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感動令人淚崩的狗(虐狗虐出了諾貝爾獎)
2023-11-05 21:10:41 2
如果生命是最高的藝術傑作
那麼毫無疑問的是
生理學是這份傑作的鑑賞方法
……
在看文章之前,讓我們先來複習一道考試題:
請問下面4幅圖片的順序應該是什麼樣的
A 1234 B 1324 C 2143 D 4132
這是一幅中學課本裡面的經典圖片,是條件反射的建立過程
而答案,應該是選擇D選項
反射弧模式圖
可他並不是一個殘暴虐殺動物之人
他在狗身上進行的實驗揭示了人體的奧秘
他是1904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的獲得者
是高級神經活動生理學的奠基人
他是前蘇聯的生理學家——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
…
1849年9月26日,巴甫洛夫降生在俄羅斯西南方的梁贊城
(這也許就是為何大家都稱詠春一代宗師梁贊為「佛山贊先生」,看來是怕俄羅斯搶了去)
當時的俄國沙皇不斷的吞併著鄰國的土地
戰敗國所留下的百姓,被剝奪了自己的土地,只能淪為農奴
而巴甫洛夫的父親,是梁贊農奴地區一所教會的牧師
巴甫洛夫的父親
縱然家中十分貧窮,他的父親仍然鼓勵他閱讀與運動
好書至少要閱讀兩遍,並且寫下讀書的心得體會
屋外架設了單槓,耕種與運動讓身體變得強壯
而那一篇篇的閱讀心得,是學習表達自己思考的最好方法
巴甫洛夫的家人
在他11歲那年,新任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進行了政治、經濟、教育的改革
巴甫洛夫趕上了這個好時代,中學畢業後的他,來到了梁贊教會神學院就讀
這是有所有著獨特教育理念的學校
「不是要培養科科優質的好學生,而是具有特殊偏好傾向的學生」
接觸到自然科學的巴甫洛夫漸漸的對神學產生了懷疑
縱然身在一個信仰神學的家庭,他還是選擇了科學
21歲的他以優異的成績順利進入了聖彼得堡大學學習自然科學
聖彼得堡大學
處於改革浪潮中的俄國大學裡思潮澎湃
即便到了深夜,校園裡也到處都是互相辯論的學生們
巴甫洛夫也是辯論活動的狂熱愛好者
言辭犀利的他經常能將對方說得面紅耳赤
他也沉浸於這樣的滿足感中
度過了自己大學的前兩年
在他大三的時候,他接觸了西昂教授的生理課
這堂課,讓俄國少了一個辯論高手,多了一個舉世聞名的生理學家
西昂教授的生理學課程,讓巴甫洛夫仿佛從混沌中清醒過來
從此,他不再沉迷於整日的與人辯論
而是主動擔當起了西昂教授的助手
嚴寒酷暑,都無法阻擋他學習的腳步
只要有時間,巴甫洛夫就在實驗室中埋首研究
在西昂教授的指導下,巴甫洛夫獲得了研究金質獎章
大學畢業後的巴甫洛夫拒絕了塔可漢諾夫教授(這是一位講究穿著,不愛科學研究的教授)的邀請
轉而去到了軍事醫學院獸醫生理實驗室擔任科研助理,進行血液循環與消化代謝的生理研究
當時擔任助理的巴甫洛夫薪水十分的微薄
生活拮据的他每天只能吃兩餐,吃食堂裡免費供應的麵包
3年後,他轉往當時俄國最著名的內科教授——波特金教授的醫學實驗室擔任主任
專門研究人體器官的生理與病理以及神經系統對身體功能的調節
他曾經在日記本裡寫下過這樣一段話
「身體上的疾病,大至心臟病,小至皮膚癢,根據生理學的觀點,一定會有一個合理的邏輯,這是醫學的理論基石。很多人認為病理研究是不切實際的空中樓閣,可我認為,除非了解病理,否則無法治療。」
1883年,博士畢業後的巴甫洛夫留在了軍事醫學院擔任講師
在這裡,他開始了獨立的生理學研究
當時的人們對於神經系統對內臟器官的支配作用還沒什麼了解
神經系統在人們的概念中還是個蒙著神秘面紗的系統
而巴甫洛夫,首先進行的,便是神經系統對心臟跳動影響的研究
他認為心臟的節律性是由兩種不同的神經來控制的
可在動物實驗的過程中,他卻怎麼都無法發現兩種不同神經的所在
這在當時是一種十分困難的實驗,類似於建立體外循環
他將狗的心臟取出,將心臟的血管接上灌了血液的管子,讓心臟維持跳動
再將神經切除一小段,觀察心臟跳動的變化
然而當他將所有的神經都一一嘗試過以後,仍然一無所獲
轉眼過去了3年,巴甫洛夫並沒有發現能證明自己理論的實驗結果
他決定,將研究的方向由心臟轉向消化系統
學生時代的巴甫洛夫曾經對消化系統很著迷
他驚訝於消化器官結構的複雜程度,好奇不同器官之間的聯繫,更想了解差異巨大的消化器官如何協調的消化不同的食物
消化系統是個十分複雜的系統,消化的過程更不可能在死去的動物身上重現
那個時代常用的動物實驗方法都是急性動物實驗
但是急性動物實驗會讓實驗後的動物死亡,無法進行長期的觀察,這顯然不能滿足他的實驗要求
急性動物實驗是在動物麻醉條件下對其某一功能系統或器官進行的實驗,以研究該系統或器官的功能或其對某種外加因素的反應和反應機制
巴甫洛夫決定使用慢性動物實驗的方法來進行實驗
和急性動物實驗不同,慢性動物實驗的動物不需要麻醉,經過實驗處理後可以正常生活
他為此設計了獨特的實驗方法
巴甫洛夫以狗為實驗對象,對狗進行了外科手術,將三個瘻管分別放置入狗的身體裡。一個從狗的頸部探入食道,一個從狗的食道連接至胃部,另一個則是從狗的胃連接到腹部外面。
給狗餵食後,他可以從第一個瘻管中取出唾液分解後的食物,從第二個瘻管中取出尚未與食物混合的胃酸,也可以不從第一個瘻管中取出食物,而是直接從第三個瘻管中取出與胃液混合了的食物。
成功的建立了動物模型以後,巴甫洛夫開始了神經系統對消化系統影響的研究
他用阿託品(M受體阻斷劑,會抑制迷走神經)抑制了迷走神經
迷走神經興奮時,可使消化道收縮,腺體分泌增多,消化道括約肌卻鬆弛,迷走神經損傷後會引起消化系統功能失調
再研究消化功能受到影響的程度大小
實驗結束以後,他將消化器官取出,研究器官內不同部位、不同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10年的時間很快過去,他的研究終於進入了尾聲
1897年,一本《主要消化腺功能講義》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巴甫洛夫這個名字
這是歷史上第一本完整的呈現了消化系統功能的著作
書裡詳細的表述了他十年的實驗結果
很快,這本書被翻譯成了英文、德文、日文…成為了消化系統研究的經典之作
巴甫洛夫成為了軍事醫學院藥理系的主任
成為了俄國皇室實驗醫學研究院生理所的主任
也成為了1904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的獲得者
成為了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生理學家
拿到了諾貝爾獎,巴甫洛夫並沒有放下緊張而忙碌的工作享受生活
而是繼續著他的研究,繼續探索著那些他好奇的領域
在研究消化系統的時候,他需要觀察不同情況下狗的唾液分泌情況
可讓他十分惱火的是,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實驗後,即使只聽到了敲碗的聲音,狗就會分泌出大量的唾液,這嚴重的幹擾了他的實驗
巴甫洛夫叫來飼養員詢問,飼養員告訴他,每次餵食之前他們都會敲碗吸引狗的注意力
研究了幾十年的生理學,敏感的巴甫洛夫覺得,聽到敲碗聲就分泌唾液,這一定是有些什麼別的因素在影響狗的唾液分泌
他將狗放在了一個與外界隔絕的房間裡,將液壓計的一段接到狗的嘴裡,從而測量唾液的分泌量
被繩子固定住的狗聽不到外界的聲音,也看不到屋外的景象,而人可以在房間外對狗的活動進行觀察
他先給狗餵食,果不其然,狗分泌出了大量的唾液
接著,他吹響哨子不給狗餵食,對哨子聲毫無反應的狗並沒有分泌唾液
巴甫洛夫暗自點了點頭,正常情況下,狗在聽到哨聲的時候是不會分泌唾液的
然後,巴甫洛夫用哨聲代替敲碗聲,給狗餵食的同時吹響哨子
接下來的時間裡,他每次給狗餵食的時候都同時吹響哨子
一個月之後,他驚奇的發現,當他吹響哨子的時候,不管面前有沒有食物,狗都會分泌出唾液
憑藉著多年生理學研究的基礎,巴甫洛夫認為,這是狗建立了食物與哨子之間的聯繫
長期的實驗中,狗在吃到食物的同時能聽到哨聲
以至於狗覺得只要聽到了哨聲就會有吃的,自然就會分泌唾液
為了確認實驗的準確性,巴甫洛夫還分別使用了節拍器、音叉、圖畫等工具來進行實驗
實驗的結果無一例外都證實了他的理論的正確
他給這樣的神經反應取了個名字,這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說的,條件反射
而這個實驗,也是條件反射的經典實驗
如今,更是成為了生理學與心理學課本的必備內容
條件反射:在一定條件下,外界刺激與有機體反應之間建立起來的暫時神經聯繫
非條件反射:動物先天的反射
這是他研究的另一個高峰時期,甚至在現在,大家提起巴甫洛夫,更多的想到的是他建立的條件反射理論與實驗,而非他對於消化系統的研究
可這些實驗,也將他推到了風口浪尖
有人說,「用狗做實驗,只能了解狗的心理學,不是人的心理學」
有人說,「狗是低智商的動物,怎麼能拿來和人比」
巴甫洛夫從不去爭辯,只是淡淡的回應,「我是用客觀的方法,去尋找所有生物基本反應的事實」
然而,還有更加可怕的輿論在等著他
就像是現在很多人追討虐狗的人一樣
關於巴甫洛夫虐狗的言論在街頭巷尾流傳開來
那些所謂的動物保護人士污衊巴甫洛夫的實驗是一種「假冒科學之名的不法行為」
那時候的輿論壓力一點也不比現在的小
巴甫洛夫從一個享有盛譽的科學家變成了虐待動物的殘忍之人
輿論的壓力讓他失去了住處,失去了學生
他沒有了買狗的錢,而事實上即便他有錢,也再沒有人敢將狗賣給他,生怕成了「虐狗」的幫兇
鋪天蓋地的謾罵並沒有將巴甫洛夫擊倒
他說,「這些所謂的動物保護者不過是假慈悲。他們身穿皮草,餐桌上不乏山珍海味,不惜為了一己之私讓成千上萬的動物在痛苦中死亡,他們有什麼資格責備為了科研,為了醫學而給動物帶來痛苦或死亡的實驗」
當列寧知道巴甫洛夫的情況以後,特意讓文學家高爾基去探望他
即便謠言四起,仍然有很多人堅定的支持著巴甫洛夫的實驗
條件反射的理論的建立,已經遠遠掩蓋了實驗過程中對動物造成的傷害
直至今日,已經鮮少有人再提起當初傳得沸沸揚揚的虐狗言論
然而,長期的動物實驗還是讓巴甫洛夫內心充滿了愧疚
他覺得自己確實是給很多動物帶來了痛苦,手上沾滿了動物的鮮血
可他心中對於科學與真理的嚮往支持著他的前進
1936年的冬天,寒風凜冽,86歲的巴甫洛夫沒能再等到春天的來臨
60多年的生理學研究,將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這個名字深深的印刻在人們的心中
他在生理學、神經科學、心理學等諸多領域都有傑出的貢獻
他創立了條件反射學說,提出了兩個信號系統學說,是高級神經活動生理學的奠基人,條件反射理論的構建者,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創始人…
「科學的研究是一生之久,即使人的壽命再增一倍,也無法研究窮盡。而只有具備熱忱的人,才能回應科學的呼召,一生從事真理的探索」
_____________
我們同樣熱愛科技
對科技未知充滿孩子般的好奇
為科技給生活帶來的一切改變感到熱血沸騰
我們將科技的感性給大家
內容為【SME】公眾號原創,歡迎轉載,白名單回復後臺「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