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纖維水泥製品行業生產中混水利用的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16:32:06 3
一種纖維水泥製品行業生產中混水利用的工藝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纖維水泥製品行業生產中混水利用的工藝,根據常見的閉路循環混水工藝流程導致廢渣沉積於清混水罐錐底或沉渣中的問題,提出了改變工藝流程,使在水泥未初凝前就返回使用,及時足量用完高濃混水並且使清、混水罐錐底不積渣的技術方案。通過工藝流程的修改,不但改造後的循環水工藝流程既能避免因清混水罐錐底通往製漿打漿機的管徑較小而影響廢渣流通造成堵塞,而且又能確保自覺、及時、不間斷、有規律地利用混水進行製漿和兌儲漿池漿,在保證製品強度的同時,還能基本實現廢渣的零排放,而清混水罐可達到8個月甚至13~14個月才清理一次的理想狀態,實現了節能降耗、清潔作業,滿足當前低碳經濟運行模式的要求。
【專利說明】一種纖維水泥製品行業生產中混水利用的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生產領域,尤其是一種纖維水泥製品行業生產中混水利用的工藝。
【背景技術】
[0002]纖維水泥製品(板、瓦產品)普遍採用抄取法、流漿法或流抄相結合的方法生產,而無論用哪種方法生產都會產生大量的循環用混水。混水裡含有大量的水泥顆粒、短纖維及其他粉料,水泥的初凝時間較短,若在大罐中存積時間超過40min,水泥就會和其它纖維、粉料凝結形成我們通常所說的廢渣小料粒。若崗位操作人員在操作中不能及時適量地在新料中摻用,就可能造成產品強度的波動甚至出現廢品,廢渣堆積既汙染環境又浪費材料,增加生產成本。
[0003]造成廢渣使用不當及堆積現象的原因與目前一貫採用的閉路循環混水工藝流程有關。常見的閉路循環混水工藝流程示意見圖1。
[0004]由圖1可見,用汙水泵從生產線的汙水坑中抽取混水至7~14m高的混水罐中,然後稍作沉澱溢出至清水罐,進行二次沉澱,再從混水罐罐底口的三通閥中流出。三通中,一通用於向沉渣池排渣,另一通將流出的混水回送至打漿機中進行製漿,還有一通將混水送至儲漿池的料漿出口用於兌漿。清混水罐錐底有一個直通閥,用於向沉渣池排渣。在錐頂有開一管口連接於松解機,用於纖維松解,另一稍高管口流向生產線,用於清洗毛毯、網輪等。該循環混水工藝流程看似合理,但在實陳生產過程中會出現由於罐體結構、管道直徑、生產設備故障時間過長、操作人員責任心不到位等因素,致使廢渣沉積於清混水罐錐底或沉渣中。廢渣的大量堆積,是每個纖維水泥製品板、瓦生產企業最頭痛的問題,此問題會造成如下後果。
[0005](I)造成原材料的大量浪費,從而增加生產成本。
[0006](2)含有過了初凝期的水泥廢渣,摻用時會加大製品強度風險並影響製品成型,同時也會增加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而不摻用這些水泥廢渣,則會造成浪費現象,增大生產成本,與當前倡導的低碳經濟模式相違背。
[0007](3)堆積起來的廢渣一旦不能用完,外運廢棄將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同時也將增加上下車、運輸、垃圾傾倒等的費用:堆積起來的廢渣還會破壞作業面的清潔。
[0008](4)廢渣中存在大量的小硬疙瘩,如果在生產中摻用,會給板材或瓦帶來更多的夾渣、凹坑,從而降低成品的合格率。
[0009](5)由於操作人員操作不到位,致使排渣間隔時間過長,就會造成廢渣堵管甚至堵罐,導致生產中斷,造成停產事故。
[0010](6)清混水罐沉澱效果不好,清水不清,將會導致毛毯、網輪清洗不淨,影響毛毯、網輪的透水性能,最終導致產量、質量雙下降。
[0011 ] (7)清混水罐裡慢慢堆積起來的廢渣,在短時間內(短則10多天,長則40多天)就需要人工放水清理,這既浪費原材料、生產用水、增加停產時間和增加人工費用,又存在高空作業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0012]根據上述內容中常見的閉路循環混水工藝流程導致廢渣沉積於清混水罐錐底或沉渣中的問題,本發明提出的解決方案是:改變工藝流程,使在水泥未初凝前就返回使用,及時足量用完高濃混水並且使清、混水罐錐底不積渣。
[00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但改造後的循環水工藝流程既能避免因清混水罐錐底通往製漿打漿機的管徑較小而影響廢渣流通造成堵塞,而且又能確保自覺、及時、不間斷、有規律地利用混水進行製漿和兌儲漿池漿,在保證製品強度的同時,還能基本實現廢渣的零排放,而清混水罐可達到8個月甚至13~14個月才清理一次的理想狀態,實現了節能降耗、清潔作業,滿足當前低碳經濟運行模式的要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0015]圖1為常見閉路循環混水工藝流程示意圖;圖2為旋流器工作原理圖;圖3為改造後的循環混水工藝流程示意圖。
[0016]其中,1.溢流;2.溢流口 ;3.進料;4.蓋下流;5.內旋流;6.外旋流;7.底流口 ;
8.底流。
【具體實施方式】
[0017]改善措施:常見的工藝流程造成的廢渣問題都是由於初凝時間只有40多分鐘的水泥和不能及時處理的高濃混水所造成的。
[0018]主要改進的工藝手段是在水泥未初凝前就返回使用,有助於提高製品強度,及時足量用完高濃混水並且不讓清、混水罐錐底積渣。
[0019]為解決這二個問題,可採取以下措施:(I)改造清混水罐底部沉渣池的結構,儘量做到兩罐底每次排下的混水能由自流斜坡流到打漿機而不會堆積在沉渣洩中,這樣既可減去製漿操作人員耙廢渣問題,又方便衝洗,同時還可以確保廢渣不積壓。
[0020](2)改造清混水罐錐底閥門為DN200的氣動閥門。這樣更便於通堵,裝氣動閥的目的在於既可遠程快速操作、清潔作業避免混水噴濺到人又可實現自動定時排渣。
[0021](3)取消混水罐錐底至打漿機所用的水管道和通至儲漿池的管道。使製漿操作人員不間斷地、有規律地用清混水罐錐底的氣動閥門DN200取水製漿和兌漿。
[0022](4)見圖2~圖3,在混水罐罐頂增加水力旋流器組,對從汙水坑抽至混水罐的混水可先進行離心分流,混水和重顆粒從水力旋流器底部返回至製漿罐中,較清混水則流至混水罐沉澱區,從而減輕混水罐沉澱壓力。
[0023](5)在清混水罐下端加鏈條和刮板的慢速攪拌裝置,以防止濃混水和殘漿沉積錐
。
[0024](6)在生產線汙水坑中抽取汙水的汙水泵上方管道連接一個氣動三通閥,通至儲漿池,以便於在適當的時候直接用汙水坑中的混水對儲漿池料漿進行兌漿。在最短時間內利用混水中水泥的活性,能夠提高製品材性,減少清混水罐沉澱壓力。
[0025]如圖3,改造後的循環水工藝流程為,生產線一汙水坑一旋流器一混水罐一沉渣池—打漿罐一儲漿池一生產線;清水罐供給生產線和沉渣池的水源。
【權利要求】
1.一種纖維水泥製品行業生產中混水利用的工藝,其特徵是:改變工藝流程,使在水泥未初凝前就返回使用,及時足量用完高濃混水並且使清、混水罐錐底不積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纖維水泥製品行業生產中混水利用的工藝,其特徵是:改造後的循環水工藝流程為,生產線一汙水坑一旋流器一混水罐一沉渣池一打漿罐一儲漿池一生產線;清水罐供給生產線和沉 渣池的水源。
【文檔編號】C02F9/02GK103523943SQ201210405186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3日
【發明者】徐小梅, 符根柱, 符克智, 符廷智 申請人:洛陽富興管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