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顏色的女孩讀後感
2023-09-12 15:07:50 2
篇一:《能聽見顏色的女孩》讀後感
讀完這本書,我發現,我有深刻的感受了一位殘疾人的生活與故事,這是一名很有名的作者——莎朗。 德蕾珀寫的。
美樂笛是個好聽的名字,可是他沒有控制力來控制自己了。真不信呀!
但他的故事令人驚嘆呀!他的腦袋就像一臺攝像機,不停的記錄下她想到的和看到的東西,可神奇了!
他小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很忙,所以託付給了V阿姨養著,上了學校,同學們都認為她沒有學習能力,可她還是個聰明的孩子,但她不能說話,好可憐呀!
她是個跟別人的有不一樣的看法,有一次她媽媽帶他去檢查聰明他有自己的看法,跟別人不一樣每個人都不一樣,她後來還進了賽隊,跟別人比賽。
所以我們要換位思考,為別人想一想,幫助一下有需要的人,特別是殘疾人,不能嘲笑殘疾人哦!
篇二:《聽見顏色的女孩》讀後感 楊欣茹
主人公美樂笛是個殘疾女孩,她有著超常的記憶力。她的眼睛就像臺攝像機,不停地記錄她經歷的一切。
美樂笛是校園裡最聰明的學生,可惜沒人知道這一點。因為美樂笛什麼都不能:不能走路、不能說話、不能寫字。老師、同學、醫生都以為她沒有學習力。
就這樣,美樂笛只能每天抄同樣的單詞,一遍,一遍又一遍。她想:「如果我真的能表達表達自己的經歷,那該有多好啊!」
但是,她什麼都不能:不能走路、不能說話、不能寫字。
美樂笛很絕望,就在這一剎那,她發現一種可以讓她發出聲音的辦法,生活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美樂笛也不再被以為沒有學習力了。
我的讀後感是:不能鄙視殘疾人,要幫助殘疾人。
篇三:《聽見顏色的女孩》讀後感 霍瀟楠
寒假時,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聽見顏色的女孩》。看著這幾個字,我心中產生了一個疑問,顏色是用來看的,怎麼用來聽?帶著疑問我讀完了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講了:女孩美樂笛有著驚人的記憶力,她的大腦就像一臺攝像機,一直不停的記錄著她所經歷的一切。在整個校園裡,美樂笛是最聰明的女孩,可是沒人知道這一點,她的老師、同學、醫生都認為她全無學習能力。因為美樂笛不能說話、不能行走,甚至不能寫字。而就在這一刻,女孩兒美樂笛發現了一種可以讓自己發出聲音的方法,一切都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但一切都在意料之外。
美樂笛從小就不行患上了腦癱,她將永遠被困在這小小的輪椅上。最悲慘的的是她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美樂笛內心中的歡樂、悲哀、激動、憤怒,都只能壓在心底這對於一個心思細膩的女孩兒來說是多麼的殘忍啊。
在這本書中,女孩兒美樂笛雖然經歷了悲慘的命運,但她仍然堅持自己的理想,她這種頑強不息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她付出了比常人多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努力,只是為做一件我們常人輕而易舉的事。美樂笛這麼做只是為了讓自己能說話,能傾訴自己的心聲。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努力沒有白費,她做到了,她能用自己的方式能說話了。
人的生活沒有一帆風順,但能勇敢的克服困難的又有幾個呢。我們一定要脫掉「溫室花朵」的外衣,勇於面對困難不斷磨練自己,增強自己的能力,這樣才能在人生道路上奏出美妙的篇章。
篇四:《聽見顏色的女孩》讀後感
在生活當中有太多太多事情無法預料,這就釀成了悲劇的發生。也許就在一瞬間,你的一個小小的選擇,就會引起一場事故的發生。生活中有很多事令我們無可奈何,但但這世上有一種東西可以打破這種無奈——信念。
本文當中的主人公美樂笛就是依靠這種堅持的信念獲得了人氣並走向了成功,她非常聰明,聽過的東西能記得清清楚楚,但身體缺陷使她不能把自己想說的話表達出來。她曾經一度被「高明」的醫生確診為智障,但這並沒有讓她的家人對她失去信心。最後,在依靠「心聲」電腦的幫助和學校開展的「融入課堂」的活動下,美樂笛成功與正常孩子一起參加了比賽,取得了優異成績。但就在出發去決賽的時候,由於天氣原因,原來的航班取消了,而且也沒有新的航班可以飛往比賽場地,而她的隊友明明知道卻沒有告訴她。禍不單行,沒過幾天,美樂笛的妹妹就出了車禍,變成了殘疾人……
從看到這本書的第一眼起,這本書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一開始是為美樂笛媽媽的霸氣所吸引,當她狠狠地回擊H——5班的班主任時,我不禁為她那強大的霸氣所驚嘆;當美樂笛無數次想要表達卻遭到誤解的時候,我不禁為她痛哭流涕;當美樂笛的妹妹出生時,我不禁為她擔憂(因為美樂笛可能會因為妹妹的出生而遭到冷落);當美樂笛成功入選,我不禁為她鼓掌歡呼;當美樂笛與成功擦肩而過,我不禁眼眶溼潤……?
這是我讀書多年以來第一次真正被深深感動的一本書,它帶給我了很多感觸。當然,令我最感動的還是美樂笛堅持的信念,她從未自卑過,因為她擁有與常人一樣的大腦與智商。儘管她是作者虛構出來的一個人物,但她傳遞的能量卻是真實的。讓我們學習美樂笛,做一個樂觀、堅持不懈的陽光少年吧!
篇五:《聽見顏色的女孩》讀後感
讀完《聽見顏色的女孩》這本書,一開始覺得文和題並不十分貼切。小說對於這個身患重度殘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不會說話、不能動的女孩子十幾年生活經歷的描述,給我們很多希望。但是對於她怎麼聽見顏色,描述得並不多。我一開始以為,這是一個有特異功能的女孩,讀完我才知道,她,其實和我們正常孩子一樣。她只是身體有些殘疾,但是擁有一顆健康的大腦和非常健康的身心。而好多身體健康的人,心理或者大腦或多或少都有些殘疾。
這本書的作者是莎朗·德蕾珀。在成為暢銷書作家之前,莎朗·德蕾珀女士本是一位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高中英語老師,執教長達25年,與丈夫及黃金獵犬「哈妮」一起平靜生活。
寫作改變了此前的平靜。成為美國暢銷書作家後,莎朗·德蕾珀的教育家身份沒變,但卻因五次獲得科雷塔·斯科特金獎、六度赴白宮領獎而廣為人知。
正是因為莎朗做過25年教師,才能把這樣一個不和常人相同的孩子寫得那樣好。
文章的主角叫美樂迪。十一歲。一出生就帶有殘疾。所有的人都以為她是一個標準的腦癱兒童,以為她不僅不能動,不會說話,而且大腦也不動彈。其實,只有美樂迪自己知道,她聽得懂所有人說的話,經過她身邊的人她都記得住他們的臉,甚至電視裡說出的詞語,她都能看到詞語的顏色。她是個高智商兒童。
她的媽媽堅持認為她是聰明的。尤其照顧她的鄰居 V阿姨,更加堅信美樂迪是個天才兒童。V阿姨心地善良,她經常幫助照顧美樂迪,用特殊的方法教她「識字」,慢慢地美樂迪能用簡單的字詞組成句子,一天天地她終於能用自己的句子來表達心裡的想法了,她自身的聰明才智被V阿姨用一種特別的方式激發出來了,她變得越來越聰明。她擁有了一臺「心聲」電腦,在這個「朋友」的幫助下,她能表達出自己的喜怒哀樂,終於能和外界溝通了,這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一個突破啊!美樂迪參加了「天才小子」的選拔,以滿分的好成績脫穎而出。
雖然,最後美樂迪在「天才小子」的比賽中因為同伴的疏忽,沒有參加決賽,但是她終於找到了人生的價值。
這是一本值得老師和孩子一起共讀的好書。
篇六:《聽見顏色的女孩》讀後感 李梓玉
「我說不了話,走不了路,沒法自己吃飯,也沒法自己去衛生間。」假如這是你的命運,你會怎麼做?你是否會自暴自棄,每天暗自傷心?你是否會聽天由命,讓上帝安排你的命運?你是否會努力生活,平靜地對待每一天?而這些問題,都要從《聽見顏色的女孩》裡去尋找真正的答案。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女孩兒美樂笛,她天資聰慧,有著過目不忘的記憶力。她的大腦就像一臺攝像機,不停地記錄著她的日思夜想。但是美樂笛不能說話,不能行走,不能寫字 …… 她無法將自己與眾不同的想法告訴別人。她絕望,徹徹底底地絕望。就在這崩潰的邊緣,她意外發現了能讓自己說話的方法,她的命運就此改變,但一切仍在意料之外 ……
讀了這本書 , 我思緒萬千。面對這樣殘酷的事實,女孩兒美樂笛沒有向命運屈服,而是盡最大的努力讓自己與其他人變得相近。我想,在生活中,這種事例也不止一個,但像美樂笛這種勇於向命運抗爭的人卻是極少數。很多人覺得,我都殘疾了,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乾脆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了吧!但是,這種想法是愚不可及的,只要你活著,就必須熱愛生命、珍惜生命。西瓜子掉進磚縫中,都靠一點土壤極力艱難生存,飛蛾被蛛網粘住,還鼓動翅膀極力求生呢!連動植物都這麼熱愛生命,何況我們人呢?記得四年級下冊學過一篇課文,叫《觸摸春天》,盲童安靜雖然看不見,但她對生活充滿熱愛,充滿希望。課文結尾中的一句話曾使我記憶猶新:「誰都有生活的權力,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是呀,無論是普通人還是殘疾人,只要你熱愛生命,珍惜生命,就一定能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身殘志不殘的人。音樂天才貝多芬,他的雙耳都聾了,但依然靠著不懈努力和獨有的音樂天賦,登上了音樂之王的寶座;美國作家海倫 。 凱樂,從小失去了聽覺和視覺,但她在老師的指導下努力學習,最終靠近哈佛大學,寫下傳世巨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著名科學家史蒂芬 。 霍金,他下肢癱瘓,卻致力於科學研究,憑著自己的才智和認真,獲得了顯著成績;我國著名作家張海迪,從小得了嬰兒癱,但她身殘志堅,寫了許多小說,深受兒童喜愛。他們雖然身患殘疾,但都意志堅強,我們應當學習他們,微笑面對每一天。
《聽見顏色的女孩》這本書給了我們最深刻、最富有哲理的答案就是:我們每個人,無論普通人還是殘疾人,只要熱愛生活,不向命運低頭。那麼,你就是最棒的!你就是最耀眼的明星!
篇七:聽見顏色的女孩讀後感 張穎
最近,老師讓我們閱讀了《聽見顏色的女孩》這本書,它讓我感受頗深。
這本書講了女孩美樂笛,因患腦癱而活動受到限制。但這並沒有限制她的思想,她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她跟平常人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同。
美樂笛非常努力地汲取知識,為的只是擁有和別人一樣的平等權利,但別人卻沒有給她這個權利,我想,若是每個人都去關心他們,社會生活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我記得書中寫到美樂笛一家與羅絲一起去水族館,途中偶遇克萊爾。羅絲面對克萊爾的追問,居然因為與美樂笛一起出來遊玩而感到羞恥。讀到這裡,我體內怒火不斷升騰。美樂笛她與你們有什麼不同,她只是運氣差了一些,患了腦癱而已,你們為什麼要這樣呢?如果一個人生病了,就該被孤立的話,那麼世界就會缺少關愛。我們要關心他們,而不是去用異樣的眼光審視他們。當讀到最後V阿姨好好教育克萊爾時,我興奮極了,就該這樣,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我們應該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而不是處處挑刺。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些人不懂得去關心他們,而我也差點成了那種人。那是在一家商場門口,我和媽媽在逛街,大約在離門口幾米的地方,一個坐在輪椅上的人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個人衣衫襤褸,深色牛仔褲上破了好幾個大洞,正在賣藝。我正準備給他一些錢,卻被一個路人攔住了: 「小朋友,不要給他錢。說不準他是個正常人呢!現在的騙子多,很多人都上當受騙過了,還是不給保險點。」我聽了,覺得挺有道理,便收回了正要給錢的手,繼續默默觀看,差不多半個小時過去了,人們仍在觀看,但碗裡的錢卻少的可憐,只有區區幾角錢。這時,我想:他唱了那麼久,卻只賺了幾角錢,一定是急需幫助,才會如此賣力,我得儘自己的一份力幫助他。想著,我向賣藝人走去,想把自己的錢給他,卻被眼前一幕怔住了:他用骯髒的衣袖擦去頭上的汗水,深深地嘆了口氣,正要離開。我追了上去,把僅有的五元錢塞到他的手裡,他頓時愣住了,呆呆地望著我。我微笑著說: 「叔叔,這是您應得的! 」說著,我便跑開了,並沒有等他說完那一句 「謝謝 」 ,回頭一望,他正燦爛地對我笑著,緊緊地攥著那五元錢。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思量:他們需要的只是一點點關愛,即使在物質上,我們能給予的只是一點點,但在精神上,我想,卻是能給他們無窮力量的,即便是一個廉價的微笑。
《聽見顏色的女孩》這本書讓我看到了一個不屈不撓的女孩美樂笛,也讓我了解了關愛殘疾人的重要性,我會把這本書永遠珍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