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橋殼校平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11-04 12:20:27 2
後橋殼校平模具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後橋殼校平模具,包括有上模座和下模座及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間的中間板,所述中間板分別通過上導柱組件和下導柱組件與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相連接;所述下模座上端面通過下墊板設置有多塊用於校正後橋殼兩側下端面的下校正塊,所述上模座下端面通過上夾板設有多塊用於校正後橋殼兩側上端面的上校正塊,所述中間板上下兩端面上分別設置有多塊用於校正後橋殼上側內端面的中間板上校正塊和多塊用於校正後橋殼下側內端面的中間板下校正塊。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可以解決現有後橋殼校平效率低,校平精確度不高的問題。
【專利說明】後橋殼校平模具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汽車配件加工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於汽車後橋殼兩側端面及內側端面校平的模具。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汽車後橋殼,如圖1、2所示,後橋殼在使用時,其兩側端面及內側端面收到較大的應力作用,如圖2中尖頭為受力方向,會產生變形,影響汽車運行的可靠性,因而需要定期對其進行校平、修磨等維護。現有的企業對汽車後橋殼兩側端面及內側端面校平工作,仍然沿用人工用各種校平工具進行手工校平,其校平效率極低,勞動強度很大,且校平的精確度難以提高。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後橋殼校平模具,以解決現有後橋殼校平效率低,校平精確度不高的問題。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本後橋殼校平模具包括有上模座和下模座及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間的中間板,所述中間板分別通過上導柱組件和下導柱組件與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相連接;所述下模座上端面通過下墊板設置有多塊用於校正後橋殼兩側下端面的下校正塊,所述上模座下端面通過上夾板設有多塊用於校正後橋殼兩側上端面的上校正塊,所述中間板上下兩端面上分別設置有多塊用於校正後橋殼上側內端面的中間板上校正塊和多塊用於校正後橋殼下側內端面的中間板下校正塊。
[0005]上述技術方案中,更為具體的方案可以是:所述下模座的下墊板和所述中間板之間設有復位彈簧。
[0006]進一步的:所述上模座的下端於所述上夾板一端的位置設有用於後橋殼校正前定位的限位塊。
[0007]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後橋殼校平模具採用設計上模座和下模座,並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間設計可以嵌套入待校平的後橋殼內的中間板,並通過在上模座的下端面安裝設有上校平塊的上夾板與中間板對應設計中間板上校平塊,共同校平後橋殼上側內外兩個端面,同樣在下模座上端面安裝設有下校平塊的下墊板,與中間板對應設計中間板下校平塊,共同校平後橋殼下側內外兩個端面,使用時,在中間板上安裝後橋殼,以限位塊定位,合攏上模座和下模座,中間板兩端面的中間板上校正塊和中間板下校正塊配合下墊板上的下校正塊和上夾板上的上校正塊共同完成後橋殼兩側端面及內側端面校平,一次校平兩側端面的內外四個面,工作效率高,且校平的精度也有較大提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待校平的後橋殼的主視圖; 圖2是待校平的後橋殼的俯視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4是圖3的A-A剖視圖;
圖5是圖3的B-B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作進一步詳述:
如圖3、圖4、圖5所示的本後橋殼校平模具,它包括有上模座15和下模座3,及上模座15和下模座3之間的中間板10,下模座3下有五個支腳2,支腳2下設有一塊託板I。下模座3上端面設有下墊板4,下模座3通過下墊板4設置有十四塊用於校正後橋殼8兩側下端面的下校正塊5,上模座15下端面設有上夾板14,上模座15通過上夾板14設有十四塊用於校正後橋殼8兩側上端面的上校正塊13,中間板10上下兩端面上分別設置有十四塊用於校正後橋殼8上側內端面的中間板上校正塊11和十四塊用於校正後橋殼8下側內端面的中間板下校正塊9,中間板上校正塊11和中間板下校正塊9均沿後橋殼8內側腔體邊緣分布。中間板10的上端通過上導柱組件16與上模座15的上夾板14連接,上導柱組件16有兩組,包括安裝在上夾板14上的上導柱,上導柱外設有導套,開模時,上模座15及上夾板14可以與中間板10分離,卸下。
[0010]中間板10的下端通過下導柱組件7與上模座15上的下墊板4連接,下導柱組件7有四組,包括安裝在下墊板4上的下導柱,下導柱外設有導套;下模座3的下墊板4和中間板10之間設有復位彈簧6,開模時,下墊板4上的復位彈簧6可以將中間板10彈起,方便卸下。上模座15的下端於上夾板14 一端的位置設有用於後橋殼8校正前定位的限位塊17,使用時,在中間板10上安裝後橋殼8,以限位塊17定位,合攏上模座15和下模座3,中間板10兩端面的中間板上校正塊11和中間板下校正塊9配合下墊板4上的下校正塊5和上夾板14上的上校正塊13共同完成後橋殼8兩側端面及內側端面校平,一次校平兩側端面的內外四個面,工作效率高,且校平的精度也有較大提高。
【權利要求】
1.一種後橋殼校平模具,其特徵在於:包括有上模座(15)和下模座(3)及所述上模座(15)和所述下模座(3)之間的中間板(10),所述中間板(10)分別通過上導柱組件(16)和下導柱組件(7)與所述上模座(15)和所述下模座(3)相連接; 所述下模座(3 )上端面通過下墊板(4 )設置有多塊用於校正後橋殼(8 )兩側下端面的下校正塊(5 ),所述上模座(15 )下端面通過上夾板(14)設有多塊用於校正後橋殼(8 )兩側上端面的上校正塊(13),所述中間板(10)上下兩端面上分別設置有多塊用於校正後橋殼(8)上側內端面的中間板上校正塊(11)和多塊用於校正後橋殼(8)下側內端面的中間板下校正塊(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後橋殼校平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下模座(3)的下墊板(4)和所述中間板(10)之間設有復位彈簧(6)。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後橋殼校平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模座(15)的下端於所述上夾板(14 ) 一端的位置設有用於後橋殼(8 )校正前定位的限位塊(17)。
【文檔編號】B21D3/00GK104368698SQ201410695516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7日
【發明者】潘天飛, 陳子君, 龍群偉, 唐兆清 申請人:柳州市飛歌汽車配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