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急性腹瀉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11-02 06:15:27 2
一種治療急性腹瀉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急性腹瀉的中藥組合物,屬於中藥領域。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製成:赤小豆10、白鮮皮8、積雪草8、玫瑰花12、酸棗仁12、土木香10、龍眼肉10、雞內金10、黨參10、白扁豆8、薏苡仁10、木瓜8、竹茹8、百芷8、地錦草8、降香6、瓦楞子8、川楝子6、制何首烏8。本發明採用天然中藥為原料,療效確切,價格低廉且無毒副作用,能有效治癒急性腹瀉且不易復發,有效率達98%。
【專利說明】 一種治療急性腹瀉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急性腹瀉的中藥組合物,屬於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腸黏膜的分泌旺盛與吸收障礙、腸蠕動過快,致排便頻率增加,糞質稀薄,含有異常成分者,稱為腹瀉(diarrhea)。急性腹瀉起病急驟,每天排便可達10次以上,糞便量多而稀薄,排便時常伴腹鳴、腸絞痛或裡急後重。臨床上除腹瀉外,一般都有發熱、腹痛及白細胞增多等表現。這些臨床表現是共同的,對腸道感染的部位及病原菌均無診斷價值,因此,需首先鑑別是小腸或結腸感染。小腸感染性腹瀉的特點是臍周或右下腹為陣發性痛,且伴有腹脹或腸鳴,腹瀉每天5?10次,糞便量多呈稀水便,混有泡沫及未消化食物殘渣,嚴重感染者為稀水血便,排便前腹痛,便後腹痛可減輕或消失而有舒適感。結腸感染性腹瀉的腹痛,常在下腹或左下腹部,一般不伴腸鳴,腹瀉頻繁,較小腸感染性腹瀉次數顯著增多,糞便量少,呈膿血便外觀,有裡急後重及下墜感。小腸感染性腹瀉多見於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或沙門菌屬腸炎,而結腸感染性腹瀉常由志賀菌或其他痢疾桿菌所引起。
[0003]目前治療急性腹瀉,藥物仍是主要手段,西藥治療雖初效明顯,但極易發生不良反應,對患者腸胃造成一定程度副作用。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治療急性腹瀉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療效確切、價格低廉、見效快且無毒副作用。
[000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治療急性腹瀉的中藥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製成:赤小豆10、白鮮皮8、積雪草8、玫瑰花12、酸棗仁12、土木香10、龍眼肉10、雞內金10、黨參10、白扁豆8、薏苡仁10、木瓜8、竹茹8、百芷8、地錦草8、降香6、瓦楞子8、川楝子6、制何首烏8。
[0007]配製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飯後服用。
[0008]各中藥的藥理作用:
[0009]赤小豆:甘、酸,平。歸心、小腸經。功效與主治: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用於水腫脹滿,腳氣肢腫,黃疸尿赤,風溼熱痺,癰腫瘡毒,腸癰腹痛。
[0010]白鮮皮:苦,寒。歸脾、胃、膀胱經。功效與主治:清熱燥溼,祛風解毒。用於溼熱瘡毒,黃水淋漓,溼疹,風疹,疥癬瘡癩,風溼熱痺,黃疽尿赤。
[0011]積雪草:苦、辛,寒。歸肝、脾、腎經。功效與主治:清熱利溼,解毒消腫。用於溼熱黃疸,中暑腹瀉,砂淋血淋,癰腫瘡毒,跌扑損傷。
[0012]玫瑰花:甘、微苦,溫。歸肝、脾經。功效與主治:行氣解鬱,和血,止痛。用於肝胃氣痛,食少嘔惡,月經不調,跌扑傷痛。
[0013]酸棗仁:甘、酸,平。歸肝、膽、心經。功效與主治:補肝,寧心,斂汗,生津。用於虛煩不眠,驚悸多夢,體虛多汗,津傷口渴。
[0014]土木香:辛、苦,溫。歸肝、牌經。功效與主治:健脾和胃,調氣解鬱,止痛安胎。用於胸脅、既腹脹痛,嘔吐瀉痢,胸脅挫傷,岔氣作痛,胎動不安。
[0015]龍眼肉:甘,溫。歸心、脾經。功效與主治: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用於氣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虛萎黃。
[0016]雞內金:甘,平。歸脾、胃、小腸、膀胱經。功效與主治:健胃消食,澀精止遺。用於食積不消,嘔吐瀉痢,小兒疳積,遺尿,遺精。
[0017]黨參:甘,平。歸脾、肺經。功效與主治: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用於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
[0018]白扁豆:甘,微溫。歸脾、胃經。功效與主治:健脾化溼,和中消暑。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溏瀉,白帶過多,暑溼吐瀉,胸悶腹脹。炒白扁豆健脾化溼。用於脾虛洩瀉,白帶過多。
[0019]薏苡仁:甘、淡。涼。歸脾、胃、肺經。功效與主治:健脾滲溼,除痺止瀉,清熱排膿。用於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溼痺拘攣,脾虛洩瀉,肺痛,腸癰;扁平疣。
[0020]木瓜:酸,溫。歸肝、脾經。功能與主治:平肝舒筋,和胃化溼。用於溼痺拘攣,腰膝關節酸重疼痛,吐瀉轉筋,腳氣水腫。
[0021]竹茹:甘,微寒。歸肺、胃經。功效與主治:清熱化痰,除煩止嘔。用於痰熱咳嗽,膽火挾痰,煩熱嘔吐,驚悸失眠,中風痰迷,舌強不語,胃熱嘔吐,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0022]百芷:辛,溫。歸胃、大腸、肺經。功效與主治:散風除溼,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用於感冒頭痛,眉稜骨痛,鼻塞,鼻淵,牙痛,白帶,瘡瘍腫痛。
[0023]地錦草:辛,平。歸肝、大腸經。功效與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於痢疾,洩瀉,咯血,尿血,便血,崩漏,瘡癤癰腫。
[0024]降香:辛,溫。歸肝、脾經。功效與主治:行氣活血,止痛,止血。用於脘腹疼痛,肝鬱脅痛,胸痺刺痛,跌扑損傷,外傷出血。
[0025]瓦楞子:鹹,平。歸肺、胃、肝經。功效與主治:消痰化瘀,軟堅散結,制酸止痛。用於頑痰積結,黏稠難咯,癭瘤,瘰癧,癥瘕痞塊,胃痛泛酸。
[0026]川楝子:苦,寒;有小毒。歸肝、小腸、膀胱經。功效與主治: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用於胸脅、脘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
[0027]制何首烏:苦、甘、潘、溫。歸肝、心、腎經。補肝腎,益精血,烏鬚髮,強筋骨。用於血虛萎黃,眩暈耳鳴,鬚髮早白,腰膝酸軟,肢體麻木,崩漏帶下,久瘧體虛;高血脂。
[002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採用天然中藥為原料,療效確切,價格低廉且無毒副作用,能有效治癒急性腹瀉且不易復發,有效率達98%。
[0029]以下結合臨床試驗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30]一、臨床試驗
[0031]1、臨床資料: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一年間,共觀察14_60歲的急性腹瀉患者50例,男24例,女26例。其平均年齡為36.5歲。
[0032]2、治療方法:其中治療組服用本發明中藥,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飯後服用,3天為I個療程。
[0033]3、療效判定標準:
[0034]痊癒:治療後大便次數與性狀恢復正常,其他症狀基本消失;
[0035]好轉:治療後大便次數減少至治療前的一半或一半以下,性狀與兼症均有些改變;
[0036]無效:服藥前後症狀無明顯改善。
[0037]4、治療結果:在臨床使用本發明藥物,服藥的50例患者,服藥I個療程後,症狀明顯好轉,繼續服藥I個療程後,痊癒39例,好轉10例,總有效率為98%。
【具體實施方式】
[0038]實施例1
[0039]配比(單位:重量份):
[0040]赤小豆10、白鮮皮8、積雪草8、玫瑰花12、酸棗仁12、土木香10、龍眼肉10、雞內金10、黨參10、白扁豆8、薏苡仁10、木瓜8、竹茹8、百芷8、地錦草8、降香6、瓦楞子8、川楝子6、制何首烏8。
[0041]配製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飯後服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急性腹瀉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製成:赤小豆10、白鮮皮8、積雪草8、玫瑰花12、酸棗仁12、土木香10、龍眼肉10、雞內金10、黨參10、白扁豆8、薏苡仁10、木瓜8、竹茹8、百芷8、地錦草8、降香6、瓦楞子8、川楝子6、制何首烏8。
【文檔編號】A61P1/12GK104352894SQ201410626338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7日
【發明者】萬鵬波 申請人:萬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