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大發現春秋大墓神奇錄(湖北發現春秋時期神秘大墓)
2023-04-17 20:38:42 1
文|紀說觀史
編輯|紀說觀史
湖北發現春秋時期大墓,大墓中驚現神秘血紅腳印,墓主的身份撲朔迷離。
血紅腳印為何會出現在此?大墓中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
2006年秋天的一個晚上,村中的狗叫聲吵醒了老樊,村子一直很太平,老樊起身出門查看,原來是幾個盜墓賊趁黑行動。
他們本打算賺上一筆快錢,但不曾想被發現了,盜墓賊心狠手辣對著老樊手腳相加,隨後便趁夜色逃走。神秘古墓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是什麼吸引盜墓賊鋌而走險的呢?
湖北荊門市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作為楚文化重要的發源地,他承載了無數的歷史參考價值。
2009年湖北省南水北調水利工程途徑荊門嚴倉古墓地區,為了避免破壞古墓,國家決定對古墓中的獾子冢進行搶救性發掘,一隻經驗豐富的考古隊因運而生。
前期的勘探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隨著專家的深入探索,獾子冢的規模讓專家大吃一驚。
獾子冢的封土堆高8.5米,總角直徑63米,墓穴口的面積達到了驚人的1088平方米,這個面積在以往的發掘中,最起碼都是貴族墓葬。
獾子冢墓主身份顯赫的消息很快就在鎮子中傳開了,有些村民驅車百裡趕來看熱鬧,考古隊就這樣在群眾的目光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12月15日上午,一名工作人員照常清理封土堆,突然他感覺到鐵鏟下有異樣的感覺,這片土質比起其他土層來說更鬆軟一些。
這一變化對於考古來說不算好消息,同時期掩埋的土質理應相差無幾,出現鬆軟土層只有一種情況,這是個盜洞!
盜洞的出現讓現場氣氛緊張了起來,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僅僅過去半天時間,另一個盜洞又出現在人們眼中,一南一北兩個盜洞讓專家莫名的心慌。
如果獾子冢被盜掘了,那對整個考古界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很快獾子冢大墓的整體面貌就展現了出來,這是一個甲字形墓葬,從開口逐漸向墓地縮小,15臺階四邊向下,有點類似於倒放的金字塔,氣勢非凡。
所有線索都在印證人們的猜想,一座豪華大墓離我們越來越近。
1月16日,天空下起了大雪,但圍觀的人群不減反增,他們都在等待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隨著最後一塊槨蓋板的移開,眼前所看到的一幕,讓所有專家痛心不已,墓中早已空空如也,就連墓主的骸骨都被人扔到了外槨室,現場能看到唯一的器物,居然是一個現代的膠桶。
主墓室和四面的廂室被盜墓者打通,淤泥積水順著盜洞湧入整個墓室,現場陷入了無盡的沉默,看到這種場景,每一個考古工作者都心如絞痛。
「血紅腳印」但就在這時,一個意外的發現讓在場所有人的毛孔都豎了起來。黑色棺板上赫然出現了一個血紅腳印,腳印仿佛是來自「地獄」的印記,清晰可見,隱隱散發著陰冷之氣。
經過初步勘測,腳印通長26釐米,腳掌達到了10釐米,腳跟處也有6釐米的寬度,換算過來就是現代人42碼的腳。這是以往考古活動中從未發現的,它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
對於神秘腳印是怎麼來的,專家想破腦袋都沒想明白,但就在這時,專家突然找到了重要線索。
清理完棺蓋上的淤泥後,專家發現棺蓋板的內層居然也是用紅漆塗抹的,這讓專家有了大膽的想法,難道腳印是2000多年的古人留的?
此時棺槨的清理已經接近尾聲,一個重要的線索也浮出水面。
經過電腦復原,專家發現獾子冢是一槨三棺的結構,腳印出現的位置是中棺板上,中棺板與外棺板緊密連接,這就排除了是盜墓賊留下的可能,現在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墓主當年下葬時就已經出現在棺槨上。
但疑問就來了,2000多年前的古人,為何在逝者的棺槨上留下腳印,這隻腳印的來歷和用意又是什麼呢?
中國自古注重禮教,能夠接近棺槨的只有製作棺木的木匠,周代棺槨制度規定天子享有四重棺槨,上公、侯伯子男、大夫等人分別享有三重、二重、一重。
而獾子冢是一槨三棺的規格,同時用的又是高級金絲楠木,即使是工匠不小心留下的,事後也絕對會做出補救。
專家給出一種猜想,當年木匠在棺槨外刷上一層紅漆,在紅漆上刷上黑漆,黑漆未乾時木匠無意中踩了一腳,帶走了少量的黑漆,當下並看不出來,但日久天長,黑漆掉落後腳印才顯現出來。
這種說法明顯有些牽強,如果是無意中留下的,那麼腳印為何會如此清晰?
爭議依然存在,當考古人員回過頭看大墓時,又有了新的發現,墓道是東向,墓主人的頭自然也朝著東面,當棺蓋板復原以後,那個血紅腳印竟然踩到了墓主胸口位置,這就有些蹊蹺了。
古人認為胸口是命門所在位置,腳印卻出現在如此重要的地方,又踩得如此的清晰分明,種種跡象表明腳印不想疏忽造成,反而更像刻意而為,真相就像一張大網籠罩著一切。
墓室的整理告一段落,專家將目光放在了車馬陪葬坑,2000年的歲月時光,讓馬匹屍骨僅剩痕跡,木質的戰車也腐化成泥。
就當專家以為又要失望而歸時,突然在泥土中摸到了一塊銅戈,銅戈的表面似乎有文字的跡象,每個考古人員都知道,古墓中出土文字意味著什麼。
銅戈很快就到了專家手中,戈頭上清晰地寫著:
「二十六年晉國,上庫工師洽」
銘文上寫的26年指的是魏惠王26年,是這塊銅戈的生產日期,這是一個斷代的器物,大墓下葬時不會早於這個年代。
考古工作極其嚴謹,對於任何信息都需要證據來證實。考古發掘已全部完成,專家進入到文物整理的後期工作。
由於盜擾嚴重,墓室中唯一出土的竹簡也變得模糊不清。拿到竹簡過後,專家就開始了辨識工作,竹簡中主要分為卜筮和遣策兩種,卜筮通常是墓主佔卜時所用的,而遣策則是記錄墓主隨葬品的清單。
最終竹簡沒有辜負專家的期望,根據竹簡上的記載,墓主生前的時光一直在病榻上度過,經過竹簡中佔卜了充滿祈福的字眼,但墓主最後還是不治而亡。
墓主的車馬陪葬坑中,一共出土了7輛隨葬車,最關鍵的是,這七輛車中有一輛是四匹馬的座駕。
按照周朝禮制,天子享有六匹馬的座駕,諸侯一類的官職享有四匹,士大夫享有三匹,很明顯獾子冢的隨葬規格達到了諸侯級別。
而且肯定是獾子冢古墓的結構完整,製作精美,棺槨安放得井井有條,絕不是匆忙下葬的。
竹簡上的字句都證明了墓主是生病而死的,再從獾子冢嚴禁的墓葬建築上來看,建造墓室的時間並不短,一切都是那麼有規劃地進行,那麼那個血紅腳印究竟是從何而來的呢?
對竹簡解析後的幾天,並沒有太大的進展,但令專家們沒想到的是,接下來的兩天,事情的進展超出了人們的想像。
竹簡上清晰地記載了:
司馬,主武也,諸武官亦以為號。
司馬是春秋戰國時期掌管軍事的職官,至此謎底終於揭曉,大司馬悼滑正是獾子冢的真正主人。
悼滑
悼滑是楚國的最高軍事長官,總攬朝中軍務要事,地位非同尋常,可一位位高權貴的國之重臣,擁有如此豪華的陪葬規格,可為何會出現血紅腳印麼?
謎底始終沒解開,一切的猜想都回到了起點。考古人員只好將目光再次放到腳印上,這次他們終於了新的發現,腳印下居然暗藏玄機。
腳印下有一個手印若隱若現,手印並不大,看起來像小孩的手掌,顏色也比腳印淡了許多,如果不仔細觀察的話,你根本看不見它的存在。
小手印的出現更加說明腳印不是工匠無意留下的,這個新發現讓事情終於有了進展,一個成年人的腳印,一個幼童的手印,這兩者究竟有何關聯?兩千年前的古人究竟想留下怎麼訊息呢?
專家一下子沒了思緒,他們打算從史料中尋找答案,根據史料記載,悼滑活動的年代集中於楚懷王中期,這個時期,一位名叫屈原的詩人,在此時期寫出了浪漫詭譎的《離騷》。
當時的楚國上下,都沉浸在虛構的神話世界中,他們被巫風所迷惑,全國上下做什麼都要「問神祈鬼」,他們妄圖使用「鬼神」之力擊退秦師。
在這個崇尚鬼神的國家,那個神秘的腳印和手印,會不會就是當年一種奇特的風俗呢?這個猜想並不是不可能,但是在那個等級制度嚴格的時代,先人真的會做出這樣的驚人之舉嗎?
通過走訪,專家發現了一個奇特的地方,當地一直存在著一些特殊的喪葬儀式,家中長輩去世後,當地人會逆時針圍繞老人的棺槨走三圈,具體並沒有人能說出所以然來,只能說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儀式,專家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想。
2000年前的葬禮上,墓主年幼的愛孫恭敬地留下了手印,由於年齡尚小力氣不足,所以留下的手印也淡,隨後墓主的長子留下腳印,一大一小的印記寄託著族人的哀思和懷念,就這樣永遠的留在了棺板上。
結語可能這就是楚國獨有的喪葬儀式,以留下腳印手印的祈福方式,漸漸地轉移成如今逝者後人繞棺木三圈的葬俗,這種猜想的可能性極大。
只不過找遍了歷年來發掘的楚國墓葬,除了獾子冢再也沒有發現相似的印記,神秘的血紅腳印究竟是獨特的葬俗,還是後人幻想出的浪漫傳說,直到今天都是一個未解之謎,這個充滿浪漫的猜想已無跡可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