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最後一位總管:十六歲入宮,三十一歲當「總管太監」
2023-04-02 00:04:40
清末,有兩位太監,一位是臭名昭著的李連英,另一位是蕭德昌,成為李連英的接班人。雖然他的名氣不如李連英,但慈禧太后也同樣青睞他。
小德張原名張祥齋,紫雲亭,綽號小德子。張小德是慈禧太后給他的綽號,出生在天津靜海縣。他的家庭很窮,他靠兼職謀生。
當時,蕭德昌的家鄉有一個有錢人,每天都開著豪華的馬車進進出出,有一天車子又出來了。十二歲的肖德昌嫉妒得目不轉睛地盯著它看。走開!這家人的孩子,不要讓路給車找死啊!看看什麼是最好的,有能力自己買一輛車……車把被嘲笑了,旁邊的人大笑起來,小德的臉漲得通紅,嘴巴掛在心裡。看誰笑到最後!回到村裡,他問大家:我還想買一輛大車,我怎麼能發財呢有人開玩笑說,發大財不容易,只要你願意斷絕這一切,做個太監,更不用說買一輛大車,你每天都可以陪著龍!小德昌聽了,心裡想起來了,十五歲的時候,小德昌對一個富裕的家庭很生氣。他衝回家,問他媽媽怎麼發財,他媽媽回答說:要發財,你必須做丈夫。
丈夫是當時太監的名字,事實上,由於當時的政治黑暗和朝廷的腐敗,許多太監利用朝廷的權力發財,李連英的家族比王子富有,很多人都欽佩他,所以張牧的話是有根有據的,肖德昌在那次,但他的心很殘忍。聽了母親的話,他磨快了刀子,痛苦地把自己閹割了。第二年,他進了皇宮,成了雞鴨太監。雖然他的地位很低,但他最初實現了他的計劃。
在皇宮裡,封建等級制度極為嚴格,太監也不例外,大太監腰纏萬貫,是拜諾的召喚;小太監空虛,垂著頭,皺起眉頭。小德昌是個雞鴨販子,自然對自己地位低下感到不安。他知道要實現自己發財的夢想,他必須是個太監。
小德昌有點鬼魅和聰明。他知道慈禧太后是個大戲迷。當她唱歌劇時,最有可能受到慈禧太后的賞識,於是他走到後門,加入了宮廷劇團。小張進入劇團後,他努力學習藝術,掌握了一些技巧。在演出中,他總是表現得很努力,使慈禧太后知道他的名字。
有一次,當她為慈禧太后表演京劇時,一個演員太大了,不能在舞臺上把槍踢倒。後來,小德張一個接一個地翻過來。當這把槍即將落地時,他抬起腳,猛地把它撿起來,及時救出了現場。慈禧太后非常高興,稱讚了這條龍。為了贏得老佛的青睞,小德昌練了三年的基本功。每次表演,他都盡力。慈禧高興得張嘴都合不上了。於是他自己給他起名叫小德昌,從此,小德昌的名字就被人們取名了。
199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化裝成農夫,坐著牛車向西逃去,這時許多王子大臣都逃命了,慈禧太后周圍的許多有權勢的太監都不理她,但此時蕭德昌卻不停地抓住每一個機會討好馬,據說在逃亡的路上從西安來,有一天,雨在滴落,道路泥濘,汽車不能行走,大家都無能為力。這時,蕭德昌立即退下慈禧太后潑水踏泥,半死不活,毫無怨言,當慈禧太后到了休息的地方,非常高興,漫不經心地說:如果我兒子能對我這麼孝順,我會滿意的!小張真聰明。他聽到慈禧太后這麼說,就跪在地上三九次感謝他,從此,他把自己當成慈禧太后的忠實兒子,成為慈禧太后近旁的太監,專門為慈禧太后服務,當時蕭德昌的地位非同尋常。官僚主義者急於奉承他,給他金銀,太監也都在他周圍。
張曉德是小報告的大師。早在聖卡錫走運之前,他就用小報告贏得慈禧太后的青睞,1898年改革運動失敗後,光緒皇帝就被關進南海中部的英臺島。蕭德昌經常監視他,把可憐的皇帝的一舉一動都還給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的兒子蕭德昌盡了最大的努力,這時他的地位與李連英相當。
1988年10月,光緒皇后和慈禧皇后相繼去世,由光緒皇帝官邸龍禹皇后統治,李連英覺得失去了支持,老了就退休了。蕭德昌升任太監長,太監負責人,1909年,蕭德章最終升任清宮行政長官。當官員們到達二年級的最高年級時,錢太多了,無法計算。即使是王子和大臣們也不得不給他三分。
蕭德昌繼續使自己的溝通才華橫溢,贏得了新主人龍玉太后的青睞,並忠實地為她服務!小德昌的力量越來越大。許多大官僚主義者正與他競爭成為兄弟。他們希望他能在龍玉王母面前為自己說好話。
小張不是一個遊手好閒的人。他認為袁世凱是最有前途的人。他與他人勾結,經常向袁世凱提供宮廷秘密,使袁世凱進一步獲得清朝的信任,公然違反了太監不幹涉朝代的規定。他經常在隆裕太后面前談論政治事務,控制官員的任命,接受他們的賄賂。李連英不敢這麼做。他做到了。小德昌終於發了財。他被稱為高貴的敵人王子和天子。
說這個太監幾年來先後娶了四個姑姑,真是可笑!沒人確切知道肖德昌收了多少錢。人們只知道他在北京和天津建了幾座豪宅,在452純銀的車廂上鑄了一對夾板,母親死後,他在母親的房間裡建了一座兩英尺高的金銀山,以紀念他的死。沒人知道他花了多少金銀。
1911年,辛亥革命的炮火宣告清朝滅亡,隆裕太后宣布宣統退位,根據條件,清皇室繼續住在紫禁城,蕭德昌繼續擔任太監長,1917年,張曉德敏銳地感受到清朝已經精疲力竭。他離開了主人和兒子,走出宮門,回到天津。
事實上,小德昌已經安排好了他的出路。他在天津的英國租界建造了一座豪華的洋房,後來被易勳之子清親王當作自己的住所,走近寬敞而深邃的庭院,對面是通向大樓正廳的17級半寶塔式臺階,並使用了青石基座,上了樓梯,穿過圓柱走廊,一個開放式的天井大廳充分展示了濃鬱的歐式古典風格,抬頭一看,中間懸掛著西式葡萄造型的大吊燈,周圍是御用牌匾、紫檀條盒、雕花屏風、八仙貝類桌椅和日本七寶瓶,當時的天井中,有一個巨大的吊燈,上面掛著一個大吊燈。他氣勢恢宏,依然令人驚嘆。
小德昌不願意孤獨。他還在Deshunxing開了一家副食品店,一個太行裡辛辣的冬季蔬菜工廠,在香港和廣州設立了分號。他成了真正的大資本家。
小德昌和他的姑姑、太太們住在他的天堂裡,上下車,花了很多錢僱了幾個衛兵跟著他,這是很有名望的,有一次,小德章的一個姑姑跑了。他命令警察把她帶回來並殘忍地折磨她。沒人敢問,所以他很有權勢。
然而,由於蕭德昌揮霍過度,財務管理不善,他的財產損失越來越少。20世紀30年代後,他的家庭開始衰落。
新中國成立時,蕭德昌仍是地主和資本家,50年代初,工廠、商店改制為公私合營企業,他自己也加入了社會主義改造的行列,以賣油炸水果為業,由於蕭德昌的良好態度,受到了人民政府的寬容和1958年死於天津。
蕭德昌一生十六歲進宮,三十一歲成為太監長,最後成為油炸水果的小販。這次經歷真的很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