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川劇最出名的戲曲曲目,川劇經典劇目

2023-10-12 04:35:39 4

  川劇是中國西北地區的傳統戲曲劇種,距今已經有了幾百年的歷史。雖然如今的中國戲曲都在不斷發展,可是川劇卻反倒是遺失了許多傳統的東西,如今很多川劇劇團都大多表演一些現代戲,反倒忽略了傳統劇目。

  那麼,本期川劇文化一起了解川劇經典劇目。

  傳統劇目有「五袍」(《青袍記》《黃袍記》《白袍記》《紅袍記》《綠袍記》)、「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還有川劇界公認的「四大本頭」(《琵琶記》《金印記》《紅梅記》、《投筆記》),不少為其他劇種失傳的劇目。1949年後,經過整理,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川劇劇目,如《柳蔭記》《玉簪記》《彩樓記》等。《白蛇傳·金山寺》更是在國內外流傳甚廣。

  《柳蔭記》:
  兩晉或南北朝時期,祝英臺女扮男裝到杭州尼山讀書,途中,遇見青年書生梁山伯,二人相見十分投緣,在柳蔭下結拜兄弟。

  梁山伯與祝英臺同窗三年,友誼真摯。三年後,英臺要返家中,山伯特地送行。路上,英臺借物吟詩,暗示自己是個女子。想把自己終身許配梁山伯。但梁山伯並不理解。無奈英臺好假言家中有一九妹,望山伯邀媒下聘。

  英臺回到家中,知父親已將自己的終身許配給馬太守之子文才,心中十分痛苦。山伯應約來到祝家,與英臺樓臺相見,知九妹就是英臺,又驚又喜,後又知英臺已許配馬家,懊喪分,歸家後臥床不起,不久抱恨而亡。

  英臺得知山伯的死訊,悲痛欲絕。她向父親提出,必須允許身穿孝服,到梁山伯墳前祭奠,方能出嫁。其父只好同意。當英臺來到山伯墳前,忽然狂風四起,雷電交加,墳墓裂開,英臺縱身躍入墓中。妻時,雨過天晴,一雙蝴蝶從墓中飛出,蹁躚飛舞。

  《玉簪記》:


  明代戲曲作家、著名藏書家高濂的《玉簪記》,被譽為傳統的十大喜劇之一。主要是脫胎於元代大戲劇家關漢卿的,並在明無名氏雜劇和明中的《張於湖宿女貞觀》的基礎上改編而成的。

  高濂的《玉簪記》是寫女尼陳妙常與書生潘必正的愛情故事:南宋初年,開封府丞陳家閨秀陳嬌蓮為避靖康之亂,隨母逃難流落入金陵城外女貞觀皈依法門為尼,法名妙常。青年書生潘必正因其姑母法成是女貞觀主,應試落第,不願回鄉,也寄寓觀內。

  潘必正見陳妙常,驚其豔麗而生情,經茶敘、琴挑、偷詩等一番進攻,終於私合。而陳妙常也不顧禮教和佛法的束縛與潘必正相愛並結為連理。

  《白蛇傳》:
  其中事實,系法海禪師奉佛旨收妖,尋至鎮江,訪得許仙為白氏蛇妖所糾纏,原原本本,盡行明了。在白氏之立意,未嘗不光明正大:但願報許氏前世救命之恩,為之生一貴子,手創門楣,事畢即行回山隱避。在法海之立意:並非與白氏有仇,必欲制其生命,第恐人妖不能比並,設或理無可喻,層層造孽,許氏善報,因之剝削淨盡,法海不免有縱容之罪,佛旨難以繳銷。

  有此原因,安能坐視。白氏既以報恩為重,平日間厚待許仙,可以質神明,可以對天地,蠢物禿驢,敢幹涉我夫妻耶!於是狠聞之決心,遂止遏不住。噫,兩方面之罪案,亦從此而鑑定矣。其故何哉?蓋水漫金山一役,僅僅屬數小時之久,而生靈之傷害,蓋不止百數千數矣。

  不然,法海佛力無邊,白氏有文曲星懷孕作為護身符,法海固無可如何也。今則罪犯天條,上帝雖有好生之德,亦不能為白氏曲恕矣。合缽之慘劇,宜乎即日發現也。

  《彩樓記》:


  宋代,丞相劉懋為女高搭彩樓,自選佳婿,其女劉月娥,不慕富貴,只慕才華,王孫公子不選,卻把絲鞭擲與窮秀才呂蒙正。懋以呂系一寒士,門戶不當,欲以金錢贖回絲鞭,月娥不從,懋怒,將女逐出相府,月娥也毅然與蒙正同回完寒窯。

  月娥來到寒窯,靠蒙正求齋為生,兩人同甘共苦。數月之後,大雪紛紛,娥母思女情切,遣婢僕送錢米至寒窯。蒙正求齋歸來,見雪地有男女足跡,頓生疑念,經一番周折,疑結始解。自此,夫妻更加恩愛,蒙正也更矢志攻讀。翌年,蒙正赴試春闈,得中榜首,劉懋厚顏登門與月娥及蒙正相認,雖受一番嘲諷,終於盡棄前嫌。

  【結束語】如今大多數的川劇劇團中還偶有演出《白蛇傳》,不過其他的大多數經典劇目卻是越來越少,《柳蔭記》、《玉簪記》更是傳統劇目中的有名愛情故事,小編也希望將來可以觀賞這些傳統劇目。

你可能也喜歡:
川劇的形成和特點,川劇的傳承和發展
川劇和京劇的區別,變臉是京劇還是川劇
戲劇文化解析:川劇的由來是怎樣的
【城市文化】北京歷史文化知識大全

同类文章

湖南衛視2020片單出爐 流量和實力齊頭並進

  湖南衛視向來都是衛視臺的領軍人物,推出了不少受到廣大觀眾喜愛的好劇,而最近,湖南衛視2020招商大會舉行,2020年的影視劇片單也出爐了。從這份片單來看,既有新進的流量小生的劇,也有頗具爆款的實力劇,可謂是流量和實力兩頭抓,顯示出湖南衛視的野心!下面我們一起去戲劇文化那裡看看這份片單吧!  金鷹

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是很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種之一,發源於浙江,又有紹興文戲之稱,以唱為主,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與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我國流傳最廣的劇目。本期的越劇文化帶你瞧一瞧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又名紹興戲,是中國漢族五大戲曲種類之一,是目前中國第二大劇種。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

廬劇文化之《五女拜壽》劇情簡介

  廬劇《五女拜壽》講述的是楊繼康被株連削職為民後,爭先恐後拜壽的五個女兒只有被嫌棄的養女願意收留題目,後楊繼康沉冤得雪的故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廬劇文化中具體看看《五女拜壽》的劇情吧。  明代嘉靖年間,戶部侍郎楊繼康,因對嚴嵩專橫擅權深為不滿,欲告老還鄉。在他六十壽誕之期,眾女兒女婿均奉厚禮進

廬劇文化之《老先生討學錢》唱詞

  廬劇,安徽省傳統地方戲主要劇種之一。是在大別山一帶的山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了鑼鼓書(門歌)、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的。接下來,廬劇文化要介紹的是《老先生討學錢》的唱詞,一起去看看吧。  老先生:巍巍乎啊欠起身蕩蕩乎走出門庭  一路走來一路行來來往往都是人  家家都把那年來過小

戲曲文化說,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京韻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經藝人改革後發展而來。木板大鼓傳入天津、北京後,劉寶全改以北京的語音聲調來吐字發音,吸收石韻書、馬頭調和京劇的一些唱法,創製新腔,專唱短篇曲目。本期的為大家介紹下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木板大鼓發展成京韻大鼓後,伴奏樂器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了三

眉戶戲文化傳承:刺目勸學的劇情介紹

  在中國歷史上,關於考取狀元的典故不少,其故事情節或讓人深受鼓舞,或讓人義憤填膺,或唏噓不已。今天,要介紹的眉戶戲劇目之一《刺目勸學》,也與考取狀元相關,那麼,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刺目勸學》也叫《曲江歌女》又名《曲江打子》。故事發生在唐代曲江池畔,見文於唐白行簡李娃傳。  唐、常州

京韻大鼓名家有誰,及其代表作

  京韻大鼓清末民初形成並流行於北京、天津地區。由當時的鼓書藝人劉寶全等把原用河北語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語音演唱,廣泛吸收京劇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間曲調創製新腔,並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樂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傳至今的京韻大鼓。且看本期的。  京韻大鼓有以劉寶全、白雲鵬、張小軒為代表

蘇州彈詞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有些事,有機會做的時候,就去做,別等沒機會了,再去做,就來不及了;有些人,有機會珍惜的時候,就去珍惜,別等失去了,再去把握,就沒意義了。」  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蘇州評彈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小三弦:  三弦:又稱「弦子」,中國漢族傳統彈撥樂器,其他少數民族受漢族文化影響,也

一步一個腳印,淮海戲發展歷程

  淮海戲,江蘇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2008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淮海戲的發展歷程吧,看它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1、正式定名  淮海戲曾在民間稱為「小戲」,與柳琴戲、泗州戲同源於「拉魂腔」,因流行於淮海地區,曾稱"淮海小戲",19

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山西的北路梆子,在山西的戲曲發展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當然在不可替代的價值裡,就有創造價值的人,本期梆子戲文化,讓我們一起來看卡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戲劇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二、三、四屆理事,山西分會二屆理事、三屆副主席、四屆名譽主席,山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二、三、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