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建築工程框架梁加固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1-05 11:50:17 1

本發明涉及框架梁加固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建築工程框架梁加固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化發展現代化建設正在逐步擴大,如今的現代化建設大多以先建造框架梁為主,因此框架梁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框架梁的結構穩定性直接導致樓房的安全問題,框架梁不同的位置所受到的力的種類和大小都有所不同,因此梁在受力或受彎矩,剪切等力較大的部分需要進行加固,加固的一般方法是增加框架梁的韌性,或者增大受力框架梁的橫截面積,也可以通過加鋼板或者是角鋼來增大框架梁的強度,生活中大部分採用的一般是通過在框架梁上粘貼碳纖維,來增強框架梁的韌性,使框架梁承受的力更大,或者是通過焊接鋼板來增大框架梁的強度,焊接鋼板的方式工作起來十分的麻煩,並且工作效率低,表面不美觀,通過碳纖維的方式來加固框架梁的方式效果並不是十分的有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建築工程框架梁加固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工作效率低,外形不美觀,以及加強的效果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建築工程框架梁加固裝置,包括固定鋼板和底面夾板,所述固定鋼板的內部設置有碳纖維,所述固定鋼板的上方設置有第一固定螺栓,且第一固定螺栓穿過碳纖維的上方,所述固定鋼板底部由第二固定螺栓相連,所述固定鋼板中間為框架梁放入槽所述固定鋼板的兩側固定有第三固定栓,且第三固定栓與側面夾板相連接,所述底面夾板位於側面夾板下方,且側面夾板通過連接螺栓與側面夾板相連接,所述第三固定栓右側有緊壓螺母固定,所述固定鋼板與側面夾板和底面夾板之間為填充層。
優選的,所述固定鋼板與碳纖維之間固定方式為粘貼,且粘貼材料為樹脂。
優選的,所述固定鋼板包括第一固定鋼板和第二固定鋼板,且第一固定鋼板與第二固定鋼板底部為階梯形,並且其尺寸相吻合。
優選的,所述固定鋼板靠近填充層一側的外表面為鋸齒狀。
優選的,所述第一固定螺栓與第二固定螺栓長度相等。
優選的,所述側面夾板上設有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和螺孔,且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之間的距離等於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之間的距離,螺孔的位置與第三固定栓的位置相對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建築工程框架梁加固裝置更為方便,固定鋼板與碳纖維之間固定方式為粘貼,且粘貼材料為樹脂,可以使固定鋼板與碳纖維之間的粘貼效果更好,固定鋼板包括第一固定鋼板和第二固定鋼板,且第一固定鋼板與第二固定鋼板底部為階梯形,並且其尺寸相吻合,可以使固定鋼板適合於更多寬度的框架梁框架梁,階梯型可使第一固定鋼板和第二固定鋼板之間相互咬合,使固定鋼板的穩定性更高,第一固定螺栓與第二固定螺栓長度相等,使側面夾板與框架梁的表面平行,以免後期填充變形,側面夾板上設有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和螺孔,且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之間的距離等於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之間的距離,螺孔的位置與第三固定栓的位置相對應,有利於使側面夾板與固定鋼板之間的固定,固定鋼板靠近填充層的一側其外表面為鋸齒狀可以使填充物與固定鋼板更好的固定在一起,該建築工程框架梁加固裝置為螺母連接,加快了工作效率,並且填充層可以用來填充水泥,使框架梁橫截面積增大,固定架採用的為角鋼,能夠增加框架梁的強度,碳纖維的添加,又使框架梁的韌性增加,該建築工程框架梁加固裝置更為全面有效,而且工作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主視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側面夾板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固定鋼板結構示意圖。
圖中:1、固定鋼板,101、第一固定鋼板,102、第二固定鋼板、2、碳纖維,3、第一固定螺栓,4、第二固定螺栓,5、第三固定栓,6、框架梁放入槽,7、側面夾板,701、第一固定槽,702、第二固定槽,703、螺孔,8、緊壓螺母,9、底面夾板,10、連接螺栓,11、填充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4,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建築工程框架梁加固裝置,包括固定鋼板1和底面夾板9,固定鋼板1的內部設置有碳纖維2,固定鋼板1與碳纖維2之間固定方式為粘貼,且粘貼材料為樹脂,使固定鋼板1與碳纖維2之間的粘貼效果更好,固定鋼板1靠近填充層11一側的外表面為鋸齒狀,使固定鋼板1靠近填充層11的一側其外表面為鋸齒狀,可以使填充物與固定鋼板1更好的固定在一起,固定鋼板1的上方設置有第一固定螺栓3,且第一固定螺栓3穿過碳纖維2的上方,所述固定鋼板1底部由第二固定螺栓4相連,所述固定鋼板1中間為框架梁放入槽6,第一固定螺栓3與第二固定螺栓4長度相等,使側面夾板7與框架梁放入槽6的表面平行,以免後期填充變形,固定鋼板1包括第一固定鋼板101和第二固定鋼板102,且第一固定鋼板101與第二固定鋼板102底部為階梯形,並且其尺寸相吻合,可使第一固定鋼板101和第二固定鋼板102之間相互咬合,使固定鋼板1的穩定性更高,固定鋼板1的兩側固定有第三固定栓5,且第三固定栓5與側面夾板7相連接,所述第三固定栓5右側有緊壓螺母8固定,側面夾板7上設有第一固定槽701、第二固定槽702和螺孔703,且第一固定槽701和第二固定槽702之間的距離等於第一固定螺栓3和第二固定螺栓4之間的距離,螺孔703的位置與第三固定栓5的位置相對應,有利於使側面夾板7與固定鋼板1之間的固定,底面夾板9位於側面夾板7下方,且側面夾板7通過連接螺栓10與側面夾板7相連接,固定鋼板1與側面夾板7和底面夾板9之間為填充層11。
工作原理:在使用建築工程框架梁加固裝置時,首先要對建築工程框架梁加固裝置的結構進行簡單的了解,首先把框架梁進行打磨,然後灑上水溼潤後,將框架梁表面塗上樹脂,將固定鋼板1卡在框架梁上,然後固定第二固定螺栓4,在第一固定螺栓3應當穿過的位置,對框架梁,然後固定第二固定螺栓4,將側面夾板7上的第一固定槽701、第二固定槽702和螺孔703分別對應第一固定螺栓3、第二固定螺栓4和第三固定栓5鑲嵌,然後旋轉緊壓螺母8對側面夾板7加緊,然後通過連接螺栓10將底面夾板9固定於側面夾板7上,多填充層11進行填充水泥,等水泥凝固後,取下側面夾板7和底面夾板9,這就是此建築工程框架梁加固裝置的工作原理。
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建築工程框架梁加固裝置,包括固定鋼板和底面夾板,所述固定鋼板的內部設置有碳纖維,所述固定鋼板的上方設置有第一固定螺栓,且第一固定螺栓穿過碳纖維的上方,所述固定鋼板底部由第二固定螺栓相連,所述固定鋼板中間為框架梁放入槽,所述固定鋼板的兩側固定有第三固定栓,且第三固定栓與側面夾板相連接,所述底面夾板位於側面夾板下方,且側面夾板通過連接螺栓與側面夾板相連接,所述第三固定栓右側有緊壓螺母固定,所述固定鋼板與側面夾板和底面夾板之間為填充層。該建築工程框架梁加固裝置使用操作簡單,對框架梁全面加固,加固效果更加明顯,並且工作效率高。
技術研發人員:孫毅;韓毅;齊玉磊;趙巍;劉佳;王銀輝;魏東超;劉佳穎;李鶴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唐山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河鋼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6.30
技術公布日:2017.09.08