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插柳
2023-10-13 07:30:19 1
門前插柳是江蘇鹽阜地區清明節的民間風俗。
相傳唐代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在江蘇鹽城阜寧築城安寨,懲辦腐敗,斬殺貪官汙吏,懲惡揚善。當地貪官對他恨之入骨,就糾結地方土匪惡霸,讓他們到老百姓當中造謠煽動,說黃巢濫殺無辜,強逼人們造反。這些傢伙種田吃不了苦,出來混吃混喝,得了一點小恩小惠,就見利忘義,死心塌地地跟貪汙官吏狼狽為奸,老百姓難辨是非,恐懼不安,惶惶不可終日。
這天,有個婦女,身上背著一個十多歲的大男孩,手裡挽著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跌跌撞撞地在路上走著。由於她身體瘦弱,又要照顧兩個孩子,一步一個趔趄,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面前又有一條河,常言道:遠怕水,近怕鬼。婦人站在河邊,流下淚來。就在這時,黃巢率領義軍從這裡路過,見狀感到納悶,就問她:「大嫂這是要往哪裡去?」婦人抬頭一看,見是一位武將打扮的大漢,忙跪下磕頭說:「回稟老爺,小婦人的丈夫在外經商,昨日我聽人說起,黃巢的叛軍就快要打到這裡來了,所以趕忙帶著孩子逃命,去阜寧找孩子的父親。」黃巢不動聲色地問:「大孩子身重,小孩子體輕,你為什麼背大的不背小的呢?」婦人答道:「大男孩是前房所生,小男孩是我親生。前房只留下這麼一條根,我年輕,以後還能再生,要是反賊追來,我就丟棄小的,背著大的逃命!」
黃巢聽了很受感動,扶起婦女,對她說:「大嫂,我就是黃巢,但我們不是什麼反賊,而是替天行道的義軍!愛人者,人恆愛之,助人者,人必助之,好助人者仁也。」
第二天就是清明節,為防止部下在戰亂中傷及無辜,黃巢交代婦女:「你在家門前插上柳枝作為記號,我手下的人見插柳枝的人家決不侵擾。」從此,每年清明節,百姓們為祈求平安,便在家門前插上柳枝,這個風俗一直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