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武是誰?顧炎武是怎麼死的?
2023-11-09 19:37:57 1
顧炎武是著名的儒學名家,與黃宗羲、王夫之二人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的許多思想學說對後世影響很大,後人認為他是清朝「開國儒師」、「清學開山」始祖。雖然顧炎武本人是反對清朝統治的,但是思想是無國界的。所以他的思想在清朝之時受人推崇,成為「清學開山」始祖,也是說的過去的。
人物檔案
姓名:顧炎武
別名:顧絳
字:忠清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朝代:明末清初
出生地:江蘇崑山千燈鎮
出生時間:公元1613年
去世時間:公元1682年
信仰:儒學
職業: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語言學家
其他作品:《日知錄》、《音學五書》、《軍制論》、《天下郡國利病書》
主要成就:明末清初三大儒、清朝開國儒師、清學開山始祖
明萬曆四十一年,顧炎武在崑山千燈鎮顧家出生。顧家是江東望族,世代書香世家,父親顧同應,曾祖顧章志,著名的三徐,徐乾學、徐秉義、徐元文則是顧炎武的外甥。
顧炎武原本是顧同應的兒子,後來過繼給去世的堂伯顧同吉為嗣,寡母是王逑之女,十六歲未婚守節。王氏是一位有大毅力,大眼界的女人,她「晝則紡織,夜觀書至二更乃息」將顧炎武撫養長大成人。在顧炎武人生中最重要的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時候,這位母親將嶽飛、文天祥、方孝孺的忠義氣節教導給顧炎武,期望他能繼承這份氣節。
顧炎武生性聰穎,讀書進步神速,十四歲的時候就已經取得諸生資格。雖然聰慧,但是性格特立耿介,對於限制頗多的八股文更是深惡痛絕,在這方面成就並不高。所以後來他多次參加考試,都屢試不中。在這期間,他已經有了「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盛於鹹陽之郊」的想法。
二十七歲之後,顧炎武斷然放棄科舉之路。崇禎十六年,顧炎武以捐納成為國子監生。
山海關破,清軍攻入中原之後,顧炎武暫居語濂經,由崑山縣令楊永言之薦,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務。當時顧炎武將復國的期望放在弘光小朝廷中,但是不等他走馬上任,弘光小朝廷就已經被清軍覆滅。當時江南多有抗清義士,自主組織起來,與清軍抗爭。於是顧炎武棄筆從戎,加入其中。最終卻因為八旗騎兵氣如虹,節節敗退。
弘光及閩浙沿海的隆武等南明政權先後瓦解,顧炎武參加的抗清活動一再受挫,但是卻並沒有中斷他抗清的決心。
清朝已經在中原地區站穩腳跟之後,顧炎武仍然活動在江南各地,與友結社,表達自己的民族氣節和對清朝的不屈。後來顧家僕人反叛,圖謀顧家家財,於是誣告顧炎武,將顧炎武送進了牢獄。出獄之後,顧炎武四處結實抗清義士,仍然沒有放棄反清活動。
他走遍國家的大江南北,一是為了尋求推翻清王朝統治的機會,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避禍。曾經多次有人舉薦顧炎武入仕,但是都遭到了顧炎武的拒絕,表示絕不會在清朝為官。
康熙二十一年,顧炎武在山西曲沃韓姓友人家,上馬時不慎失足,嘔吐不止,因此去世,享年七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