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盤以及使用該轉盤的光碟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13:56:51 5
專利名稱::轉盤以及使用該轉盤的光碟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主軸馬達、轉盤以及使用該主軸馬達和轉盤的光碟機,尤其涉及一種利用調整結構調整光碟承載面與主軸轉杆間的角度的主軸馬達、轉盤以及使用該主軸馬達和轉盤的光碟機。
背景技術:
:光碟機至少包括光學讀取頭(pickuphead)及主軸馬達(spindlemotor)。當主軸馬達(spindlemotor)承載光碟並高速轉動光碟時,光學讀取頭將逐步移動以讀取光碟的資料。然而,如果光碟忽上忽下地旋轉或時左時右地偏擺時,將會造成聚焦誤差及循軌誤差,導致光碟的資料無法被讀取。所以,為了提高光學信號的品質,必須大大提高光碟機的機構精度。對於光碟機而言,影響光學信號品質的因素大部分來自於主軸馬達出現傾斜(tile)、偏擺(wobble)及偏心(de-center)等現象。有些生產者已經能夠解決主軸馬達傾斜及偏心等問題,但對於主軸馬達產生偏擺的現象仍未有實質性改善。至於主軸馬達如何產生偏擺將結合附圖說明如後。請參照圖1,該圖為傳統的主軸馬達產生偏擺時的狀態的側視圖。在圖1中,主軸馬達10包括馬達基座(base)12、轉子(rotor)14、主軸轉杆(rotatingshaft)16及轉盤(turntable)18。主軸轉杆16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於馬達基座12上,轉子14具有一轉子頂面14a,轉子14以使主軸轉杆16部分突出轉子頂面14a的方式設置在主軸轉杆16上。轉盤18以可隨轉子14同步轉動的方式配置在主軸轉杆16上,轉盤18具有一光碟承載面(diskmountingsurface)18a,用以承載光碟。由於轉盤18本身的結構問題,導致光碟承載面18a沒有與主軸轉杆16垂直,使得光學讀取頭與置放於光碟承載面18a上的光碟外圍的距離小於或大於聚焦讀取距離(workingdistance),光學讀取頭將讀不到光碟的資料,由此產生嚴重挑片問題。請參照圖2,該圖為傳統的主軸馬達產生偏擺時的狀態的另一側視圖。在圖2中,主軸馬達20包括馬達基座12、轉子14、主軸轉杆16及轉盤28。主軸轉杆16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於馬達基座12上,轉子14具有一轉子頂面14a,轉子14以使主軸轉杆16部分突出轉子頂面14a的方式設置在主軸轉杆16上。轉盤28以可隨轉子14同步轉動的方式配置在主軸轉杆16上,轉盤28具有一光碟承載面28a,用以承載光碟。由於轉盤28與主軸轉杆16連接時產生傾斜現象,導致光碟承載面28a亦無法跟主軸轉杆16垂直。有些生產者採取後加工方式處理主軸馬達的偏擺問題,如圖3所示。在圖3中,主軸馬達30包括馬達基座12、轉子14、主軸轉杆16及轉盤38。生產者在轉盤38壓入主軸轉杆16後,加一道車前加工,例如以刀具40對光碟承載面38a進行加工,以減少主軸馬達30的偏擺量。然而,這樣的後加工方式將會增加刀具成本,甚至主軸馬達30的精度、亦即轉盤頂面到馬達基座距離的精度也只能達到0.03毫米(mm)的偏擺量誤差。因此,仍可能發生光學讀取頭讀不到光碟的資料的現象,而產生嚴重挑片問題。所以,研發出一套能夠有效解決主軸馬達偏擺問題的技術,將是刻不容緩、急需解決的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主軸馬達。其配置有第二轉盤及調整結構,可以調整第二轉盤的光碟承載面與主軸轉杆間的角度,從而解決了傳統的主軸馬達的偏擺問題。根據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主軸馬達包括一馬達基座、一轉子、一主軸轉杆、一第一轉盤、一第二轉盤及一調整結構。主軸轉杆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在馬達基座上,轉子具有一轉子頂面,轉子以使主軸轉杆部分突出轉子頂面的方式設置在主軸轉杆上。第一轉盤設置在主軸轉杆上,第二轉盤以可隨第一轉盤同步轉動的方式配置在第一轉盤上,且第二轉盤具有一光碟承載面。所述調整結構配置於第一轉盤及第二轉盤之間,用以調整光碟承載面與主軸轉杆間的角度。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目的,還提出一種主軸馬達,其包括一馬達基座、一轉子、一主軸轉杆、一第一轉盤、一第二轉盤及多根調整杆。主軸轉杆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在馬達基座上,轉子具有一轉子頂面,轉子以使主軸轉杆部分突出轉子頂面的方式設置在主軸轉杆上。第一轉盤設置於主軸轉杆上,第一轉盤具有多個第一定位孔。第二轉盤以可隨第一轉盤同步轉動的方式配置在第一轉盤之上,且第二轉盤具有一光碟承載面及多個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與第一定位孔相對應。調整杆的兩端分別固定於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中,調整杆用以調整光碟承載面與主軸轉杆間的角度。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提出一種主軸馬達,其包括一馬達基座、一轉子、一主軸轉杆、一第一轉盤、一第二轉盤及多根螺杆。主軸轉杆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在馬達基座上,轉子具有一轉子頂面,轉子以使主軸轉杆部分突出轉子頂面的方式設置在主軸轉杆上。第一轉盤設置於主軸轉杆上,第一轉盤具有多個第一螺孔。第二轉盤以可隨第一轉盤同步轉動的方式配置在第一轉盤之上,且第二轉盤具有一光碟承載面及多個第二螺孔,第二螺孔與第一螺孔相對應。螺杆穿透第二螺孔,並鎖固於第一螺孔中,所述螺杆用以調整光碟承載與主軸轉杆間的角度。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提出一種轉盤,其配置於一主軸轉杆上。該轉盤包括一第一轉盤、第二轉盤及一調整結構。第一轉盤配置於主軸轉杆上,第二轉盤以可隨第一轉盤同步轉動的方式配置於第一轉盤之上,且第二轉盤具有一光碟承載面。調整結構配置於第一轉盤及第二轉盤之間,用以調整光碟承載面與主軸轉杆間的角度。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優選實施方式並結合附圖作詳細說明。附圖中圖1為傳統的主軸馬達產生偏擺時的狀態的側視圖;圖2為傳統的主軸馬達產生偏擺時的狀態的另一側視圖;圖3為傳統上以後加工方式來降低主軸馬達的偏擺量時的狀態的側視圖;圖4為依照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一的主軸馬達的立體圖;圖5為圖4的主軸馬達的俯視圖;圖6為沿圖5中剖面線6-6′剖切的主軸馬達的剖面圖;圖7為沿圖5中剖面線7-7′剖切的主軸馬達的剖面圖;圖8為在圖7的第一轉盤及第二轉盤之間配置有多個彈性體時的狀態的剖面圖;圖9為在圖7的第一轉盤及第二轉盤之間填充一彈性填充物時的狀態的剖面圖;圖10為依照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二的主軸馬達的剖面圖;圖11為依照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三的主軸馬達的剖面圖。附圖標號說明10、20、410、910、920主軸馬達12、412馬達基座14、414轉子14a、414a轉子頂面16、416主軸轉杆18、28、38轉盤18a、28a、38a、420a光碟承載面40刀具418第一轉盤420第二轉盤422調整杆424第一定位孔426第二定位孔830、974彈性體930、964彈性填充物962螺杆966第一螺孔968第二螺孔具體實施方式實施方式一請同時參照圖4至7,其中,圖4為依照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一的主軸馬達的立體圖,圖5為圖4所示的主軸馬達的俯視圖,圖6及圖7分別為沿圖5中剖面線6-6′及7-7′剖切的主軸馬達的剖面圖。在圖4至7中,主軸馬達410至少包括一馬達基座(base)412、一轉子(rotor)414、一第一轉盤(turntable)418、主軸轉杆(rotatingshaft)416、第二轉盤420及一調整結構(adjustmentstructure)。主軸轉杆416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於馬達基座412上,轉子414具有一轉子頂面414a,轉子414以使主軸轉杆416部分突出轉子頂面414a的方式設置於主軸轉杆416上。第一轉盤418以可隨轉子414同步轉動的方式配置於主軸轉杆416上,例如,第一轉盤418的頂面與主軸轉杆416不垂直。本實用新型特別設計了第二轉盤420及調整結構。第二轉盤420以可隨第一轉盤418同步轉動的方式配置於第一轉盤418上。第二轉盤420的軸心對應於第一轉盤418的軸心,且第二轉盤420具有一光碟承載面(diskmountingsurface)420a。所述調整結構配置於第一轉盤418及第二轉盤420之間,用以調整光碟承載面420a與主軸轉杆416間的角度,例如調整結構可以使光碟承載面420a與主軸轉杆416垂直。其中,第一轉盤418、調整結構及第二轉盤420如同一轉盤。至於所述調整結構的實施方式可以有多種,本實用新型將舉幾個例子說明如後。例如,所述調整結構包括多根調整杆422。此時,第一轉盤418及第二轉盤420分別具有多個第一定位孔424及多個第二定位孔426,第一定位孔424與第二定位孔426相對應。在將第二轉盤420配置於第一轉盤418之上的過程中,首先,將調整杆422的兩端置於第一定位孔424及第二定位孔426中,並以水平校正儀器調整光碟承載面420a的水平度。接著,待校正到光碟承載面420與主軸轉杆416垂直時,即將調整杆422的兩端點膠固定於第一定位孔424及第二定位孔426中,使得光碟承載面420a與主軸轉杆416繼續保持垂直狀態。為了防止第二轉盤420與第一轉盤418產生相對移動,本實用新型的調整結構還包括多個彈性體830,如圖8所示。在圖8中,彈性體830配置於第一轉盤418及第二轉盤420之間,並位於調整杆422的周圍。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亦可以想到所述彈性體830可以是多根彈簧、多個彈片及它們的組合,且所述彈性體830的材料可以是橡膠。此外,本實用新型的調整結構還可包括一彈性填充物930,如圖9所示。在圖9中,彈性填充物930填充於第一轉盤418及第二轉盤420之間,並包圍所述調整杆422。其中,彈性填充物930的材料可以是橡膠。所以,本實用新型的第二轉盤420及調整結構可以解決傳統的主軸馬達的偏擺問題,使得光學讀取頭與置放在光碟承載面420a上的光碟的距離符合聚焦讀取距離(workingdistance),光學讀取頭可讀到光碟的資料,避免產生挑片問題。實施方式二請參照圖10,該圖為依照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二的主軸馬達的剖面圖。其中,本實施方式的主軸馬達910與實施方式一的主軸馬達410不同之處在於調整結構,其他相同之處在此不再贅述。在圖10中,第一轉盤418及第二轉盤420分別具有多個第一螺孔966及多個第二螺孔968,第一螺絲孔966與第二螺絲孔968相對應。此外,本實施方式的調整結構還包括彈性填充物964及多根螺杆962。在將第二轉盤420配置在第一轉盤418之上的過程中,首先,將彈性填充物964填充於第一轉盤418及第二轉盤420之間,並預留一些通孔以使螺杆962通過。接著,將螺杆962穿過第二螺絲孔968及彈性填充物964,並鎖入於第一螺孔966中。然後,用水平校正儀器校正光碟承載面420a的水平度,並鬆緊螺絲962,彈性填充物964將提供一欲要撐開第一轉盤418及第二轉盤420的彈力。待校正到光碟承載面420a與主軸轉杆416垂直時,即可將螺絲962鎖固於第一螺孔966中,使得光碟承載面420a與主軸轉杆416垂直。其中,彈性填充物964的材料可以是橡膠。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難想到在本實施方式中可以省略彈性填充物964,藉由螺杆962和第一螺孔966及第二螺孔的搭配,同樣可以達到光碟承載面420a與主軸轉杆416垂直的功效。實施方式三請參照圖11,該圖為依照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三的主軸馬達的剖面圖。其中,本實施方式的主軸馬達920與實施方式二的主軸馬達910不同之處在於調整結構,其他相同之處在此不再贅述。在圖11中,本實施方式的調整結構包括多個彈性體974及多根螺杆962。在將第二轉盤420配置在第一轉盤418之上的過程中,首先,將彈性體974配置於第一轉盤418及第二轉盤420之間,並預留一些空間以便螺杆962通過。接著,將螺杆962穿過第二螺孔968,並鎖入於第一螺孔966中,位於螺杆962周圍的彈性體974將提供一欲要撐開第一轉盤418及第二轉盤420的彈力。然後,用水平校正儀器校正光碟承載面420a的水平度,並鬆緊螺絲962。待校正到光碟承載面420a與主軸轉杆416垂直時,即可將螺絲962鎖固於第一螺孔966中,使得光碟承載面420a與主軸轉杆416垂直。其中,所述彈性體974可以是多個彈簧、多個彈片及它們的組合,所述彈性體974的材料可以是橡膠。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難想到在本實施方式中可以省略彈性體974,藉由螺杆962和第一螺孔966及第二螺孔的搭配,同樣可以達到光碟承載面420a與主軸轉杆416垂直的功效。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方式所披露的主軸馬達,其配置有第二轉盤及調整結構,因而可以調整第二轉盤的光碟承載面與主軸轉杆間的角度,解決了傳統的主軸馬達的偏擺問題。此外,本實用新型還更可免去測試第一轉盤是否偏擺於主軸轉杆上的時間及成本,且省下傳統上用刀具處理光碟承載面的後加工的開銷。綜上所述,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優選實施方式披露如上,然而所述實施方式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超出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保護範圍的前提下,均可作出各種改動與潤飾,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的權利要求書所要求保護的範圍為準。權利要求1.一種光碟機,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一馬達基座;一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在所述馬達基座上的主軸轉杆;一轉子,該轉子具有一轉子頂面,並以使所述主軸轉杆部分突出該轉子頂面的方式設置於所述主軸轉杆上;一設置於所述主軸轉杆上的第一轉盤;一以可隨所述第一轉盤同步轉動的方式配置於所述第一轉盤之上的第二轉盤,且該第二轉盤具有一光碟承載面;以及一配置於所述第一轉盤及第二轉盤之間的調整結構,用以調整所述光碟承載面與主軸轉杆間的角度。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碟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轉盤及第二轉盤分別具有多個第一定位孔及多個第二定位孔,這些第一定位孔與第二定位孔相對應,所述調整結構還包括兩端分別固定於所述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中多根調整杆,這些調整杆用以調整所述光碟承載面與主軸轉杆間的角度。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碟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轉盤及第二轉盤分別具有多個第一螺孔及多個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與第二螺孔相對應,所述調整結構還包括穿過所述第二螺孔並鎖固於所述第一螺孔中的多根螺杆,這些螺杆用以調整所述光碟承載面與主軸轉杆間的角度。4.一種轉盤,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一配置於一主軸轉杆上的第一轉盤;一以可隨所述第一轉盤同步轉動的方式配置於所述第一轉盤之上的第二轉盤,且該第二轉盤具有一光碟承載面;以及一配置於所述第一轉盤及第二轉盤之間的調整結構,用以調整所述光碟承載面與主軸轉杆間的角度。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轉盤,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轉盤及第二轉盤分別具有多個第一定位孔及多個第二定位孔,這些第一定位孔與第二定位孔相對應,所述調整結構還包括兩端固定於所述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中的多根調整杆,這些調整杆用以調整所述光碟承載面與主軸轉杆間的角度。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轉盤,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轉盤及第二轉盤分別具有多個第一螺孔及多個第二螺孔,這些第一螺孔與第二螺孔相對應,所述調整結構還包括穿過所述第二螺孔並鎖固於所述第一螺孔中的多根螺杆,這些螺杆用以調整所述光碟承載面與主軸轉杆間的角度。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轉盤以及使用該轉盤的光碟機。所述轉盤設置於主軸馬達上,該主軸馬達包括馬達基座、轉子、主軸轉杆,所述轉盤包括第一轉盤、第二轉盤以及多根調整杆。主軸轉杆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在馬達基座上,轉子具有一轉子頂面,該轉子以使主軸轉杆部分突出轉子頂面的方式設置於主軸轉杆上。第一轉盤設置於主軸轉杆上,第一轉盤具有多個第一定位孔。第二轉盤具有一光碟承載面及多個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與第一定位孔相對應。所述調整杆的兩端固定於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中,調整杆用以調整光碟承載面與主軸轉杆間的角度。文檔編號H02K7/00GK2650295SQ200320100948公開日2004年10月20日申請日期2003年10月17日優先權日2003年10月17日發明者莊政潔申請人: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