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萊羅舞曲 拉威爾,拉威爾波萊羅舞曲最佳版本
2023-04-02 09:59:33 1
波萊羅舞曲 拉威爾,拉威爾波萊羅舞曲最佳版本
莫裡斯·拉威爾,法國著名的作曲家,印象主義音樂的傑出代表之一,是世界公認的管弦樂大師。《波萊羅舞曲》完全能夠稱為是拉威爾最著名的一部管弦樂作品。樂曲共340小節,用兩個固定旋律主題,以變奏曲式的結構原模原樣的反覆了八次:A、A1、B、B1+A2、A3、B2、B3+A4、A5、B4、B5+A6、A7、B6、B7+A8、B8,每一次被重複都是一次變奏,所有變化全部體現在配器方面。拉威爾的配器才華也在這部作品中展現的淋漓盡致,曾被俄羅斯著名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譽為作曲技巧的奇蹟。
一、木管樂器組
(一)《波萊羅舞曲》中木管組的編制
在這首作品中木管樂器包括:短笛ⅠⅡ,長笛ⅠⅡ(長笛Ⅱ兼吹短笛Ⅱ);雙簧管ⅠⅡ,A調抒情雙簧管Ⅰ(由雙簧管Ⅱ兼奏)F調英國管Ⅰ;bE調小單簧管Ⅰ,bB調單簧管ⅠⅡ,bB調低音單簧管Ⅰ;大管ⅠⅡ,低音大管Ⅰ,另外還有F調超高音薩克斯Ⅰ、bB調高音薩克斯Ⅰ(由bB調次中音薩克斯兼奏)、bB調次中音薩克斯Ⅰ。
(二)木管組在《波萊羅舞曲》的配器中佔居舉足輕重的地位
木管組在《波萊羅舞曲》的配器中顯得特別重要,除B4部分的主題旋律是由銅管組的長號獨奏外,其它所有的主題旋律都由木管組樂器獨奏或是與其它樂器組樂器合奏。從一開始的獨奏到後來的群奏,再到與其他樂器組合作,從不分層再到分層,基本上主題的所有呈示都是由木管組完成的。
二、弦樂器組
在《波萊羅舞曲》中,木管組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弦樂組的重要性也是不能忽略的。雖然弦樂組沒有用來描繪漂亮的風景畫,但整個樂曲至始至終的固定低音幾乎都是由弦樂組來完成的。在整首作品中,弦樂組一方面奠定了整個樂曲的音響基礎,另一方面,從A6部分開始直至結束,弦樂器也融入主題旋律的演奏,使旋律更加柔和、濃鬱,並且讓音響效果也更加飽滿。
三、銅管樂器組
在《波萊羅舞曲》中,銅管樂器,對整首作品完成巨大漸強和烘託高潮這兩個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本作品的銅管樂器中,我側重分析圓號的運用情況。圓號的音色很有特點:兼備銅管音色又接近木管音色,並且可融性強。所以它既可以很好的與木管結合在一起,又可以潛伏在弦樂組中。也正是因為這個特點,作曲家在樂隊中常常讓圓號扮演橋梁的作用,將各樂器組融洽地聯繫起來。《波萊羅舞曲》中圓號首次出現是在第93小節處,一支圓號以p的力度把之前奏背景節奏的大管偷偷替換出來。直到第三變奏之前,圓號一直出於比較低調的狀態,有時演奏背景節奏,有時演奏主題,有時停頓下來,在數量上也一直沒有超過2支。音樂發展到第三階段時,也就是第219小節處,4支圓號忽然同時出現,第一,第二圓號演奏著固定節奏型,第三,第四圓號填充著和聲織體,力度上都標記為f,如果是只看銅管的譜子,會讓人不由地擔心圓號太過突出而造成不好的效果,但實際的音響是圓號的凸顯如同一幅美麗的風景畫,讓人眼前一亮。
四、打擊樂器組
在拉威爾的創作中,打擊樂器發揮的作用有:a、加強樂隊的節奏;b、力度的表現;c、高潮段落的烘託;d、突出特定地區、民族及舞曲的特點。在《波萊羅舞曲》中,打擊樂器有定音鼓、大鼓、小軍鼓(兩支)、大鑼、鈸。小軍鼓在數量上選用了兩個,從第1小節直至第290小節結束,一直只由一隻小軍鼓擔任背景節奏;從第291小節開始,兩支小軍鼓才開始齊奏。整個打擊樂隊是在最後6小節的尾聲部分才完全進入,目的顯然是為了在最後的部分將音樂推向高潮。
五、色彩性樂器組
在20世紀作曲家的創作中,色彩性樂器倍受青睞。豎琴、木琴、鋼片琴、鐘琴等都常常被用到,尤其是豎琴幾乎已經變成常規樂器。在拉威爾的創作中,豎琴更多的不是用來演奏旋律,而是用它演奏各種音型,例如刮奏和泛音,以此來獲得特殊的色彩表現。在《波萊羅舞曲》中色彩性樂器只用了鋼片琴和一臺豎琴,但無論如何,色彩性樂器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鋼片琴只在A4部分使用,鋼片琴的實際音高要比記譜高一個八度,這裡出現的鋼片琴像是在美麗姑娘的頭上戴上了金光閃閃的頭飾。豎琴的使用,在第39小節至第56小節中用到了豎琴的泛音,其餘的地方主要還是扮演著和聲需求的作用。
拉威爾在管弦樂創作中有著獨特的配器思維,不僅豐富了管弦樂隊的表現力,在寫作技術上也有很多創新之處。他的配器才華在《波萊羅舞曲》這部作品中展現的淋漓盡致,使用最精簡的材料,通過豐富的配器變化,展現出極為宏大的音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