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開學第一課觀後心得10篇
2023-04-01 21:31:58 1
開學第一課的節目通過幾個故事串連起來,都很有代表性,圍繞著生活和家園,讓我們反省覺察,找到差距。下面是範文模板網給大家整理的關於開學第一課觀後心得,歡迎大家來閱讀。
2022開學第一課觀後心得1
最近我看了以英雄不朽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影片。那是一段中國人永遠都不會忘記的歷史,這個影片不僅將抗日戰士們的英雄氣概展現了出過來,更讓日軍的滔天罪行盡顯在眼前。
1938年10月上旬,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一部在牡丹江地區烏斯渾河渡口準備渡河時遭遇日偽軍的猛烈攻擊,這時,準備渡河的婦女團八名女戰士為了掩護大部隊渡河,毅然放棄了渡河,與日偽軍展開激戰。她們主動吸引日偽軍火力,使部隊主力得以迅速擺脫敵人攻擊,但是他們被敵人圍困在河邊,在沒有子彈的情況下,她們面對日偽軍逼降,誓死不屈,她們毀掉槍枝,挽臂涉入烏斯渾河,集體沉入江底,壯烈殉國。
這些抗日英雄為了祖國的自由,為了祖國美好的明天,他麼拋頭顱,灑熱血,前僕後繼,英勇奮鬥。所以,每當我看到五星紅旗的時候,都會想到這是用抗日英雄們的鮮血染紅的;每當想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每當我戴上紅領……我就會覺得很幸福,很自豪,我們要從小學好本領,長大後去創造更美的未來。
2022開學第一課觀後心得2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愛國主義教育暨新學期開學第一課主題教育活動近日拉開帷幕, 20__年的主題是:英雄不朽。我觀看後熱血沸騰……
我國是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輝煌歷史,燦爛文化源遠流長。從炎、黃二帝爭霸,到夏商周,從秦漢到三國兩晉南北朝,從隋朝到唐宋元明清,我國走過了一段又一段光榮的歲月,為世界的和平和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是到了晚清,國力逐漸衰退,外國侵略者乘虛而入。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開始了不堪回首的百年屈辱史。如:火燒圓明園,八國聯軍侵佔北京
,甲午戰爭,喪權辱國的21條條約,九一八事變,七七盧溝橋事變,南京大屠殺等等,國土淪陷,同胞被宰割,這是血與淚的悲慘歷史。歷史不能忘記,因為「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
一百多年前,日本侵略者進犯了寶島臺灣,又過了幾年,挑起了中日甲午戰爭,搶走我國白銀三百多萬兩,據為己有。1931年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1937年又進攻盧溝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全面戰爭。日本想把我國同胞變成亡國奴,想把我國變成殖民地,真是罪不容誅呀!
經過八年的浴血奮戰,英勇的中國人民終於趕跑了日本侵略者,偉大的祖國又站了起來。看,我們現在多麼幸福啊!上課時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裡認真聽課;節假日時,爸爸媽媽會領我們到風景優美的地方去遊玩;每天我們都還能吃到可口的飯菜。再看看現在的城市: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一條條馬路筆直寬闊;一排排樹木蒼翠浴滴;一條條小河清澈見底。這些都來自革命先烈的犧牲與付出。我們要永遠記住革命前輩!
雖然現在祖國發展了,強大了,但我們都要高度警惕,並且牢記那段痛苦的歷史。但牢記歷史並不是要牢記仇恨。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以後決不讓這樣的事情再發生。我們要發奮圖強,爭取把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加強大!
2022開學第一課觀後心得3
9月1日,開學了!一定又會看到《開學第一課》,可是等到放學也沒有消息,直到2號布置的家庭作業裡才有「觀看9月4日《開學第一課》」的內容。為什麼不是開學第一天播放呢,好奇怪呀!在看了9月3日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和9月4日的《開學第一課》後,我才明白,這一次是要對我們進行一次深刻的愛國教育。
與以前一樣,《開學第一課》共四節課,每節課都有一個主題,分別是:愛國、勇敢、團結和自強。每一節課都會請一些親身經歷了抗日戰爭年代的老人為我們講述感人的真實的故事,告訴我們,那個年代的中國人民是怎樣懷著滿腔的愛國熱情,自強不息,團結一致英勇的與日本侵略者作頑強的鬥爭,最終取得了抗戰的勝利。
觀看了閱兵式和《開學第一課》後,我被深深的感動了,心中充滿著自豪。令我感動的是抗日戰爭年代裡中國軍人的勇敢和人民的堅強,正是他們用寶貴的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偉大的先烈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令我自豪的是現在中國的繁榮昌盛,軍隊的威武氣勢,決不允許外國對我們有絲毫的侵犯,我是中國人,我自豪!
爺爺奶奶告訴我:幸福的生活在這樣一個和平的繁榮的國家,應該好好珍惜。是呀,作為一名小學生,我應該努力學習,勇於克服困難,敢於擔當,只有自信、自主、自強,才能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能儘自己的力量愛護祖國、建設祖國。
我將永遠銘記先烈,用少年自強宣言來表達我們對先烈的緬懷之情和決心建設強大祖國的信心:「我們是英雄的子孫,未來是屬於我們的時代,學習英雄的精神,接過英雄前輩的旗幟,從現在起堅定立志,把祖國的強盛當成自己的夢想。我們宣誓:誠實善良、勇敢自信,自立自強,做偉大祖國的接班人。」
2022開學第一課觀後心得4
9月4日晚上八點整,我和媽媽一起坐到電視機跟前,準時收看了繼《焦點訪談》之後的節目為《開學第一課:英雄不朽》,看完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感覺我們今天得幸福生活真是來之不易。
對於現在處於和平時期的我們,對於正在紀念抗戰勝利的我們,千萬不要忘記70年前的那段恥辱!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指導下,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抗戰,終於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70年前,一名中國記者登陸剛剛投降的日本進行採訪,把他在日本的見聞和感受都記錄了下來,告誡中國人:所謂的投降在日本人看來只不過是臨時休戰而已。警鐘長鳴,70年後的今天重讀舊文,相信讀者心有戚焉……
從1937年到1945年,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富強,中國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終於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銘記烈士的鮮血,反思國家民族的未來。通過紀念,增強愛國之情和民族凝聚力,使中華民族不再受外敵欺辱,我們做得到!
今天,我們緬懷歷史,聽抗戰老兵講述抗戰的故事,做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痛定思痛,奮勇前進。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2022開學第一課觀後心得5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兒去了」,這首耳熟能詳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幾乎所有人都會唱。兒童團裡勇敢的王二小,只有13歲,在敵人掃蕩中他把敵人引到了八路軍的包圍圈,卻被敵人殘忍殺害。
在第一課現場,王二小原型兒時的小夥伴史林山成為那段歷史的講述人。當年的少年,如今已是86歲高齡的老人。平山縣南滾龍溝村的史林山用濃濃的鄉音唱起了當年八路軍叔叔教他的童謠:「太行山上的月光,養育著破村莊,敵人來了姦淫燒殺他一心要搶光……可憐我的爹媽死得那樣慘,哭也沒有用啊,喊天也枉然,只有大家組織起來打敗日本保衛祖國才能有家鄉。」
史林山爺爺在節目中告訴我們,兒童團團長閆福華就是王二小的原型。閆福華小名叫二小,他一直叫閆福華二哥。有一天,他和二哥正在放牛,突然發現敵人來了。閆福華當即決定讓史林山回去送信,自己去引開敵人。史林山說,等他送信回來,卻發現敵人用刺刀抵在二小身後,二小領著日軍轉了幾個山頭後將之帶到一個包圍圈裡的懸崖邊,突然抱住一個日軍欲與其同歸於盡時,被另一日軍用刺刀刺進胸膛挑下山崖。
聽完這個故事,我被王二小深深地感動了。他非常機智勇敢,在強大的敵人面前臨危不懼,沉著應對;他為了防止日本鬼子危脅到鄉親們的安全,不顧個人安危,引鬼子進入了八路軍的包圍圈,最後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我要學習王二小的這種不畏艱險的精神,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堅決不當逃兵,努力去面對困難。我還要學習王二小的這種寧可犧牲自己也要保護鄉親們的精神,熱愛我們的班集體,維護我們班級的榮譽,積極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協助老師,要成為老師的合格小助手。
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會永遠都一帆風順的,我會在那些波折中慢慢成長起來,我會加倍珍惜革命前輩留給我們的幸福生活,努力把幸福快樂帶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2022開學第一課觀後心得6
什麼是孝?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母親也經常對我講一句話「不求成才,只求成人。」孝是做人的根本。父母養育我們半輩子,只求我們孝順他們三分之一的時間,難道這點要求我們都做不到嗎?
我國古代人就十分孝順。比如《三字經》中的黃香,在他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他十分悲傷。可母親已經活不過來了,於是,他決定把對母親的思念以及愛全部都傾注到父親身上。冬天的天氣十分冷,晚上睡覺時,黃香就先躺在父親的被中,等被窩熱後才回到自己冷冰冰的被窩裡。
我們現代人也不甘落後,就讓我們看一看陳毅大元帥的故事吧!有一次,陳毅路過家鄉時,回家看望已臥病在床,大小便失控,不能自理的母親,他幫母親洗了髒衣服並且做了一些家務事。作為大元帥的陳毅,他每天工作繁忙,日理萬機都能抽空回家孝順母親,何況我們小學生呢!我們一定要向陳毅大元帥學習。
就拿我來說吧,我認為對長輩最大的孝順就是把自己的學習成績提高,儘量讓父母少操心,平時在家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像上個星期天(母親節)的時候,我就等母親吃完飯,搶著洗了所有的碗筷後,給母親捶了捶背。我在母親後面一下一下,十分認真地捶著,突然間,我發現母親的後背有一些駝了,我不禁想起了母親平日裡不僅要辛苦地工作,而且回家還要做好多家務活,於是我捶的更加認真了,並在心中暗暗許諾:我以後要更加孝敬母親。當然不只是對自己的家人,對所有的長輩都應該如此。如在校,我們要聽從老師的教導,在校外,我們也要孝敬長輩,我每個星期最少和爺爺、奶奶通一次電話,因為太遠,要不然我每天都會去看他們。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遠古時就有「禮儀之邦」之稱。可見,孝順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絕不能丟掉老一代流傳下來的良好品德,那就讓我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孝順長輩吧!孝順還有另外一種,那就是舍小家顧大家,歷史上這樣的人也很多,過去人說的忠孝難兩全,實際忠是最大的孝,對我們小學生來講,要想孝,首先要把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好。孝順的方式很多,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方法。那就讓我們從我做起發揚我們的優良傳統吧!
2022開學第一課觀後心得7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我吃完晚飯,寫完作業。靜靜地等著《開學第一課》開播。
第一課「孝」主講老師是我非常喜歡和崇拜的童話大師鄭淵傑,他說話和他的小說一樣,幽默風趣,「原子彈」對蝦,聽完我們哈哈大笑。
第二課主題是「愛」,也是最讓我感動的一課,秦勇是一位平凡而又了不起的好爸爸,這讓我想起了我逝去爺爺,他總是騎著三輪車送我們上幼兒園,給我們買好吃的,逗我們開心。而現在我們上小學了,長高了,懂事了,爺爺卻不在了,想著,眼淚止不住流下來。
「愛」是世上最溫暖最美的字,讓我們學會愛,愛自己,愛家人,愛老師,愛同學,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2022開學第一課觀後心得8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要講了「孝」、「愛」、「禮」、「強」四個主題,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武藝班的孩子們。他們都是從西藏來的孤兒,他們雖然沒有父母,但他們卻非常堅強,他們表演的武術也十分精彩。
他們的堅強和自信,值得我們去學習!
2022開學第一課觀後心得9
今天和女兒一同觀看《開學第一課》,始知,這是教育部與中央電視臺合作的一項大型公益節目,是央視的品牌節目,第一期播於20__年,很慚愧,我這是第一次觀看。所以我得感謝老師,有此倡議,感謝更因為觀看節目時的觸動,我想只要認真看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或大或小的觸動。
關於「孝」,先說女兒,我和先生對她都起到了榜樣作用,我們和公婆生活在同一個縣城,我們不但在衣食住行上關心兩位老人,還經常看望他們,陪他們聊天,孩子也因此受到影響,經常去看爺爺奶奶,家中有了好吃的也會想著給他們送去。有一次女兒去的時候碰到爺爺患了腸炎,女兒詢問爺爺是否吃了藥,又拿起藥瓶看是否過期,因為女兒了解爺爺奶奶特別節省,過期的藥品也不捨得扔。藥品果真過期了,女兒先把藥扔掉,然後不顧爺爺奶奶的阻攔,去很遠的藥店買藥,跑去炮回,滿頭大汗,小臉紅彤彤,把爺爺奶奶感動得差點落淚。我在生病的時候她也會端茶倒水,為我做這做那,使我覺得有個女兒真的就是一件小棉襖。再說我自己,我經常會覺得愧對母親,父親早逝,母親一人把我們姐弟帶大,在我能為她盡些心力的時候,她卻不在我身邊生活,我所能做的就是經常打打電話給她或者偶爾買些東西寄去,我想老人更需要的應該是經常看到子女,得到他們陪伴,今年夏天也本來要去看她的,但是因為工作等種種原因未能成行,看到節目中何紅濤六年來利用假日騎摩託車載父旅行十六萬公裡,愧意更深,告訴自己,勿要「子欲養而親不待」,那將是人生最深重遺憾。
關於「愛」,我想說我和天下的父母一樣深愛自己的孩子,並在她的成長中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希望她大方有禮。希望她勤懇積極,希望她陽光善思。她也不負期望,她是七歲時就知道使勁地撐著防盜門讓後面的人先進的小女孩;她是每天在我下班前燜好米飯,在我做完晚餐收拾好廚房的那個小女孩;她是幾家朋友相聚為大家做這做那有服務意識的那個小女孩;她也是每次期末都能有優秀成績的那個小女孩……當然她也會在10分鐘內把收拾好的房間弄亂,也會在我批評她時撅嘴不承認錯誤,也會偶爾偷買一點我認為的「垃圾」食品,甚至會把「燒磚」讀成「燒烤」……說後面這些並不會否定我對女兒的滿意,只是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這導致了她在出現問題時,尤其是重複多次一個問題時,我會失去耐心。在愛中,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耐心,愛體現在耐心裡,這是我今晚觀看《開學第一課》,聽歌手秦勇演講他與兒子大珍珠的故事感受到的,我愛女兒,就像說一加一的結果等於二一樣毋庸置疑,但我缺少秦勇的耐心,其實我在想我的愛並不成功,或者說我追求完美,但我的愛並不完美,觀後感結尾表表決心,時刻提醒自己要耐心的愛著,女兒還在成長,我們一起在成長。
觀後感寫到這,我想以後我會陪女兒把這個節目堅持看下去,這個節目很走心。
2022開學第一課觀後心得10
《開學第一課》描寫了許多耳熟能詳的英雄們的光榮事跡,他們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被捕之後,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嚴刑拷打,面色不改,寧死不屈。這些英雄人物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堅貞不屈,傲骨凌霜的江竹筠。
江竹筠十歲的時候就到襪廠當了童工,後來到一所學校邊工邊讀,抗日戰爭暴發後,就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48年春,她的丈夫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她勇敢地接替了她丈夫的革命工作,6月因叛徒出賣而被捕。
在一次審訊中,特務拿來一把特製的四稜筷子,用力夾在江竹筠的幾個手指間。大汗淋漓,疼痛難忍的江竹筠使盡全身力氣喊道「你們可以整斷我的手,殺我的頭,要我說出組織,永遠辦不到!」幾天後,江竹筠傷口未愈,特務分子又用竹筷子猛夾她的手指,看她還是不說,就殘酷地把竹籤子釘進她的指尖,竹籤撕裂著血肉,可江竹筠斬釘截鐵地喊道「竹籤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的意志是用鋼鐵做的!」然後就疼痛地暈了過去。
為了讓江姐開口。國民黨軍統用盡了老虎凳、辣椒水、吊索、帶刺的鋼鞭、撬槓、電刑等酷刑,簡直到了慘絕人寰的地步,江姐被折磨的皮開肉綻,但她堅貞不屈,正義凜然,關鍵時刻守住了黨的機密。
1949年11月14日,在重慶即將解放前夕,江竹筠被特務殺害於渣滓洞監獄,年僅29歲。
看到這裡,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想到現實生活中,我們面臨困難,總是沒有足夠的勇氣,畏縮不前;面對誘惑,又意志不夠堅定,犯下了種種錯誤。我們都應該向這位英雄「江姐」學習,什麼事都要堅持,不能放棄。
2022開學第一課觀後心得10篇相關文章:
★ 觀看2022開學第一課有感心得300字
★ 2022幼兒園大班開學第一課教案10篇
★ 2022開學第一課一生受益正能量語錄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