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斯隆教育衛紅:專注引入優質教育資源
2023-04-02 04:04:17 1
2017年5月6日,「TIE2017國際學校擇校巡展」北京站活動隆重舉行。此次擇校展由新浪教育、大樹教育和教育垂直行業自媒體「國際學校家長圈」聯合主辦。現場匯集了優質公辦學校國際部及國際學校近百所,三千餘個家庭到場諮詢,現場十分火爆。英國斯隆教育參加了本次擇校巡展,以下為本次採訪嘉賓,來自英國斯隆教育創始人衛紅的採訪實錄:
英國斯隆教育創始人衛紅
主持人:衛博士,您先介紹一下斯隆教育的背景吧。
衛紅:斯隆教育是我在世界排名第二的倫敦商學院攻讀全球斯隆學者的研究成果,我和導師在倫敦商學院的支持下創立了斯隆教育。我們把英國的優質教育資源引進來,幫一些省份和學校引進外教和創新課程,同時也會幫國內學生申請到英國最好的私校。
主持人:您在斯隆學者期間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還刷屏了,能和我們分享一下嗎?
衛紅:這個報告的節選,在2015年年初被發表在英國華文周刊中,標題叫《中國人眼中的英國私校》,其實就是把我的研究報告中訪談的二三十所英國最頂尖的公學校長的心得,包括英國精英基礎教育理念做了分享。國內各大網站的教育頻道、全國各大留學中介都轉載了。直到現在,目前這篇報告在研究英國私校教育中依然是唯一的。一方面我很驕傲,因為我們的專業性是走在全行業最前面的,另一方面這個材料可以說還是英國私校的掃盲手冊,因為國內家庭對英國的精英基礎教育知之甚少。當然,正因為我們現在停留在掃盲階段,所以我們可以做得更多,也可以幫到中國家庭去享受最優質的教育資源。
主持人:關於低齡留學褒貶不一,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衛紅:這個問題問得特別好,我自己也是家長,所以特別感同身受。我自己在中外名校都拿過學位,國內十多年金融高管經驗,現在在英國倫敦交易所上市的最大的新興市場基金做獨董,非常了解中國的留學生到國外生活工作,他們面臨的挑戰和收穫。總體來說,有這三點:
第一,家長經常問什麼時候去,我覺得不同時間段各有利弊,沒有一個普遍適用的完美方案,要找到適合這一個孩子的。
第二,低齡留學孩子收穫可能非常大,在孩子小的時候出去一定要把風險控制做好。當你把下行風險控制好了,那你有好的教育資源,有好的學校和老師和夥伴的引導,最美好的事情都會發生。
第三,無論把孩子送進什麼好學校衛紅是誰,不要想著就全部扔給學校了,用各種方式多跟孩子交流,陪伴孩子成長。
主持人:在目前留學主流趨勢是美國的情況下,您如何看待英國留學的呢。
衛紅:客觀來講很多家長選擇低齡美國留學,是因為家長崇拜美國的高等教育。雖然我們社會發展特別快,但是我們家庭結構特別簡單,可能有的時候沒有給孩子一個社會化的環境,這樣大背景下,英國私立寄宿學校的嚴格管理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給我們當今的中國家庭國際化道路最好的解決方案。
它的特點是:
第一,學生關懷。英國的教育理念是,只有孩子覺得安全和幸福了,他才能夠學習,才能夠進步。英國有著非常高的師生比,細心體貼第照顧學生,這對我們的小留學生至關重要。
第二,嚴格管理。英國私校校風非常嚴謹,從小做好規矩,能夠幫助孩子做好時間管理,幫助他培養受益一生的習慣。這個對我們中國的孩子是非常適用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培養目標是什麼?英國私校的體系是全人教育,形象來講就是全面發展。因為每一個孩子生下來天賦是不一樣的,有些人的才華是需要花一點時間全方位拓展才能慢慢找到的,英國私校大量的設施和資源的投入,是為了幫助學生在青少年時代廣泛地嘗試運動、文化、藝術、音樂、戲劇、慈善、社會,包括與人的交往的能力。就是讓孩子在青少年時代找到自己的長處和潛能所在,最終在選定的領域裡成功。換句話說,英國的教育就像種花,給你陽光和雨露,給你精心的呵護,幫助你成長為最好的自己。如果孩子能夠有機緣和機會去這樣的學校就讀,在這樣老師指導下,和這樣一批精英人群在一起,孩子們真的是非常幸福的。
主持人:您有什麼成功案例可以給我們分享?
衛紅:講三個小故事:
第一個,有一個孩子在國內寄宿,11歲去英國讀書,入校兩個星期後媽媽開心跟我說她真的很放心。雖然孩子剛剛入學,但是到學校沒有任何不適應。House的舍監老師很關注學生,有一次問孩子:要求每天淋浴的,洗髮水怎麼沒有動過。小男孩就很驚訝,原來老師無時無刻的關心我。家長就說,這件事我聽了很放心,因為我知道學校對學生是本著愛來照顧的。
第二,另外一個的孩子,他媽媽是一個優秀的老師,在他們學校開會交流時說:孩子每天做兩小時運動,冬天零下幾度剛下完小雨都在堅持。開始也冷,先去操場跑,熱身之後分組訓練,兩個小時的足球訓練賽結束時,每個人都通身大汗,一個冬天下來孩子從來沒有感冒過。青少年時代給一生打的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還是運動精神的底子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是一件小事,一個女孩小學畢業出去讀書,聖誕節回來的時候媽媽做了一桌子孩子以前非常愛吃的菜,然後說:這些都是你喜歡吃的菜,不著急,都是你一個人的,我和爸爸看著你吃。孩子堅持把爸媽拉到桌子旁邊,盛好飯菜說:爸媽跟我一起吃,我們在學校也是這樣。媽媽說自己那一刻很暖很開心:孩子真的長大了,會考慮關心別人了。
主持人:有沒有什麼建議可以讓出國留學的孩子們有充分的準備呢?
衛紅:當我們孩子去面臨這麼大一個挑戰的時候,永遠都不會說百分百準備好了。孩子要出去讀書,他會面臨的是語言、文化和人脈網絡三座大山。
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做好心理建設。我們會鼓勵家長跟孩子說最開始去的時候就是要去交朋友,什麼東西都去試,別擔心做不好,要先讓孩子放寬心,不要帶著很重的心理負擔。
一旦孩子放輕鬆交朋友,自然適應的非常好,孩子覺得安全和幸福了,就會願意主動找資源、找老師,會有很大的進步。
與此同時,我們的家長要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讓孩子出去,難道是為了讓他不惜一切代價留在那嗎?我相信大部分家長不是這樣的,我們是為了讓孩子學先進的思維方法、文化、理念和科學技術。
但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挑戰,就像我們開車平安到達終點,但是過程可能會有不平順,家長要做好陪伴的準備,我們的機構和老師要做好溝通和協調,孩子自己也要樂觀堅強起來,大家為了一個美好的目標一起努力,遇到困難大家一起來克服。
所以我相信大家想明白為什麼讓孩子出去留學,過程中就會更加氣定神閒一點,學生有那麼好的資源環境和老師同伴,他會內力覺醒。而家長在令人焦慮的大環境下,學者稍微放輕鬆一點,耐心等待衛紅是誰,一切最美好的事情都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