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模內加溫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10 08:38:06
專利名稱:一種模內加溫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溫機,具體涉及一種模內加溫機。
背景技術:
模內加溫機是一種利用橫行伺服和縱向伺服協同作用完成對定模或動模加溫的設備。其整體結構由基座、水平滑板、立柱、支撐架、加熱面板固定機構及其上的加熱面板等部分組成。傳統模內加溫機加溫定模和動模的機構是單獨設計安裝的,故無法實現對同一注塑機的動模和定模進行加熱。所以傳統模內加溫機通用性很差。每種模內加溫機只能對定模或動模進行加溫,當客戶需要更改加溫模面時,機臺需要重新設計,安裝。從而影響效率和增加客戶成本。此外,傳統的模內加溫機主要是通過氣缸驅動水平滑板的移動,通過氣缸的快速制動使得水平滑板可快速到達指定加熱位置對模具進行加溫,該驅動方式一般只能對同一尺寸厚度的模具進行加熱,適用範圍較小,加熱成本相對較高。傳統的模具加溫機的基座存在體積較大的缺陷,佔用較大的安裝空間,不利於車間的規劃,而且,基座主要是由多個固定板單獨的焊接在注塑機上形成的,安裝較複雜,而且一旦固定很難進行拆卸,更換維修較為不便。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可同時對注塑機的定模及動模進行加溫的模具加溫機,以提高模具加溫機的通用性,降低加熱成本,同時減小基座的體積,方便拆裝,降低更換維修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將水平滑板旋轉180度的模內加溫機,通過水平滑板以及其上加溫設備的旋轉可分別對前後側的定模及動模進行加溫,通用性較強,更改加溫模面時,機臺無需重新設計,安裝,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了使用成本。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出的一種模內加溫機,包括基座、設置於所述基座上的水平運行機構、與所述水平運行機構連接的垂直運行機構、以及控制所述加溫機運行的控制機構;所述水平運行機構包括水平滑板與水平驅動機構,所述基座上設置有水平滑軌,所述水平滑軌上設置有滑塊,所述水平滑板可拆卸的固定於所述滑塊上;所述垂直運行機構包括與所述水平滑板連接固定的立柱,滑動設置於所述立柱上的支撐架、加熱面板與定位所述加熱面板的固定機構,還包括驅動所述支撐架上下移動的垂直驅動機構;所述控制機構包括定模加溫模塊、動模加溫模塊以及啟動模塊;所述水平滑板能夠水平旋轉180度。優選的,所述水平滑軌的一側設置有齒條,所述水平滑板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齒條相嚙合的齒輪,所述齒輪與所述水平驅動機構傳動連接。優選的,所述基座包括由槽鋼連接形成的框架以及固定所述框架的腳杯。優選的,所述框架的兩側設置有與注塑機相連接的連接壓板。優選的,所述水平滑板上設置有立柱連接板,所述立柱連接板與所述立柱卡接固定。優選的,所述立柱上設置有多個凹槽,所述立柱連接板上設置有至少一個與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條。優選的,所述立柱上設置有供所述支撐架移動的垂直滑軌。優選的,所述水平驅動機構為水平伺服電機。優選的,所述垂直驅動機構包括垂直伺服電機,與所述垂直伺服電機傳動連接的皮帶輪以及位於所述皮帶輪上的皮帶,所述支撐架與所述皮帶連接固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模內加溫機的優點是:通過將水平滑板可拆卸的與滑塊固定,便於水平滑板的旋轉,通過將水平滑板旋轉180度,同時啟動不同的模具加溫模塊,可分別對注塑機的動模以及定模進行加溫,通用性較強,更改加溫模面時,機臺無需重新設計、安裝,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時,通過在水平滑軌一側設置齒條,通過齒輪齒條間的傳動作用,使得水平滑板可逐步前移,根據不同模具的厚度進行調節移動位置,可對不同厚度的模具進行加溫處理,適用範圍較廣,此外,通過採用槽鋼與腳杯固定形成基座,減小了基座的體積,方便拆裝,降低更換及維修成本。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模內加溫機正裝時的立體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模內加溫機反裝時的立體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模內加溫機的主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模內加溫機的俯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模內加溫機的左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模內加溫機的右視圖。圖中的數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應部件的名稱:1、基座2、水平運行機構3、垂直運行機構11、水平滑軌12、齒條13、框架14、腳杯15、連接壓板21、水平滑板22、立柱連接板23、凸條24、水平伺服電機31、立柱32、支撐架33、固定機構34、垂直伺服電機35、凹槽36、垂直滑軌37、皮帶38、皮帶輪
具體實施方式
傳統的模內加溫機無法實現對同一注塑機的動模和定模分別進行加熱。存在通用性差,加熱效率較低,及客戶成本成本較高的問題。而且傳統的驅動方式一般只能對同一尺寸厚度的模具進行加熱,存在適用範圍較小,加熱成本相對較高,且基座體積較大的缺陷,導致安裝較複雜,更換維修較為不便等諸多問題與不足。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種可同時對注塑機的定模及動模進行加溫的模具加溫機,可將水平滑板旋轉180度,實現加溫機的正反裝,通過水平滑板以及其上加溫設備的旋轉可分別對前後側的定模及動模進行加溫,通用性較強,更改加溫模面時,機臺無需重新設計,安裝,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時減小基座的體積,方便拆裝,降低更換維修成本。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請一併參見圖1-6,圖1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模內加溫機正裝時的立體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模內加溫機反裝時的立體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模內加溫機的主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模內加溫機的俯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模內加溫機的左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模內加溫機的右視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模內加溫機,包括基座1、設置於基座I上的水平運行機構2、與水平運行機構2連接的垂直運行機構3、以及控制加溫機運行的控制機構;水平運行機構2包括水平滑板21與水平驅動機構,基座I上設置有水平滑軌11,水平滑軌11上設置有滑塊(未示出),水平滑板21可拆卸的固定於滑塊上;通過滑塊與水平滑軌的配合作用帶動水平滑板前後移動。水平滑板21能夠水平旋轉180度,分別對定模與動模進行加溫。可通過將水平滑板21與滑塊拆開後旋轉180度進行反裝實現對另一模具的加溫。水平滑軌11的一側設置有齒條12,水平滑板21的底部設置有與齒條12相嚙合的齒輪(未示出),齒輪與水平驅動機構2傳動連接。通過水平驅動機構2帶動齒輪旋轉,齒輪與齒條的嚙合作用使得齒輪及其上方水平滑板前後移動。所述水平驅動機構為水平伺服電機24。通過水平伺服電機24帶動齒輪的運轉,可根據模具的厚度不同,調節水平滑板的移動距離,對不同厚度的模具進行加溫處理,適用範圍較廣,通用性較強。垂直運行機構3包括與水平滑板21連接固定的立柱31,滑動設置於立柱31上的支撐架32、加熱面板(未示出)與定位加熱面板的固定機構33,還包括驅動支撐架32上下移動的垂直驅動機構;通過垂直驅動機構帶動支撐架32及其上的加熱面板及固定機構33上下移動,可實現對模具的各個位置進行加熱,保證加熱的均勻性。立柱31上設置有供支撐架32移動的垂直滑軌36。垂直驅動機構包括垂直伺服電機34,與垂直伺服電機34傳動連接的皮帶輪38以及位於皮帶輪38上的皮帶37,支撐架32與皮帶37連接固定,隨皮帶37的移動上下運行。通過垂直伺服電機34帶動皮帶輪38的轉動繼而帶動皮帶的傳動,由於支撐架與皮帶連接固定,支撐架及其上的加熱面板與固定機構均可隨皮帶同步傳動,上下移動。控制機構包括定模加溫模塊、動模加溫模塊以及啟動模塊;定模加溫模塊用於控制對定模的加溫,動模加溫模塊用於控制對動模的加溫,在控制機構中分別輸入兩個程序,分別對定模與動模進行加溫處理,實現同一模具加溫機可對注塑機上的定模與動模分別進行加溫處理,通用性較強。基座包括由槽鋼連接形成的框架13以及固定框架13的腳杯14。通過採用框架13與腳杯14固定形成基座,有效的減小了基座的體積,減小了基座的佔用空間,便於車間的規劃。框架13的兩側設置有與注塑機相連接的連接壓板15。通過設置連接壓板15可將基座整體與注塑機相連接固定,安裝拆卸方便,維修更換成本較低。水平滑板21上設置有立柱連接板22,立柱連接板22與立柱31卡接固定。通過將立柱連接板22與立柱31卡接固定,便於對立柱的高度進行調節,可實現對不同高度的模具進行加溫處理,適用範圍較廣。立柱31上設置有多個凹槽35,立柱連接板22上設置有至少一個與凹槽35相匹配的凸條23,通過使得不同的凸條與凹槽進行配合作用,實現立柱相對水平面高度的調整。一種模內加溫機的運行方法,具體步驟如下:一、通過連接壓板15將模內加溫機與注塑機相連接固定;二、根據模具的厚度不同,啟動水平伺服電機24,通過齒輪與齒條12的嚙合作用帶動水平滑板21前移至合適的加溫位置;三、根據模具的高度不同,調節立柱31與立柱連接板22的卡接位置,保證立柱的高度適合模具加溫的需求;四、啟動定模加溫模塊,並同時啟動垂直伺服電機34,垂直伺服電機34帶動支撐架32及其上的加熱面板與定位加熱面板的固定機構33上下移動對定模進行加溫;五、定模加溫完成後,水平滑板21復位,後將水平滑板21與滑塊拆開,同時水平旋轉水平滑板21及其上的立柱31、支撐架32、加熱面板、與定位所述加熱面板的固定機構180度,之後將水平滑板21與滑塊再度連接固定,實現反裝對動模進行加溫處理;六、根據模具的厚度不同,啟動水平伺服電機24,通過齒輪與齒條12的嚙合作用帶動水平滑板21後移至合適的加溫位置;七、根據模具的高度不同,調節立柱31與立柱連接板22的卡接位置,保證立柱的高度適合模具加溫的需求;八、更換加熱面板;九、啟動動模加溫模塊,並同時啟動垂直伺服電機34,垂直伺服電機34帶動支撐架32及其上的加熱面板與定位加熱面板的固定機構33上下移動對動模進行加溫;十、完成動模的加溫後,啟動水平伺服電機24,通過齒輪與齒條12的嚙合作用帶動水平滑板21復位。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模內加溫機,通過將水平滑板可拆卸的與滑塊固定,便於水平滑板的旋轉,通過將水平滑板旋轉180度,同時啟動不同的模具加溫模塊,可分別對注塑機的動模以及定模進行加溫,通用性較強,更改加溫模面時,機臺無需重新設計、安裝,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時,通過在滑軌一側設置齒條,通過齒輪齒條間的傳動作用,使得水平滑板可逐步前移,根據不同模具的厚度進行調節移動位置,可對不同厚度的模具進行加溫處理,適用範圍較廣。此外,通過採用槽鋼與腳杯固定形成基座,減小了基座的體積,方便拆裝,降低更換及維修成本。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模內加溫機,包括基座、設置於所述基座上的水平運行機構、與所述水平運行機構連接的垂直運行機構、以及控制所述加溫機運行的控制機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水平運行機構包括水平滑板與水平驅動機構,所述基座上設置有水平滑軌,所述水平滑軌上設置有滑塊,所述水平滑板可拆卸的固定於所述滑塊上; 所述垂直運行機構包括與所述水平滑板連接固定的立柱,滑動設置於所述立柱上的支撐架、加熱面板與定位所述加熱面板的固定機構,還包括驅動所述支撐架上下移動的垂直驅動機構; 所述控制機構包括定模加溫模塊、動模加溫模塊以及啟動模塊; 所述水平滑板能夠水平旋轉180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內加溫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平滑軌的一側設置有齒條,所述水平滑板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齒條相嚙合的齒輪,所述齒輪與所述水平驅動機構傳動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內加溫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基座包括由槽鋼連接形成的框架以及固定所述框架的腳杯。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模內加溫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框架的兩側設置有與注塑機相連接的連接壓板。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內加溫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平滑板上設置有立柱連接板,所述立柱連接板與所述立柱卡接固定。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模內加溫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立柱上設置有多個凹槽,所述立柱連接板上設置有至少一個與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條。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內加溫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立柱上設置有供所述支撐架移動的垂直滑軌。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內加溫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平驅動機構為水平伺服電機。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內加溫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垂直驅動機構包括垂直伺服電機,與所述垂直伺服電機傳動連接的皮帶輪以及位於所述皮帶輪上的皮帶,所述支撐架與所述皮帶連接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模內加溫機,包括基座、設置於所述基座上的水平運行機構、與所述水平運行機構連接的垂直運行機構、以及控制所述加溫機運行的控制機構,水平運行機構包括水平滑板與水平驅動機構,基座上設置有水平滑軌,水平滑軌上設置有滑塊,水平滑板可拆卸的固定於滑塊上;垂直運行機構包括立柱、支撐架、固定機構和垂直驅動機構;水平滑板能夠水平旋轉180度。通過將水平滑板可拆卸的與滑塊固定,便於水平滑板的旋轉,通過將水平滑板旋轉180度,同時啟動不同的模具加溫模塊,可分別對注塑機的動模以及定模進行加溫,通用性較強,更改加溫模面時,機臺無需重新設計、安裝,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了使用成本。
文檔編號B29C45/73GK203157073SQ20132003950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4日
發明者施太郎 申請人:艾爾發(蘇州)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