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逃生自救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1-05 07:07:12 2
專利名稱:火災逃生自救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火災逃生自救設備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全逃生自救的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在發生火災時能安全快速逃生自救的火災逃生自救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公認的高層建築(含住宅)火災逃生自救設備的構造,主要是由安全繩和保險帶組成,當火災發生被困時,被困人員將安全繩的一頭栓在固定物上,另一頭由安全的窗口放下後,被困人員穿戴上保險帶,繫上安全繩上,經安全繩下滑逃生,下滑速度由逃生人員自己控制安全繩和保險帶結合處的扣頭鬆緊完成,但是,很多火災發生時,火勢兇猛,被困人員多,僅由安全繩和保險帶逃生自救往往效果很差,尤其是高層住宅,火災逃生自救時往往無法一次性全部逃生,逃生時也控制不好下滑速度,從而造成事故和無法逃生的人員滯留而被困於火災現場,若等待自救設備送達,很可能將延誤自救的最佳時間。鑑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自救設備,其可用於自家或公共商業或娛樂場所等高層建築內供備用,並可在火災發生第一時間自救,不用等待消防人員送達自救設備。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火災逃生自救設備,其可大大改善火災自救的效率並提高火災自救的安全性。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火災逃生自救設備, 包括外殼、設於外殼內的鋼絲繩輪轂殼體、設於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內的中軸、與所述中軸兩端連接的摩擦輪轂、及纏繞於所述中軸上的鋼絲繩,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內設有與所述摩擦輪轂配合的摩擦手柄,該摩擦手柄的頂部與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活動連接,而所述摩擦手柄的底部則凸伸出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的下方還設有一控制手柄。進一步地,所述外殼內設有一位於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下方的安全網,該安全網的兩端通過承重繩分別固定連接在鋼絲繩輪轂殼體的兩端。進一步地,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的下方還設有保險帶,該保險帶與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之間設有承重繩。進一步地,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下方設有一供所述摩擦手柄通過的開口。進一步地,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內設有一對用於支撐所述中軸兩端的支撐隔板。相較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火災逃生自救設備可利用摩擦手柄和控制手柄來控制下滑速度,可以在發生火災多人被困時,多名被困人員一次性快速安全的逃生自救,安全性能高,負重能力強,操作控制快速方便。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火災逃生自救設備的內部結構示意圖。[0012]圖2是圖1所示的火災逃生自救設備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火災逃生自救設備100,其可自行調整下滑速度,使得被困人員可安全滑行至地面。請參閱圖1所示,所述鋼環1為承重部件,其一端延伸出外殼2頂部的開口,可通過膨脹螺絲固定安裝在牆面上,而另一端與鋼絲繩輪轂殼3中的鋼絲繩4固定連接。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3內設有供所述鋼絲繩4纏繞的中軸5,該中軸5的兩端分別穿過鋼絲繩輪轂殼體3內支撐隔板6的兩端,所述支撐隔板6用於支撐並固定所述中軸5 ; 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3內還設有位於所述支撐隔板6外側的摩擦輪轂7,該摩擦輪轂7與所述中軸5兩端固定連接,並與一彎月形摩擦手柄8配合,所述摩擦手柄8的頂部與鋼絲繩輪轂殼體3兩端內部上方活動連接,所述摩擦手柄8的底部則經由開口 9而凸伸出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3。所述外殼2內還設有一套位於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3下方的安全網10,該安全網10的兩端通過承重繩11分別固定連接在鋼絲繩輪轂殼體3兩端的下邊,另外,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3的下方還設有兩套保險帶12,其分別通過承重繩13固定連接在鋼絲繩輪轂殼體3中間的下邊。在圖2所示的A-A剖視圖中,所述外殼2中的彎月形摩擦手柄8的頂部與鋼絲繩輪轂殼體3活動連接,所述摩擦輪轂7設於所述彎月形的凹口內;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3下方設置有一控制手柄14。當發生火災有多名人員被困時,被困人員分開拿掉外殼2,取出外殼2中疊放的安全網10和保險帶12,被困人員穿戴上保險帶12或站在安全網10中,拿上鋼絲繩輪轂殼體 3,由安全的窗口向地面安全區下滑,下滑速度可通過對鋼絲繩輪轂殼體3兩端的控制手柄 14和彎月形摩擦手柄8雙手握力的大小,來控制彎月形摩擦手柄8和摩擦輪轂7的摩擦阻力大小,從而來控制安全下滑速度,達到多名人員一次性快速安全逃生自救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火災逃生自救設備100可以在發生火災多人被困時,多名被困人員一次性快速安全的逃生自救,該火災逃生自救設備採用鋼絲繩、彎月型摩擦手柄、控制手柄和摩擦輪轂,安全性能高,負重能力強,操作控制快速方便,結構簡單美觀,不會錯過自救最佳時間和等待消防人員送達消防設備。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均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之內。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情況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均屬於權利要求書保護的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火災逃生自救設備,包括外殼、設於外殼內的鋼絲繩輪轂殼體、設於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內的中軸、與所述中軸兩端連接的摩擦輪轂、及纏繞於所述中軸上的鋼絲繩,其特徵在於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內設有與所述摩擦輪轂配合的摩擦手柄,該摩擦手柄的頂部與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活動連接,而所述摩擦手柄的底部則凸伸出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 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的下方還設有一控制手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火災逃生自救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殼內設有一位於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下方的安全網,該安全網的兩端通過承重繩分別固定連接在鋼絲繩輪轂殼體的兩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火災逃生自救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的下方還設有保險帶,該保險帶與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之間設有承重繩。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火災逃生自救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下方設有一供所述摩擦手柄通過的開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火災逃生自救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內設有一對用於支撐所述中軸兩端的支撐隔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火災逃生自救設備,包括外殼、設於外殼內的鋼絲繩輪轂殼體、設於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內的中軸、與所述中軸兩端連接的摩擦輪轂、及纏繞於所述中軸上的鋼絲繩,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內設有與所述摩擦輪轂配合的摩擦手柄,該摩擦手柄的頂部與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活動連接,而所述摩擦手柄的底部則凸伸出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所述鋼絲繩輪轂殼體的下方還設有一控制手柄。本實用新型所述可利用摩擦手柄和控制手柄來控制下滑速度,在發生火災多人被困時,多名被困人員可一次性快速安全的逃生自救,安全性能高,操作控制快速方便。
文檔編號A62B1/10GK202061274SQ201120151809
公開日2011年12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3日
發明者唐銳 申請人:唐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