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於鼻部及口咽部全麻手術的麻醉插管的製作方法
2023-11-03 11:54:07
適用於鼻部及口咽部全麻手術的麻醉插管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用於鼻部及口咽部全麻手術的麻醉插管,包括主管(1)、第一氣囊(3)、第一充氣管(4);主管(1)的一端連接接頭(5),另一端部呈楔形埠(2);第一氣囊(3)位於主管(1)靠近埠(2)一側,第一充氣管(4)與第一氣囊(3)聯通,在主管(1)靠近接頭(5)一側外部設置第二氣囊(6),第二充氣管(7)與第二氣囊(6)聯通,充氣後呈圓盤狀的第二氣囊(6)封閉舌根水平咽部縫隙。本實用新型可以阻擋血液及異物,如棉球等,進入喉部,構思奇妙,操作方便,實用性強。
【專利說明】適用於鼻部及口咽部全麻手術的麻醉插管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全麻手術中使用的特殊麻醉插管,特別適用於鼻部及口咽部全麻手術。
【背景技術】
[0002]在全麻手術中,必須用到麻醉插管。與其他部位手術有所不同,在鼻部及口咽部手術中,經常會出現術中出血或其他異物(如棉球)進入喉內,導致手術結束拔管時血液或異物進入下呼吸道,造成窒息或肺部感染。有時為避免此現象,一般採用紗布封閉舌根水平咽部縫隙,封閉效果不佳,而且還經常出現忘記把紗布拿出,造成事故。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了一種鼻部及口咽部全麻手術中,可以有效防止血液及異物從口腔進入喉內的麻醉插管。
[0004]本實用新型包括主管1、第一氣囊3、第一充氣管4 ;主管I的一端連接接頭5,另一端部呈楔形埠 2 ;第一氣囊3位於主管I靠近埠 2 —側,第一充氣管4與第一氣囊3聯通,在主管I靠近接頭5 —側外部設置第二氣囊6,第二充氣管7與第二氣囊6聯通,充氣後呈圓盤狀的第二氣囊6封閉舌根水平咽部縫隙。
[0005]充氣後的圓盤狀第二氣囊6可以上下均為平面。
[0006]充氣後的圓盤狀第二氣囊6可以上面為凹形,下面為平面。
[0007]充氣後的圓盤狀第二氣囊6上下兩面可以為對稱凹形。
[0008]第二氣囊6距離第一氣囊3上邊緣10釐米,充氣後最大厚度I釐米,最大外徑6釐米。
[0009]本實用新型在主管靠近接頭一側設置第二氣囊,連接第二充氣管為第二氣囊充氣,充氣時可以封閉舌根水平咽部縫隙,並可通過充氣量不同來調節第二氣囊大小,而適應不同患者下咽部大小。氣囊起到了阻擋血液及異物進入喉部的作用,構思奇妙,操作方便,實用性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中第二氣囊的橫截面圖;
[0012]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中第二氣囊的橫截面圖;
[0013]附圖中:1主管;2埠 ;3第一氣囊;4第一充氣管;
[0014]5接頭;6第二氣囊;7第二充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整體結構的示意圖,現有技術的麻醉插管包括主管
1、第一氣囊3、第一充氣管4 ;主管I的一端連接接頭5,另一端部呈楔形埠 2 ;第一氣囊3位於主管I靠近埠 2 —側,第一充氣管4與第一氣囊3聯通。
[0017]在鼻部及口咽部全麻手術中使用目前常用的麻醉插管時,經常會出現術中出血或其他異物(如棉球)進入喉內。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在主管I靠近接頭5 —側外部設置第二氣囊6,第二氣囊6距離第一氣囊3上邊緣10釐米。
[0018]第二充氣管7與第二氣囊6聯通,充氣後氣囊呈扁平圓盤狀,上下均為平面,橫截面外側呈弧形。充氣後厚度為I釐米,最大外徑6釐米。可以通過調節充氣量的多少,來調節第二氣囊6的大小,從而適應不同患者下咽部的大小,最終封閉舌根水平咽部縫隙。
[0019]為避免第二充氣管7與第一充氣管4混淆,兩個充氣管設置在接頭5兩側,並分別在充氣管4和充氣管7上標註「小」、「大」,代表分別連接較小的第一氣囊3和較大的第二氣囊6,並用不同顏色區分。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第二氣囊6的橫截面形狀,該實施例中第二氣囊上面為凹形,下面為平面。上面為凹形能收集手術中的血及異物,不僅可以防止血從咽部縫隙流入患者喉內,還便於及時清理。
[0021]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該方案中第二氣囊6上、下兩面都為凹形,且互相對稱,製作更加方便。
[0022]第二氣囊6的製作材料,採用與第一氣囊3同樣材料。為了形成凹形氣囊,第二氣囊6的外邊緣可以選用硬度稍大的材料。
[0023]使用時,將該麻醉插管放入正常深度,第二氣囊6放置在患者舌根水平部位。通過第一充氣管4為第一氣囊3充氣,有效封閉第一氣囊3與氣管壁的間隙。然後再通過第二充氣管7為第二氣囊6充氣,直到患者舌根水平咽部縫隙封閉。需要注意的是,因為本實用新型採用了雙氣囊,充氣時要對兩個氣囊進行區分,以免誤操作。手術中,血及異物被第二氣囊6阻擋在患者口中,應及時清理。如果採用第二實施例或第三實施例中的氣囊形狀,可直接從第二氣囊6上面的凹面進行收集清理。
【權利要求】
1.適用於鼻部及口咽部全麻手術的麻醉插管,包括主管(I)、第一氣囊(3)、第一充氣管(4);主管(I)的一端連接接頭(5),另一端部呈楔形埠(2);第一氣囊(3)位於主管(I)靠近埠(2)—側,第一充氣管(4)與第一氣囊(3)聯通,其特徵在於:在主管(I)靠近接頭(5)—側外部設置第二氣囊(6),第二充氣管(7)與第二氣囊(6)聯通,充氣後呈圓盤狀的第二氣囊(6)封閉舌根水平咽部縫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插管,其特徵在於:充氣後的圓盤狀第二氣囊(6)上下均為平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插管,其特徵在於:充氣後的圓盤狀第二氣囊(6)上面為凹形,下面為平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插管,其特徵在於:充氣後的圓盤狀第二氣囊(6)上下兩面為對稱凹形。
5.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麻醉插管,其特徵在於:第二氣囊(6)距離第一氣囊(3)上邊緣10釐米,充氣後最大厚度I釐米,最大外徑6釐米。
【文檔編號】A61M16/04GK203389183SQ201320430618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19日
【發明者】申金霞, 餘力生 申請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