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矯情 手機上讓人不爽的設計
2025-05-15 18:34:13
泡泡網手機頻道12月26日 錘子的實體按鍵值得吐槽嗎?神馬?設計山寨不好看、看著沒有科技感、忍不了機械按鍵的手感和噪音、還有使用壽命問題......筆者只想說,虛擬按鍵手感全無不說,你們就沒有遇到過玩遊戲看視頻的時候誤觸退出的情況嗎?那種振動的反饋很爽嗎?話說錘子這個復古的實體按鍵設計的我還挺喜歡的,你要是吐槽這個,我就給你舉「機械鍵盤受追捧的例子」。
好吧,今天的文章不是來說錘子手機的,而是要來談一談在我看來那些缺乏人性,有些腦殘,甚至有些「反人類」的手機設計,當然,這些都是筆者的個人觀點,我覺得有理,你可能覺得是「噗噗噗」。
鎖屏按鍵為何要設計在機身頂部?>>設計在右側邊框才最為合理
賈伯斯說3.5英寸屏幕是真正的黃金比例屏幕,是單手操作最為方便的尺寸,但最終消費者在「巨屏」與「單手操作」之間最終選擇前者,但是,犧牲了單手操作不代表完全犧牲掉單手操作的便捷性。
將「鎖屏按鍵設計到手機的側邊框上」是一種非常科學以及人性化的設計,蘋果在iPhone6以及6 plus之前一直將鎖屏按鍵設計在手機的頂部右側,因為以單手操作來說,使用食指是可以非常方便的按到的,當iPhone5及5S變成了4英寸屏幕的時候,以歐洲人的大手來說,按頂部的鎖屏鍵應該也不費勁,但咱東亞地區的人其實已經有一點點按不到了,有些人已經必須用另一隻手幫忙,之所以很多人不需要另一隻手幫忙,是得益於iPhone5及5S比較輕薄纖細的設計,可以握得比較緊,手稍微向上移動一下也能按到,不用擔心手機會離手跌落。
iPhone鎖屏按鍵的位置變遷
隨著iPhone變成4.7英寸及5.5英寸,蘋果適時的將鎖屏按鍵設計到了手機的右側邊框上,這完全是出於方便用戶使用的角度。(其實5.5英寸的鎖屏按鍵應該再向下設計一些,蘋果沒有這麼做,可能是在蘋果看來,反正5.5英寸已經完全不能單手操作了,也就沒有必要再去重新設計)
小米4將鎖屏按鍵設計得比iPhone6還要靠下,更為方便操作
用大拇指按擊鎖屏按鍵是最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
OPPO將鎖屏按鍵設計在手機的左側邊框上
手機屏幕過大,食指會出現按不到左側邊框鎖屏按鍵的情況
現在,隨著手機尺寸進入5-6英寸量級,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手機品牌將鎖屏按鍵設計在手機的兩側邊框上,其中有不少的品牌將它設計在左側邊框上,但我個人覺得「右手大拇指按擊鎖屏是最為合理的設計「,因為有些手機屏幕實在過大,設計在左側邊框上的按鍵食指依然可能會按不到,比如上圖中的OPPO N3我就需要移動手機才能用食指按到它。
依然有不少大屏手機將鎖屏按鍵設計在手機頂部
因為食指按不到,很多用戶只好用另一隻手去按
筆者觀點:
話說啊,這個世界上既然已經有人趟出了一條直通羅馬的大道,大家就該上路啊!但是在手機的世界不是這樣,目前依然有很多手機品牌將鎖屏按鍵設計在手機的頂部,不管是設計上的妥協還是出於成本的考慮,這樣」沒有人性「的設計都應該被嘲笑為」腦殘「,更好笑的是有些品牌某個型號設計在了兩側邊框上,另一個型號又設計在了頂部......看來廠商們不是不知道設計在側面更合理,那咱就得琢磨一下他們為啥要設計在頂部呢?(我覺得是設計功力不夠)
耳機接口為何要設計在機身頂部?>>設計在底部才更合理
話說呢,還是要拿蘋果說事兒,一般手機上的耳機接口都是設計在手機的頂部的,多年來基本一直是這樣,大家也沒覺得怎樣,但蘋果自從iPhone5開始,就將手機上的耳機接口轉移到了手機的底部,原因很簡單,往兜裡揣的時候更為方便,尤其是手機變大了以後,拿著不穩容易摔,儘可能的減少揣兜的步驟很有必要。
耳機接口設計在手機底部有利於揣兜
但是,不知為何,既然大部分手機品牌都是在學蘋果,但在耳機接口設計這個事兒上卻少有品牌來學,難道是覺得蘋果這麼幹不對?還是覺得這對消費者不重要?
vivo X5 MAX將耳機接口設計在手機頂部
想順著就往兜裡揣做夢去吧!
話說以前的手機個頭都比較小,一隻手就能掌控,所以即便是耳機接口設計在手機頂部,往兜裡揣也很方便,因為它小啊,隨便在手上就能給它來個底兒朝天,但是如今手機這麼大,一隻手想把手機頭尾掉個個兒可就不容易啦,像上圖那樣把手機往兜裡揣,橫是不行的吧!
換個姿勢多插幾次......耶,成功啦!
所以沒辦法,想往兜裡揣咋辦?只能用上面兩張圖中的姿勢......但是啊,這麼大的手機,換姿勢的過程中可是很難拿穩的,一不留神您可就可能把手機摔嘍!尤其是現在公交地鐵那麼擠,相信摔過的大有人在,所以,一般情況下你需要用另一隻手輔助一下。
絕大多數手機依然將耳機接口設計在手機頂部
因此,還是那句老話,既然蘋果已經提醒諸位耳機接口設計在手機底部更合理,那大家就跟著學唄.......但現實中卻並非如此,很多品牌都以產品更像蘋果為榮,但偏偏在耳機接口這事兒上做到了決不妥協。
由下到上三星NOTE edge,vivo X5MAX,魅族MX4 Pro,小米4,錘子T1
上圖是目前熱門的幾款手機產品,當然,編輯部還有更多的手機,總之,我基本看了30多部手機,讓人很是失望,除了OPPO N1 mini與蘋果一樣將耳機接口設計在了手機的底部外,其它所有手機都將接口設計在了手機的頂部。
黃色為 OPPO N1 mini、白色為 OPPO N3
尤其是當筆者看到OPPO的最新旗艦N3的時候,我勒個X,這是走索尼愛立信的路線嗎?居然將耳機接口設計在手機的右側邊框上?我耳機插頭是直的咋辦?你不知道在耳機的世界」彎的「少嗎?這還咋玩音質,開什麼玩笑,N1底部接口的設計餵X了嗎?
坑X的側面耳機接口設計
親 這根本沒法往兜裡揣啊!
因為耳機接口這個事兒,筆者還特意聯繫了魅族方面,他們給出的解釋是:
MX3、MX4、MX4 Pro的主要電路板都設計在手機的上部,而我們的耳機座都是直接卡在主板上,並不是通過排線連接,如果設計在手機的下部,那就需要主板排線引過去,而且我們手機下端都是天線位置,如果將耳機座設計在下部,會影響天線布局,總之,魅族手機有一貫的設計風格,市面上很多手機都是設計在手機頂部,少數手機才設計在手機底部,蘋果也是iPhone5才開始設計在底部的。
vivo同樣將主要電路板設計在了手機上部(所以耳機接口也在頂部)
筆者觀點:
現在很多手機品牌成天的嚷嚷著什麼追求極致,呵呵......整天就知道追求個薄,追求個優異的硬體配置,追求個我跟蘋果最像......但就簡簡單單這麼一個耳機接口的問題就考慮得不周到,在我看來,這要不就是覺得這對用戶沒啥用,要不就是心裡明白,但這麼小的點拿來做噱頭都不夠,所以根本不在意,更簡單了說很有可能就是設計功力不夠,無法考慮得面面俱到,因此只能妥協。
SIM卡槽為何要採用無託插入式設計?>>有託設計或者使用柱狀觸點更合理
話說之所以有SIM卡插槽這段,純粹是因為我命不好造成的,筆者個人對錘子手機是非常讚賞的,因此一直在猶豫買不買(因為我現在有iPhone6和MX4Pro,之前還有Xplay),看到編輯部有一部,所以就想著拿來用用,可這一用不要緊啊,SIM插進去可就拔不下來了,拔了很久都沒搞定,所以最終只能拆機......當我把SIM卡拔出來,黑色的錘子T1也被我搞壞了,因為我發現它內部SIM卡插槽內的觸點是倒鉤狀的,裡面有幾根已經被我扯彎了......
不久之前編輯部又來了一部白色的T1,結果小夥伴的SIM又被卡住了......然後我們得出結論,剪的卡真的是不能往裡放啊......然後我就開始思考這個卡槽的問題。
唉,又要提到蘋果......自從蘋果開始使用有託的SIM卡槽的設計之後,如今的大量手機型號都採用了這種設計,不用拆後殼的同時也可以把手機做得更薄。
但是,目前依然有手機品牌是我行我素的,就比如下圖中的魅族MX4 Pro和錘子T1,當然,三星一直是這麼幹的領頭羊。
話說三星還好,人家卸掉後蓋是可以更換電池的,但上面這兩部手機採用了不可拆卸電池的設計,那麼既然是不可拆卸電池,打開後蓋又有何意義呢?就是為了能插SIM卡......而錘子還考慮到以後接有電池倉的後蓋兒,只是目前半年了我們還沒見到。仔細想想,只為了插SIM卡就得卸個後蓋.....也真是夠任性的。
有託插入式是目前最為合理的SIM卡槽方案
筆者觀點:
因為SIM卡插進去拔不出來這事兒,我當時覺得可能是我的卡是剪卡,邊緣有些毛邊,這可能是造成我SIM被卡住的主要原因,但經過拆錘子T1發現,SIM卡被卡住與不平整的邊緣其實沒啥關係,完全是因為錘子T1的彈片式觸點已經翹起(估計之前有人卡住過,生拔出來的),導致勾住了我SIM卡的根部塑料框。當時就跟手機頻道的軍工同學討論了一下:
我覺得SIM插槽的觸點應該放棄使用彈片式的設計,因為不管怎樣,這種倒鉤的設計都有掛住SIM卡的可能性,而如果改為柱狀觸點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然後軍工同學說有託插入式也有被鉤住的案例,所以也覺得改為柱狀觸點最好。
軍工同學還說:目前已經有手機廠商這麼做了,但忘了是哪家......
最終總結:
今天的文章基本就到這裡了,其實還想說說手機攝像頭凸出,指紋識別設計在手機背部的事兒,但我個人覺得這兩件沒有今天文章中這三個有意義,因為畢竟不是所有手機的攝像頭都凸出,也不是所有手機都有指紋識別,今天的文章意思很明確,我雖然沒踏踏實實用過幾部手機,而且上述三個問題估計很多消費者都不會注意到,但很多細節都對我們可以生活的更好有很大幫助,雖是不起眼兒的小事兒,但我希望能更好,所以,今天就這麼再矯情一把。
其實還想說,那些整天說國產抄襲沒有創新的朋友們,當國產手機用了MTK晶片的時候,你們能不能別總是說」用的國產晶片,憑什麼賣那麼貴「這種X話,我有點兒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