上段筆套11上另套接一止轉套部4,該止轉套部於頂內環面設有一環狀卡槽42,以使筆擦部可限位於止轉套部上方旋動。筆擦部可分別呈軟質的封閉筒狀或硬質的直筒爪狀與錐型爪狀,該封閉筒狀與直筒爪狀筆擦部可提供使用者向內捏合,來間接捏住長型筆擦旋轉,以帶動長型筆擦凸伸或縮入筆擦部頂端。本實用新型可省卻卸下筆擦部才可裝置筆心的麻煩過程,可方便筆心置入。
文檔編號B43K21/00GK2853435SQ200520017000
公開日2007年1月3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05年4月25日
發明者白時燻 申請人:白時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