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民俗專家考證太極拳誕生地

2023-04-06 14:53:33

李徵康十年考證

  發現全國唯一「太極觀」遺址

  通過10餘年考證,李徵康發現,杉溝北坡半坡上原有一座太極觀,觀內有祖師殿、太極殿、火星殿、娘娘殿、財神殿、龍虎殿等建築。「根據當地老人們代代回憶相傳,記下了太極觀的大致輪廓。這是一座階梯式的三進大院廟觀,十分宏偉壯觀。門外兩棵大銀杏樹,門額有匾、上書『古太極觀』四字。至於『古』到什麼朝代,歷史沒有記載,當地百姓也無人能記清楚。」

  據李徵康考證,清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杉溝大雨,太極觀完全被泥石流掩埋。現在,僅剩廟門外一左一右兩棵大銀杏樹,依然旺盛,這裡是太極觀的遺址。

  李徵康考證,用「太極」命名的道教廟觀,武當山乃至全國,獨此一家。

  李徵康走訪調查得知,官山鎮人人皆知「太極觀」。

  刻字印證「太極觀」

  石窟像當地普遍稱「張爺」

  在「太極觀」遺址後面,有一石窟,深、高均為1.1米,寬0.93米。洞頂呈弧形,洞內依巖鑿有神臺,臺上有一青年坐像,身背一口寶劍,頭頂有髻,顯然是個年輕道士(見圖一)。

  洞右石壁上側面刻字:「武當山五龍靈應宮下院太極觀記,大元至元二十一年歲次甲申正月,上院馬本宮立石。」(見圖二)

  歷史上的大元至元二十一年,是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時,距今有720多年。「這是研究太極觀及張三丰歷史的唯一證據。」李徵康還發現,當地人稱石窟內神像為張爺。張爺,是武當山一帶人們對張三丰的尊稱。李徵康還說,在石窟附近方圓30裡,當地人還將石窟中造像稱為「太極爺」。

石窟中的「太極爺」究竟是不是張三丰呢?武當山各大宮觀廟宇內多有銅像,但人們只稱張爺,不稱「太極爺」。為了揭開這個謎底,李徵康搜集了《中華百神圖》中的張氏畫像,請「太極觀」附近村民辨認,一名杜姓老人認為,這就是「太極爺」,根據祖輩傳下來的說法,原來在「太極觀」供奉的「太極爺」的特點是:四方臉,手執寶劍,託太極圖。

  老人講述張爺創太極拳

  歷史證明太極與達摩術相通

  李徵康根據這些調查考證初步認為,官山鎮孤山村杉溝附近出現的「太極爺」,就是北宋徽宗年間的武當丹士張三丰。

  「太極爺」為什麼要手託「太極圖」呢?李徵康說,「按邏輯推理,先有太極圖,後有太極拳。分析太極拳的特點,還得從太極圖說起。武當拳功的創造者,將太極圖應用於拳擊,太極圖也成了太極拳的圖徽。在這個圖徽模型的指導下,使太極拳的運動方式和路線也成為曲線、弧線和圓線。」

  李徵康說,張三丰作為武當道人,根據自己對道教理論的研究,在陳摶「無極圖」和周敦頤「太極圖」的基礎上,自己創製了「太極圖」。

  李徵康走訪中還了解過居住在太極觀附近86歲的陳明慶老人。老人自言是祖父教他太極拳。祖父的師父是誰,他閉口不談。陳明慶遵循「寧可失傳,不可誤傳」祖輩教化,從未收徒。2011年冬,老人的去世使太極觀太極拳的繼承從此中斷。陳明慶老人生前曾說過,「張爺」從四川來到杉溝,住在附近山洞修行。後來,他創出了太極拳,當地人稱其修行的山洞為太極洞(見圖三)。至今,太極洞石壁上仍留有一碗清泉,乾旱不涸,雨澇不溢。

  1933年,華曹元所編《國術》一書「總論」:「……至北宋時,有張三丰其人者,精達摩術,……合以陰陽動靜之理,而發明為太極拳,授徒於武當山,是為武當派,北人多尚之,謂之內家拳。」

  對此,李徵康指出,達摩是佛教人物,北宋時,佛教在武當的建築尚多。就在張三丰修行的太極洞與太極觀之間不到5華裡的地段,就有上庵、中庵、下庵三座佛教廟宇。而在杉溝周圍,更有石佛寺、羅漢洞、觀音巖、雷音臺、蘭衣庵、白衣庵、尼姑庵、尼姑巖、觀音堂、佛祖廟等眾多佛教場所。「張三丰的隱居地與佛教寺庵為近鄰,和平相處,年長月久,光從這一點看,張三丰精達摩之術,就十分合情合理了。」

  「天下太極出武當」。「太極」指的是「太極拳」,那麼,武當太極拳究竟誕生在哪裡呢?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研究館員李徵康近日表示,他經過10餘年潛心研究,認為武當太極拳就誕生在武當山腳下的湖北省丹江口市官山鎮孤山村的杉溝太極洞、太極觀。

  今年75歲的李徵康,退休前是湖北省丹江口市六裡坪鎮文化站站長。他先後在武當山腳下「挖」出三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伍家溝民間故事、呂家河民歌、武當神戲。

  作為全國知名民俗文化研究專家,李徵康認為,北宋武當丹士張三丰的確存在,他就隱居在官山鎮孤山村杉溝的山洞裡,並創作出太極圖與太極拳。在他仙逝後,當地百姓和他的徒弟們,按照其生前形體容貌,用石頭雕了神像供奉在太極觀中。為了讓師父流芳百世,徒弟們又鑿了石窟,將張三丰的青年坐像刻在石窟內。

同类文章
 僅僅找好釣點是完全不夠的,你真的會調漂嗎?

僅僅找好釣點是完全不夠的,你真的會調漂嗎?

釣魚雖然說是一件將就陶冶情操的事情,但是其實也有競技釣這一說,這就是會發生在一些黑坑等其他的場所,很多人並排在一起,大家有說有笑來釣魚也是不可以的,這其中會發生的一個現象,那就是往往大家明明各種前提都差不多,但是卻發現有的人可以一直連竿自己卻不行,想要有口就有魚?僅僅找好釣點是完全不夠的,你真的會調

黑坑釣場老闆到底隱瞞了什麼秘密?釣友:難怪上魚這麼難

由於冬季環境低下,所以很多釣友早已封竿,或轉戰室內的大棚黑坑進行垂釣。為什麼冬季不進行野釣呢?首先因為冬季溫度低,導致魚口輕或者魚兒的遊動率低下,另外的原因也很簡單,在野外釣魚吹風也很冷。這個時候很多釣友為了「解毒」,去黑坑垂釣也是首要的選擇,儘管如此有些黑坑的老闆也會使用一些小手段,讓釣友們魚獲變

小魚鬧窩怎麼辦?學會兩招上大物不再是問題

小魚鬧窩是常有的事,每個釣魚人都必免不了小魚鬧窩的情況,除了冬季小魚鬧窩的情況比較少之外,春夏秋這是哪個季節難免不會碰到小魚鬧窩的情況,今天就來跟大家來聊聊小魚鬧窩的情況,大家對這些也有全面的了解。一、小魚的特性小雜魚,品種很多,最常見的比如餐條、鰟鮍、趴地虎等。其中餐條最多,防止鬧小魚在很大程度上
 四個跡象證明大魚進窩,想要上大物這些條件缺一不可

四個跡象證明大魚進窩,想要上大物這些條件缺一不可

釣魚人垂釣的目標魚,都是想搏大物的心態,並不是說要釣一條大物的心態,而是在釣魚的生涯之中留下一點痕跡。但是很多釣友因為自身能力的原因,而導致垂釣的失誤,運氣好的只留下魚鱗證明過自己垂釣過大物,運氣不好只留下多副被切斷的子線,那麼大魚入窩會有明顯的預兆嗎?答案是肯定的,今天就跟大家說說上大物的前奏是什
 浮漂沒動作卻中魚,只是釣得太鈍?

浮漂沒動作卻中魚,只是釣得太鈍?

相信大家在釣魚的時候都遇到過這樣一種情況,明明浮漂看起來沒動作,但是打算換餌的時候提竿卻中魚了。有的新手釣友甚至覺得這是運氣好,浮漂不動居然也能釣上魚來。另外一些有經驗的釣友會認為調釣出了問題,通過改變調釣來改善這種情況。難道問題就這麼簡單?改變調釣就可以改善這種情況?不一定!因為出現浮漂沒動作卻中
 打太極拳要做到「力線貫通」,這樣練功你會有所收穫

打太極拳要做到「力線貫通」,這樣練功你會有所收穫

一語道破天機,真情方見真淳。找到自身問題,把問題縮小。方法是,先學習他人經驗,再進行篩選整合,最終形成自己,一套東西。沉勁與沉勁,會有不同,這是武術的魅力。有人的沉,透著整,能催能轟。有人的沉,含著活,能拔人根,處處落空。沒有哪種更好,練到家最好。人是這樣,不可能各方面都突出,認準一門,花功夫深入,
 冬季釣魚技巧,水庫釣魚怎麼選擇釣位?

冬季釣魚技巧,水庫釣魚怎麼選擇釣位?

冬釣找釣點就是為了尋找冬魚窩冬的棲息點,經過不少冬釣釣友的總結,什麼背風、向陽、有草,仿佛只要符合這三個條件,就一定釣上魚,但是正如不少釣友發自肺腑的感慨,要有魚、要有魚、要有魚!水裡沒魚,1000個必要因素都是扯談,所以我們現在與其說那些因素是都魚群棲息的條件,不如直接點,直接說地形特徵,有沒有咱
 冬季釣魚打窩還用打窩器?用上這幾招魚兒早就進窩了

冬季釣魚打窩還用打窩器?用上這幾招魚兒早就進窩了

冬天釣魚,最難的就是「聚魚」,為了能夠將魚兒聚集到窩子裡,很多釣友都選用精準打窩的方式,用打窩器將窩料直接投放到釣點裡。這種方法雖然簡單,但是對窩量有比較高的要求,而且發窩的時間相對較長。那麼還有沒有別的方法聚魚呢?其實很多老釣友都選擇「抽窩子」的方法來聚魚和誘魚。什麼叫抽窩子?就是釣魚人用較快的速

冬季釣魚怎麼垂釣鰱鱅?三個方面很關鍵

鰱鱅是鰱魚和鰱鱅的合稱,因為這類魚的個頭大力量強,是釣魚人常常垂釣的對象,尤其是冬季釣鰱鱅,個頭都比加大,在提竿遛魚的時候都比較有樂趣,但是冬季釣鰱鱅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上魚,特別是魚口輕的季節,鰱鱅跟鯽魚一樣吃口輕,並且釣竿和釣位要選擇到位,才會有大鰱鱅垂釣上來。一、宜用海竿或磯竿有句話說得好「大

魅力奧運人文奧運 萬裡長城萬人太極拳表演

          「魅力北京、人文奧運,居庸關萬裡長城萬人太極表演活動」今天上午隆重開幕,來自四面八方的近萬名太極拳愛好者齊聚雄偉的居庸關長城腳下,共同上演了一幕氣勢恢宏的壯觀場景。   本次活動是北京奧組委首屆文化節的系列活動之一,簡短的開幕式之後,首先進行的是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鑼鼓表演,之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