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促進牡蠣和珍珠貝類精、卵排放的方法
2023-04-25 11:48:26 2
專利名稱:一種促進牡蠣和珍珠貝類精、卵排放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促進牡蠣和珍珠貝類精、卵排放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進行雙殼貝類養殖和育種時,需要進行人工催產育苗。目前,人工催產 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學和理化結合3種方法(梁飛龍等,2001;鄧陳茂和蔡英業,
2007)。物理方法常用的有變溫法和陰乾刺激法變溫法是通過反覆升降溫3-4 nc,刺激精卵排放,陰乾刺激法則是選擇性腺發育成熟的親貝陰乾幾個小時後 放入水中,促進精卵排放。化學方法常用0.2o/。的銨海水0.2-0.5ml注射親貝的性 腺刺激精卵排放。理化因子結合法則常常是親貝注射氨海水後,再結合降溫等 物理方法刺激精卵排放。這些方法刺激效果不太理想,只有部分個體刺激後排 放精卵,而且,條件變化劇烈,對親本刺激過大,氨水等會對精卵造成一定的 危害。
發明內容
為了彌補現有的理化刺激精卵排放效果較差、對精卵危害大的不足,本發 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促進牡蠣和珍珠貝類精、卵排放的方法,操作上耍求不高, 容易掌握和實施,不會對貝類造成人為傷害,能夠有效促進精卵排放,為開展 牡蠣和珍珠貝類的人工繁育和開展遺傳育種提供可靠的保障,促進牡蠣和珍珠 貝類養殖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用過濾海水配製濃度為 0. 005%-0. 015%的植物血凝素溶液;選擇性腺發育成熟的成體牡蠣或者珍珠貝, 在32"C的條件下,將牡蠣或者珍珠貝浸泡在配製好的植物血凝素溶液中,用充 氣泵向溶液充空氣,4-6小時後轉入新鮮過濾海水中,並不斷充入空氣,至10小 時左右,牡蠣或者珍珠貝在3-6小時後逐漸開始排放精、卵,10小時後90%排放。
所述過濾海水配製濃度為O. 009%-0. 013%的植物血凝素溶液。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經過該濃度的植物血凝素溶液浸泡後,成熟的牡蠣 或者珍珠貝90%以上的個體排放了精、卵,植物血凝素濃度低,對排放的精、卵 的影響較小,使用方法簡單,易於操作,作用顯著。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l:
採用沙濾結合紗絹(300目)的方式過濾海水,配製濃度為0.005%的植物血 凝素溶液,選擇性腺發育良好的健康牡蠣或者珍珠貝,在32'C的條件下,將牡 蠣或者珍珠貝置於玻璃缸或塑料桶等容器中,加入配製好的植物血凝素溶液至 所有被處理貝浸沒,用充氣泵向溶液充空氣,處理4小時後,將貝移入新的容 器中,加入足夠多的過濾海水並不斷充入空氣,10小時後90%貝精、卵基本 排放完畢。 實施例2:
採用沙濾結合紗絹(300目)的方式過濾海水,配製濃度為0.015%的植物血 凝素溶液,選擇性腺發育良好的健康牡蠣或者珍珠貝,在32'C的條件下,將牡 蠣或者珍珠貝置於玻璃缸或塑料桶等容器中,加入配製好的植物血凝素溶液至 所有被處理貝浸沒,用充氣泵向溶液充空氣,處理6小時後,將貝移入新的容 器中,加入足夠多的過濾海水並不斷充入空氣,至10小時後90%貝精、卵基本 排放完畢。
權利要求
1.一種促進牡蠣和珍珠貝類精、卵排放的方法,其特徵是用過濾海水配製濃度為0.005%-0.015%的植物血凝素溶液;選擇性腺發育成熟的成體牡蠣或者珍珠貝,在32℃的條件下,將牡蠣或者珍珠貝浸泡在配製好的植物血凝素溶液中,用充氣泵向溶液充空氣,4-6小時後轉入新鮮過濾海水中,並不斷充入空氣,至10小時左右。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種促進牡蠣和珍珠貝類精、卵排放的方法,其特徵是所述過濾海水配製濃度為0. 009%-0. 013%的植物血凝素溶液。
全文摘要
一種促進牡蠣和珍珠貝類精、卵排放的方法。其特徵是用過濾海水配製濃度為0.005%-0.015%的植物血凝素溶液;選擇性腺發育成熟的成體牡蠣或者珍珠貝,在32℃的條件下,將牡蠣或者珍珠貝浸泡在配製好的植物血凝素溶液中,用充氣泵向溶液充空氣,4-6小時後轉入新鮮過濾海水中,並不斷充入空氣,至10小時。經過該濃度的植物血凝素溶液浸泡後,成熟的牡蠣或者珍珠貝90%以上的個體排放了精、卵,植物血凝素濃度低,對排放的精、卵的影響較小,使用方法簡單,易於操作,作用顯著。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1356902SQ20081014895
公開日2009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12日
發明者嫣 王, 王愛民, 石耀華, 顧志峰, 明 黎 申請人:海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