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頂置物架暨攜車架的改進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27 06:04:17 2
專利名稱:車頂置物架暨攜車架的改進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汽車車頂上使用的車頂置物架暨攜車架。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攜車架,其是由數個正立架以及數個支撐架所構成,所述的正立架設 有數個弧形凹槽,而正立架的前、後近兩端分設有一束帶,其支撐架是樞接於正立架上,而 正立架結合於車頂所設車頂架,且自行車的車輪容置在正立架所設弧形凹槽,另自行車的 前、後輪是以正立架的前、後近兩端所設束帶束合固定,而支撐架夾掣在自行車架的下斜 管,使自行車能如此直立放置在車頂上,但其具有下列問題存在上述結構其主要穩固支撐重心,在於所述的,同時可添設置物箱的攜車架,作一技 術上以及使用上的改良。1.結構共用性差其弧形凹槽以及束帶設在正立架的固定位置,僅限制單一尺寸 的自行車架設使用,故其結構共用性差。2.使用便利性差其支撐架是夾持自行車架的下斜管,而正立架前、後側所設束 帶束合固定前、後輪,其構件較多使架設以及取下自行車的操作複雜麻煩,故其使用便利性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有鑑於上述問題,為改善現有攜車架結構共用性以及使用便利性差的問 題,乃完成本實用新型的車頂置物架暨攜車架的改進結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車頂置物架暨攜車架的改進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一支杆架組,所述的支杆架組設有數個橫向杆架體、數個縱向杆架體、數個輔助縱 向分力杆件以及數個前叉結合快拆體,所述的數個橫向杆架體分別結合於縱向杆架體以及 輔助縱向分力杆件的前、後側,而前叉結合快拆體樞設於前側的橫向杆架體;數個車頂架結合組,所述的車頂架結合組設有一上夾座體、一下夾座體、數個鎖合 體、數個迫合體、一彈性迫塊體、一 U型束合片體以及一扳動抵推桿體,所述的上夾座體設 有數個穿孔,另彈性迫塊體設有一控制穿孔以及一頂推面,而U型束合片體設有數個穿制 孔,且扳動抵推桿設有一自由面以及一抵推面,所述的迫合體穿過上夾座體以及下夾座體 與鎖合體鎖合,且彈性迫塊體設在上夾座體上,所述的彈性迫塊體所設控制穿孔與上夾座 體所設穿孔相對,而U型束合片體套合在上夾座體上,所述的U型束合片體所設穿制孔,與 彈性迫塊體所設控制穿孔以及上夾座體所設穿孔相對,且扳動抵推桿體穿過所述的穿制 孔、穿孔以及控制穿孔,使上夾座體與下夾座體呈可滑動設在支杆架組所設橫向杆架體以 及縱向杆架體,另轉動控制扳動抵推桿體時,所述的扳動抵推桿體由自由面轉向抵推面,而 抵推面推動彈性迫塊體的頂推面向上,穩固挾持支杆架組所設縱向杆架體;以及數個活動式車輪頂持組,所述的活動式車輪頂持組設有一束合帶體,且所述的活動式車輪頂持組樞設束合在支杆架組的後側所設橫向杆架體。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憑藉將車頂架結合組滑動設在支 杆架組所設橫向杆架體以及縱向杆架體,在控制扳動抵推桿體使其轉動時,所述的扳動抵 推桿體的抵推面推動彈性迫塊體的頂推面向上,使彈性迫塊體以及U型束合片體穩固挾持 支杆架組所設縱向杆架體,另在架載不同輪徑以及尺寸的自行車時,可調整活動式車輪頂 持組相對於橫向杆架體樞轉,使其改變架載範圍,以達結構共用性以及使用便利性佳的功 效。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組合狀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車頂架結合組的立體組合狀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的車頂架結合組的立體分解狀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的車頂架結合組的側視狀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的活動式車輪頂持組與支杆架組的立體分解狀態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的車頂架結合組的第一作動狀態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的車頂架結合組的第二作動狀態示意圖;圖8是本發明的車頂架結合組的側視作動狀態示意圖;圖9是本發明的前叉結合塊拆體與車架前叉結合狀態示意圖;圖10是本發明的支杆架組架設自行車狀態示意圖;圖11是本發明的活動式車輪頂持組調整狀態示意圖;圖12是本發明的使用狀態參考圖;圖13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參考圖。附圖標記說明10_支杆架組;11-橫向杆架體;12-縱向杆架體;13-輔助縱向分 力杆件;14-前叉結合快拆體;20-車頂架結合組;21-上夾座體;210-穿孔;211-上軟質 夾制凸部;22-下夾座體;220-下軟質夾制凸部;23-鎖合體;24-迫合體;25-彈性迫塊體; 250-控制穿孔;251-頂推面;26-U型束合片體;260-穿制孔;27-扳動抵推桿體;270-自 由面;271-抵推面;30-活動式車輪頂持組;31-頂持體;310-上樞接對合部;311-穿置 部;312-頂持部;32-束合板;320-下樞接對合部;33-束合帶體;40-自行車;41-前叉部; 50-車體;51-車頂;52-行李架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貴審查委員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結構,特徵及其他目的,茲以如後的較佳 實施例附以圖式詳細說明如後,惟本圖例所說明的實施例是供說明之用,並非為專利申請 上的唯一限制。請配合參閱圖1至圖5所示,是本發明一種車頂置物架暨攜車架的改進結構的立 體圖、局部組合圖、分解圖以及側視狀態示意圖,其是包括一支杆架組10,所述的支杆架組10設有數個橫向杆架體11、數個縱向杆架體12、 數個輔助縱向分力杆件13以及數個前叉結合快拆體14,所述的數個橫向杆架體11分別結 合於縱向杆架體12以及輔助縱向分力杆件13的前、後側,而前叉結合快拆體14樞設於前側的橫向杆架體U;數個車頂架結合組20,所述的車頂架結合組20設有一上夾座體21、一下夾座體 22、數個鎖合體23、數個迫合體24、一彈性迫塊體25、一 U型束合片體26以及一扳動抵推桿 體27,所述的上夾座體21設有數個穿孔210以及一上軟質夾制凸部211,而下夾座體22設 有一下軟質夾制凸部220,另彈性迫塊體25設有一控制穿孔250以及一頂推面251,而U型 束合片體26設有數個穿制孔260,且扳動抵推桿27設有一自由面270以及一抵推面271, 所述的上夾座體21所設上軟質夾制凸部211,與下夾座體22所設下軟質夾制凸部220相 對,且夾制在車頂所設行李架部(圖中未示),而迫合體24穿過上夾座體21以及下夾座體 22與鎖合體23鎖合,且彈性迫塊體25設在上夾座體21上,所述的彈性迫塊體25所設控制 穿孔250與上夾座體21所設穿孔210相對,而U型束合片體26套合在上夾座體21上,所 述的U型束合片體26所設穿制孔260,與彈性迫塊體25所設控制穿孔250以及上夾座體 21所設穿孔210相對,且扳動抵推桿體27穿過所述的穿制孔260、穿孔210以及控制穿孔 250,所述的上夾座體21與下夾座體22滑動設在支杆架組10所設橫向杆架體11以及縱向 杆架體12,而轉動控制扳動抵推桿體27時,所述的扳動抵推桿體27由自由面270轉向抵推 面271,而抵推面271推動彈性迫塊體25的頂推面251向上,使彈性迫塊體25以及U型束 合片體26穩固挾持支杆架組10所設縱向杆架體12 ;以及數個活動式車輪頂持組30,所述的活動式車輪頂持組30設有一頂持體31、一束合板32以及一束合帶體33,所述的頂持體31設有一上樞 接對合部310、數個穿置部311以及一頂持部312,而束合板32設有一下樞接對合部320, 所述的束合帶體33穿設於頂持體31所設穿置部311,而頂持體31所設上樞接對合部310, 與束合板32所設下樞接對合部320相對,樞設束合在支杆架組10的後側所設橫向杆架體 11 ;憑藉上述結構的配合,以完成本發明車頂置物架暨攜車架的改進結構。請配合參閱圖6至圖8所示,是本發明車頂置物架暨攜車架的改進結構的車頂架 結合組作動狀態示意圖,其支杆架組10的數個橫向杆架體11分別結合於縱向杆架體12以 及輔助縱向分力杆件13的前、後側(參閱圖1),而車頂架結合組20的上夾座體21與下夾 座體22相對,且迫合體24穿過上夾座體21以及下夾座體22與鎖合體23鎖合,而彈性迫塊 體25設在上夾座體21上,所述的彈性迫塊體25所設控制穿孔250與上夾座體21所設穿 孔210相對,而U型束合片體26套合在上夾座體21上,所述的U型束合片體26所設穿制孔 260,與彈性迫塊體25所設控制穿孔250以及上夾座體21所設穿孔210相對,且扳動抵推 杆體27穿過U型束合片體26所設穿制孔260,更進一步穿過上夾座體21所設穿孔210以 及彈性迫塊體25所設控制穿孔250,而車頂架結合組20滑動設在支杆架組10所設橫向杆 架體11以及縱向杆架體12,在控制扳動抵推桿體27使其轉動時,所述的扳動抵推桿體27 由自由面270轉向抵推面271,所述的抵推面271推動彈性迫塊體25的頂推面251向上,使 彈性迫塊體25以及U型束合片體26的相對空間縮小,以穩固挾持支杆架組10所設縱向杆 架體12,以達使用便利性佳的功效。請配合參閱圖9至圖12所示,是本發明車頂置物架暨攜車架的改進結構的車頂架 結合組作動狀態示意圖,其前叉結合快拆體14樞設於前側的橫向杆架體11,而上夾座體21 與下夾座體22是相對夾制在車體50的車頂51所設行李架部52,另活動式車輪頂持組30樞設於支杆架組10的後側所設橫向杆架體11,在架載不同輪徑以及尺寸的自行車40時,其 自行車40的前叉部41,是架設固定在支杆架組10的橫向杆架體11所設前叉結合快拆體 14,而憑藉調整活動式車輪頂持組30相對於橫向杆架體11樞轉,使其改變與自行車40後 輪的架載範圍,以達結構共用性佳的功效。請配合參閱圖13所示,是本發明車頂置物架暨攜車架的改進結構的另一實施例 參考圖,其整體結構與本實用新型的一至五圖相同,唯其是在支杆架組10的橫向杆架體11 與縱向杆架體12間,即輔助縱向分力杆體13的上方,卡制結合設有一置物箱體15,使其除 架設自行車40外參閱圖12,另具有置物空間的附屬功能性,以增加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用 性。茲將本實用新型的優點論述如下1.使用便利性佳其車頂架結合組滑動設在支杆架組所設橫向杆架體以及縱向 杆架體,在控制扳動抵推桿體使其轉動時,所述的扳動抵推桿體由自由面轉向抵推面,所述 的抵推面推動彈性迫塊體的頂推面向上,使彈性迫塊體以及U型束合片體的相對空間縮 小,以穩固挾持支杆架組所設縱向杆架體,故其使用便利性佳。2.結構共用性佳所述的上夾座體與下夾座體是相對夾制在車體的車頂所設行 李架部,而車頂架結合組可相對於支杆架組所設縱向杆架體滑動調整,另活動式車輪頂持 組樞設於支杆架組的後側所設橫向杆架體,在架載不同輪徑以及尺寸的自行車時,可調整 活動式車輪頂持組相對於橫向杆架體樞轉,使其改變架載範圍,故其結構共用性佳。以上說明對本發明而言只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 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可作出許多修改、變化或等效,但都將落 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一種車頂置物架暨攜車架的改進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一支杆架組,所述的支杆架組設有數個橫向杆架體、數個縱向杆架體、數個輔助縱向分力杆件以及數個前叉結合快拆體,所述的數個橫向杆架體分別結合於縱向杆架體以及輔助縱向分力杆件的前、後側,而前叉結合快拆體樞設於前側的橫向杆架體;數個車頂架結合組,所述的車頂架結合組設有一上夾座體、一下夾座體、數個鎖合體、數個迫合體、一彈性迫塊體、一U型束合片體以及一扳動抵推桿體,所述的上夾座體設有數個穿孔,另彈性迫塊體設有一控制穿孔以及一頂推面,而U型束合片體設有數個穿制孔,且扳動抵推桿設有一自由面以及一抵推面,所述的迫合體穿過上夾座體以及下夾座體與鎖合體鎖合,且彈性迫塊體設在上夾座體上,所述的彈性迫塊體所設控制穿孔與上夾座體所設穿孔相對,而U型束合片體套合在上夾座體上,所述的U型束合片體所設穿制孔,與彈性迫塊體所設控制穿孔以及上夾座體所設穿孔相對,且扳動抵推桿體穿過所述的穿制孔、穿孔以及控制穿孔,使上夾座體與下夾座體呈可滑動設在支杆架組所設橫向杆架體以及縱向杆架體,另轉動控制扳動抵推桿體時,所述的扳動抵推桿體由自由面轉向抵推面,而抵推面推動彈性迫塊體的頂推面向上,穩固挾持支杆架組所設縱向杆架體;以及數個活動式車輪頂持組,所述的活動式車輪頂持組設有一束合帶體,且所述的活動式車輪頂持組樞設束合在支杆架組的後側所設橫向杆架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頂置物架暨攜車架的改進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夾 座體設有一上軟質夾制凸部,而下夾座體設有一下軟質夾制凸部,所述的上夾座體所設上 軟質夾制凸部,與下夾座體所設下軟質夾制凸部相對,且夾制在一車頂所設行李架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頂置物架暨攜車架的改進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活動 式車輪頂持組設有一頂持體以及一束合板,而頂持體設有一上樞接對合部以及數個穿置 部,另束合板設有一下樞接對合部,所述的束合帶體穿設於頂持體所設穿置部,而頂持體所 設上樞接對合部,與束合板所設下樞接對合部相對,樞設束合在支杆架組的後側所設橫向 杆架體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頂置物架暨攜車架的改進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支杆 架組的橫向杆架體與縱向杆架體間,即輔助縱向分力杆體的上方,卡制結合設有一置物箱 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車頂置物架暨攜車架的改進結構,其車頂架結合組滑動設在支杆架組所設橫向杆架體以及縱向杆架體,在控制扳動抵推桿體使其轉動時,所述的扳動抵推桿體的抵推面推動彈性迫塊體的頂推面向上,使彈性迫塊體以及U型束合片體穩固挾持支杆架組所設縱向杆架體,另在架載不同輪徑以及尺寸的自行車時,可調整活動式車輪頂持組相對於橫向杆架體樞轉,使其改變架載範圍,以達結構共用性以及使用便利性佳的功效。
文檔編號B60R9/045GK101920682SQ200910146719
公開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16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16日
發明者王秋桂 申請人:高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