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合金軌道車輛內藏式側拉門的門立柱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09:55:06 1
專利名稱:鋁合金軌道車輛內藏式側拉門的門立柱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鋁合金軌道車輛內藏式側拉門的門立柱結構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軌道車輛側拉門的門立柱結構,特別涉及一種應用於鋁合金軌道車輛內藏式側拉門的門立柱結構,屬於軌道車輛車體製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節奏的加快,軌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更高速度的軌道車輛的開通運行,極大地緩解了軌道交通運營能力,同時,對軌道車輛安全性和舒適性的要求也隨之越來越高。在目前的軌道車輛中,內藏式側拉門以其良好的安全性和運營穩定性,在軌道車輛行業倍受青睞。[0003]在現有的軌道車輛上,內藏式側拉門的兩側都設置有門立柱,在鋁合金軌道車輛上,門立柱多為鋁板拼焊連接在一起,再與車體的側牆板和底架焊接固定連接,這種門立柱結構在整車氣密性要求高的情況下,門立柱的強度和剛度不足,而且鋁板的拼接量較大,鋁板易變形,在製造過程中,調修量增大,並且在運營過程中,內藏式側拉門的門板極易被劃傷。發明內容[0004]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在於解決上述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強度和剛度好,安全性高,不易損壞門板的鋁合金軌道車輛內藏式側拉門的門立柱結構。[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0006]一種鋁合金軌道車輛內藏式側拉門的門立柱結構,包括位於側拉門兩側的門立柱 A、門立柱B、位於所述側拉門下方的門檻及所述側拉門在運動方向上的止擋,所述門檻焊接固定在車體底架上,所述門立柱A、門立柱B及止擋均為鋁合金型材,所述門立柱A和門立柱B的底部與所述門檻固定連接,所述門立柱A或門立柱B的頂部或側部與車頂板或側牆板固定連接,所述止擋與所述側牆板固定連接。[0007]進一步,所述止擋為「L」型鋁合金型材,其一側邊與所述側牆板焊接固定連接。[0008]進一步,在所述止擋上設置有至少一個門到位響應裝置安裝座。[0009]進一步,所述門立柱A為「L」型鋁合金型材,其一側邊與所述側牆板焊接固定連接。[0010]進一步,在所述門立柱A上焊接固定有多個補強板。[0011]進一步,所述補強板為「U」型鋁合金型材。[0012]進一步,所述門立柱B為「口 」型鋁合金型材,其頂端與所述車頂板焊接固定連接。[0013]進一步,所述門立柱B與所述車頂板之間通過一個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板的一端與所述門立柱B的頂端焊接固定,所述連接板的另一端與所述車頂板焊接固定。[0014]進一步,在所述門立柱A和門立柱B上設置有多個用於固定側拉門壓緊氣缸的固定座。[0015]進一步,所述固定座與所述門立柱A和門立柱B之間焊接固定。3[0016] 綜上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鋁合金軌道車輛內藏式側拉門的門立柱結構,結構簡單,易於安裝,採用一次擠壓成形的鋁合金型材做為門立柱,大大提高了門立柱的垂向剛度,不但簡化了門立柱的結構,而且有效的保證內藏式側拉門運動空間和運動限界,避免了因門立柱的剛度不足和變形太大而導致的內藏式側拉門劃門現象。另外,在門立柱AJl 立柱B的門口平面上焊接固定有壓緊氣缸的固定座,為整車氣密性要求提供必要的基礎保證,而且安全可靠,剛度強度俱佳。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0018]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0019]圖3是圖2的C-C剖視圖;[0020]圖4是圖1的B-B剖視圖;[0021]圖5是圖4的D-D剖視圖;[0022]圖6是圖1的E-E剖視圖;[0023]圖7是圖6的F-F剖視圖。[0024]如圖1至圖7所示,側拉門1,門立柱A2,門立柱B3,門檻4,止擋5,側牆板6,補強板7,車頂板8,連接板9,響應裝置安裝座10,固定座11。
具體實施方式
[0025]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0026]如圖1所示,一種合金軌道車輛內藏式側拉門的門立柱結構,包括位於側拉門1兩側的門立柱A2、門立柱B3、位於側拉門1下方的門檻4、側拉門1在運動方向上的止擋5,門檻4焊接固定在車體底架(圖中未示出)上。為提高門立柱A2、門立柱B3和止擋5的垂向剛度,本實施例中,門立柱A2、門立柱B3和止擋5均採用了一次擠壓成形的鋁合金型材,並根據門立柱A2、門立柱B3及止擋5承載狀況的不同,採用了不同斷面的型材。[0027]其中,如圖2和圖3所示,門立柱A2為位於側拉門1關門方向的前端的門立柱,門立柱A2採用斷面為「L」型的鋁合金型材,其一側邊與側牆板6焊接固定連接,其底邊與門檻4焊接固定連接,為了提高門立柱A2的整體剛度和強度,在門立柱A2上設置多個補強板 7,補強板7採用「U」型鋁合金型材,本實施例中共設置了三個補強板7。[0028]如圖4和圖5所示,門立柱B3為位於側拉門1關門方向的後端的門立柱,因為在側拉門1關門或開門過程中,此處需要承受較大的力,所以對此處的門立柱剛度的要求也相對較高,因此,本實施例中,門立柱B3採用斷面為「 口 」型的鋁合金型材,門立柱B3的頂端與車頂板8焊接固定連接,其底邊與門檻4焊接固定連接。為了進一步增加門立柱B3的強度,本實施例中,門立柱B3與車頂板8之間通過一個連接板9固定連接,連接板9的一端與門立柱B3的頂端焊接固定,連接板9的另一端與車頂板8焊接固定。[0029]當然門立柱A2也可以做為側拉門1關門方向的後端的門立柱,而門立柱B3也可以做為側拉門1關門方向的前端的門立柱。[0030]如圖6和圖7所示,止擋5位於側位門1開門方向的最未端,對側拉門1起著限制其運動距離的作用。為了提高止擋5的剛度,本實施例中,止擋5也採用斷面為「L」型的鋁合金型材,其一側邊與側牆板6焊接固定連接。為了檢測側拉門1的開門動作是否到位,在止擋5上設置有兩個門到位響應裝置安裝座10,響應裝置(圖中未示出)可以檢測側拉門 1是否開門到設計位置,並將相關信號傳遞至車輛控制系統,作為側拉門1控制的重要數據之一,以保證車輛運行和乘客的安全。[0031]內藏式側拉門1需要使用壓緊氣缸(圖中未示出)保證側拉門1在關閉狀態下的氣密性和安全性,為了提高側拉門1在關閉狀態下的氣密性,如圖1所示,在門立柱A2和門立柱B3的門口平面上焊接固定有三個用於固定側拉門壓緊氣缸的固定座11,在固定座11 上設置有氣缸安裝的裝配孔12。[0032]如上所述,結合附圖所給出的方案內容,可以衍生出類似的技術方案。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鋁合金軌道車輛內藏式側拉門的門立柱結構,包括位於側拉門兩側的門立柱 A、門立柱B、位於所述側拉門下方的門檻及所述側拉門在運動方向上的止擋,所述門檻焊接固定在車體底架上,其特徵在於所述門立柱A、門立柱B及止擋均為鋁合金型材,所述門立柱A和門立柱B的底部與所述門檻固定連接,所述門立柱A或門立柱B的頂部或側部與車頂板或側牆板固定連接,所述止擋與所述側牆板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合金軌道車輛內藏式側拉門的門立柱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止擋為「L」型鋁合金型材,其一側邊與所述側牆板焊接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合金軌道車輛內藏式側拉門的門立柱結構,其特徵在於 在所述止擋上設置有至少一個門到位感應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合金軌道車輛內藏式側拉門的門立柱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門立柱A為「L」型鋁合金型材,其一側邊與所述側牆板焊接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鋁合金軌道車輛內藏式側拉門的門立柱結構,其特徵在於 在所述門立柱A上焊接固定有多個補強板。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鋁合金軌道車輛內藏式側拉門的門立柱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補強板為「U」型鋁合金型材。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合金軌道車輛內藏式側拉門的門立柱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門立柱B為「口」型鋁合金型材,其頂端與所述車頂板焊接固定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鋁合金軌道車輛內藏式側拉門的門立柱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門立柱B與所述車頂板之間通過一個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板的一端與所述門立柱B的頂端焊接固定,所述連接板的另一端與所述車頂板焊接固定。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合金軌道車輛內藏式側拉門的門立柱結構,其特徵在於 在所述門立柱A和門立柱B上設置有多個用於固定側拉門壓緊氣缸的固定座。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鋁合金軌道車輛內藏式側拉門的門立柱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固定座與所述門立柱A和門立柱B之間焊接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鋁合金軌道車輛內藏式側拉門的門立柱結構,包括位於側拉門兩側的門立柱A、門立柱B、位於所述側拉門下方的門檻及所述側拉門在運動方向上的止擋,所述門檻焊接固定在車體底架上,所述門立柱A、門立柱B及止擋均為鋁合金型材,所述門立柱A和門立柱B的底部與所述門檻固定連接,所述門立柱A或門立柱B的頂部或側部與車頂板或側牆板固定連接,所述止擋與所述側牆板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於安裝,採用一次擠壓成形的鋁合金型材作為門立柱,大大提高了門立柱的垂向剛度,不但簡化了門立柱的結構,而且有效的保證內藏式側拉門運動空間和運動限界,避免了因門立柱的剛度不足和變形太大而導致的內藏式側拉門劃門現象。
文檔編號E06B1/12GK202249419SQ201120239570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8日
發明者喻海洋, 段浩偉, 王寶金, 田愛琴, 聶雙雙, 陳文賓 申請人: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