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燒傷病的口服液及其製備方法
2023-11-04 00:00:37 1
專利名稱:治療燒傷病的口服液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燒傷病的口服液。具體地說是以中藥為原料制的中成藥,本發明還涉及該藥物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燒傷是一種常見的意外損傷性疾病,如不及時正確的使用外用藥,可危及人的生命,局部除皮膚損傷、腐爛、腫脹疼痛、淤血凝滯,熱毒內陷損傷陰津外,還可導致臟腑陰陽失調,氣血紊亂,重者火熱燔灼臟腑,各種臟腑功能失調症狀都可出現,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燒傷一般系由熱力,包括熱液(熱水、熱湯、熱油等)、瓦斯、雷電、電擊、氯氣、濃酸、強鹼、蒸汽、高溫氣體、火焰、熾熱金屬液體或固體(如鋼水、鋼錠)等所引起的皮膚組織損害,嚴重者可傷及皮下或黏膜下組織,如肌肉、骨、關節甚至內臟。隨著現代工業飛速發展,各類熱能導致的燒傷與日俱增,燒傷也就成了臨床常見的嚴重危害人類極為痛苦的外傷性疾病之一,重則致殘或喪命。目前國內外燒傷界對燒傷的治療多限於外用藥和靜脈給藥治療。對口服給藥卻研究甚少。
發明人經過多年的臨床總結,創建了燒傷自然療法。認為人是一個有機整體,人和自然界有密切的關係。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理特性應與自然環境相適應,人體是以五臟六腑為中心,通過經絡的聯合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皮膚燒傷後直接影響到臟腑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使體內陰陽失調氣血功能紊亂而導致各種內臟併發症的發生。如肺主氣,司呼吸,朝百脈,主治節,肺在體合皮。皮膚與肺的關係最為密切,和十二經脈有廣泛聯繫,皮膚又是人體最大的保護器官,是防禦外邪的主要屏障,外來致病因素,首先侵犯皮膚,人體皮膚燒傷後,不但皮膚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且直接影響到肺臟和脾胃的生理功能,肺在五行中屬金,脾胃屬土,正常的生理關係是土生金,即脾胃與肺臟在生理上相互為用,在病理上是相互影響的。由此燒傷自然療法理論體系認為,人體皮膚燒傷後,不僅要有良好的外用藥,而燒傷內服藥也致關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調節臟腑功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益氣復脈,清肺潤燥能預防和治療各種火熱之邪所引起的各種併發症作用的治療燒傷病的口服液。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該口服液的製備方法。
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基於祖國醫學對燒傷的認識及治療原則,以中醫理論方為基礎,遵循中藥方劑君臣佐使的組成原則,以燒傷自然療法理論體系為指導,結合現代製藥工藝,從祖國醫學寶庫中篩選出益氣復脈、養胃生津、清肺潤燥、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的天然植物藥,按中醫理論組方,提取精華,使其對燒傷休克期、感染期、創面修復期、康復期的均有很好治療療效,並能預防和治療各種火熱之邪所引起的各種症狀的作用。
本發明藥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製成的西洋參10-30,黃芪10-60,桔梗10-30,生地10-30,何首烏10-30,麥冬10-30,連翹10-35,金銀花10-40,丹參10-30,三七5-20,冬蟲夏草5-15,甘草5-15。
製備本發明藥物的配方優選重量份配比範圍是西洋參15-25,黃芪20-40,桔梗15-25,生地15-25,何首烏15-25,麥冬15-25,連翹20-30,金銀花20-30,丹參15-25,三七10-15,冬蟲夏草8-12,甘草8-12。
本發明藥物的最佳優選重量份配比是西洋參20,黃芪30,桔梗20,生地22,何首烏20,麥冬23,連翹10,金銀花10,丹參20,三七15,冬蟲夏草10,甘草10。
本發明的製備方法是取西洋參、黃芪、桔梗、生地、何首烏、麥冬、連翹、金銀花、丹參、三七、冬蟲夏草、甘草炮製加工成飲片,放入提取罐中加水8-10倍量水,加溫100□提取,第一次提取1-2小時,取出濾液,第二次提取1-1.5小時,取出濾液,合併兩次濾液濾過,濃縮成密度為1.15-1.20(60℃測)的口服液。
本發明針對燒傷患者熱(火)邪侵襲人體後的不同時期的症狀,即早期(燒傷休克期)易傷津耗氣,熱邪在內,一方面迫津外洩,另一方面消灼煎熬津液,而出現口渴喜飲,咽幹舌燥,等津虧症狀,重者氣隨津脫,氣短乏力,尿少,神志不清等脫症,即現代醫學的休克;中期(感染期)此期火毒熾盛,邪正交爭,主要是胃熱實症較多,氣陰漸耗,主症為壯熱、口乾渴,或便秘,重者火邪燔灼臟腑而出現神昏譫語、此時大多為正虛邪實,治以扶正祛邪、清熱解毒;恢復期表現為氣血陰津虧虛,消瘦,低熱等症狀。以西洋參、黃芪、連翹為君藥,西洋參具有益氣養陰、生津止渴之功效;黃芪具有補氣昇陽,託毒生肌之功效,即能補脾胃之氣,為補氣要藥;連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功效,為瘡家之聖藥。以生地、何首烏、金銀花、冬蟲夏草為臣藥,生地、清熱生津、何首烏補益精血、解毒,且不寒、不燥、不膩為滋補良藥,金銀花清熱解毒,冬蟲夏草補益肺腎,即補腎陽又益肺陰,君藥臣藥合力,以增加其治療效用,桔梗開宣肺氣,以利皮毛,並消腫排膿。丹參、三七、活血祛瘀、止痛、涼血消腫,養血安神,幾位藥為佐藥;甘草為使藥,清熱解毒,調和諸藥,以上諸藥合用,共湊,益氣復脈,養胃生津,清肺潤燥,清熱解毒之功。
本發明具有以下特點1、調節脾胃功能,為燒傷治療打下了堅實基礎。中醫學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健運與否,直接影響到燒傷的治療,所以該發明的功效之一,就是能使脾氣健運,胃氣和降,以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輸布,從而滋養全身,給燒傷治療康復起到關鍵性作用。
2、調節臟腑功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皮膚燒傷後,首先影響到肺臟,繼而影響其它各個器官,該藥以益氣復脈、養胃生津、清肺潤燥、清熱解毒、滋潤通便為主,對燒傷休克期、感染期、創面修復期、康復期的各期的治療都有很好的療效。
3、調節腸胃功能,能使腸胃之氣和降,預防和治療燒傷津虧熱燥,而引起的大便秘結,能有效的防止燒傷腸源性感染。
4、益氣復脈,清肺潤燥人體皮膚燒傷後,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和水份外滲,除靜脈補充營養外,口服給藥更至觀重要,該藥口服能使體內缺損的營養物質得到及時的補充,能益氣生津,養陰潤燥,對燒傷休克期的治療有特效,有效的預防各種臟器的併發症。
5、人體皮膚燒傷後,火熱燒灼,極易引起熱毒內陷或火毒攻心的證候,該發明藥口服後,清熱解毒,能預防和治療各種火熱之邪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如煩躁不安、發熱、口喜飲、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等津傷液耗,解決了燒傷後無良藥可服的現狀。
服用方法嚴格在醫師的指導下應用,主要用於各類燒傷的休克期、感染期、創面恢復期、康復期的各期治療。用量,每次100ml,一日二至三次。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按下述重量份配比稱取原料西洋參10,黃芪30,桔梗10,生地10,何首烏10,麥冬10,連翹18,金銀花20,丹參10,三七8,冬蟲夏草5,甘草8。
本實施例的製備方法是將西洋參、黃芪、桔梗、生地、何首烏、麥冬、連翹、金銀花、丹參、三七、冬蟲夏草、甘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的炮製方法進行炮製,加工成飲片,放入提取罐中加水8倍量水,加溫100℃提取,第一次提取1小時,取出濾液,第二次提取1.5小時,取出濾液,合併兩次濾液濾過,濃縮成密度為1.15(60℃測)的口服液。裝入500ml玻璃瓶罐封高溫滅菌,達到滅菌要求,檢驗合格後入庫備用。
實施例2按下述重量份配比稱取原料西洋參20,黃芪40,桔梗20,生地20,何首烏20,麥冬20,連翹25,金銀花30,丹參20,三七12,冬蟲夏草10,甘草12。
本實施例的製備方法是將西洋參、黃芪、桔梗、生地、何首烏、麥冬、連翹、金銀花、丹參、三七、冬蟲夏草、甘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的炮製方法進行炮製,加工成飲片,放入提取罐中加水9倍量水,加溫100℃提取,第一次提取1.5小時,取出濾液,第二次提取1小時,取出濾液,合併兩次濾液濾過,濃縮成密度為1.20(60℃測)的口服液。
裝入500ml玻璃瓶罐封高溫滅菌,達到滅菌要求,檢驗合格後入庫備用。
實施例3
按下述重量份配比稱取原料西洋參30,黃芪55,桔梗30,生地30,何首烏30,麥冬30,連翹35,金銀花40,丹參30,三七20,冬蟲夏草15,甘草15。
本實施例的製備方法是將西洋參、黃芪、桔梗、生地、何首烏、麥冬、連翹、金銀花、丹參、三七、冬蟲夏草、甘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的炮製方法進行炮製,加工成飲片,放入提取罐中加水10倍量水,加溫100℃提取,第一次提取2小時,取出濾液,第二次提取1.5小時,取出濾液,合併兩次濾液濾過,濃縮成密度為1.20(60℃測)的口服液。裝入500ml玻璃瓶罐封高溫滅菌,達到滅菌要求,檢驗合格後入庫備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燒傷病的口服液,其特徵在於它主要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製成的藥劑西洋參10-30,黃芪10-60,桔梗10-30,生地10-30,何首烏10-30,麥冬10-30,連翹10-35,金銀花10-40,丹參10-30,三七5-20,冬蟲夏草5-15,甘草5-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燒傷病的口服液,其特徵在於各原料的優選重量份配比範圍是西洋參15-25,黃芪20-40,桔梗15-25,生地15-25,何首烏15-25,麥冬15-25,連翹20-30,金銀花20-30,丹參15-25,三七10-15,冬蟲夏草8-12,甘草8-1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燒傷病的口服液,其特徵在於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是西洋參20,黃芪30,桔梗20,生地22,何首烏20,麥冬23,連翹10,金銀花10,丹參20,三七15,冬蟲夏草10,甘草10。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治療燒傷病的口服液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按上述重量份配比稱取西洋參、黃芪、桔梗、生地、何首烏、麥冬、連翹、金銀花、丹參、三七、冬蟲夏草、甘草炮製加工成飲片,放入提取罐中加水8-10倍量水,加溫100℃提取,第一次提取1-2小時,取出濾液,第二次提取1-1.5小時,取出濾液,合併兩次濾液濾過,濃縮成密度為1.15-1.20(60℃測)的口服液。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燒傷病的口服液,它是以西洋參10-30,黃芪10-60,桔梗10-30,生地10-30,何首烏10-30,麥冬10-30,連翹10-35,金銀花10-40,丹參10-30,三七5-20,冬蟲夏草5-15,甘草5-15為原料按比例配製成口服液。本發明具有益氣復脈,清肺潤燥、提高機體抗病、調節脾及胃腸功能和調節臟腑功能,能預防和治療各種火熱之邪所引起的各種症狀。
文檔編號A61P17/00GK1730076SQ200410060440
公開日2006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4日 優先權日2004年8月4日
發明者肖建勳 申請人:肖建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